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2229发布日期:2023-12-29 19:1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报警器,具体为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气体报警器就是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2、目前的气体报警器大多分为固定式和携带移动式,目前移动式气体报警器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报警器或将报警器放置在携带工具的内部,随后到达需要检测的位置,开启报警器,这时即可进行检测作业;

3、传统的气体报警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并不具备很好的便携装置,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报警器时较为不便,并且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报警器进行工作,如果工作人员携带物品过多时,手持携带的方法便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了了不便,并且手持携带也会有意外脱落的风险,使得报警器容易发生损坏,降低了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气体报警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并不具备很好的便携装置,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报警器时较为不便,并且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报警器进行工作,如果工作人员携带物品过多时,手持携带的方法便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了了不便,并且手持携带也会有意外脱落的风险,使得报警器容易发生损坏,降低了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套接的腕带,所述腕带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与外壳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尼龙绳,所述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所述小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壳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套板的一侧卡接有盖体。

3、优选的,所述套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外壳内壁滑动卡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壳内壁相固接的弹簧。

4、优选的,所述盖体与外壳连接处加工有凹槽。

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隔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的末端均加工有握把。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尼龙绳、腕带、扇叶和小型马达的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更加便利的携带报警器,并且规避了由于手持容易发生脱落的风险,可以有效提高报警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小型马达和扇叶的配合,可以加快报警器附近的气体流速,使得报警器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检测到有害气体,提高了报警器的工作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套接的腕带(2),所述腕带(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与外壳(1)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3),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尼龙绳(8),所述外壳(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7),所述小型马达(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外壳(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套板(13),所述套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套板(13)的一侧卡接有盖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外壳(1)内壁滑动卡接的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壳(1)内壁相固接的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4)与外壳(1)连接处加工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隔板(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4)的末端均加工有握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套接的腕带,所述腕带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与外壳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尼龙绳,所述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本技术涉及气体报警器技术领域,该用于报警器的便携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尼龙绳、腕带、扇叶和小型马达的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更加便利的携带报警器,并且规避了由于手持容易发生脱落的风险,可以有效提高报警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小型马达和扇叶的配合,可以加快报警器附近的气体流速,使得报警器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检测到有害气体,提高了报警器的工作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研,赵胜春,王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晋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