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4222发布日期:2022-09-06 22: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交通控制,对信控路口实行时间段放行模式,根据不同时间段车流情况编制不同信号方案,虽然取得了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受制于传统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存在交通预测的准确性不高,对网络交通状态响应的及时性不高,交通预测和估计准确性不够,无较好的相位顺序优化办法及缺乏自校正过程等固有缺陷。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将设备悬挂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电杆上,但由于现有设备只设置了一组信息采集装置,无法全面地获取十字路口两个方向的交通信息,造成交通调节存在障碍;
5.2、现有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智能装置是批量化生产,其顶部的悬挂安装装置尺寸统一,而实际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电杆的横杆尺寸存在差异,造成装置的悬挂机构不具备可调节的普适性,给装置的安装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通过采集装置对十字路口两个方向的交通信息同时进行抓取的能力,解决传统单件智能控制装置只能获取一个方向的交通信息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装置的悬挂机构不具备普适性,给装置的安装造成不便的问题,以达到使装置的悬挂机构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悬挂横杆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智能控制装置主体,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主体包括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连接板一的下侧设置有双向信号采集机构,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型悬挂机构。
9.所述双向信号采集机构包括有中心竖杆,所述中心竖杆的外侧设置有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10.所述夹紧型悬挂机构包括有弧形槽座,所述弧形槽座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和弧形挤压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主体包括有分析服务器和信控主机,所述分析服务器、信控主机的底部均与连接板一的顶部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的一端与中心竖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的一端与连接横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一端与连接横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监控摄像机。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紧型悬挂机构包括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端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紧型悬挂机构包括有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部与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座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弧形槽座的腔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挤压板的一端与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板。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采用双向信号采集机构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获取道路中行驶的车辆信息,配合旋转监控摄像机对路口进行旋转摄像记录,通过中心竖杆外侧设置的两组采集装置对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的车辆行驶情况综合进行抓取比较,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路口的行驶情况。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采用夹紧型悬挂机构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通过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将两组悬挂装置旋转对齐,利用弧形槽座内部的伸缩弹簧的伸缩作用,可以适应存在细微尺寸差异的悬挂横杆,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利用弧形挤压板挤压悬挂横杆,在将对接板对齐后,可使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利用多数据整合做到现场情况与设备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通行时间的浪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控路口车流的增长系统能较好的完成单一及多个路口的数据共享,实现通行顺畅,拥堵降低的良好交通环境。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双向信号采集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夹紧型悬挂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25.图中:1、智能控制装置主体;2、连接板一;3、立杆;4、顶板;5、分析服务器;6、信控主机;7、双向信号采集机构;71、中心竖杆;72、采集装置;721、连接横杆;722、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72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3、旋转监控摄像机;8、夹紧型悬挂机构;81、侧板;82、轴承;83、转轴;84、悬挂装置;841、连接板二;842、弧形槽座;843、伸缩弹簧;844、弧形挤压板;845、对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包括有连接板一2,连接板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3,立杆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连接板一2的下侧设置有双向信号采集机构7,顶板4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型悬挂机构8,双向信号采集机构7包括有中心竖杆71,中心竖杆71的外侧设置有采集装置72,采集装置72包括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22,夹紧型悬挂机构8包括有弧形槽座842,弧形槽座84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843和弧形挤压板844,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包括有分析服务器5和信控主机6,分析服务器5、信控主机6的底部均与连接板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在使用时,通过采集设备传回的采集车辆拥堵情况,利用分析服务器5对路口车流进行分析,控制信控主机6调整信号放行时间,保障车辆通行的顺畅。
30.实施例2
31.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采集装置72包括有连接横杆721,连接横杆721的一端与中心竖杆7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722的一端与连接横杆721的侧面固定连接,采集装置72包括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2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23的一端与连接横杆721的侧面固定连接,中心竖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监控摄像机73。
3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72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23获取道路中行驶的车辆信息,配合旋转监控摄像机73对路口进行旋转摄像记录,通过中心竖杆71外侧设置的两组采集装置72对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的车辆行驶情况综合进行抓取比较,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路口的行驶情况。
33.实施例3
34.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夹紧型悬挂机构8包括有侧板81,侧板8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轴承82,轴承82的端部活动连接有转轴83,夹紧型悬挂机构8包括有悬挂装置84,悬挂装置84包括有连接板二841,连接板二841的底部与转轴83的顶部固定连接,弧形槽座842的底部与连接板二841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弹簧843的一端与弧形槽座842的腔体内壁固定连接,弧形挤压板844的一端与伸缩弹簧8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弧形槽座8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板845。
35.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轴承82与转轴83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将两组悬挂装置84旋转对齐,利用弧形槽座842内部的伸缩弹簧843的伸缩作用,可以适应存在细微尺寸差异的悬挂横杆,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利用弧形挤压板844挤压悬挂横杆,在将对接板845对齐后,可使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3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减少车辆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37.如图1-4所示,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在使用时,通过采集设备传回的采集车辆拥堵情况,利用分析服务器5对路口车流进行分析,控制信控主机6调整信号放行时间,保障车辆通行的顺畅,利用微波复合式交通流量仪72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23获取道路中行驶的车辆信息,配合旋转监控摄像机73对路口进行旋转摄像记录,通过中心竖杆71外侧设置的两组采集装置72对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的车辆行驶情况综合进行抓取比较,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路口的行驶情况,使得智能控制装置主体1具备通过采集装置对十字路口两个方向的
交通信息同时进行抓取的能力,解决传统单件智能控制装置只能获取一个方向的交通信息的问题,通过轴承82与转轴83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将两组悬挂装置84旋转对齐,利用弧形槽座842内部的伸缩弹簧843的伸缩作用,可以适应存在细微尺寸差异的悬挂横杆,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利用弧形挤压板844挤压悬挂横杆,在将对接板845对齐后,可使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解决现有装置的悬挂机构不具备普适性,给装置的安装造成不便的问题,使装置的悬挂机构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悬挂横杆,通过利用多数据整合做到现场情况与设备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通行时间的浪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控路口车流的增长系统能较好的完成单一及多个路口的数据共享,实现通行顺畅,拥堵降低的良好交通环境。
3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