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96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
目前,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有各种各样,例如专利90212533.8多功能全方位电子防盗报警门窗装置、专利92207133.0具有识别功能的多用防盗报警器、专利93227542.7全方位防盗自动报警装置等结构较复杂,性能不较稳定,识别率不高,也不较灵敏,警示范围也不较大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警示范围大,可将门、门铃、电话、物品、窗帘等用防盗线与报警器、相机、电动机等相联,由红外编码控制,错码就会报警,窃贼不易得呈。
本实用新型由振荡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等组成,在振荡电路中,45V电流负极接两三极管9014的发射极,其中一只三极管基极接电阻R2一脚及电容C2正极,电阻R2的另一脚接45V电源正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容C1正极及二极管负极,二极管正极与R1一脚相接,R1另一脚接4.5V电源正极,另一只三极管基极与电容C1负极及R3其中一脚相联,接于电源正极,集电极与电容C2与继电器J1其中一脚相接,继电器J1另一脚与电阻R4连接,R4另一脚与4.5V电源正极相接;在红外线发射电路中,是将IR390J×REV2型红外线发射器拆除原集成块13与11脚中的10K电阻后的电路,将继电器J1的固定点与发射器集成块8801×ZU第14脚相接,常开点与二极管D1及二极管D4相接,常闭点与二极管D2及D3相接;在红外线接收电路中,是将390R1EV4RX型红外红接收器拆除了与8802集成块第18脚相接的3.3K电阻,拆除与3.3K电阻相接的10μ电容9014三极管及三极管集电极相接的二极管D2继电器,原与二极管D1并联的继电器J1是常闭点接地,现改为固定点接地,与继电器J2、J3并接;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J4、J5并联,一端与继电器J3固定点相接,J3常开点与电源负极相接,J4、J5另一端接继电器J30常闭点,J30的固定点接9V电源正极,6V11000μ电容C1正极接J4固定点,J4的常开点接J30常闭点,J4常闭点接继电器J6一脚,J6的另一脚与电容C1负脚相接,并接电源负极,J5的常开点接J7一脚,常闭点接J30常闭点,固定点接电容C2正脚,C2负脚接电源负极及J7另一脚;延时器共有10个,延时1是由电容C3正脚接电阻R1并接于J3、J7常开点,电容C3负脚接三极管3DG12的发射极,并接于9V电源负极,三极管3DG12的基极接电阻R1,集电极接于并联的J8、J9,J8、J9的另一脚接J30常闭点,并接于J6、J7的固定点,J8的常开点接J30常闭点,固定点接电容C4正脚,常闭点接J10、J9的常闭点及J30常闭点,常开点接J11一脚,固定点接电容C5正脚,电容C5负脚接J11另一脚及9V电源负极,延时2~10与延时1的接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只是有的只有1个继电器,有的并接几个继电器,延时2的延时脚接开关S一端及J11固定点,正脚接J30常闭点,J30的固定点接于开关S的另一端并接于J11的固定点及J15的固定点,J15的常闭点接9V电源正极,电容C7正脚接J12固定点,负脚接J14一脚及电源负极,J14另一脚接常闭点,J12常开点接J30常闭点,J13常开点与固定点接门铃开关,J13的常开点接3V电源负极,固定点与3V灯泡相联,延时3的延时脚接J14常开点,正脚接J15固定点及J14固定点,延时4延时脚接J10常开点及J20常开点,J15的另一脚接9V电源正极及J16、J20的固定点,J16的固定点接3V电源正极,常闭点接J10固定点,常开点接3V灯泡,J16的固定点与常开点接报警器开关;50SC电阻R8接电阻R9及12V电源负极,R8的另一脚接J30常开点及钢簧管一脚,12V电源正极接钢簧管另一脚,电阻R9另一脚接开关K一端及电源正极,并引出一根长细线,开关K的另一端接J18的另一脚,将两根细线接联在一起,J18的常开点与固定点接报警器开关;电容C10正脚接J17固定点,负脚接9V电源,负极接并联的J19、J21一端,J19、J18、J21另一端接J12常开点,J12的常闭点接电源正极,延时6的延时脚接J19固定点,J22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J19常开点,电容C13正脚接J22固定点,负脚接J23、J24,J23、J24一脚接9V电源负极,J23、J24另一脚接J22常闭点及及J22常开点,J25的另一脚接J23固定点及9V电源正极,电容C15正脚接J25固定点,负脚接J26一脚并接电源负极,J26另一脚接J25常闭点,J25常开点接电源正极;延时8的延时脚接J24固定点,J27的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J24常开点;9V电源负极接9V电动机一个接线端,电源正极接J29常开点,电动机另一脚接J29的固定点;10位密码是10个开关,每个开关有一个脚相互连接在一起,拉出11条线;延时9延时脚接第一码一脚,J28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密码的共同脚,J29一脚接第二位码一脚,J29的另一脚接电源负极;延时10延时脚接J28常开点,J30一脚接9V电源正极及J29固定点,J29常开点接J28固定点;电话机的开关键与重拨键有一脚是共用的,开关键的另一脚接J21常开点及J26常开点,共用脚接J26,固定点接J21固定点,重拨键一脚接J26常闭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保密性好,识别率高,性能稳定,特别适宜家居、厂房、仓库等安装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荡线路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射线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收线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均可购到,再按图1-10装配,接通电源后,振荡电路开始工作,J1不断吸合与释放,红外线发射极不断地交换发射出开与关的红外线信号,发射与接收板装在门上,当有人走近门时,便会将红外线挡住并反射,接收板接收到反射回的红外线,便控制继电器J2、J3、J4、J5进行不断的吸合与释放,J4与J5吸合与释放一次,C1、C2便充放电一次,J6、J7吸合与释放一次,延时1便处于不断被延时状态,J8、J9处于吸合态,J8吸合C5便放电,J11吸合与释放一次。延时2工作,J12、J13吸合,门铃响,灯1被接通,照亮写在罩着灯1上玻璃片中“请等一等”字样,若此人是为盗而来,听到铃声及看到“请等一等”,以为被发现,便会抬脚跑,当其选出监视范围,接收板接收不到红外线,J2、J3、J4、J5处原态,J6、J7处常态,由于延时1延时为1秒,故1秒后J8、J9释放,C4放电,J10吸合与释放一次,延时4工作,报警器报警,J15切断延时2、3电源,铃声停止,灯1灭。若此人是客人,其听到铃声及看到字后,以为主人获悉,便原地等候,延时1、2保持原态,门铃继续响,J2、J13释放,C7放电,J14吸合与释放一次,延时3工作,J16吸合,延时4与J10触点的联接部份被切断,灯2接通,照亮写在罩着灯2上的玻璃片中的“无在人”字样,此时,客人离开,没报警,4秒后恢复正常监视,灯2灭。若客人见到“没人在”字样再起盗心时,会想法打开门,门被打开(即使用锁匙),门上的钢簧管脱离门框上的磁铁,J17与R8串联,J17吸合,C10放电,J19、J20 J21吸合与释放一次,J20吸合至延时4工作,报警器报警,J21吸合与释放,使电话机开机,并导通重拨电路,重拨原先存入机内的传呼机号码,J19吸合,延时6工作,3秒后J22释放,C13放电,J23、J24吸及与释放一次,J23吸合,延时7工作,C15充电,J25释放,C15放电,J26吸合,电话机关机。J24吸合,延时8工作,J28吸合,电动机被接通,通过齿轮与链杆的作用,相比拍摄键被按下,延时8延时4秒,经试验,相机可连续自拍4次。此人若是主人,门铃响便会在密码键盘上按下原设计的数码,当其按第一位码时,延时9工作,J28吸合,按第二码时,J29吸合,延时10工作,J30吸合,J17保持钢簧管导通时状态,同时切断延时1、2电源,门铃停止响声。平时,若客人来,而主人还未来得及开门,可按一下开关S,延时2便重新延时,门铃重响,灯1继续亮。若盗贼获悉密码并配有锁匙顺利入了屋,当其搬运布有防盗线的物品或剪断防盗线时,R9与J18串联,J18吸合,报警器报警,若在小门或窗口布上防盗线,门窗被打开都会报警。从室内到门外那段线中混入防盗线,只要电线被剪断便会报警,本实用新型除采用变压器供电外,还配有备用电池,变压器电源与电池负端直接与本系统负端相接,变压器电源与图10中继电器在由另外一组变压器供电。平时插上电源插头,靠变压器供电,若遇停电或被人切断交流电线时,6个继电器释放,接通电池进行供电,保持正常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由振荡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振荡电路中,45V电流负极接两三极管9014的发射极,其中一只三极管基极接电阻R2一脚及电容C2正极,电阻R2的另一脚接45V电源正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容C1正极及二极管负极,二极管正极与R1一脚相接,R1另一脚接4.5V电源正极,另一只三极管基极与电容C1负极及R3其中一脚相联,接于电源正极,集电极与电容C2与继电器J1其中一脚相接,继电器J1另一脚与电阻R4连接,R4另一脚与4.5V电源正极相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红外线发射电路中,是将IR390J×REV2型红外线发射器拆除原集成块13与11脚中的10K电阻后的电路,将继电器J1的固定点与发射器集成块8801×ZU第14脚相接,常开点与二极管D1及二极管D4相接,常闭点与二极管D2及D3相接;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红外线接收电路中,是将390REV4RX型红外红接收器拆除了与8802集成块第18脚相接的3.3K电阻,拆除与3.3K电阻相接的10μ电容9014三极管及三极管集电极相接的二极管D2继电器,原与二极管D1并联的继电器J1是常闭点接地,现改为固定点接地,与继电器J2、J3并接;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J4、J5并联,一端与继电器J3固定点相接,J3常开点与电源负极相接,J4、J5另一端接继电器J30常闭点,J30的固定点接9V电源正极,6V11000μ电容C1正极接J4固定点,J4的常开点接J30常闭点,J4常闭点接继电器J6一脚,J6的另一脚与电容C1负脚相接,并接电源负极,J5的常开点接J7一脚,常闭点接J30常闭点,固定点接电容C2正脚,C2负脚接电源负极及J7另一脚;延时器共有10个,延时1是由电容C3正脚接电阻R1并接于J3、J7常开点,电容C3负脚接三极管3DG12的发射极,并接于9V电源负极,三极管3DG12的基极接电阻R1,集电极接于并联的J8、J9,J8、J9的另一脚接J30常闭点,并接于J6、J7的固定点,J8的常开点接J30常闭点,固定点接电容C4正脚,常闭点接J10、J9的常闭点及J30常闭点,常开点接J11一脚,固定点接电容C5正脚,电容C5负脚接J11另一脚及9V电源负极,延时2~10与延时1的接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只是有的只有1个继电器,有的并接几个继电器,延时2的延时脚接开关S一端及J11固定点,正脚接J30常闭点,J30的固定点接于开关S的另一端并接于J11的固定点及J15的固定点,J15的常闭点接9V电源正极,电容C7正脚接J12固定点,负脚接J14一脚及电源负极,J14另一脚接常闭点,J12常开点接J30常闭点,J13常开点与固定点接门铃开关,J13的常开点接3V电源负极,固定点与3V灯泡相联,延时3的延时脚接J14常开点,正脚接J15固定点及J14固定点,延时4延时脚接J10常开点及J20常开点,J15的另一脚接9V电源正极及J16、J20的固定点,J16的固定点接3V电源正极,常闭点接J10固定点,常开点接3V灯泡,J16的固定点与常开点接报警器开关;50SC电阻R8接电阻R9及12V电源负极,R8的另一脚接J30常开点及钢簧管一脚,12V电源正极接钢簧管另一脚,电阻R9另一脚接开关K一端及电源正极,并引出一根长细线,开关K的另一端接J18的另一脚,将两根细线接联在一起,J18的常开点与固定点接报警器开关;电容C10正脚接J17固定点,负脚接9V电源,负极接并联的J19、J21一端,J19、J18、J21另一端接J12常开点,J12的常闭点接电源正极,延时6的延时脚接J19固定点,J22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J19常开点,电容C13正脚接J22固定点,负脚接J23、J24,J23、J24一脚接9V电源负极,J23、J24另一脚接J22常闭点及及J22常开点,J25的另一脚接J23固定点及9V电源正极,电容C15正脚接J25固定点,负脚接J26一脚并接电源负极,J26另一脚接J25常闭点,J25常开点接电源正极;延时8的延时脚接J24固定点,J27的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J24常开点;9V电源负极接9V电动机一个接线端,电源正极接J29常开点,电动机另一脚接J29的固定点;10位密码是10个开关,每个开关有一个脚相互连接在一起,拉出11条线;延时9延时脚接第一码一脚,J28另一脚接电源正极及密码的共同脚,J29一脚接第二位码一脚,J29的另一脚接电源负极;延时10延时脚接J28常开点,J30一脚接9V电源正极及J29固定点,J29常开点接J28固定点;电话机的开关键与重拨键有一脚是共用的,开关键的另一脚接J21常开点及J26常开点,共用脚接J26,固定点接J21固定点,重拨键一脚接J26常闭点。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装置,由振荡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等组成,警示范围大,可将门、门铃、电话、物品、窗帘等用防盗线与报警器、相机、电动机等相联,由红外编码控制,错码就会报警,窃贼不易得逞。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保密性好,识别率高,性能稳定,特别适宜家居、厂房、仓库等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G08B13/18GK2261046SQ9624234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8日
发明者刘湘 申请人:刘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