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6577发布日期:2023-01-14 07:5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预警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全国气候灾害频发,尤其是吐鲁番或新疆地区尤其严重,故需要进行及时的预警,在气候灾害预警的时候需要使用到预警仪进行预警,预警仪有多种,其中固定式和便捷式就是其中两种。
3.目前现有的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4.现有装置在携带时容易出现不慎掉落现象,此时容易导致预警仪损伤,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设置弹性块实现缓冲防护,但是其黏附稳定性较低,不能够实现相互结合。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以解决现有装置在携带时容易出现不慎掉落现象,此时容易导致预警仪损伤,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设置弹性块实现缓冲防护,但是其黏附稳定性较低,不能够实现相互结合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具体包括:灾害预警仪和检测部分;所述灾害预警仪上设置有显示屏,灾害预警仪上还设置有按键;所述灾害预警仪前端面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灾害预警仪后端面也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八个第一防护块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磕碰防护结构;所述检测部分由转轴、叶轮和防护杆组成,转轴转动连接在灾害预警仪上。
9.可选地,所述灾害预警仪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黏附有一个第二防护块,两个第二防护块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的侧面防护结构。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护块为凹形结构,第二防护块与第一防护块卡接。
11.可选地,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叶轮,转轴与灾害预警仪内部的检测元件相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灾害预警仪顶端面安装有四根防护杆,四根防护杆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在叶轮的外侧,四根防护杆共同组成了叶轮的防护结构。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块和第二防护块前端面均位于按键前端面的前侧位置。
14.有益效果
15.通过防护杆的设置,因灾害预警仪顶端面安装有四根防护杆,四根防护杆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在叶轮的外侧,四根防护杆共同组成了叶轮的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叶轮的磕碰防护。
16.通过第一防护块和第二防护块的设置,第一,因灾害预警仪前端面黏附有四个第
一防护块,灾害预警仪后端面也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八个第一防护块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磕碰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灾害预警仪被磕碰的几率;
17.第二,因灾害预警仪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黏附有一个第二防护块,两个第二防护块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的侧面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灾害预警仪的侧面防护;
18.第三,因第二防护块为凹形结构,第二防护块与第一防护块卡接,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第二防护块的脱落几率;
19.第四,因第一防护块和第二防护块前端面均位于按键前端面的前侧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按键被误触的几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1.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列表
28.1、灾害预警仪;101、显示屏;102、按键;103、第一防护块;104、第二防护块;2、检测部分;201、转轴;202、叶轮;203、防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30.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4:
3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便于携带的灾害预警仪器,包括:灾害预警仪1和检测部分2;
32.灾害预警仪1上设置有显示屏101,灾害预警仪1上还设置有按键102;
33.检测部分2由转轴201、叶轮202和防护杆203组成,转轴201转动连接在灾害预警仪1上。
34.其中,灾害预警仪1前端面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103,灾害预警仪1后端面也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103,八个第一防护块103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1磕碰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灾害预警仪1被磕碰的几率。
35.其中,灾害预警仪1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黏附有一个第二防护块104,两个第二防护块104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1的侧面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灾害预警仪1的侧面防护。
36.其中,第二防护块104为凹形结构,第二防护块104与第一防护块103卡接,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第二防护块104的脱落几率。
37.其中,转轴201上安装有叶轮202,转轴201与灾害预警仪1内部的检测元件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外界风力吹动叶轮202转动时可实现风力检测。
38.其中,灾害预警仪1顶端面安装有四根防护杆203,四根防护杆20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在叶轮202的外侧,四根防护杆203共同组成了叶轮202的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叶轮202的磕碰防护。
39.其中,第一防护块103和第二防护块104前端面均位于按键102前端面的前侧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按键102被误触的几率。
4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1.携带时可直接用手对灾害预警仪1进行握持;
42.在放置或者不慎掉落时通过第一防护块103和第二防护块104可实现保护,此时,因灾害预警仪1前端面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103,灾害预警仪1后端面也黏附有四个第一防护块103,八个第一防护块103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1磕碰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灾害预警仪1被磕碰的几率;又因灾害预警仪1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黏附有一个第二防护块104,两个第二防护块104共同组成了灾害预警仪1的侧面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灾害预警仪1的侧面防护;又因第二防护块104为凹形结构,第二防护块104与第一防护块103卡接,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第二防护块104的脱落几率;又因第一防护块103和第二防护块104前端面均位于按键102前端面的前侧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按键102被误触的几率;
43.在使用过程中,灾害预警仪1顶端面安装有四根防护杆203,四根防护杆20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在叶轮202的外侧,四根防护杆203共同组成了叶轮202的防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叶轮202的磕碰防护。
4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4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