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4872发布日期:2023-02-04 01: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交通与物联网领域中的智慧停车泊位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静态交通管理的、有着良好人机界面且易于安装使用的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


背景技术:

2.近十年来,智慧停车项目日渐流行,埋入式地磁车检器(以下简称“地磁”)作为重点产品其推广力度与覆盖面越来越大,但潜在问题也不断显露且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亟需克服改进:1.现有地磁均安装于车头发动机下方或泊位中心,产品安装落地须清空泊位,不可避免要挪车移位徒增不少工程施工与人员协调难度;2.尽管搭配了雷达探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度,但是下雨天气路面积水,而水吸收微波致使雷达失灵产品性能急遽下降,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收费作业;3.目前地磁产品基本上使用nb-iot物联网技术上报数据,但相对于lora等其它技术手段而言,nb的耗电量要大4倍以上,因此目前nb地磁基本上都采用超大容量电芯来供电,产品臃肿既不环保也因安装时深挖地孔而破坏了路基防水层,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4.现有地磁在有车停靠时,因全部被金属车体覆盖而有一定程度的信号衰减,加上其nb天线又处于地面之下,若基站本身信号弱,因通讯不良数据重发硬件重启造成电能大量流失往往加速了产品报废,原来三年续航时间的就变成一年多两年不到;此外,设备故障时遇上有车驻留也不利于产品及时修复;5.现有地磁功能单一,除了把泊位变化信息推送到后台外,在现场与泊位缴费人员、收费人员几无交集,难以进一步减轻收费员劳动负担,此外,其与泊位其它收费设备如pda、pos机、巡检车都是通过后台而间接发生关系,时效性低扩展性差;而且现有地磁均不具备泊位信标等即时信息提供能力,使得现有巡检车或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依赖gps或北斗导航来标定、识别泊位,设备功耗大散热不足性能不稳等问题异常突出;凡此种种,均亟待克服完善,需要对现有技术方案做出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具体方案是:
4.设计、使用一种布置在泊位路侧边线中段接近车体且易于察觉地面上的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包括:
5.机壳和锂电池仓;所述机壳四周具有斜坡以及被所述斜坡包围的装载平台、具有密封装设的离散电子部件仓及线槽;
6.还包括,经由所述线槽走线联通,分处于所述机壳各自最优安装位置即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内的微处理器、地磁感应模块、n个雷达测距模块(1≤n≤3)、后台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
7.位于所述锂电池仓内的大容量锂电池和/或锂离子电容电池;
8.位于所述装载平台之上的车位牌;
9.并且,所述雷达测距模块分处于接近车体一侧所述斜坡内部或内壁侧,其天线最大增益方向轴与地面最小夹角在40
°‑
65
°
这个范围内,分一个或多个扇区探测车辆一侧相应部位距离信息;以及,若所述车位牌为金属材质时,所述地磁感应模块与所述车位牌上下互不重叠;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地磁感应模块的波动信号启动所述雷达测距模块工作实施联合检测,并通过所述后台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与后台进行结果上报与指令接收。
10.可选地,所述车辆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内的前端主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和/或前端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所述微处理器使用所述前端主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向泊位相关外部设备转发后台控制指令和/或发送车位状态变化触发联动信息、使用所述前端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预存泊位最新信息以备快速响应相关主叫外部设备的无线唤醒并在回复所需后重新休眠。
11.可选地,所述车辆检测器进一步包括附着于所述机壳顶部内侧、所述斜坡内部或内侧的rfid电子标签;所述rfid电子标签,由泊位相关主叫外部设备无线唤醒并可即时回应所需信息。
12.可选地,所述车辆检测器进一步包括透明材质的太阳能电池仓,以及灌胶密封贴附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仓顶部内侧的光伏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仓固定于所述装载平台上、嵌套在留空处理后的所述车位牌内;所述光伏电池其正负极电源线则通过所述线槽接入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内供太阳能充电使用。
13.可选地,所述车辆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机壳底部的接合环、位于所述锂电池仓安装面上的多个含件螺母、防水密封片、及所述锂电池仓的密封顶盖;通过所述接合环的限位结构,使得所述含件螺母隔着所述防水密封片与所述装载平台上的锂电池仓固定螺孔一一对准,以使得所述锂电池仓在拼接所述装载平台时可用螺丝密封紧固、维修保养时可方便拆卸;同时,所述接合环的限位结构对各种侧向冲击也有抵消减缓作用,在车辆进进出出的触碰下能有效保护所述螺丝螺母免于松脱甚或折损;所述车辆检测器在落地安装时,所述锂电池仓可兼作桩脚,只需再增加一(水泥硬地面)到两(沥青软地面)只类似的可兼作备用仓的适配桩脚,并在地面开孔后用水泥、环氧树脂、沥青、云石胶、或ab胶把所述桩脚全部固封于地孔内,则所述车辆检测器即能安稳贴装在泊位地面上长期使用。
14.可选地,所述斜坡采用非均匀坡度布置,内嵌或壁挂雷达的那一段,在一字型泊位使用坡度为35
±5°
、在非字型泊位使用坡度则为45
±5°
,其余坡度均为25
±8°
,以使得所述雷达测距模块可探测并向所述微处理器准确输出在停车辆一侧距离信息的同时,仍可兼顾人员行走踏踩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15.可选地,所述后台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为nb-iot、lora或claa无线通讯模块及其配套天线。
16.可选地,所述雷达测距模块内嵌于所述斜坡时,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斜坡内的用于固定对应所述雷达测距模块的插槽;利用所述插槽可实现以平行坡面的姿势紧固插入所述雷达测距模块并密封处理,从而因传输介质均匀而取得最小信号衰减的效果。
17.可选地,所述装载平台采用凹面结构承托及围护所述车位牌,使之免因侧向冲击而松脱;此外,也可采用特制螺丝与工具通过所述装载平台四个边角上的车位牌固定螺母
对所述车位牌进行安装固定与拆卸更换;所述车位牌标明停车缴费相关二维码和/或泊位编号以便于用户扫码查看。
18.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其安装于泊位路侧边线中段接近车体且易于察觉之处,产品落地受制于泊位有车而延误工期移车挪车的情况可望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工程协调难度,加快了产品部署速度;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把雷达测距模块设置于高出地面的机壳斜坡内,克服了现有埋入式地磁车检器其雷达低于地面易被积水吸收能量而失灵的老大难问题,使得产品基本不受天气影响而能稳定工作;3.与传统埋入式地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日常被车身全部覆盖的情况不多,白天基本上可暴露于阳光之下,这使得应用太阳能清洁能源对设备充电续航成为可能,有利于大幅减少对大容量锂电池的依赖,产品体积更小更易用更环保,也更有利于路基防水层保护;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在产品结构、安装使用等方面完全颠覆了现有传统,使得车体覆盖屏蔽所导致的信号衰减比现有埋入式地磁要小得多,即使在基站信号偏弱的地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也能基本保持通讯稳定,数据重发模块重启等高耗电情况将大幅减少,这点对于设备无线升级和后台指令下发、产品生命周期等都至关重要;5. 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车位牌与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等的方案设计,实现了包括泊位编码在内关键信息视读(车位牌上载明的重要信息)与机读(对巡检车等主叫外部设备无线唤醒的即时回复)的有机统一,泊位缴费人员可以不必依赖收费人员打印并贴在车窗的小纸条,而通过车位牌上的扫码缴费二维码即能现场完成缴费,人机界面友好、踩踏安全舒适、拆装高效便捷,方便了停车用户的同时,免却了收费人员尤其在刮风下雨太阳暴晒之下打单贴单的繁重劳动,也方便了运维人员设备检修维护,一举多得;此外,也通过在车辆检测器上预存最新泊位信息以备外设唤醒后回复的即时通讯机制,使得巡检车即使在nb网络故障地磁数据没能同步更新到后台的情况下,也可进行脱机采集而不受影响,更可在采集泊位信息时不必再依赖gps或北斗导航就能获得高定位精度、更低功耗支出及更稳定准确的泊位停车信息采集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机壳面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机壳底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锂电池仓、主板所在离散电子部件仓与机壳接合结构原理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辆检测器桩脚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成品安装效果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备布局及参数标定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巡检车图像采集处理设备核心部件结构分布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检测器所配对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首先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在实施例中其结构特点、
组成原理,然后再针对停车泊位移动巡检车信息采集业务场景,以组合应用实施例的形式进一步展开详细说明。
28.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布置在泊位路侧边线中段接近车体且易于察觉地面上,现结合图1、图4所示,包括:
29.机壳(1)和锂电池仓(5);所述机壳(1)为增强型尼龙耐磨塑料材质,四周具有斜坡(11)以及被所述斜坡(11)包围的装载平台(120)、具有密封装设的七个离散电子部件仓(13-i,1≤i≤7)及线槽(14-j,1≤j≤7),如图2所示;
30.还包括,经由所述线槽(14-j)走线联通,分处于所述机壳(1)各自最优安装位置即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13-i)内的微处理器(131)、地磁感应模块(132)、两个雷达测距模块(133-n,1≤n≤2)、后台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136);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13-1中,有主板(130)以及焊接于其底面的微处理器(131)、后台无线通讯部件(136-1)(其配套天线(136-2)引出后通过线槽(14-2)灌胶密封于离散电子部件仓(13-2)之内,请参见图2)、前端主动式无线通讯部件(137-1)(其配套天线(137-2)引出后通过线槽(14-7)灌胶密封于离散电子部件仓(13-7)之内)、前端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138-1)(其配套天线(138-2)引出后通过线槽(14-4)灌胶密封于离散电子部件仓(13-4)之内);所述主板(130)的顶面,焊接有排插(1300),所述地磁感应模块(132)灌胶密封在离散电子部件仓(13-5)之内并通过线槽(14-5)走线接入至排插(1300)而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31)、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1)通过插槽(11-1)插入所述斜坡(11)后灌胶密封在离散电子部件仓(13-3)内并通过线槽(14-3)走线接入至排插(1300)而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31)、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2)通过插槽(11-2)插入所述斜坡(11)后灌胶密封在离散电子部件仓(13-6)内并通过线槽(14-6)走线接入至排插(1300)而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31),由于插槽(11-1)及(11-2)平行于坡面,传输介质均匀,可取得最小信号衰减的效果;
31.位于所述锂电池仓(5)内的大容量锂电池(501)和锂离子电容电池(502),如图3所示;
32.位于所述装载平台(120)之上的车位牌(2),如图5所示;
33.并且,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1及133-2)分处于接近车体一侧所述斜坡(11)内部,其天线最大增益方向轴与地面最小夹角为30
°
,分两个扇区探测车辆一侧相应部位距离信息;以及,因为所述车位牌(2)为金属材质,所述地磁感应模块(132)与所述车位牌(2)上下互不重叠而设置于接近车体一侧两个雷达测距模块中间的机壳边;所述微处理器(131)根据所述地磁感应模块(132)的波动信号启动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1与133-2)工作实施联合检测,并通过所述后台无线通讯部件(136-1)及其配套天线(136-2)与后台进行结果上报与指令接收。
34.鉴于上述车辆检测器中,用以发送车位状态变化触发联动信息的前端主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137),相关功能在现有公开资料如“一种低功耗图像传感器组件、检测器及图像采集处理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13852749 a)中已有披露;另外,由于独立封装单独工作的rfid难以实现上述微处理器对其在线信息更新,而仅能对外提供固定信息,加上其配套读卡器功率高耗电大,为此,作为最优,本实施例将重点介绍使用前端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138)来实现泊位外设动态信息提供;如图8左下角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配对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使用2.4ghz无线收发器(1212)及其收发天线
(1222)作为主叫唤醒通讯部件,因此所述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sx5(161)其前端被动式无线通讯部件也须采用2.4ghz无线收发器(138-1)及其收发天线(138-2)与之通讯配对;
35.本实施例车辆检测器中,如图3左上角所示,还进一步包括透明材质的太阳能电池仓(3),以及灌胶密封贴附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仓(3)顶部内侧的光伏电池(3-1);所述太阳能电池仓(3)固定于所述装载平台(120)上、嵌套在留空处理后的所述车位牌(2)内,如图5所示;所述光伏电池(3-1)其正负极电源线(3-2)则通过所述线槽(14-1)接入所述离散电子部件仓(13-1)内供太阳能充电使用,如图2所示。
36.如图1所示,机壳(1)四周的斜坡(11)采用非均匀坡度布置,内嵌雷达的那一段(图中最上面),在一字型泊位使用坡度为30
°
、在非字型泊位使用坡度则为40
°
,其余坡度均为20
°
,以使得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1和133-2)可探测并向所述微处理器(131)准确输出在停车辆一侧距离信息的同时,仍可兼顾人员行走踏踩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37.后台无线通讯部件及其配套天线(136),目前可供选择的有nb-iot、lora或claa无线通讯模块及其配套天线;作为最优,选取主流nb-iot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数据上传与指令下发接收。
3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车辆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机壳(1)底部的接合环(15)、位于所述锂电池仓(5)安装面上的多个含件螺母(51)、防水密封片(52)、及所述锂电池仓(5)的密封顶盖(50);通过所述接合环(15)的限位结构,使得所述含件螺母(51)隔着所述防水密封片(52)与所述装载平台(120)上的锂电池仓固定螺孔(12-3)一一对准,以使得所述锂电池仓(5)在拼接所述装载平台(120)时可用螺丝密封紧固、维修保养时可方便拆卸;同时,所述接合环(15)的限位结构对各种侧向冲击也有抵消减缓作用,在车辆进进出出的触碰下能有效保护所述螺丝螺母免于松脱甚或折损;此外,在产品落地安装时,所述锂电池仓(5)可兼作桩脚,即使在沥青软路基地面使用,如图4所示,只须增加两只类似的适配桩脚(6与7),并在地面开孔后用水泥把所述桩脚(5,6,7)全部固封于地孔内,则车辆检测器即能安稳贴装在泊位地面上长期使用。
39.本实施例中,装载平台(120)采用凹面结构承托及围护上述车位牌(2)和上述太阳能电池仓(3),使之免因侧向冲击而松脱;此外,采用特制螺丝与工具通过所述装载平台(120)四个边角上的车位牌固定螺母(12-1)、中上部太阳能电池仓多个固定螺母(12-2)对所述车位牌(2)和所述太阳能电池仓(3)进行安装固定与拆卸更换;上述车位牌(2)标明停车扫码缴费相关二维码、app下载链接二维码和泊位编号,便于用户扫码查看、下载应用,详见图5的成品安装效果图。
40.以下结合泊位巡检信息采集组合应用,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检测器在一线如何与巡检车上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进行配对互动而呈现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详细步骤:
41.a:如图6所示,设置一字停车泊位规范停车前、后车牌、及非字停车泊位规范停车路侧车牌平均中心、泊位etc车载单元obu中心离地高度:基于现场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停车实例,测量及记录在停车辆没有超出泊位前后左右边线情况下一字泊位其前、后车牌,非字泊位其路侧车牌中心三维坐标、车载单元obu中心离地高度;样本采集完成则按规范停车前、后车牌,路侧车牌分别统计得出相关样本在泊位三维坐标系上的平均值以及obu中心离地高度平均值,以此作为规范停车前、后车牌及路侧车牌平均中心、车载单元obu中心离地
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一字型泊位长宽为5.8 x 2.2米,实测obu中心离地高度平均值为1.38米,因此选定泊位中心坐标为(2.90,1.10,1.38),同时,后车牌、前车牌平均中心(bc、fc)也在图6中有所标注;非字型泊位类同,在此略;
42.b:在一字、非字停车泊位路侧边线(1111)中段(为方便表达,本实施例选取了边线中心,实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中偏左、中偏右、中偏车体等等,只要不影响使用效果皆可)接近车体且易于察觉的地面上设置平板贴地式车辆检测器,即图中的73018、73019、73020,其至少包括:微处理器(131)、地磁感应模块(132)、2个雷达测距模块(133-1,133-2)、nb-iot无线通讯模块(136-1)及其配套天线(136-2)、2.4ghz无线收发器(138-1)及其配套天线(138-2);所述微处理器(131)根据所述地磁感应模块(132)的波动信号启动所述2个雷达测距模块(133-1,133-2)工作实施联合检测,并通过所述nb-iot无线通讯模块(136-1)及其配套天线(136-2)与后台进行结果上报与指令接收,使用所述2.4ghz无线收发器(138-1)及其配套天线(138-2)预存包括泊位编号、有车或无车泊位状态、状态变化时间、一字或非字泊位类型在内的泊位最新信息以备快速响应相关主叫外部设备的无线唤醒并回复所需后重新休眠,相关部件分布位置见前述介绍。
43.接着,再标定与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配套工作的设备参数,即:选取至少有三个连续一字型停车泊位的路段,在中间那个停车泊位(以下简称“本泊位”,其前一个、后一个泊位分别简称“前泊位”、“后泊位”)垂直于所述路侧边线(1111)且距离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9)1.2米的巡检车上设置巡检式三摄混检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如图8所示,其至少包括:处理器(1020)及与其有线相连的包含第1、第2图像传感器构件(191,192)及二选一切换单元(190)在内的图像传感器组件(19)和第1、第2补光灯及其测控单元(171、172)、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及第3补光灯及其测控单元(173)、检测器传感部(16)和联机数据通讯接口(120)、第一及第二车牌识别模块(91、92);所述处理器(1020),由连接检测器传感部(16)的第1处理器(10201),与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组件(19)及所述第一车牌识别模块(91)的第2处理器(10202)、连接所述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及所述第二车牌识别模块(92)的第3处理器(10203)互通搭配而成;本例中,作为最优,所述第1处理器为soc收发一体单片机、所述第2、第3处理器为risc-v内核微控制器;所述检测器传感部(16)由增强型雷达测距模块(162)构成,用于探测本泊位车辆有无,以备在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失灵时发挥辅助判断作用;所述图像传感器构件,是将镜头摄入的光学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及其配套电路输出为所述第2、第3处理器(10202、10203)采集图像所需信号的包括镜头在内一系列部件的总称;所述联机数据通讯接口(120),在本实施例中,为2.4ghz无线收发器(1212)及其收发天线(1222)、4g无线通讯管理单元(1211)及其收发天线(1221);所述处理器(1020)通过所述2.4ghz无线收发器(1212)及其收发天线(1222)无线唤醒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后随即接收其预存的泊位最新信息,向预设好的后台系统、云平台发送本泊位相关业务信息;用于拍摄前泊位规范停车后车牌的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其镜头(前摄)离地面高度为1
±
0.2米、用于拍摄后泊位规范停车前车牌的第2图像传感器构件(192)其镜头(后摄)离泊位地面高度为1
±
0.2米、用于正向拍摄非字型泊位规范停车路侧车牌的第1图像传感器构件(191)其镜头(正摄)离泊位地面高度为1
±
0.2米;与第1至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1-193)配套使用的第1至第3补光灯(b1至b3)离泊位地面高度为1
±
0.2米、用于正向探测本泊位车辆有无的所述增强型雷达测距模块(162)离
地面高度为0.7
±
0.2米;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表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其镜头(前摄)中轴线及配套的第3补光灯b3其光束中轴线指向所述前泊位规范停车后车牌平均中心;所述第2图像传感器构件(192)其镜头(后摄)中轴线及配套的第2补光灯b2其光束中轴线指向所述后泊位规范停车前车牌平均中心;所述第1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其镜头(正摄)中轴线及配套的第1补光灯b1其光束中轴线指向所述非字停车泊位规范停车路侧车牌平均中心;所述增强型雷达测距模块(162)其波束中轴线水平垂直于本泊位所述路侧边线(1111)(允许偏差≤15
°
);本实施例中,作为最优解决方案,需装备etc功能部件即国标5.8ghz收发及唤醒通讯单元(111)与收发天线(112)而进一步从车载单元obu上采集停车收费要件信息,所述国标5.8ghz收发及唤醒通讯单元(111)与所述第1(10201)或第2(10202)处理器有线连接,请参见图6及图7,所述收发天线(112)中心离地高度1.1米、其最大增益方向轴垂直于本泊位所述路侧边线(1111)并以一定仰角指向2.3米(1.2+1.1=2.3)开外的泊位中心,即图6上的坐标位置(2.90,1.10,1.38);
44.c:日常情况下,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处于工作模式时,其微处理器(131)被其较长周期定时器唤醒后使用所述两个雷达测距模块(133-1、133-2)分别扫描探测本泊位车辆有无、被其短周期定时器唤醒后使用所述地磁感应模块(132)扫描探测磁场波动变化,并根据所述波动信号启动所述雷达测距模块(133-1、133-2)工作实施联合检测,若判定本泊位有新的状态变化,则立即通过所述nb-iot无线通讯模块(136-1)及其配套天线(136-2)与后台进行结果上报以进行停车计时收费,然后使用前述2.4ghz无线收发器(138-1)及其配套天线(138-2)预存泊位最新信息以备在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无线唤醒后立即回复所需、重新休眠;
45.另一边,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在上电且被有线或无线激活后,所述第1处理器(10201)立即使用2.4ghz频段无线收发器(1212)及其收发天线(1222)搜索唤醒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使用所述增强型雷达测距模块(162)用于探测泊位车辆有无以备在所述车辆检测器(73018、73019、73020)失灵时发挥辅助判断作用、上电以令所述第3处理器(10203)、所述第3图像传感器构件(193)及履行环境光测光以在光线不佳时提前玻片切换或亮灯补光的第3补光灯b3及其测控单元173、所述第二车牌识别模块(92)开始提前工作,同时在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前,所述第2处理器(10202)仍处于低功耗休眠状态,所述第1至第2图像传感器构件(192,192)均处于下电关停状态;
46.如图7所示,巡检车从左到右执行任务,一旦到达后泊位扫描唤醒了车辆检测器(对应于图7中73020),并收到所述车辆检测器(73020)通过前述2.4ghz无线收发器(138-1)及其收发天线(138-2)发送的包括泊位编号、有车状态、车停入时间、一字泊位类型等在内泊位最新信息的回复之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立即上电所述第2处理器(10202)及所述二选一切换单元(190)、所述第一车牌识别模块(91),因回复收到的泊位类型为一字泊位,则上电选通所述第2图像传感器构件(192)及履行环境光测光以在光线不佳时提前玻片切换或亮灯补光的第2补光灯b2及其测控单元(172);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一边采集图像一边使用所述第一(91)和第二车牌识别模块(92)对所采集到的图片即时就地识别车牌(就地识别没有结果、又或结果出来但有字符置信度不足时,精选图片上报后由后台用另一套候选算法进一步实施车牌云识别),同时,由所述第1处理器对国标5.8ghz收发及唤醒通讯单元(111)与收发天线(112)实施控制同步采集车载单元obu上的收费要件信息;
相关业务信息由所述第2和第3处理器通过所述4g无线通讯管理单元(1211)及其收发天线(1221)以沿途所收到的泊位编号为索引,依次发送到后台进行信息归整与后续处理;
47.d:若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333)在激活后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的时长达到预设的超时值,则所述第1至第3处理器(10201-10203)下电在步骤c中打开使用的有关部件后转入低功耗休眠状态,直至下一次被所述有线或无线激活后再次重复上述步骤c中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设备的相关处理流程。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纂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