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补码站及其行李滞留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2442发布日期:2022-11-02 22:3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补码站及其行李滞留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补码站及其行李滞留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全国物流行业都有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依靠自动读码站读取物品上的条码来实现分配对应滑槽的功能。如果自动读码站没有读到条码,该物品会分配至人工补码站进行人工补码,补码后再次上自动分拣机。
3.据2020年统计,成都双流机场国际机场中的t2行李系统每天平均托运行李达到2.5万件左右,没读到行李条码需要补码的件数达到800多件。补码行李到达补码站数量与航班安排的密度有关,根据现有的航班安排,中午和晚上的航班量较少,需要补码的行李也相对较少,会出现1小时都不会有补码的行李。在这段时间,补码站的工作人员可能出现懈怠,忘记了需要补码的行李。如果行李是急到,容易出现行李滞留甚至堆积,降低服务质量,造成旅客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李补码站及其行李滞留报警装置,用于在行李产生滞留或堆积过多时提示扫码工作人员及时补码。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行李补码站行李滞留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
7.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第一定时模块以及第一报警提醒模块,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补码站运输带起点的行李;
8.所述第二报警组件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第二行李检测模块、第二定时模块以及第二报警提醒模块,所述第二行李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补码站运输带人工补码处的行李。
9.可选的,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和第二行李检测模块选用光电传感器。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模块和第二定时模块选用时间继电器。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选用警示灯和/或蜂鸣器。
12.可选的,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选型为wl100-p4430,所述时间继电器的选型为 3rp1525-1bp30,所述警示灯的选型为德国伟马68110900,所述蜂鸣器的选型为德国伟马 84500000。
13.一种行李补码站,包括设置在分拣站输送路径上的导出口和导入口以及依次设置在导出口和导入口之间的多个运输带,所述运输带上设有如上述任一一种行李补码站行李滞留报警装置;
14.其中设置在所述导出口处的运输带为初始运输带,所述初始运输带上设有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
15.其中用于进行人工补码的运输带为补码运输带,所述补码运输带上设有所述第二
行李检测模块;
16.所述初始运输带和补码运输带以及二者之间的运输带旁分别设有用于检测行李的检测件。
17.可选的,所述运输带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面向运输带的侧面开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中安插有所述检测件的检测端;其中所述初始运输带上的挡板还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行李检测模块检测端的第一报警检测孔,所述补码运输带上的挡板还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行李检测模块检测端的第二报警检测孔。
18.可选的,所述检测孔、第一报警检测孔、第二报警检测孔设置于对应运输带的运输末端。
19.可选的,所述初始运输带和补码运输带之间的运输带数量为三到五个。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均设置于补码运输带旁和/或现场值班室内。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补码站及其行李滞留报警装置,通过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对补码站行李滞留的情况产生警报,用于提醒扫码工作人员。其中当行李较多时,通过第一报警组件在补码站运输带的起点处检测行李,能够在行李堆积,急需人员处理时提示扫码工作人员,避免行李滞留;当行李较少时,通过第二报警组件检测人工补码处的行李,能够提示扫码工作人员存在长时间未补码的行李,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通过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的设置,避免行李的长时间滞留,降低服务质量,造成旅客投诉。
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拣站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补码站整体示意图。
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7.1-初始运输带、11-第一报警检测孔、12-第一报警提醒模块、2-补码运输带、21-第二报警检测孔、22-第二报警提醒模块、3-挡板、31-检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30.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
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2.实施例1:
33.一种行李补码站行李滞留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
34.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第一定时模块以及第一报警提醒模块12,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补码站运输带起点的行李;
35.所述第二报警组件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第二行李检测模块、第二定时模块以及第二报警提醒模块22,所述第二行李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补码站运输带人工补码处的行李。
36.在分拣站中,未被读到条码的部分行李输送到补码站的运输带上,依次到达人工补码处由人工进行扫码,当行李较多时,未被读到条码的行李数量也相应增多,此时如果扫码工作人员未就位,易造成行李堆积至补码站运输带起点,此时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能够在所述补码站运输带的起点处检测到行李,此时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向第一定时模块发出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定时模块接收到该指示信号后开始记录指示信号的持续时间,当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后,向所述第一报警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示扫码工作人员行李堆积,急需人员处理,避免行李滞留;当行李较少时,未被读到条码的部分行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有一个,当有一个行李到达人工补码处时,所述第二行李检测模块检测到行李,如上述第一报警组件的工作流程,当所述第二定时记录指示信号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示扫码工作人员存在长时间未补码的行李,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通过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的设置,避免行李的长时间滞留,降低服务质量,造成旅客投诉。
37.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其中较为优选的是使所述第一阈值为20s-40s;所述第二阈值为4min-6min。
38.其中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12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22发出的报警信号具有明显区别,便于扫码工作人员进行区分。
39.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和第二行李检测模块选用光电传感器。
40.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时模块和第二定时模块选用时间继电器。
41.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12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22选用警示灯和/或蜂鸣器。
42.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选型为wl100-p4430,所述时间继电器的选型为3rp1525-1bp30,所述警示灯的选型为德国伟马68110900,所述蜂鸣器的选
型为德国伟马84500000。
43.一种行李补码站,如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分拣站输送路径上的导出口和导入口以及依次设置在导出口和导入口之间的多个运输带,所述运输带上设有如上述实施例任一一种行李补码站行李滞留报警装置;
44.其中设置在所述导出口处的运输带为初始运输带1,所述初始运输带1上设有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
45.其中用于进行人工补码的运输带为补码运输带2,所述补码运输带2上设有所述第二行李检测模块;
46.所述初始运输带1和补码运输带2以及二者之间的运输带旁分别设有用于检测行李的检测件。
47.其中如图1所示,分拣站的运输带的输送路径一般呈环形循环往复,其上设有自动读码站,放置在分拣站运输带上的行李通过自动读码站依次读码后移动至输送路径的对应位置脱离分拣站。所述导出口设置在所述自动读码站输出侧的一旁,当部分行李未能被自动读码站扫码时,该部分行李从导出口落入初始运输带1,并运输至补码站运输带进行人工补码,补码后该部分行李继续移动,从导入口重新回到分拣站的运输带上。
48.其中各个运输带分别进行移动,通过所述检测件检测对应运输带上是否有行李,当没有行李时,控制前一运输带继续输送行李,当存在行李时,控制前一运输带在输送另一个行李时渐停,使该另一个行李停留在该前一运输带上,由此每个运输带依次输送行李且每个运输带上最多停留一个行李,以此实现扫码站的逐个输出,避免行李过度堆积导致人工扫码不易,同时避免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无法确切的检测到行李,导致无法及时提醒扫码工作人员。
49.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带的两侧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面向运输带的侧面开有检测孔31,所述检测孔31中安插有所述检测件的检测端;其中所述初始运输带1 上的挡板3还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行李检测模块检测端的第一报警检测孔11,所述补码运输带 2上的挡板3还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行李检测模块检测端的第二报警检测孔21。
50.其中,通过所述挡板3避免行李从运输带上掉落,所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第二行李检测模块以及各个检测件分别通过设置在挡板3上的检测孔31、第一报警检测孔11、第二报警检测孔21对运输带上的行李进行检测,避免了行李碰撞到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第二行李检测模块以及各个检测件,影响检测,同时各检测端能够尽可能的靠拢运输带的表面,避免行李厚度较薄,没能检测到的情况。
5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孔31、第一报警检测孔11、第二报警检测孔21设置于对应运输带的运输末端。
52.所述运输末端即运输带靠近下一运输带的一端。考虑到运输带需要通过渐停的方式使行李停留在运输带上,其停留位置集中于对应运输带的运输末端,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检测件、第一行李检测模块、第二行李检测模块能够切实的检测到停留的行李,因此使所述检测孔31、第一报警检测孔11、第二报警检测孔21设置于对应运输带的运输末端上。
5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运输带1和补码运输带2之间的运输带数量为三到五个。
54.即此时整个补码站的最大停留行李数量为五到七个,当进入整个补码站的行李数
量达到最大停留行李数量时,所述第一报警组件能够检测到初始运输带1上停留有行李,发出相应警报,以此在补码站堆积数量适宜的情况下呼叫扫码工作人员,便于扫码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未被扫码的行李。
55.其中,所述初始运输带1和补码运输带2之间的运输带数量优选为三个。
5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12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22均设置于补码运输带2旁。便于提醒扫码工作人员。或者现场值班室内(图中未绘出),便于夜晚值班人员及时收到相应提醒,进而进行扫码或远程呼叫扫码工作人员。
57.其中如2所示,此时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均为警示灯。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报警提醒模块和第二报警提醒模块分别设有两个频率不同的蜂鸣器以及一个共用的警示灯,其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蜂鸣器发出的不同频率的声响在较远距离判断滞留情况。
5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