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659发布日期:2023-12-06 20:2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子数码产品也日益更新,更加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特别是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屏幕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重,不便于长时间的握持在手上,因此出现了利用支架等物品支撑和放置大屏的电子产品,从而解放人们的双手,在观看和使用电子产品时,还可以同时做一些其他事项。比如在观看和使用电子产品时,还可以同时健身、烹饪或撸猫等其他活动。

2、但是人们在观看和使用电子产品时,可能还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行为,比如上下滑动、点赞、前进返回、增大减小音量、暂停播放、拍照、打开软件、确认操作等操作行为,此时人们需要停下其他活动,并走进到电子产品跟前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利于人们的娱乐体验。因此人们需要更加小巧便携的设备,能更方便的携带,还可以实现在远处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控制。

3、公开(公告)号为cn21501046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佩戴在手指上的多功能视频音频控制器,包括底壳,底壳的内部设有电池,电池的上方设置有pcb板,底壳的顶端设有面壳,pcb板的外表面设有等距分布的三个按键,且三个按键分别为电源按键、位于电源按键左侧的下一曲按键和位于电源按键右侧的上一曲按键,三个按键一侧设有蓝牙芯片,pcb板底部的一侧设有充电柱,pcb板中部的一侧设有电源指示灯,底壳的底部设有手指扣,且手指扣与底壳之间形成手指佩戴孔。

4、上述专利文件通过佩戴在手指上的控制器,可以实现在远处对电子产品进行控制,但是其仅仅通过三个实体按键,导致可对电子产品进行的控制操作比较单一,而且实体按键的尺寸过大,导致控制器整体尺寸过大,人们佩戴在手指上时有不方便的地方。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使人们可以在远处对外部受控设备进行多功能的无线控制,还可以移动受控设备上的鼠标指针,实现对外部受控设备的全面控制,而且控制设备小巧便携,方便人们的佩戴和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包括壳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模块、无线通信组件、按键组件和触控组件,无线通信组件、按键组件、触控组件分别与控制单元模块信号连接,无线通信组件、按键组件、触控组件、控制单元模块分别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按键组件,用于检测用户的按动或触发操作,并生成相应操作的信号数据;触控组件,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或点按操作,并生成相应操作的信号数据;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接收按键组件或触控组件所生成的信号数据,并根据相应的信号数据生成执行指令信号;无线通信组件,与外部受控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接收控制单元模块输出的指令信号,再把接收的指令信号发射给外部受控设备。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设置有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彼此对接,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壳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设置在下壳的一端上,并向下壳的另一端弯曲,从而形成手指佩戴区域。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远离下壳的顶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触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并对所述开口形成密闭状态。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单元模块设置有电路板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键组件设置有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分别由单键电容触摸感应器组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控组件设置有触控板和保护板,所述触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板的外侧,从而对触控板形成保护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无线通信组件设置有蓝牙传输模块,所述蓝牙传输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蓝牙传输模块用于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连接外部受控设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组件设置有电池和充电端子,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空间中,并与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端子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控制单元模块和电池分别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和下壳的对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彼此配合,成对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触控板进行触摸操作,从而可以方便的对受控设备的鼠标指针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便捷的操控外部电子产品;而且触控板还可以进行点按操作,从而实现对电子产品上的诸多功能进行分别的选中、确认等操控。

14、2、还通过设置单键电容触摸感应器作为按键组件,从而抛弃了尺寸过大的实体按键,只需要轻轻的触摸即可按动或触发相应的按键,进而减小了控制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使人们的佩戴更加的舒适和易于使用。

15、3、还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的操控方式,使人们在使用控制设备对外部受控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16、4、还通过设置蓝牙技术的无线连接方式,从而使控制设备的连接更加的快速和稳定,同时也更加的节能。

17、因此,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的改进,可以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使人们可以在远处对外部受控设备进行多功能的无线控制,还可以移动受控设备上的鼠标指针,实现对外部受控设备的全面控制,而且控制设备小巧便携,方便人们的佩戴和操控。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电源组件(20)、控制单元模块(30)、无线通信组件(40)、按键组件(60)和触控组件(50),无线通信组件(40)、按键组件(60)、触控组件(50)分别与控制单元模块(30)信号连接,无线通信组件(40)、按键组件(60)、触控组件(50)、控制单元模块(30)分别与电源组件(20)电性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设置有上壳(11)和下壳(13),上壳(11)与下壳(13)彼此对接,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壳(13)设置有弯曲部(14),所述弯曲部(14)设置在下壳(13)的一端上,并向下壳(13)的另一端弯曲,从而形成手指佩戴区域(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远离下壳(13)的顶面上设置有开口(12),所述触控组件(50)安装在所述开口(12)处,并对所述开口(12)形成密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模块(30)设置有电路板(31)和控制芯片(32),所述控制芯片(32)固定连接在电路板(31)上,并与电路板(3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60)设置有第一按键(61)、第二按键(62)和第三按键(63),第一按键(61)、第二按键(62)和第三按键(6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31)上,并与所述控制芯片(3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按键(61)、第二按键(62)和第三按键(63)分别由单键电容触摸感应器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50)设置有触控板(51)和保护板(52),所述触控板(5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12)处,并与所述控制芯片(32)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板(52)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板(51)的外侧,从而对触控板(51)形成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无线通信组件(40)设置有蓝牙传输模块(41),所述蓝牙传输模块(4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31)上,并与控制芯片(32)电性连接,蓝牙传输模块(41)用于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连接外部受控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20)设置有电池(21)和充电端子(22),所述电池(21)固定连接在壳体(10)内部空间中,并与电路板(31)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端子(22)固定连接在电路板(31)上,并与电路板(31)、控制单元模块(30)和电池(21)分别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和下壳(13)的对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卡扣(16),所述卡扣(16)彼此配合,成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无线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指触摸无线控制设备,包括壳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模块、无线通信组件、按键组件和触控组件,按键组件,检测用户的按动或触发操作,并生成信号数据;触控组件,检测用户的触摸或点按操作,并生成信号数据;控制单元模块,接收按键组件或触控组件所生成的信号数据,并生成执行指令信号;无线通信组件,与外部受控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接收和发射指令信号给外部受控设备。终上所述,使人们可以在远处对外部受控设备进行多功能的无线控制,还可以移动受控设备上的鼠标指针,实现对外部受控设备的全面控制,而且控制设备小巧便携,方便人们的佩戴和操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劲旭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