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4326发布日期:2022-11-08 21:0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2.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智慧社区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主要体现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公共服务以及家庭服务这四大模块上,其中,社区管理包含智慧社区中最为关键的智能安防和智慧物业的部分,也是保卫业主安全的最重要的一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安防系统中,弥补了传统围栏有人非法穿越时警卫室不能及时收到报警信号的缺陷,弥补了传统的围栏需要通电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且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包括围墙,所述围墙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钢丝绳连接柱和报警结构安装柱,所述围墙靠近报警结构安装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信号控制箱,所述钢丝绳连接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安装块,所述钢丝绳安装块的后方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报警结构安装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台阶套管,所述台阶套管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u型板,所述检测u型板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外螺纹滑套,所述外螺纹滑套的内部插接有检测杆总成,所述检测杆总成包括顶部u槽块、浮动杆和底部磁铁安装杆,所述顶部u槽块与外螺纹滑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底部磁铁安装杆靠近浮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环形磁铁,所述底部磁铁安装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外螺纹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磁力检测传感器,所述报警结构安装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声音警示器,所述台阶套管与钢丝绳安装块之间设置有柔性钢丝绳。
7.优选的,所述报警结构安装柱位于钢丝绳连接柱的中间,所述报警结构安装柱与钢丝绳连接柱的材料仅为u型钢。
8.优选的,所述台阶套管与报警结构安装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安装块与钢丝绳连接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台阶套管与钢丝绳安装块的数量若干且上下安装高度均相同。
9.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安装块包括圆柱体和矩形块,矩形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内部,圆柱体由内而外穿过钢丝绳连接柱的侧壁。
10.优选的,所述台阶套管包括小台阶轴、中台阶轴和大台阶轴,小台阶轴由内而外穿过钢丝绳连接柱的侧壁,中台阶轴的长度尺寸与检测u型板的厚度尺寸相同。
11.优选的,所述声音警示器与无线信号控制箱有线连接,所述磁力检测传感器与无线信号控制箱有线连接,所述报警结构安装柱靠近声音警示器的前方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磁力检测传感器与环形磁铁的高度相同。
12.优选的,所述浮动杆与外螺纹滑套间隙配合,所述环形磁铁与限位套的外径尺寸相同且小于外螺纹滑套的内径,所述柔性钢丝绳卡接在顶部u槽块的u型槽内。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箱、检测杆总成、环形磁铁、磁力检测传感器和柔性钢丝绳的配合设置,使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了围栏有人非法穿越时警卫室能及时收到报警信号的效果,柔性钢丝绳通过可滑动的检测杆总成张紧,当柔性钢丝绳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被剪断时检测杆总成位置改变,进而环形磁铁与磁力检测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当无线信号控制箱检测到磁力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发生改变则向警卫室发出报警信号,实现了当围栏有人非法穿越时警卫室能及时收到报警信号的效果。
16.2、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箱、声音警示器和柔性钢丝绳的配合设置,使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了围栏无需通电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避免漏电危险的效果,当柔性钢丝绳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被剪断时无线信号控制箱可检测到,同时无线信号控制箱控制声音警示器发出警报声震慑要跨越围栏的人,进而围栏无需通电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避免漏电危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局部立体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局部立体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围墙;2、钢丝绳连接柱;3、报警结构安装柱;4、无线信号控制箱;5、钢丝绳安装块;6、锁紧螺钉;7、台阶套管;8、检测u型板; 9、外螺纹滑套;10、检测杆总成;1001、顶部u槽块;1002、浮动杆; 1003、底部磁铁安装杆;11、压缩弹簧;12、环形磁铁;13、限位套;14、磁力检测传感器;15、声音警示器;16、柔性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包括围墙1,围墙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钢丝绳连接柱2和报警结构安装柱3,报警结构安装柱3位于钢丝绳连接柱2的中间,报警结构安装柱3与钢丝绳连接柱2的材料仅为u型钢,围墙1靠近报警结构安装柱3 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信号控制箱4,钢丝绳连接柱2的两侧
固定连接有钢丝绳安装块5,钢丝绳安装块5包括圆柱体和矩形块,矩形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内部,圆柱体由内而外穿过钢丝绳连接柱2的侧壁,钢丝绳安装块5的后方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报警结构安装柱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台阶套管7,台阶套管7与报警结构安装柱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钢丝绳安装块5与钢丝绳连接柱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台阶套管7与钢丝绳安装块5的数量若干且上下安装高度均相同,台阶套管7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u型板8,台阶套管7包括小台阶轴、中台阶轴和大台阶轴,小台阶轴由内而外穿过钢丝绳连接柱2的侧壁,中台阶轴的长度尺寸与检测u型板8的厚度尺寸相同,检测u型板8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外螺纹滑套9,外螺纹滑套9 的内部插接有检测杆总成10,检测杆总成10包括顶部u槽块1001、浮动杆1002 和底部磁铁安装杆1003,顶部u槽块1001与外螺纹滑套9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1,底部磁铁安装杆1003靠近浮动杆1002的外表面套接有环形磁铁12,底部磁铁安装杆10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3,外螺纹滑套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磁力检测传感器14,磁力检测传感器14与无线信号控制箱4有线连接,磁力检测传感器14与环形磁铁12的高度相同,报警结构安装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声音警示器15,声音警示器15与无线信号控制箱4有线连接,报警结构安装柱3靠近声音警示器15的前方开设有若干通孔,台阶套管7与钢丝绳安装块5之间设置有柔性钢丝绳16,浮动杆1002与外螺纹滑套9间隙配合,环形磁铁12与限位套13的外径尺寸相同且小于外螺纹滑套9的内径,柔性钢丝绳16卡接在顶部u槽块1001的u型槽内。
25.使用时,在小区的围墙1上固定安装钢丝绳连接柱2与报警结构安装柱 3,其中两根钢丝绳连接柱2的中间安装一根报警结构安装柱3,同时在围墙1 靠近报警结构安装柱3的内侧安装无线信号控制箱4,其中无线信号控制箱4 通过无线电技术与警务室连通,进一步将各个部件安装到钢丝绳连接柱2与报警结构安装柱3内部,在安装过程中柔性钢丝绳16时,首先将柔性钢丝绳 16穿过台阶套管7并且两端通过钢丝绳安装块5与锁紧螺钉6的配合连接在两端的钢丝绳连接柱2上,此时要求柔性钢丝绳16被拉直但还具有一定的弹性,进一步将外螺纹滑套9往上拧紧使得检测杆总成10在压缩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将柔性钢丝绳16往上顶起,同时柔性钢丝绳16也克服压缩弹簧11 的弹力将检测杆总成10压入外螺纹滑套9内,当环形磁铁12对准磁力检测传感器14的安装孔时安装磁力检测传感器14,此时磁力检测传感器14可以检测到环形磁铁12同时柔性钢丝绳16的松紧度发生改变变得更紧,此时要想跨越围栏要么扒开两根柔性钢丝绳16钻过去要么剪断柔性钢丝绳16,但不论是扒开两根柔性钢丝绳16还是剪断柔性钢丝绳16,柔性钢丝绳16的张力都会改变,柔性钢丝绳16的张力改变使得压缩弹簧11受到的压力也会发出改变,进而检测杆总成10在外螺纹滑套9内滑动使得磁力检测传感器14检测不到环形磁铁12,进而磁力检测传感器14向无线信号控制箱4发出信号,进一步无线信号控制箱4通过无线电技术通知警卫室,同时无线信号控制箱4 控制声音警示器15发出报警声音,报警声音震慑将想非法跨越围栏的人。
26.综上所述,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箱4、检测杆总成10、环形磁铁12、磁力检测传感器14和柔性钢丝绳16的配合设置,使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了围栏有人非法穿越时警卫室能及时收到报警信号的效果,柔性钢丝绳16通过可滑动的检测杆总成10张紧,当柔性钢丝绳16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被剪断时检测杆总成10位置改变,进而环形磁铁12与磁力检测传感器14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当无线信号控制箱4检测到磁力检测传感器14的信号发生改变则向警卫室发出报警信号,实现了当围
栏有人非法穿越时警卫室能及时收到报警信号的效果,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箱4、声音警示器15和柔性钢丝绳16的配合设置,使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了围栏无需通电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避免漏电危险的效果,当柔性钢丝绳16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被剪断时无线信号控制箱4可检测到,同时无线信号控制箱4控制声音警示器15发出警报声震慑要跨越围栏的人,进而围栏无需通电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避免漏电危险。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