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675610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DVD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诸如DVD记录器这样的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诸如CD和DVD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如专利文献1和2等等中所描述的,已开发了多个记录层层压或叠压在相同衬底上的复层型或多层型或者双层型光盘等等。此后,在诸如CD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将信息记录到这种双层型(即两层型)光盘上的信息记录装置中,按照可重写方法或通过利用加热等等进行不可逆变记录加热的不可逆变记录方法,通过使用于记录的激光聚焦于L0层,可将信息记录到从激光的发射侧或照射侧来看位于前面或最近侧的记录层中(必要时在该申请中称为“L0层”)。此外,按照可重写方法或通过利用加热等等进行不可逆变记录加热的不可逆变记录方法,通过使激光穿过L0层聚焦于L1层,将信息记录到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位于L0层的后面的记录层中(在该申请中称为″L1层″)。
此外,在这类光盘等等中,根据光盘的类型以及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类型和记录速率等等,通过OPC(最佳功率校准)处理来设置记录功率的最佳功率。也就是说,对记录功率执行校准。通过此,可实现下述适当记录操作,该记录操作响应于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的特性变化。例如,如果加载了光盘并且输入了写指令,那么随着顺序地改变光强而将用于测试写入的数据记录到OPC区中,以便执行所谓的″测试写入处理″。特别地,根据专利文献1,为两个记录层的每一个提供了OPC区,并且公开了用于对两个层的每一个执行OPC处理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0-31134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1-23237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这种两层型信息记录介质当中,在两个记录层中的轨道路径的方向相同的″平行型或平行方法″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例如如果在其记录时将诸如电影这样的一系列内容信息连续记录到两个记录层中,那么必需使在L0层中的记录结束之后到达盘片最外圆周的光学拾取器在L1层中的记录开始之前返回到盘片的最内圆周侧,并且重新开始L1层中的记录。此外,如果在其重放时以这种方式来对诸如电影这样的一系列内容信息进行记录,那么必需使在L0层中的重放结束之后到达盘片最外圆周的光学拾取器在L1层中的记录开始之前返回到盘片的最内圆周侧,并且重新开始L1层中的重放。因此,存在不容易按照时间来进行不中断重放这样的技术问题。例如,如果将重放缓冲器设置为很大,那么在作为重放目标的记录层变化中可执行不中断重放;然而,从成本等等的观点来看,仅为此目的而引入大缓冲器这在实际上是极其不利的。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对允许中断的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或重放,那么当记录层实际变化时,也要花费极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这种两层型信息记录介质当中,在两个记录层中的轨道路径的方向相反的″相反型或相反方法″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例如将下述“PCA(功率校准区)”设置成位于盘片的最内圆周侧的靠近L0层中的轨道路径的起始点的区域,所述″PCA″是L0层中的用于执行OPC处理的专有区。以相同的方式,将L1层中的PCA区设置成位于盘片的最外圆周侧的靠近L1层中的轨道路径的起始点的区域。然而,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对L0层和L1层共同执行OPC处理,那么必须在L0层中的OPC处理结束之后使靠近盘片的最内圆周的光学拾取器在L1层中的OPC处理开始之前移动到靠近盘片的最外圆周,并且重新开始L1层中的OPC处理。因此,存在OPC处理需花费极其长的时间这样的技术问题。相反地,如果对L0层和L1层单独执行OPC处理,那么在L0层中的OPC处理之后,在L0层中执行记录,并且当L0层中的记录结束时,在L1层中执行OPC处理,并且此后,在L1层中执行记录。然而,这会造成这样的技术问题,即在记录操作期间记录层变化要花费极其长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在该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上可有效地执行测试写入并且可将记录信息有效地记录到每个记录层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可有效地将信息记录到该信息记录介质上。
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是盘形信息记录介质,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具有(I)第一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对记录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一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并且该第二记录层具有(I)第二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二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是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测试写入控制设备,该测试写入控制设备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设备,该记录控制设备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测试写入控制设备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下述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装置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该信息记录方法具有测试写入控制处理,该测试写入控制处理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处理,该记录控制处理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测试写入控制处理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
从以下实施例和示例中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及其他优点。


图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基本结构,其中上半部给出了具有多个区的光盘的基本平面图,并且相应的下半部给出了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概念示图。
图2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记录表面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图4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图5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图6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图7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8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中的光盘的记录操作及OPC处理的流程图。
参考代码的说明1中心孔10轨道11ECC块100光盘101(101-1)导入区102-1(102-2)数据区103(103-2)导出区101P-1(101P-2)功率校准区101M-1(101M-2)记录管理区101U-1 L0层的未记录区101U-2 L1层的未记录区104-1(104-2)中间区106透明衬底107第一记录层109摆动108半透明反射膜205中间层207第二记录层208反射膜300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6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7操作控制设备
310操作按钮311显示板351主轴电机352光学拾取器353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4CPU(驱动控制设备)355存储器GT凹槽轨道LT岸台轨道LB激光LP岸台预制凹坑PC1-1至PC1-n L0层中的第一OPC处理至第n OPC处理中的测试写入区PC2-1至PC2-n L1层中的第一OPC处理至第n OPC处理中的测试写入区MD1-1至MD1-n对L0层中的控制信息进行第一至第n记录和重放使用的区域MD2-1至MD2-n对L1层中的控制信息进行第一至第n记录和重放使用的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是盘形信息记录介质,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具有(I)第一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对记录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一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并且该第二记录层具有(I)第二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二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例如,第一和第二记录层叠压或层压在盘形衬底的一侧,由此构造出诸如DVD和光盘这样的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在第一记录层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可将诸如音频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内容信息这样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例如是用户数据区的第一记录区中。在第二记录层中,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可将诸如音频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内容信息这样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例如是用户数据区的第二记录区中。
特别地,第一轨道路径从盘形衬底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相反地,第二轨道路径从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也就是说,在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可以下述″相反方法″执行连续记录,在所述″相反方法″中两个记录层中的轨道路径的方向相反。因此,如果从第一记录层的结束边缘(即外圆周侧的边缘)至第二记录层的起始边缘(即外圆周侧的边缘)连续执行记录,那么在改变作为与记录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或重放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中,几乎不必或根本不必改变激光在径向上的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这允许快速层跳跃(即层改变操作)。在便于进行不中断重放而无需特定缓冲功能以改变记录层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在实际上是极其有用的。
顺便说一下,在两个记录层中的轨道路径的方向相同的“平行方法”的情况下,第一记录层的结束边缘与第二记录层的起始边缘位于不同侧。由此,在改变作为与记录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或重放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中,必需使激光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从外圆周侧变到内圆周侧,这使快速层跳跃很困难或不可能。因此,在平行方法的情况下,在将诸如电影这样的记录信息记录为连续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中,很难或不可能执行不中断重放。相反,根据基于上述相反方法的实施例,在将连续的记录信息记录到两个记录层中,快速层跳跃是可能的,这允许相对容易地进行不中断重放。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记录层中,将诸如预定OPC模式这样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记录到诸如PCA(功率校准区)这样的位于第一记录区的内圆周侧的第一测试写入区中。另一方面,在第二记录层中,将诸如预定OPC模式这样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记录到诸如PCA(功率校准区)这样的位于第二记录区的内圆周侧的第二测试写入区中。以这种方式,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区均位于盘形衬底的内圆周侧,从而如果在对第一和第二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之前或刚好在之前在两个测试写入区中共同执行测试写入,那么在改变作为与测试写入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或重放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中,几乎不必或根本不必改变激光在径向上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这允许在测试写入中进行快速层跳跃,并且可极大降低对两个测试写入信息进行测试写入所需的总时间长度。
顺便说一下,即使在相反方法的情况下,如果第一记录层的测试写入区根据一般排列位于轨道路径起始侧的内圆周侧并且如果第二记录层的测试写入区根据一般排列位于轨道路径起始侧的外圆周侧,那么当将测试写入信息共同测试写入到这两个记录层中时,必需使激光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从内圆周侧变到外圆周侧。由此,层跳跃需要花费时间,并且用于测试写入的总时间长度变得极长。相反地,根据上述实施例,在测试写入到这两个记录层中,可适当执行测试写入,并且总地来看,可执行短时间的测试写入。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该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轨道路径在相反方向上,并且此外,将测试写入区安排或排列在相同侧(即盘片的内圆周侧),以便在对记录信息进行连续重放中可相对容易地执行不中断重放,并且此外,可共同且快速地执行测试写入。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一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一记录区中,并且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二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二记录区中。
根据这个方面,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诸如(i)给出整个信息记录介质和整个第一记录层的绝对地址以及(ii)根据若干参考位置给出的相对信息这样的第一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区中。具体地说,例如通过压印在岸台轨道中的岸台预制凹坑等等来对预制凹坑地址信息进行记录。第一记录区中的地址值按照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方向增加。另一方面,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诸如(i)给出整个信息记录介质和整个第二记录层的绝对地址以及(ii)根据若干参考位置给出的相对信息这样的第二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区中。具体地说,例如通过压印在岸台轨道中的岸台预制凹坑等等来对预制凹坑地址信息进行记录。第二记录区中的地址值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方向增加。因此,根据该地址信息可确定地执行如上所述的沿着轨道路径执行的记录或重放以及测试写入。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中,在第一测试写入区中,在写入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并且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在写入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
根据这个方面,在第一测试写入区中,例如,诸如在每次开始记录之前执行的一系列OPC操作这样的写入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由此,在测试写入信息的第n写入操作(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中,很容易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对第(n-1)次写入的区域部分的起始端进行搜索。通过此,按照后退或向后搜索仅预定大小的方式,可很容易指定要执行第n写入操作的区域。特别地,如果沿着第一轨道路径记录地址信息,那么通过使用该地址可很容易指定第(n-1)次写入的区域部分的起始端,并且进一步通过使用该地址来指定要执行第n写入操作的区域。另一方面,即使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以相同的方式,在测试写入信息的第n写入操作中,很容易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对第(n-1)次写入的区域部分的起始端进行搜索。通过此,很容易指定要执行第n写入操作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第一记录层进一步在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以及第一记录区的内圆周侧具有第一控制信息区,在该第一控制信息区中记录用于对第一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第二记录层进一步在第二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以及第二记录区的内圆周侧具有第二控制信息区,在该第二控制信息区中记录用于对第二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在第一记录层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各种第一控制信息记录到诸如RMA(记录管理区)这样的位于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一记录区之间的第一控制信息区中。在第二记录层中,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各种第二控制信息记录到诸如RMA这样的位于第二测试写入区与第二记录区之间的第二控制信息区中。因此,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重放时,在对第一或第二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或重放之前或之后对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记录或重放。特别地,根据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可执行复杂的且高级的重放/记录操作。此时,第一控制信息区位于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一记录区之间,并且第二控制信息区位于第二测试写入区与第二记录区之间。因此,可很容易在记录信息的连续重放中执行不中断重放,这与上述实施例有关,并且几乎不可能阻碍共同且快速地执行测试写入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第一记录层进一步具有与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相邻的空白区,该空白区内记录有用于表示第一轨道路径中的地址的第一地址信息但未记录有其他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在第一记录层的空白区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记录第一地址信息。具体地说,例如,通过压印在岸台轨道中的岸台预制凹坑等等来记录预制凹坑地址信息。因此,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通过第一测试写入区来存取第一记录区中,即使由于测试写入而损坏了第一测试写入区中的地址信息,也可在达到第一记录区之前在空白区中对地址信息进行确认;也就是说,可指定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当前读取位置。因此,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执行的存取操作中,可毫无困难地存取第一记录区的起始部分。顺便说一下,即使存在第一控制信息区,以相同的方式,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通过第一测试写入区对第一记录区进行存取中,也可毫无困难地存取第一控制信息区的起始部分。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从信息记录介质的法线方向来看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二测试写入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径向上彼此远离,或者其内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与其内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在径向上彼此远离。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二测试写入区在径向上彼此远离,以便当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执行测试写入时的激光不透过第一测试写入区,因为它例如透过第一记录层中的空白区。因此,可防止第一测试写入区的下述记录状态会造成第二测试写入区中的不准确的测试写入这样的状况,所述记录状态是指第一测试写入区是记录有还是未记录有测试写入信息。如果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二测试写入区未彼此远离,那么由于第一测试写入区已记录或未记录这样的差别而使第一测试写入区中的诸如透射率这样的光学特性变化了,以便通过该区域执行的第二测试写入区中的测试写入或多或少变得不准确。
或者,其内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与其内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在径向上彼此远离。由此,当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执行测试写入时的激光不透过记录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因为它例如透过第一记录层中的空白区。因此,可防止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记录状态会造成第二测试写入区中的不正确的测试写入这样的状况,即使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二测试写入区相重叠。顺便说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第一测试写入区中执行测试写入使得空白区存在于实际写入有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部分之间,并且以相同的方式,可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执行测试写入使得空白区存在于实际写入有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部分之间。此外,可执行测试写入使得在衬底的表面中空白区在第一与第二测试写入区之间处于互补位置关系或交替位置关系。
(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是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测试写入控制设备,该测试写入控制设备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设备,该记录控制设备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测试写入控制设备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例如在包括有CPU(中央处理单元)等等的测试写入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关于上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例如通过使用包括有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写入设备可有效地对两个记录层共同地执行测试写入处理。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区均位于盘形衬底的内圆周侧,以便在对第一和第二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之前或刚好在之前对两个记录层共同执行测试写入。通过此,在改变作为与测试写入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中,几乎不必或根本不必改变激光在径向上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这允许在测试写入中进行快速层跳跃。其结果是,可极大降低对两个记录层进行测试写入所需的总时间长度。
此外,例如在包括有CPU等等的记录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通过使用包括有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写入设备能够以相反方法有效地执行记录操作。也就是说,可从第一记录层的结束边缘(即外圆周侧的边缘)至第二记录层的起始边缘(即圆周侧的边缘)连续地执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地,在改变作为与记录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中,几乎不需或根据不需改变激光在衬底表面中的照射位置,这允许快速层跳跃(即层改变操作)。在将诸如电影这样的记录信息记录为连续的第一和第二记录信息中,这便于不中断重放而无需特定缓冲功能以改变记录层。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在记录信息的连续重放中可相对容易地执行不中断重放,并且此外,可共同且快速地执行测试写入。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地址依次给出的第一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一记录区中,并且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二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二记录区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用于读取第一和第二地址信息的地址读取设备,并且记录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I)根据读取的第一地址信息沿着第一轨道路径记录第一记录信息,并且(II)根据读取的第二地址信息沿着第二轨道路径记录第二记录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例如包括有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地址读取设备读取第一地址信息,在记录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沿着第一路径轨道可确定地执行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与测试写入。此外,通过地址读取设备读取第二地址信息,在记录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沿着第二路径轨道可确定地执行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与测试写入。
在这个方面中,第一记录层可构造为具有与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相邻的空白区,该空白区内记录有第一地址信息但未记录有其他信息,并且地址读取设备通过存取该空白区来读取第一地址信息。
通过该结构,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通过第一测试写入区来存取第一记录区中,即使由于测试写入而损坏了第一测试写入区中的地址信息,读取设备也可在达到第一记录区之前在空白区中读取地址信息。也就是说,可指定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当前读取位置。因此,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执行的存取操作中,可毫无困难地存取第一记录区的起始部分。
顺便说一下,对于第二记录层,因为第二测试写入区比第二记录区位于第二轨道路径的更下游的部分上,因此即使对测试写入信息的测试写入会造成第二轨道路径中的不可读地址信息,也不会存在这样的缺点,即通过沿着从第二记录层的外圆周侧起的第二轨道路径来对第二记录区中的每个地址位置进行存取来存取第二记录区。也就是说,在第二记录层中,空白区不是必需的。此外,在第二记录层中,即使存在第二控制信息区,空白区同样也不是必需的。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用于对已测试写入有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进行检测的区域检测设备,并且测试写入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根据区域检测设备检测的区域来设置在每次写入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时的起始位置。
根据这个方面,例如包括有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区域检测设备对已测试写入有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进行检测。此后,在测试写入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根据以这种方式检测的区域来设置每次写入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时的起始位置。因此,即使由于执行测试写入而损坏了第一或第二测试写入区中的地址信息,也可从适当起始位置起执行每次测试写入。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测试写入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写入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并且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写入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
根据这个方面,在测试写入信息的第n写入操作(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中,很容易沿着第一轨道路径搜索第(n-1)次写入的区域部分的起始端。通过此,以后退或向后搜索仅预定大小的方式,可很容易指定要执行第n写入操作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记录控制设备(I)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第一记录层中将用于对第一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信息记录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以及记录有第一记录信息的区域的内圆周侧,并且(II)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第二记录层中将用于对第二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记录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以及记录有第二记录信息的区域的内圆周侧。
根据这个方面,在读取第一或第二记录信息之前或之后,对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记录或重放。特别地,根据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可执行复杂且高级的重放/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测试写入设备(I)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使用这样的区域,即从信息记录介质的法线方向来看第一测试写入区和第二测试写入区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径向上彼此远离,或者(II)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使用这样的区域,即(II-1)其内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与(II-2)其内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在径向上彼此远离。
根据这个方面,当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执行测试写入时的激光不透过第一测试写入区或记录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部分,因为它例如透过第一记录层中的空白区。因此,可防止第一测试写入区的下述记录状态会造成第二测试写入区中的不正确的测试写入这样的状况,所述记录状态是指第一测试写入区是记录有还是未记录有测试写入信息。其结果是,能够优选地通过利用根据准确的测试写入结果校准的激光来记录第一记录信息和第二记录信息。
(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是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该信息记录方法具有测试写入控制处理,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处理,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测试写入控制处理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在记录信息的连续重放中可相对容易地执行不中断重放,并且此外,可共同且快速地执行测试写入。
顺便说一下,即使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相同的方面。
从以下示例中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及其他优点。
如上面所说明的,根据依照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轨道路径的方向相反,并且此外,将测试写入区安排或排列在相同侧,以便可有效地执行测试写入并且可有效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每个记录层中。此外,根据依照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具有测试写入控制设备;以及记录控制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具有测试写入控制处理;以及记录控制处理。因此,可有效地执行测试写入并且可有效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上。
示例(第一示例)接下来,参考图1至图3,对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参考图1,对第一示例中的光盘的基本结构进行讨论。图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基本结构,其中上半部给出了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平面图,并且相应的下半部给出了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概念示图。
如图1所示,光盘100具有在直径大约为12cm的盘片主体上的记录表面,如DVD所示。在该记录表面上,以中心孔1为中心,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光盘100具有与该示例有关的导入区101、数据区102、以及导出区103。此后,在每个记录区中,诸如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这样的轨道10以中心孔1为中心呈螺线形或者同心地交替排列。在该轨道10上,以ECC块11为单位来对数据进行划分并对其进行记录。ECC块11是记录信息是误差可校正的预格式地址的数据管理单元。
顺便说一下,本发明不特别地局限于具有这三个区的光盘。例如,即使不存在导入区101或者导出区103,也可构造出下面所描述的数据结构。此外,如随后所描述的,可进一步对导入区101和导出区103进行分段。
接下来,参考图2,对该示例中的光盘的物理结构进行说明。更具体地说,将该示例中的光盘构造成以层状结构形成有多个数据区102等等这样的两层型光盘。图2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记录表面的部分放大透视图。
在图2中,在该示例的光盘100中,构成了信息记录表面的相变型的或者通过加热等等的不可逆变记录型的第一记录层107叠压或层压在盘形透明衬底106上(在图2中的下侧),并且半透明反射膜108叠压或层压在其上(在图2的下侧)。在作为第一记录层107的表面的信息记录表面上,交替形成了凹槽轨道GT和岸台轨道LT。顺便说一下,在对光盘100进行记录和重放时,如图2所示,例如,用激光LB通过透明衬底106照射凹槽轨道GT。例如,在记录时,通过使具有记录激光功率的激光LB照射,根据记录数据来执行通过相变写入到第一记录层107中或者执行通过加热的不可逆变记录。另一方面,在重放时,通过使具有比记录激光功率弱的重放激光功率的激光LB照射,读取写入到第一记录层107中的记录数据。
在该示例中,凹槽轨道GT以一定幅度且以一定空间频率进行摆动。换句话说,凹槽轨道GT摆动,并且将摆动109的周期设置成预定值。在岸台轨道LT上,形成了被称为岸台预制凹坑LP且表示预格式地址信息的地址凹坑。借助于这两个地址(即摆动109和岸台预制凹坑LP),可获得要在诸如记录地址、记录期间盘片转动控制、或者记录时钟的产生这样的数据记录所必需的信息。顺便说一下,通过诸如调频和调相这样的预定调制方法对凹槽轨道GT的摆动109进行调制,还可预先记录预格式地址信息。
特别地,在该示例中,在半透明反射膜108上形成了第二记录层207(在图2的下侧),并且反射膜208形成于其上(在图2的下侧)。将第二记录层207构造成以与第一记录层107基本相同的方式通过使激光LB通过透明衬底106、第一记录层107、以及半透明反射膜108照射到该第二记录层207上来执行相变型的或者通过加热等等的不可逆变记录型的记录和重放。第二记录层207和反射膜208涂敷并形成于下述透明衬底106之上,在所述透明衬底106上形成有第一记录层107和半透明反射膜108。或者,在涂敷并形成于不同衬底上之后,可以将第二记录层207和反射膜208结合或粘贴到透明衬底106上。顺便说一下,根据生产方法,必要时在半透明反射膜108与第二记录层207之间提供由透明粘合剂等等制成的透明中间层205。
在对这种两层型光盘100进行记录/重放时,根据第一记录层107或第二记录层207中哪一个记录层具有激光LB的聚焦位置,在第一记录层107或第二记录层207中执行记录/重放。
顺便说一下,该示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如图2所示的两层单面型即双层型,而可以是一层双面型即双面型,或者两层双面型即双层双面型。此外,该示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有两个记录层的光盘,而可以是具有三层或多层的多层型光盘。
接下来,参考图3,对第一示例中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OPC处理使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如图3所示,光盘100具有两个记录层,即L0层(即与图1和图2中的第一记录层107相对应的记录层)和L1层(即与图1和图2中的第二记录层207相对应的记录层)。
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L0层具有导入区101-1;数据区102-1;以及中间区104-1。导入区101-1具有功率校准区101P-1,该功率校准区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一个示例;以及记录管理区101M-1,该记录管理区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一控制信息区″的一个示例。
另一方面,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L1层具有中间区104-2;数据区102-2;以及导出区103-2。该导出区103-2具有功率校准区101P-2,该功率校准区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一个示例;以及记录管理区101M-2,该记录管理区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信息区″的一个示例。
具体地说,功率校准区101P-1(101P-2)是用于对最佳记录激光功率进行检测的处理(即对记录激光功率的校准),即所谓的OPC处理使用的区域。特别地,该功率校准区101P-1用于对L0层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进行检测,并且功率校准区101P-2用于对L1层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进行检测。更具体地说,在OPC模式的测试写入完成之后,对测试写入的OPC模式进行重放,并且随后对重放的OPC模式进行采样,从而对最佳记录激光功率进行检测。此外,将通过OPC获得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的值存储到诸如随后描述的存储器这样的安装在信息记录装置侧的存储装置中或将其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记录区等等中。
此后,通过随后描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光学拾取器,使用于OPC处理的激光从未示出的衬底侧照射到L0层和L1层上,例如从图3的下侧照射到上侧,并且对其焦距等进行控制。同时,对光盘100的径向上的移动距离和方向进行控制。
特别地,在第一示例的两层型光盘100中,在数据的记录或重放处理中,可以“相反方法”来执行连续记录,其中在两个记录层中轨道路径方向是相反方向。更具体地说,在″相反方法″之下,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学拾取器在L0层中在由图3中的粗线的右向箭头所示的第一轨道路径TP1的方向上移位,即从盘形衬底的内圆周侧到外圆周侧。此后,执行层跳跃,即从L0层聚焦到L1层。此后,光学拾取器在L1层中在由图3中的粗线的左向箭头所示的第二轨道路径TP2的方向上移位,即从外圆周侧移位到内圆周侧。
此外,特别地,在第一示例中,在L0层和L1层的记录操作中,一前一后地共同执行OPC处理。
具体地说,每次在第一轨道路径TP1的相反方向上顺次执行L0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1中的OPC处理。
更具体地说,顺序地,通过使用区域PC1-1从功率校准区101P-1的最外圆周侧起执行第一OPC处理,并且通过使用区域PC1-2执行第二OPC处理,并且通过使用区域PC1-3执行第三OPC处理。如上所述,在L0层中,由于OPC处理而朝着内圆周侧耗损即损坏了功率校准区101P-1。顺便说一下,在每次L0层中的OPC处理中,在第一轨道路径TP1的方向上执行OPC模式的测试写入和测试写入的OPC模式的重放。
另一方面,每次在第二轨道路径TP2的相反方向上顺次执行L1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2中的OPC处理。
更具体地说,顺序地,通过使用区域PC2-1从功率校准区101P-2的最内圆周侧起执行第一OPC处理,并且通过使用区域PC2-2执行第二OPC处理,并且通过使用区域PC2-3执行第三OPC处理。如上所述,在L1层中,由于OPC处理而朝着外圆周侧耗损即损坏了功率校准区101P-2。顺便说一下,在每次L1层中的OPC处理中,在第二轨道路径TP2的方向上执行OPC模式的测试写入和测试写入的OPC模式的重放。
顺便说一下,与OPC处理相反,对L0层的记录管理区101M-1中的控制信息进行记录和重放不会损坏地址信息等等,并且所述记录和重放是在第一轨道路径TP1的相同方向上执行的。
更具体地说,顺序地,通过使用区域MD1-1从记录管理区101M-1的内圆周侧起执行对控制信息的第一记录和重放,并且通过使用区域MD1-2执行对控制信息的记录和重放,并且通过使用MD1-3执行对控制信息的第三记录和重放。如上所述,在L0层中,朝着外圆周侧使用记录管理区101M-1。
另一方面,与OPC处理相反,对L1层的记录管理区101M-2中的控制信息进行记录和重放不会损坏地址信息等等,并且所述记录和重放是在第二轨道路径TP2的相同方向上执行的。
更具体地说,顺序地,通过使用区域MD2-1从记录管理区101M-2的外圆周侧起执行对控制信息的第一记录和重放,并且通过使用区域MD2-2执行对控制信息的记录和重放,并且通过使用MD2-3执行对控制信息的第三记录和重放。如上所述,在L1层中,朝着内圆周侧使用记录管理区101M-2。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L0层和L1层中的轨道路径区相对,并且此外,功率校准区101P-1(以及101P-2)位于相同侧(即位于盘片的内圆周侧)。由此,在对记录信息进行连续重放时,可相对容易地执行不中断重放,并且此外,可快速地共同执行OPC处理。
此外,即使功率校准区101P-1(以及101P-2)位于相同侧(即盘片的内圆周侧)上,也可在L0层中从功率校准区101P-1的外圆周侧起执行OPC处理,并且在L1层中从功率校准区101P-2的内圆周侧起执行OPC处理。由此,可防止L0层与L1层中的OPC处理彼此影响从而引起不准确的测试写入这样的状况的发生。
(第二示例)接下来,参考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中的基本结构和OPC处理基本上与参考图1至图3说明的第一示例相同。
特别地,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中,除了第一示例的区域之外,L0层中还提供了未记录区101U-1,该未记录区构成了本发明的″空白区″的一个示例。
具体地说,在未记录区101U-1中,例如通过压印在岸台轨道中的岸台预制凹坑等等来记录预制凹坑地址信息。因此,在例如沿着第一轨道路径TP1通过功率校准区101P-1对记录管理区101M-1进行存取中,即使由于测试写入而损坏了功率校准区101P-1中的地址信息,也可在达到记录管理区101M-1之前在未记录区101U-1中对地址信息进行确认;也就是说,可指定光学拾取器等等的当前读取位置。因此,在沿着第一轨道路径TP1执行的存取操作中,可毫无困难地对记录管理区101M-1的起始部分进行存取。
(第三示例)接下来,参考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说明。图5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示例中的基本结构和OPC处理基本上与参考图1至图3所说明的第一示例相同。
特别地,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三示例中,功率校准区101P-1与功率校准区101P-2在径向上彼此远离。此后,在第三示例中,除了第一示例中的记录区之外,在L0层中的功率校准区101P-1的内圆周侧提供未记录区101U-1,同时在L1层中的功率校准区101P-2的外圆周侧提供未记录区101U-2。
由于以这种方式来构造第三示例,因此在功率校准区101P-2中执行测试写入时的激光不透过功率校准区101P-1,这是因为它例如透过L0层中的未记录区101U-1。由此,可防止功率校准区101P-1的下述记录状态会造成功率校准区101P-2中的不准确的测试写入这样的状况,所述记录状态是指功率校准区101P-1是记录有还是未记录有测试写入信息的记录状态。
(第四示例)接下来,参考图6,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在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说明。图6从概念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以及OPC处理中使用的区域的数据结构视图。
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示例中的基本结构和OPC处理基本上与参考图1至图3说明的第一示例相同。
特别地,在该信息记录介质的第四示例中,将L0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1与L1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2设置成具有互补位置关系或交替位置关系。也就是说,根据L0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1,未记录区101U-2布置在L1层的相同径向位置上。以相同的方式,根据L1层的功率校准区101P-2,未记录区101U-1布置在L0层的相同径向位置上。
由于以这种方式来构造第四示例,因此可同时且确定地得到第二示例和第三示例的效果。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接下来,参考图7,对本发明中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讨论。特别地,在该示例中,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应用于用于上述光盘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首先,参考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讨论。图7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方框图。顺便说一下,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用于将记录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功能以及用于对记录在光盘100上的记录数据进行重放的功能。
参考图7,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内部结构进行讨论。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用于在CPU354的控制之下将信息记录到光盘100上并且读取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的装置。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光盘100;主轴电机351;光学拾取器352;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CPU(驱动控制设备)354;存储器35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操作按钮310;显示面板311;以及总线357。
主轴电机351用于使光盘100旋转及停止,并且当对光盘进行存取时进行操作。更具体地说,将主轴电机351构造成在来自未示出的伺服单元等等的主轴伺服之下使光盘100以预定速度旋转并停止。
光学拾取器352用于执行对光盘100的记录/重放,并且具有半导体激光器和透镜。更具体地说,当重放时光学拾取器352使诸如激光束这样的光束照射在光盘100上作为具有第一功率的读取光,并且当记录时作为具有第二功率的写入光,同时对其进行调制。特别地,光学拾取器352构成了本发明的“写入设备”、“地址读取设备”、以及“区域检测设备”的一个示例。
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对主轴电机351和光学拾取器352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对光盘100的记录/重放。更具体地说,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例如具有激光二极管(LD)、前置放大器等等。激光二极管驱动器(LD驱动器)对位于光学拾取器352中的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驱动。前置放大器对光学拾取器352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即对光束的反射光进行放大,并且输出放大的信号。
特别地,在该示例中,在OPC处理中,在CPU354的控制之下,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与未示出的定时发生器一起对布置在光学拾取器352中的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进行驱动,以便在OPC模式的记录和重放处理中确定最佳激光功率。
存储器355用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上的整个数据处理以及OPC处理等等中,其包括用于记录/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当将数据转换成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上可使用的数据时用作中间缓冲器的区域等等。此外,存储器355具有ROM区,该ROM区中存储作为记录设备的用于执行操作的程序;缓冲器,该缓冲器用于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RAM区,该RAM区中存储有程序操作所需的参数;等等。
CPU(驱动控制设备)354通过总线357与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以及存储器355相连,并且通过向每个控制设备发出指令来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通常,将用于操作CPU354的软件存储在存储器355中。特别地,CPU354构成了本发明的“测试写入控制设备”和“记录控制设备”等等的一个示例。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对来自相对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外部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将其存储到存储器355上的数据缓冲器中并且使其从该数据缓冲器输出。如果输入/输出的数据是视频信号,那么在数据输入时,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将从外部接收到的数据压缩(编码)成MPEG格式,并且将其输出到存储器355。此外,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对从存储器355接收到的MPEG格式的数据进行解压缩(解码),并且将其输出到外部。
操作控制设备307接收操作指令并且关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执行显示,并且通过操作按钮310将诸如进行记录或重放的指令这样的指令传送到CPU 354。此外,诸如在记录期间以及在重放期间,操作控制设备307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输出到诸如荧光管这样的显示板310。
上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一个示例是用于对家庭设备中的视频图像进行记录和重放的记录器设备。该记录器设备将来自广播接收调谐器和外部连接终端的视频信号记录到盘片上,并且将从盘片中重放的视频信号输出到诸如电视这样的外部显示设备。在CPU354上,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55中的程序来执行记录器设备的操作。
(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记录操作的流程)接下来,参考图8,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中光盘的记录操作及OPC处理的流程进行讨论。图8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中光盘的记录操作及OPC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8中,首先,如果加载了光盘100,那么光学拾取器352在CPU354的控制之下执行搜索操作以获得对光盘100进行记录处理所需的各种管理信息。根据该管理信息,在CPU354的控制之下,根据来自外部输入设备等等的指令来判断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是否已开始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操作(步骤S101)。在这里,如果已开始了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操作(步骤S101是),那么进一步判断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是否为L0层和L1层(步骤S102)。在这里,如果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是L0层和L1层(步骤S102是),那么对L0层和L1层执行OPC处理(步骤S103)。特别地,在该示例中,如上所说明的,L0层和L1层中的轨道路径相反,并且此外,功率校准区101P-1(以及101P-2)设置在相同侧(即盘片的内圆周侧)。由此,可快速地共同执行OPC处理。此外,在记录之后,在对记录信息进行连续重放时,可相对容易地执行不中断重放。
此后,以在步骤S103中计算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来将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中(步骤S104)。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02中的判断结果,如果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不是L0层和L1层(步骤S102否),那么进一步判断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是否仅是L0层(步骤S105)。在这里,如果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仅是L0层(步骤S105是),对L0层执行OPC处理(步骤S106)。
此后,以在步骤S106中计算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来将数据记录到L0层中(步骤S107)。
另一方面,如果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不是仅L0层(步骤S105否),那么对L1层执行OPC处理(步骤S108)。
此后,以在步骤S108中计算的最佳记录激光功率来将数据记录到L1层中(步骤S109)。
此后,判断数据的记录操作是否已结束(步骤S110)。在这里,如果数据的记录操作已结束(步骤S110是),那么完成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一系列记录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数据的记录操作未结束(步骤S110否),那么如上所述判断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是L0层还是L1层(步骤S102)。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01中的判断结果,如果未开始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记录操作(步骤S101否),那么例如等待用于开始该记录操作等命令。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如果希望的话,在不脱离从权利要求和整个申请中读出的本发明的本质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各种变化。涉及这种变化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也意图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工业适用性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在消费或者工业用途上可应用于可以高密度记录各种信息的多层型光盘,并且可应用于与光盘有关的记录器或播放器等等。此外,它们可应用于例如安装或连接到用于消费或工业用途的各种计算机装置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等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盘形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具有(I)第一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对记录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一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后面,并且该第二记录层具有(I)第二测试写入区,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测试写入到其中;以及(II)第二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一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一记录区中,并且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二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二记录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在第一测试写入区中,在写入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并且在第二测试写入区中,在写入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记录层进一步在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以及第一记录区的内圆周侧具有第一控制信息区,在该第一控制信息区中,记录用于对第一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记录层进一步在第二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以及第二记录区的内圆周侧具有第二控制信息区,在该第二控制信息区中,记录用于对第二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记录层进一步具有与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相邻的空白区,该空白区内记录有用于表示第一轨道路径中的地址的第一地址信息但未记录有其他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法线方向来看第一测试写入区与第二测试写入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径向上彼此远离,或者其内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与其内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在径向上彼此远离。
7.一种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该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所述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所述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测试写入控制设备,该测试写入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设备,该记录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测试写入控制设备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一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一记录区中,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用于表示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依次给出的地址的第二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二记录区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读取第一和第二地址信息的地址读取设备,并且所述记录控制设备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I)根据读取的第一地址信息沿着第一轨道路径记录第一记录信息,并且(II)根据读取的第二地址信息沿着第二轨道路径记录第二记录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第一记录层具有与第一测试写入区的外圆周侧相邻的空白区,该空白区内记录有第一地址信息但未记录有其他信息,并且所述地址读取设备通过存取该空白区来读取第一地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对已测试写入有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进行检测的区域检测设备,并且所述测试写入控制设备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根据由所述区域检测设备检测的区域来对在每次写入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时的起始位置进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写入控制设备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写入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并且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写入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每个操作中按照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顺序使用预定大小的区域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控制设备(I)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将用于对第一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信息记录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以及记录有第一记录信息的区域的内圆周侧,并且(II)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所述第二记录层中将用于对第二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记录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以及记录有第二记录信息的区域的内圆周侧。
13.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写入设备(I)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使用这样的区域,即从信息记录介质的法线方向来看第一测试写入区和第二测试写入区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径向上彼此远离,或者(II)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使用这样的区域,即(II-1)其内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一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与(II-2)其内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第二测试写入区的至少区域部分在径向上彼此远离。
14.一种用于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记录到盘形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该第一记录层通过使记录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指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将第一信息记录到其中;以及第二记录层,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二记录层位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后面,以通过使激光照射到其上来沿着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侧指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将第二信息记录到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用于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所述第一记录层上来将第一信息写入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通过使激光照射以聚焦于所述第二记录层上来将第二信息写入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包括测试写入控制处理,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将用于对激光进行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作为第二信息的一部分测试写入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以及记录控制处理,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测试写入控制处理测试写入了第一和第二测试写入信息之后,(I)通过利用根据第一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一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一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一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并且(II)通过利用根据第二测试写入信息校准的激光来在测试写入有第二测试写入信息的区域的外圆周侧沿着第二轨道路径将作为第二信息的另一部分的第二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层中。
全文摘要
一种盘形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L0层),该第一记录层具有(I)第一测试写入区(101P-1),用于沿着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的第一轨道路径(TP1)对用于激光束校准的第一测试写入信息进行测试写入;以及(II)第一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沿着第一轨道路径(TP1)对第一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此外,盘形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二记录层(L1层),该第二记录层具有(I)第二测试写入区(101P-2),用于沿着从外圆周侧向内圆周侧的第二轨道路径(TP2)对用于激光束校准的第二测试写入信息进行测试写入;以及(II)第二记录区,用于按照从内圆周侧起的顺序沿着第二轨道路径(TP2)对第二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文档编号G11B7/007GK1890717SQ20048003566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日
发明者村松英治, 谷口昭史, 堀川邦彦, 加藤正浩, 铃木敏雄, 黑田和男 申请人:日本先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