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光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17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结构的光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光盘用光驱。
背景技术
一般性的光驱已经发展到10,000RPM以上进行52X记录的规格,而且与之相关的CD系列或者DVD系列的光盘也不断提高其倍速。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因驱动器的高倍速化造成的种种机械性问题,我们需要的就是相关的对策。
根据大韩民国专利100298553000,就拿在机壳40内旋转的光盘10来说,比起上下中心位置,上下倾斜不对称位置上的振动量有着明显的低下。
但光驱如图1或者图2所示,光盘10下方是托盘30,而光盘10的上方是整个机壳40;光盘10和其上方外壳40之间的距离是光盘10和托盘20之间距离的3倍以上,因此无法满足前面所讲述专利要达到的效果。
另外,当旋转的光盘10和托盘30的表面维持一定距离时,根据空气流动学原理如数学式1一样,半径方向的旋转数平方值以及半径r的函数表现其压力场。
数学式1
该数学式是没有摄动的平行状态时的解,是一种轴对称条件下的数学式。在这里,ra和rb各自是光盘10的内、外半径,ρ是光盘10的密度,Ω是光盘10的旋转数,he是光盘10和托盘30表面之间的间距。
这种现有的光驱托盘结构如图3所示,光盘10和托盘30之间的距离,即he沿着半径方向带有一定值,因此在光盘10上沿着半径方向会形成图2所示的压力分布。这时,如果光盘10的旋转速度提高,压力的绝对值会变大,因而造成光盘的大变形以及动特性上的变化。
光驱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光盘10上表面和光拾取镜头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伺服装置,播放事先记录在光盘10上的信息或者在光盘上记录信息。
因此,高速旋转的光盘10上不能发生不均匀的压力分布和由此产生的变形以及动特性变化。
另外,光驱托盘30结构中,为了适用直径8cm的CD,内周和外周之间有一定高度差,而且存在向圆周方向移动光拾取器的空间。
由于这样的空间,光驱的压力不均匀性变得更加严重,而且由于一次旋转的压力分布高低比较明显,因此光盘上会发生激励现象。特别是,高倍数时其激励力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会导致光盘10的严重震动,同时给光盘的播放及记录带来恶性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项发明提供了能够确保光驱内光盘的稳定驱动,以及可以确保光信息记录以及播放的可信度的光驱托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项发明一种新型结构的光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驱包括将光盘收容于机壳内部的可伸缩托盘;驱动上述托盘上光盘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的光盘上记录或者播放光信息的光拾取装置。在上述光驱中,上述托盘的底部与上述光盘下端面之间的间隔根据半径可以改变,因此形成了流线型底面。
在这里,上述托盘底面要与上述光盘下表面保持he=ha(r/ra)2/3的间距。
另外,上述托盘的底面沿着半径方向至少要具备2个以上的插补区间。
而且,上述插补区间以离光盘中心25mm的支点为基准,要形成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度。
另外,上述插补区间以离光盘中心25mm和40mm的支点为基准,要形成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度。
正如前面所讲述的,本项发明中,由于光驱托盘底面形成流线型,并且可以沿着光盘半径变化,因此光盘高速旋转时,上述托盘底面和光盘下表面之间发生的压力梯度变得最小化;正因为上述结构,可以使光盘的驱动更加安稳,以此确保了信息记录或者播放操作的可信度。
另外,利用插补处理,使流线型托盘底面形成线形,因此制作工程变地更加简单,同时提高了生产性。


图1是普通光驱托盘引出状态的斜视图;图2是现有光驱托盘结构的纵断面图;图3是现有光驱托盘和光盘之间压力分布图;图4是本项发明实例中光驱托盘结构的部分纵断面图;图5是本项发明变形实例中光驱托盘结构的部分纵断面图;图6是本项发明其他变形实例中光驱托盘结构的部分纵断面图。
符号说明he间隙ra内周半径
rb外周半径r1,r2插补半径1光盘 2驱动轴3托盘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项发明实例中的光驱托盘结构的构成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本项发明中的光驱由以下部件组成托盘3,可在机壳内部收纳光盘1,并且移动于机壳内外;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由旋转上述托盘3上光盘1的主轴电机和传达旋转动力的驱动轴2组成;光拾取装置,对上述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旋转的光盘1,进行光信息记录或者播放。
上述托盘3如图4所示,其底面形成流线型,并且与上述光盘1下表面之间的间隔沿着半径变化。
上述托盘3的底面与光盘1的下表面维持如数学式2一样的间隔,并且不会发生用数学式1求得的如图2一样的压力分布。
数学式2he=ha(rra)23]]>在这里,he是托盘3和光盘之间的间隔,ha是托盘3和光盘1内周半径支点之间的间隔,ra是光盘1的内周半径。
下面对本项发明的光驱托盘结构的工作以及相关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托盘3收纳于光驱内部的光盘1,在贯穿托盘3中心的主轴电机驱动轴2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并且光盘1的高速旋转使光盘1下表面和托盘3底面之间的间隙产生空气流动;为了确保光盘1下表面和托盘3底面之间的维持与数学式2的间距,托盘3的底面形成了流线型,由于上述结构,因空气流动产生的压力分布沿着光盘1的半径变得均一和最小化。
因此,避免了光盘1的高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形现象,使光盘1上的播放以及记录更加具有可信度。
另外,本项发明变形实例中的光驱托盘结构如图5所示,带有两个将上述实例中的流线型托盘3底面形状线形化的插补区间。
而且,一般CD系列或者DVD系列光盘的内周半径(ra)7.5mm和外周半径(rb)60mm时,各插补区间的插补半径(r1)取25mm。
这时,托盘3和光盘1之间的间隔可以用以下数学式表现。
h(r)=-0.03154hDr+1.2365hD 在这里7.5mmDrD=25mmh(r)=-0.000566hDr+0.5896hD在这里25mmDrD=60mm。
由于上述结构,光盘1高速旋转时的压力比数学式2计算的结果值大一些,但比现有平底形状托盘3的底面小很多,而且其做作过程也相对容易一些。
另外,本项发明其他实例中的光驱托盘结构如图6所示,具有三个将上述实例中的流线型托盘3底面形状线形化的插补区间。这时,各自分割上述三个插补区间的插补半径(r1,r2)是25mm,另外一个插补半径则考虑到直径80mm的CD,取40mm。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结构的光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驱包括将光盘收容于机壳内部的可伸缩托盘;驱动上述托盘上光盘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的光盘上记录或者播放光信息的光拾取装置。在上述光驱中,上述托盘的底部与上述光盘下端面之间的间隔根据半径可以改变,因此形成了流线型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底面要与上述光盘下表面保持he=ha(r/ra)2/3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的底面沿着半径方向至少要具备两个以上的插补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上述插补区间以离光盘中心25mm的支点为基准,要形成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上述插补区间以离光盘中心25mm和40mm的支点为基准,要形成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光驱,具体包括将光盘收容于机壳内部的可伸缩托盘;驱动上述托盘上光盘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的光盘上记录或者播放光信息的光拾取装置。在上述光驱中,上述托盘的底部与上述光盘下端面之间的间隔根据半径可以改变,因此光盘高速旋转时,上述托盘的底部和光盘下端面之间发生的压力梯度会最小化,使光盘的驱动更加安定,从而可以确保记录或者播放信息的可信性。
文档编号G11B17/035GK1744220SQ20041005415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金南雄 申请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