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警示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9598发布日期:2024-03-25 18: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警示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警示球,尤其是一种航空警示球。


背景技术:

1、航空警示球适用于架空的输电线,尤其是超高压(220kv以上)输电缆线、跨江输电缆线,应在线路上设置形状醒目的航空标志球(航空警示球),以提供警示标志。通常现有航空警示球一般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而普遍采用红色和白色配合或者橙色和白色配合的方式,球体通过两端的铝线夹固定在输电线上。现有技术中的航空警示球通常采用两侧卡箍和螺栓的方式将两个半球体安装到一起组成完整的航空警示球;但是采用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将两个半球体在高空中打开,将高压线置于其中,再将二者合上固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二者进行吻合对齐卡接,较为麻烦,甚至当不方便对齐时,容易造成半球体高空掉落。

2、经检索,如现有中国专利号:cn208335401u的一种新型航空警示球,主要由一体成型的球体及位于所述球体两端的线夹机构构成,其中,所述球体内具有供电缆穿过的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处的线夹机构由用于夹持电缆的夹板构成;所述球体的外形呈橄榄球状。

3、可知,以上所引证的专利文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传统的分离式设计,需要将两个半球体在高空中打开,将高压线置于其中,再将二者合上固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二者进行吻合对齐卡接,较为麻烦,甚至当不方便对齐时,容易造成半球体高空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警示球,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警示球,包括警示球本体,所述警示球本体包括上壳体以及相卡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均横向贯穿有高压线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一端通过铰接板组件铰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铰接板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壳体外壁的铰接上板以及对称固定于下壳体外壁的两个l型铰接下板,所述铰接上板置于两个l型铰接下板之间,且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对警示球本体下压防旋转颠倒的配重部件。

3、优选的,所述锁紧件连接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壳体外壁的锁紧板件,两个所述锁紧板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4、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且沿高压线件穿过的方向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卡接高压线件的弧形卡板。

5、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板相对设置,且弧心朝向高压线件,对高压线件夹持设置。

6、优选的,所述铰接上板的顶面开设有弧形排水槽,所述弧形排水槽靠近上壳体的一端高于弧形排水槽排水方向的另一端。

7、优选的,两个所述l型铰接下板的向上弯折部通过铰接轴贯穿铰接上板,形成铰接的方式。

8、优选的,所述配重部件包括置于下壳体内腔中的配重块。

9、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呈半球体结构,且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外壁与下壳体的内壁吻合。

10、优选的,四个所述弧形卡板分别对应横向贯通至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腔中。

11、优选的,所述高压线件穿过上壳体和下壳体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板相对抵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该航空警示球,警示球本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得二者在攀爬至高压线上不会脱离的铰接板组件,铰接板组件能够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始终能够连接在一起,代替传统分离式的设计,当处于高空作业时,只需打开锁紧件,将高压线件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高压线件穿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即可,从而能够方便警示球本体和高压线件之间的安装,从而防止上壳体或者下壳体高空掉落或者二者在作业时不方便匹配对齐,从而能够提高警示球的安装效率,同时配重部件在警示球本体中能够进行下压,防止警示球本体高空转动,造成上部红色和下部白色的醒目颠倒,提高其警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警示球,包括警示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球本体(1)包括上壳体(2)以及相卡接的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两侧均横向贯穿有高压线件(5),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的一端通过铰接板组件铰接,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铰接板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壳体(2)外壁的铰接上板(7)以及对称固定于下壳体(3)外壁的两个l型铰接下板(9),所述铰接上板(7)置于两个l型铰接下板(9)之间,且通过铰接轴(11)连接,所述下壳体(3)的内腔中还设有对警示球本体(1)下压防旋转颠倒的配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连接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壳体(3)外壁的锁紧板件(6),两个所述锁紧板件(6)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两侧且沿高压线件(5)穿过的方向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卡接高压线件(5)的弧形卡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板(4)相对设置,且弧心朝向高压线件(5),对高压线件(5)夹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上板(7)的顶面开设有弧形排水槽(8),所述弧形排水槽(8)靠近上壳体(2)的一端高于弧形排水槽(8)排水方向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型铰接下板(9)的向上弯折部(10)通过铰接轴(11)贯穿铰接上板(7),形成铰接的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包括置于下壳体(3)内腔中的配重块(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2)呈半球体结构,且所述配重块(12)的底部外壁与下壳体(3)的内壁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弧形卡板(4)分别对应横向贯通至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内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航空警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件(5)穿过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板(4)相对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警示球,属于警示球技术领域,包括警示球本体,所述警示球本体包括上壳体以及相卡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一端通过铰接板组件铰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铰接板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壳体外壁的铰接上板以及对称固定于下壳体外壁的两个L型铰接下板,所述铰接上板置于两个L型铰接下板之间,且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对警示球本体下压防旋转颠倒的配重部件。代替传统分离式的设计,能够方便警示球本体和高压线件之间的安装,从而防止上壳体或者下壳体高空掉落或者二者在作业时不方便匹配对齐,从而能够提高警示球的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霞,张少敏,刘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新四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