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5848发布日期:2024-03-18 18:2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灾害监测设备,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地表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人类和环境的损失,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震、地滑、泥石流、岩崩、火山爆发和地面下陷等,由于这些地质灾害都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灾害管理和紧急救援措施来减轻损失,目前常用到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来实时监测和探测地质灾害的迹象,以提前预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损失。

2、随着现有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常用到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有地震监测装置、岩体监测装置、泥石流监测装置、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和火山监测装置等,这些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和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和传输实时数据,从而提供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帮助采取及时的防护和救援措施,但是上述的装置只能单一针对一种灾害类型进行监测,导致在同一片山体或同一个区域中需要安装多个不同类型的监测装置,以此达到对多个不同类型的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导致监测成本较高,安装拆卸维修过程复杂麻烦,且多个监测设备的携带也较为麻烦,需要较多的运输空间,导致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监测设备监测类型单一,同一个监测设备不具备对多个类型的地质杂质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导致监测成本高,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四个活动架、套管和四个连接座,四个所述活动架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每个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所述丝杆一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四个所述活动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外壁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四个所述活动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球,所述套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斗,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滑道,所述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流速传感器,四个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组件,四个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腿部调节组件,所述腿部调节组件的外壁设置有支撑固定组件。

3、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活动架的外壁,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每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邻端均活动连接在连接座的外壁,四个所述活动架的相邻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套管,所述移动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套管的外壁。

4、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外壁开设在活动杆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点火控制模块,所述点火控制模块的两侧接线端均固定连接有线路,两个所述线路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点火线圈,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硝酸胍,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插接有盖板,所述硝酸胍包裹在支撑杆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腿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套柱,所述固定套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套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二,所述固定套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丝杆二的外壁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壁,所述固定套柱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移动柱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

6、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组件包括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内部套设在固定套柱的外部,所述移动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移动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提拉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外部滑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外壁,所述固定套柱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插孔一,所述移动柱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插孔二,所述提拉杆的外壁设置在其中一组插孔一的内壁。

7、优选的,四个所述活动架均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0°。

8、一种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反馈模块,所述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流速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

9、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消除噪声,并进行平滑处理;

10、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11、所述数据反馈模块用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判别并进行报警处理以及历史数据的储存记录。

12、优选的,所述数据反馈模块包括数据储存单元、报警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储存记录;

13、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当判定的结果为地质灾害时发出报警信号;

14、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保护组件的启动。

15、工作原理:在需要对部分区域的地质进行监测时,只需要将该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拉开,使得原本折叠收缩的装置展开,随后根据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四个支撑脚处的固定套柱和移动柱,根据调节长度需要,启动电机二,在电机二的驱动下,使得丝杆二在螺纹槽的内部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移动柱在固定套柱的内部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滑块分别在两个滑槽的内壁进行移动,从而限制移动柱的移动方向,使其保持直线移动,随后当移动柱在固定套柱内部的移出位置达到合适长度后,停止电机二的运行,随后将移动柱插入土中,为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调节固定套柱和移动柱在地面的深度,当插入地面完毕后,可拉动提拉杆,使得提拉杆在安装槽的内部带动固定板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弹簧拉伸,并且提拉杆从插孔一的内部移出,解除移动套在提拉杆外部的固定,此时可根据适应需要调节移动套在固定套柱和移动柱的外部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提拉杆,此时拉伸的弹簧将快速回弹,带动提拉杆朝着固定套柱或移动柱的外壁移动,进而使得提拉杆移动至合适的插孔一或插孔二的内部,此时移动套固定完毕,随后打开多个支撑杆,将其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固定套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装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此时装置安装完毕,当需要装置发生倾斜时,四个面的滚球会根据装置倾斜的方向,而进行指定方向的滚球进行移动,此时若红外线传感器未监测到底部滚球,则会触发启动电机一,此时电机一会驱动丝杆一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移动板带动两侧的限位杆在限位槽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使得红外线传感器对移动的滚球进行速度检测,从而滚球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监测模块中,经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在经过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获得最终数据结果,若数据结果在地震的阈值中,则表示该地将发生地震,若该数据结果在山体倾斜或地面下陷的阈值中,则表示该地将发生山体倾斜或地面下陷,若出现大雨天气时,雨水会流入进收集斗的内部,进入到套管的内部,经过螺纹滑道流下,此时在套管外部的超声波流速传感器将对套管内部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若数据结果超过泥石流的阈值时,则表示该地将发生泥石流,从而达到了对多种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的目的。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在地震、山体倾斜或地面下陷等灾害情况发生时,该装置会由于地表发生改变或振动而出现倾斜,此时随着装置的倾斜,四个方向的滚球会根据装置朝哪个方向倾斜而向哪个方向滑动,红外线传感器若检测到底部的滚球不在时,会瞬间触发启动电机一,使得红外线传感器对移动的滚球进行速度检测,从而滚球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监测模块中,经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再经过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获得最终数据结果,若数据结果在地震的阈值中,则表示该地将发生地震,若该数据结果在山体倾斜或地面下陷的阈值中,则表示该地将发生山体倾斜或地面下陷,若出现大雨天气时,雨水会流入进收集斗的内部,在套管外部的超声波流速传感器将对套管内部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若数据结果超过泥石流的阈值时,则表示该地将发生泥石流,从而达到了对多种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的目的,进而避免在同一片山体或同一区域中安装多个不同类型监测装置的麻烦,该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较现有装置功能性较多,能够有效降低监测成本,使得安装拆卸维修过程较为简单,也无需携带多种监测设备,有效减省了运输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

18、2、本发明通过对该装置的移动套管与活动架之间设计转动连接,以及每个活动架和两个活动杆之间设计活动连接,同时对每相邻的两个活动杆之间设计有活动连接的连接座,从而通过上拉移动套管,并聚拢多个连接座,配合多组活动架和活动杆,从而实现了快速将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折叠收起,进而便于携带和运输,进一步减少了运输空间。

19、3、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二,在电机二的驱动下,使得丝杆二在螺纹槽的内部旋转,进而带动移动柱在固定套柱的内部移动,从而带动两侧的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腿部长度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整体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地面,同时使得该装置能够在斜坡上进行稳定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自适应性。

20、4、本发明通过拉动提拉杆,使得提拉杆在安装槽的内部带动固定板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弹簧拉伸,并且提拉杆从插孔一的内部移出,解除移动套在提拉杆外部的固定,此时可根据适应需要调节移动套在固定套柱和移动柱的外部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提拉杆,此时拉伸的弹簧将快速回弹,带动提拉杆朝着固定套柱或移动柱的外壁移动,进而使得提拉杆移动至合适的插孔一或插孔二的内部,此时移动套固定完毕,随后打开多个支撑杆,将其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固定套柱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提升装置的平衡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地质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5、本发明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收到报警单元发出的信息,将控制点火控制模块产生电流经过线路的传输,引发点火线圈将硝酸胍点爆,使得硝酸胍产生气体,进而充斥到气囊的内部,使得气囊迅速膨胀,进而使得四个面的气囊将整体装置包裹,进而保护装置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减小损坏的概率,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