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8303发布日期:2022-12-21 02:2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一下密闭舱室环境中,操作人员无法使用传统的开关控制方式去控制相应的机械或电子设备,现普遍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
3.现有的无线遥控器能够发射接收的距离有限,由于发射脉冲特性,信号易被金属屏蔽,特别是在密闭舱室内,抗干扰能力弱,且其信号强度在穿透厚墙壁后大幅衰减,在封闭舱室外无法对舱室内接收器有效遥控,此外配套接收器多由电磁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通断,而电磁继电器因其机械特性易受旋转、震荡等因素导致继电器中弹簧不能够有效吸合,致使开关信号不能够正常工作,输出不稳定。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无线遥控器在封闭舱室内抗干扰能力差,控制信号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包括遥控发射器、遥控接收器、密闭舱室、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靠近密闭舱室一侧设有转子,该转子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遥控接收器,其中遥控接收器的输出端与转子电性连接;所述遥控发生器包括控制箱和信号发射单元,其中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密闭舱室内部,控制箱安装在远离密闭舱室一侧,该控制箱与信号发射单元通过屏蔽线缆电性连接。
7.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其中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上下相邻两层pcb板之间分别设有支撑铜柱;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设有遥控接收器,其中第二pcb板与第三pcb板之间设有电池;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电源指示灯、状态指示灯和接收天线,其中电源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分别与电池电性连接。
8.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包括发射指示灯、信号输入按钮、电流源电路、射随电路,其中信号输入按钮与电流源电路连接,该电流源电路与射随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包括高频发射电路、编码电路、第一供电电路和发射天线,其中高频发射电路输入端与射随电路输出端连接,该高频发射电路输出端与编码电路连接;所述编码电路与供电电路连接,该供电电路与发射天线连接。
9.优选地,所述遥控接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其中信号接收单元与输出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接收天线、第二供电电路、译码电路和高频接收电路,其中接收天线与第二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路与译码电路连接,其中译
码电路与高频接收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包括电池、电子开关、状态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其中电子开关输入端与高频接收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输出端与电池连接,该电池分别与状态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连接,其中电池输出端与转子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pcb板平行式结构,利用多根铜柱紧固,有效保护遥控接收器内部高频接收电路及译码电路,同时将输出控制电路与中层板结合,并将接收模块焊接到中层板上,避免了多余线路,电池采用捆扎带和两层板夹紧的方式固定,且其正负极采用激光焊接导电片的方式连接到供电电路,可以有效防止电池脱落和供电电路断路;利用电子开关代替常规遥控接收板采用的继电器控制通断的方案,有效避免了因遥控接收电路剧烈抖动或高速旋转导致的继电器吸盘无法有效吸合的现象,此外遥控发射器置于舱室内部,采用有线的方式穿过厚墙和金属屏蔽,在远程利用按钮控制,有效避免了空间场电磁和变频器产生的高频干扰源干扰。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遥控发射器;101、控制箱;102、信号发射单元;2、遥控接收器;201、信号接收单元;202、输出控制单元;3、密闭舱室;4、密封门;5、转子;6、支撑座;601、第一pcb板;602、第二pcb板;603、第三pcb板;7、屏蔽线缆;8、支撑铜柱;9、电池;10、电源指示灯;11、状态指示灯;12、接收天线;13、发射指示灯;14、信号输入按钮;15、电流源电路;16、射随电路;17、高频发射电路;18、编码电路;19、第一供电电路;20、发射天线;21、第二供电电路;22、译码电路;23、高频接收电路;24、电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6.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一种密闭舱室抗干扰远程控制装置,包括遥控发射器1、遥控接收器2、密闭舱室3、密封门4;所述密封门4靠近密闭舱室3一侧设有转子5,该转子5上设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安装有遥控接收器2,其中遥控接收器2的输出端与转子5电性连接;所述遥控发射器1包括控制箱101和信号发射单元102,其中信号发射单元102设置在密闭舱室3内部,控制箱101安装在远离密闭舱室3一侧,该控制箱101与信号发射单元102通过屏蔽线缆7电性连接。控制箱101置于密闭舱室3外,屏蔽线缆7跨过密闭舱室3墙壁,连接到密闭舱室3内的信号发射单元102;遥控接收器2输出端与转子5连接,当控制箱101按钮动作后,信号发射单元102发射高频脉冲,遥控接收器2接收到对应高频脉冲后控转子5动作,完成遥控过程。
17.具体的,支撑座6包括第一pcb板601、第二pcb板602和第三pcb板603,其中第一pcb板601、第二pcb板602和第三pcb板60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上下相邻两层pcb板之间分别设有支撑铜柱8;所述第一pcb板601和第二pcb板602之间设有遥控接收器2,其中第二pcb板602与第三pcb板603之间设有电池9;所述第二pcb板602上设有电源指示灯10、状态指示灯11和接收天线12,其中电源指示灯10和状态指示灯11分别与电池9电性连接。采用三层pcb
板平行式结构,利用多根支撑铜柱8紧固,有效保护内部高频接收电路23及译码电路22,同时将输出控制电路与第二pcb板602结合,并将接收天线焊接到第二pcb板602上,避免了多余线路,电池9采用捆扎带和两层板夹紧的方式固定,且其正负极采用激光焊接导电片的方式连接到第二供电电路21,可以有效防止电池9脱落和第二供电电路21断路。
18.具体的,控制箱101包括发射指示灯13、信号输入按钮14、电流源电路15、射随电路16,其中信号输入按钮14与电流源电路15连接,该电流源电路15与射随电路16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单元102包括高频发射电路17、编码电路18、第一供电电路19和发射天线20,其中高频发射电路17输入端与射随电路16输出端连接,该高频发射电路17输出端与编码电路18连接;所述编码电路18与第一供电电路19连接,其中第一供电电路19与发射天线20连接。
19.具体的,遥控发射器1控制信号由控制箱101内信号输入按钮14发出,经屏蔽线缆7穿过密闭舱室3墙壁连接到信号发射单元102,考虑到高频信号易受空间场电磁波和变频器产生的高频干扰源干扰,将遥控器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方式设计为电流源控制模式,即在信号输入按钮14和信号发射单元102之间加入射随电路16,控制信号接入射随电路16中三极管基极,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池正极,发射极接编码电路18数据输入端,经过编码电路18和高频发射电路17发送到遥控接收器2,当有信号发出,发射指示灯13闪烁。
20.具体的,遥控接收器2包括信号接收单元201和输出控制单元202,其中信号接收单元201与输出控制单元202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201包括接收天线12、第二供电电路21、译码电路22和高频接收电路23,其中接收天线12与第二供电电路21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路21与译码电路22连接,其中译码电路22与高频接收电路23连接;遥控接收器2通过高频接收电路23和译码电路22还原控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24通断,进而控制输出电路,当供电正常,状态指示灯亮起。输出控制单元202包括电池9、电子开关24、状态指示灯11和电源指示灯10,其中电子开关24输入端与高频接收电路23连接;所述电子开关24输出端与电池9连接,该电池9分别与状态指示灯11和电源指示灯10连接,其中电池9输出端与转子5电性连接,当信号接收单元201输出脉冲,电子开关24闭合输出控制电路闭合,电池9为转子5供电。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pcb板平行式结构,利用多根支撑铜柱8紧固,有效保护遥控接收器2内部的高频接收电路23及译码电路22,同时将输出控制电路与第二pcb板602结合,并将接收天线焊接到第二pcb板602上,避免了多余线路,通过将电池9采用捆扎带以及第一pcb板601和第二pcb板602夹紧的方式固定,且其正负极采用激光焊接导电片的方式连接到第二供电电路21,可以有效防止电池9脱落和第二供电电路21断路;利用电子开关24代替常规遥控接收板采用的继电器控制通断的方案,有效避免了因遥控接收电路剧烈抖动或高速旋转导致的继电器吸盘无法有效吸合的现象,此外遥控发射器置于舱室内部,采用有线的方式穿过厚墙和金属屏蔽,在远程利用按钮控制,有效避免了空间场电磁和变频器产生的高频干扰源干扰。
2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