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0667发布日期:2024-03-18 17: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2、随着桥梁数量的增多、船舶尺度的增大和船舶的速度提高,桥梁遭遇船舶撞击的风险逐渐增大,而为了防止船舶,撞击桥梁,而造成财产损失和阻碍水路交通,有必要设置预警系统,对船舶航行提前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对船舶的高度进行识别和对船舶的行驶轨道进行检测,再将检测信息传输给主机,由主机进行分析判定,而后借助无线模块、vhf和vhf天线的配合,对船舶发送语音信息,告知驾驶员由主机所分析的航行信息,之后再借由ais和ais天线配合对船舶信息进行接收,以此可以通过信息的互通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船舶在行驶中与桥梁发生碰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包括用于桥梁防撞的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交换机、无线模块、主机、ais和vhf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箱两侧分别设有ais天线和vhf天线,所述ais天线和vhf天线分别与ais和vhf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底端靠近蓄电池的一侧设有充电器,所述控制箱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

3、所述控制箱前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摄像机、录像机和扬声器。

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前端安装有透镜,所述摄像机、录像机和扬声器均设在透镜内部,通过透镜的设置,便于对摄像机、录像机和扬声器进行防水和透镜。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箱底端固定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底端后侧固定设有安装板,通过安装支架和安装板的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固定。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后端安装有防滑垫板,通过防滑垫板的设置,可以增强安装板与设备间的摩擦力,保障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松脱的情况。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后端顶部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关于箱体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皮带轮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箱体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两个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呈字形,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箱体两端顶部均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贯穿箱体并与皮带轮顶部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顶端固定设有探照灯,通过皮带与两个皮带轮的连接,使得两个皮带轮可以带动两个探照灯同步运动,又因皮带呈8字形,所以两个皮带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探照灯的光照范围更大,提高照明效果,保障船舶在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一端底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箱体并与其中一个皮带轮底端的转轴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的设置,可以驱动由皮带相连接的两个皮带轮同步转动,借此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调节探照灯的便捷性。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底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关于箱体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柱底端与安装支架顶部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支撑柱的设置,便于对箱体进行支撑固定,保障箱体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激光雷达对船舶的高度进行识别和对船舶的行驶轨道进行检测,再将检测信息传输给主机,由主机进行分析判定,而后借助无线模块、vhf和vhf天线的配合,对船舶发送语音信息,告知驾驶员由主机所分析的航行信息,之后再借由ais和ais天线配合对船舶信息进行接收,以此可以通过信息的互通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船舶在行驶中与桥梁发生碰撞;

12、2、通过电机驱动由皮带相连接的两个皮带轮转动,使得两个皮带轮可以带动两个探照灯同步运动,又因皮带呈8字形,所以两个皮带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探照灯的光照范围更大,提高照明效果,保障船舶在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桥梁防撞的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交换机(2)、无线模块(3)、主机(4)、ais(5)和vhf(6)和蓄电池(7),所述控制箱(1)两侧分别设有ais天线(8)和vhf天线(9),所述ais天线(8)和vhf天线(9)分别与ais(5)和vhf(6)相连接,所述控制箱(1)底端靠近蓄电池(7)的一侧设有充电器(10),所述控制箱(1)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前端安装有透镜(16),所述摄像机(13)、录像机(14)和扬声器(15)均设在透镜(1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底端固定设有安装支架(17),所述安装支架(17)底端后侧固定设有安装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8)后端安装有防滑垫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7)后端顶部设有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部设有两个皮带轮(21),两个皮带轮(21)关于箱体(20)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皮带轮(21)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箱体(20)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两个皮带轮(21)之间设有皮带(22),所述皮带(22)呈8字形,两个皮带轮(21)通过皮带(2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一端底部固定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轴贯穿箱体(20)并与其中一个皮带轮(21)底端的转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底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柱(26),两个支撑柱(26)关于箱体(20)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柱(26)底端与安装支架(17)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智能防撞机器人,具体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桥梁防撞的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交换机、无线模块、主机、AIS和VHF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箱两侧分别设有AIS天线和VHF天线。本技术通过激光雷达对船舶的高度进行识别和对船舶的行驶轨道进行检测,再将检测信息传输给主机,由主机进行分析判定,而后借助无线模块、VHF和VHF天线的配合,对船舶发送语音信息,告知驾驶员由主机所分析的航行信息,之后再借由AIS和AIS天线配合对船舶信息进行接收,以此可以通过信息的互通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船舶在行驶中与桥梁发生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强,景浩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帝工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