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6817发布日期:2024-01-16 12:3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周界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分布式光纤是周界安防领域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布式光纤也能接收到周边的人为活动、施工、车辆、动物等非入侵行为产生的振动,引起系统的误报,降低了安防监测的精准性。仅依靠系统识别算法的改进投入成本过高,且多种干扰源不能有效滤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及方法,解决分布式光纤应用在安防领域中时,受外界非入侵行为产生的振动影响导致误报,从而降低了安防监测精准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防护区域内的振动触发装置,与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连接的感应光纤,以及与所述感应光纤连接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所述振动触发装置包括红外热源传感器和振子模块,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用于感应入侵对象,所述振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感应到入侵对象后产生机械振动至所述感应光纤,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基于所述机械振动对所述感应光纤内部传输的光信号的作用,识别所述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所述振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和振子模块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感知信号后,控制所述振子模块产生所述机械振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直流电源供电,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温感信号接收端;所述振子模块包括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控制电路,所述振动控制电路包括振动控制mos管,所述振动控制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振动发生器的负极,所述振动发生器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振动控制mos管的源极接地,栅极电连接第一振动控制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振动使能控制端,所述单片机的振动使能控制端还电连接第二振动控制电阻后接地。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直流电源。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以及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管理控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所述充电管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的正极,所述充电管理控制模块的充电控制引脚电连接充电控制mos管的漏极,所述充电控制mos管的源极接地,栅极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充电控制端。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进行红外探测,有入侵对象进入到红外探测范围后,产生红外探测有效信号;识别所述红外探测有效信号,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所述感应光纤与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连接,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基于所述机械振动对所述感应光纤内部传输的光信号的作用,识别所述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识别所述红外探测有效信号步骤中,还包括对时间阈值进行识别,所述时间阈值包括人员进入防护区域后的持续响应时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步骤中,对所述机械振动的振动频率和强度进行调节,以形成特定模式的振动信号,使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进行识别。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识别所述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的步骤后,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产生定位报警,进行状态识别或者光纤里程和地理位置定标。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防护区域内的振动触发装置,与振动触发装置连接的感应光纤,以及与感应光纤连接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振动触发装置包括红外热源传感器和振子模块,红外热源传感器用于感应入侵对象,振子模块用于在红外热源传感器感应到入侵对象后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基于机械振动对感应光纤内部传输的光信号的作用,识别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该安防感应检测系统通过振动触发装置和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周界安防的精准监测、识别及定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进行红外探测,有入侵对象进入到红外探测范围后,产生红外探测有效信号。识别红外探测有效信号,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感应光纤与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连接,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基于机械振动对感应光纤内部传输的光信号的作用,识别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该安防感应检测方法通过红外探测产生有效信号,并转化为机械振动被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识别,滤除了非入侵行为的干扰,提高了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判断的准确率。有效提高了周界安防监测的准确率,实现极低误报的周界入侵报警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所述振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和振子模块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感知信号后,控制所述振子模块产生所述机械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直流电源供电,所述红外热源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温感信号接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直流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触发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以及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7.一种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识别所述红外探测有效信号步骤中,还包括对时间阈值进行识别,所述时间阈值包括人员进入防护区域后的持续响应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步骤中,对所述机械振动的振动频率和强度进行调节,以形成特定模式的振动信号,使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进行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识别所述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的步骤后,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产生定位报警,进行状态识别或者光纤里程和地理位置定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防感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防护区域内的振动触发装置,与振动触发装置连接的感应光纤,以及与感应光纤连接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该安防感应检测系统通过振动触发装置和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周界安防的精准监测、识别及定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防感应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进行红外探测,产生红外探测有效信号。识别该信号,产生机械振动至感应光纤。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识别机械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振动位置。该方法通过红外探测产生有效信号,并转化为机械振动被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识别。减少了非入侵行为引起振动的影响,提高了分布式光纤监测主机的报警准确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安防监测的精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阳,曹玉龙,黄友群,石峥映,王列伟,黄涛,汪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