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077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属于防盗装置技术领域。
现有的报警器大多是采用磁控的,安装在门、窗等开闭物上,安装要求较高,拆卸困难,灵活性较差,价格较高,使用范围窄;还有一些报警器是采用电子控制的,其组成的电子元气件较多,线路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防盗报警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一种防盗报警器,有一个由电源、电源开关、发音线路板、发光器、发音器串接而成的报警音盒,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由壳体、接线柱、弹簧、触块、触片组成的启动开关,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其自由端与触片的一侧连接,触片的另一侧与控制线连接;接线柱通过导线与报警音盒连接。
以上所述的防盗报警器,还可做成报警音盒 直接与一磁控开关串接,构成一个报警同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和拆卸,携带方便,使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各类门窗、任何物件、露天仓库等多种场合的安全防盗,经济适用,便于普及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线路示意图。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盗报警器是这样构成的有一个由电源3、电源开关4、发音线路板2、发光器5、发音器6串接而成的报警音盒1,与报警音盒1相串接的是一个由壳体9、接线柱11、弹簧10、触块12和14、触片13组成的启动开关7,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9上,其自由端与触片13的一侧连接,触片13的另一侧与控制线8连接;接线柱11通过导线与报警音盒1连接,调整启动开关7中触片13的位置,使触片13处于中间位置,与触块12、14都不发生接触,这时将控制线8与被防盗物15连接牢固,当有人向右移动被防盗物15时,必然牵动控制线8也向右移动,触片13在控制线8的作用下右移,使触片13与触块14接触,接通了报警线路,发光器5发光,发音器6发音,从而达到了报警的目的;当有人向左移动被防盗物15或者剪断控制线8时,触片13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左移,使触片13与触块12接触,接通报警线路,起到防盗报警的作用,此类报警器可用于多种场合、多类物件或装置上的防盗报警。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报警线路采用磁控开关16控制,报警音盒1的连接同实施例1,磁控开关16是由铜片17、18和铁块19及磁铁20组成的,铜片18呈半弓状,在其直头端固定一铁块19,铜片17、18通过导线与报警音盒1串接构成一报警线路;将磁控开关16安装在门窗等开闭物上时,若开闭物关闭,磁铁20吸引铜片18上的铁块19,使铜片17、18分开,相互之间不接触,报警线路断开,报警器不工作;若开闭物被打开,磁铁20被移走,铁块19失去了磁力的作用,铜片18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带有铁块的一端与铜片17接触,从而接通了报警线路,报警器工作,发出警光和警声,达到报警防盗的目的,此类防盗报警器只限用于门窗等打开、闭合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盗报警器未安装使用时,电源开关4处于断开状态,当防盗报警器被安装使用时,电源开关4就处于闭合状态,一旦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防盗报警器的使用者得知后,就可以打开电源开关4,使报警器停止工作,避免一直报警不停,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报警器,有一个由电源(3)、电源开关(4)、发音线路板(2)、发光器(5)、发音器(6)串接而成的报警音盒(1),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由壳体(9)、接线柱(11)、弹簧(10)、触块(12)和(14)、触片(13)组成的启动开关(7),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9)上,其自由端与触片(13)的一侧连接,触片(13)的另一侧与控制线(8)连接;接线柱(11)通过导线与报警音盒(1)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音盒(1)与一磁控开关(16)串接,构成一个报警线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属于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一个由电源、发音线路板、发音器等组成的报警音盒和一个启动开关及控制线,将控制线的自由端安装在被保护物上,或者是将磁控开关安装在门窗等开闭物品上,当移动被保护物或者扯动、剪断控制线时,在启动开关或磁控开关的作用下,接通报警线路,达到报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适用于多种场合的安全防盗。
文档编号G08B13/02GK2403082SQ9922239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0日
发明者黄正浩 申请人:黄正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