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409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
背景技术
过去,在计算机系统和视频音响记录再现机器(盘播放器)等中,作为可移动的信息记录介质,多采用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盘型记录介质。
在这样的盘型记录介质中,虽然有的盘型记录介质是在其一部分被收入被称作罩或盒等容器的状态下被装填进记录再现用机器的,但多数采用的还是以盘主体暴露的状态被装填的盘型记录介质。
作为以盘自身暴露的状态进行装填的记录再现机器(盘播放器),多采用所谓的托盘型和槽吸入型的记录再现机器。
在托盘型的记录再现机器中,在对盘进行记录再现的盘播放器中,设置以输送马达等实现可前进和后退的托盘。在进行盘的装填时,使托盘从盘播放器前进出来,将盘装载于该托盘上,在该状态下使托盘后退至盘播放器内,通过这一动作,盘被与托盘一起输送至盘播放器内的规定位置,被旋转机构的中枢等夹住,然后进行对盘的记录再现。
在槽吸入型的记录再现机器中,为了不使用托盘而直接输送盘,使用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由可使盘通过的槽、与被插入该槽的盘相接触的辊、使该辊旋转的输送马达等构成。在进行装填时,当把盘的周缘插入槽中,辊与盘的背面接触,辊通过输送马达而旋转,借此将盘输送至规定位置。
无论上述方式的哪一种,所不同的仅仅是托盘或辊等的输送机构,至于包含由旋转机构的中枢和驱动马达等构成的旋转驱动机构、对在该旋转驱动机构中旋转的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拾取器(pickup)等的记录再现机构,分别都采用基本相同的机构。
在上述槽吸入型盘播放器中,在盘的一部分被从槽插入时,必须切实地进行如下动作,即,通过输送马达对辊进行驱动,将盘吸入槽内,接着沿规定输送路径使其移动,将其送入盘播放器内的规定位置。
上述槽吸入型盘播放器的输送结构的辊被形成为沿槽配置的杆状,一般都是从被插入槽中的盘的背面(记录面)一侧与盘相抵接的。
辊的表面整体均被接触阻力大的橡胶类材料覆盖,且被制成中央部细而向两端部逐渐变粗的锥形形状。由此,可使其仅与盘的周缘的极窄区域接触,并切实地使所接触的盘转动。通过这样的辊,虽然从盘的记录面一侧与盘接触,但不与盘的记录面直接接触,因而可将其对记录面的影响限制到最小限度。
在以往的槽吸入型盘播放器中,在输送机构的与辊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将盘维持在输送路径上的引导部件。
详细地说,在盘播放器的框架、或在包括槽开口的前面板用的部件上,设置向盘输送路径鼓出的突起部分,从相反侧接触支承被辊推压的盘,通过这种接触,可通过前述的辊切实地进行盘的输送。
引导部件为了应对相应于盘插入深度的正面宽度、或前述的盘尺寸的不同,并非仅形成突起部分,还形成为沿与前述引导轨相同的方向(与盘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肋状。
在这样的肋状的引导部件中,为避免其对盘表面(标记面)的磨损等的影响,而被形成为尽可能地与盘的周缘部分接触。
因此,例如,肋状的引导部件以在槽的两端部侧较高(突出量较大)、在槽的中央部分处较低的方式,以向两侧端部逐渐变高的规定倾斜而被形成(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以往的槽吸入型盘播放器中,在盘的一部分已被从槽插入时,需要起动上述的输送机构,因此,在盘播放器中,在槽的内侧设有接触式的检测机构。此外,CD等中有直径为12cm的和直径为8cm的,其尺寸的不同也是通过同一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的。
检测机构例如具备引导轨,其沿着槽的内侧设置;移动部件,其被设置为可沿着该引导轨自由移动;突起等的接触部件,其形成于该移动部件、并与盘的周缘接触;多个开关,其被设置于沿着引导轨的规定部位、检测移动部件的通过。
通常这些带有接触部件的移动部件和引导轨被配置为在槽的两侧成为一对。通过这种一对的配置,即使盘的中心稍稍发生偏离,也能够将被插入的盘的正面宽度作为两侧接触部件间的距离来正确的进行检测。
在这样的接触开关中,当盘被插入至槽内的规定深度时,接触部件被盘的周缘推扩开,达到应起动输送马达的规定的正面宽度。
开关的一部分被设置于,在超过应起动输送马达的规定的正面宽度时被断开或连接的位置,通过该开关的断开或连接,从而随着盘的插入进行输送马达的起动。
引导轨设置得足够宽,一直达到槽的端部,接触部件与移动部件一起沿着引导轨移动,而且使其打开到比所输送的盘的直径更大,由此便不会妨碍盘的通过。
开关的一部分设置成分别与所通过的盘的最大宽度(直径)为12cm的情况和8cm的情况相对应地进行断开或连接,由此,也可以检测到插入的盘的尺寸。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29359号公报(0003~0004段、图5~7)专利文献2特开2003-77198号公报(0014~0015段、图5~6)发明内容在上述倾斜的肋状的引导部件中,即使是从盘播放器的薄型化观点出发,也不能为较高的高度。两端部的最大高度例如限制在约1.5mm以下。在该制约之下,如果引导部件达到盘的直径的一半,那么相对于60mm的长度为高度1.5mm的倾斜,近乎于基本平坦,存在着无法得到足够倾斜度的问题。
因此,如果肋状的引导部件得不到充分的倾斜,那么,便存在着在发生盘播放器的外壳变形等时无法容易地维持所需的倾斜、难以保持盘的周缘因而对盘的表面产生摩擦等的影响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肋状的引导部件上确保足够的倾斜的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
本发明的盘输送机构具备辊,其与从外部被插入的盘的表面或背面的任一面接触,将上述盘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盘引导组件,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与上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这种盘输送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盘引导组件具有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隔着上述输送路径与上述辊相对配置,并与经上述输送路径被输送的上述盘相接触,将该盘维持于上述输送路径,上述引导部件是在与上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突条,并且该突条以其隆起从上述输送路径的中央侧向着侧方一侧变大的方式倾斜。
本发明的盘播放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盘输送机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部分省略侧视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部分省略俯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要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盘插入状态的部分省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盘输送状态的部分省略俯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盘输送状态的部分省略俯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盘播放器的盘装填状态的部分省略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10 盘播放器11 盘12 槽13 旋转位置20 旋转驱动机构21 中枢22 马达30 搬送机构(盘搬送机构)31 辊32 引导部件40 检测机构41 盘引导组件42 支承部43 前侧抵接部件44 后侧抵接部件51 引导轨52 基座部件53~55 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本实施方式涉及对CD和DVD进行记录再现的槽吸入型盘播放器10。
盘播放器10一般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外壳,且在其前面侧上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将盘11插入的槽12。
在盘播放器10的内部设置有旋转驱动盘11的旋转驱动机构20、输送盘11的输送机构30、检测盘11的插入的检测机构40、对盘11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记录再现机构(图中省略)。
输送机构30是将被插入槽12中的盘11沿着规定输送路径进行输送的机构。这里,输送路径是在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从槽12到规定旋转位置13的假想的路径。
输送机构30具备沿槽12配置的细长圆筒状的辊31、以及驱动上述辊31使其旋转的马达(图中省略)。此外,辊31通过弹压机构(图中省略)推压所插入的盘,然后以上述马达驱动使其旋转。
辊31的周面由合成橡胶等具有粘弹性的材料形成,其在盘11的背面的一部分转动,可对盘11进行输送。
辊31形成为与槽12的大致整个宽度相当的长度。辊31的周面形状按照其两端比较粗、中央部分比较细的方式形成,形成为一个从中央向两侧变粗的锥形圆锥形状(参考图3)。
因此,辊31在插入槽12的盘11的背面侧转动,可沿着输送路径对其进行输送。此时,辊31由于具有上述周面形状,可实现不在盘11的背面中的周缘内侧的部分(记录面)、而是仅在周缘转动。
为了能切实地实现插入槽12的盘11和辊31的转动,输送机构30具备隔着输送路径(也就是盘11)、位于辊31的相反侧的引导部件32。
该引导部件32与盘11的表面侧滑动接触,对应于辊31对盘11的推压,该引导部件32从相反侧进行支承,其还兼用作以往的引导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32形成于兼作为后述的检测机构40的一部分的盘引导组件41上,以后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旋转驱动机构20是支承被向旋转位置13输送的盘11并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机构,旋转驱动机构20具备夹紧盘11的中心孔部分的中枢21、以及旋转驱动该中枢21的马达22。
中枢21具有可插入盘11的中心孔的锥形圆锥形状,即使被输送机构30输送至此的盘11稍稍偏离旋转位置13,也可自动计算出轴芯位置。
检测机构40是检测是否有盘11插入的机构,并且还进行对盘11的尺寸(12cm直径还是8cm直径)的区分。这些检测结果被利用于上述旋转驱动机构20、输送机构30的马达控制以及未图示的记录再现机构的拾取器控制等。
检测机构40在上述辊31上方,具有相对于输送方向左右一对的引导轨51,其还具备可沿各个引导轨51移动的一对盘引导组件41。而且,盘引导组件41就是本发明的槽吸入型盘播放器用的盘引导组件。
引导轨51是在以金属制板材形成的基座部件52上加工切槽而形成的部件(参考图2),其与辊31一起配置成与槽12大致并行(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
基座部件52被设置为,从槽12的附近开始沿着输送路径的上面侧一直延长至比辊31更靠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盘引导组件41具有向上面突出的多个支承部42,这些支承部42插入并卡合在引导轨51的狭缝内,由此其可沿着引导轨51平滑地滑动。
在盘引导组件41上,在与输送路径的外侧相对应的端部处形成有多个抵接部件43,44。
接近槽12一例的前侧抵接部件43可以相对于盘11的周缘在直径方向上与其接触(参考图5和图6),其用于检测盘11的插入。
远离槽12一侧的后侧抵接部件44,同样可以相对于盘11的周缘在直径方向上与其接触,其随着盘11被沿着输送路径的输送,接替前侧抵接部件43而与盘11滑动接触(参考图7),可以将盘引导组件41维持在盘11的周缘附近处(参考图8)。
盘引导组件41中,在其下面上还形成有兼用作上述输送机构30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部件32。
引导部件32是从盘引导组件41的下面向下方鼓出的突条,在各个盘引导组件41上各设置两条。两条引导部件32隔着辊31而配置,一条靠近槽12、一条靠近中枢21,如此就实现了利用辊31切实地进行盘11的驱动。
引导部件32的宽度方向(盘11的输送方向)的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的山形形状,而且,在其长度方向上,输送路径外侧的高度比内侧的高度大,也就是说呈从外侧向内侧倾斜的形状(参考图4)。
因此,在辊31推压盘11时,能够使引导部件32仅与盘11的周缘附近接触(参考图3)。
从这些支承部42到引导部件32的各个部件、以及盘引导组件41的主体部分都是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而成的。
上述盘引导组件41被配置为可沿着各个引导轨51移动的一对,各个盘引导组件41通过螺旋弹簧45被向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
这样,一对盘引导组件41通常处于相互接近的状态(参考图5),随着盘11的插入,前侧抵接部件43被推压开,使得盘引导组件41相互分离(参考图6)。根据该间隔的状态可以实现盘11的插入检测或盘11的尺寸检测。
为了对上述的盘引导组件41的间隔状态进行检测,在基座部件52上设置有多个开关53~55,各个开关的状态由未图示的控制回路等进行判断,由此来检测盘11插入与否以及所插入的盘11的尺寸。
开关53在输送路径或槽12的中央附近设置成一对。
当盘引导组件41在输送路径的中央部分处于最为接近的状态时,开关53被盘引导组件41的一部分推压而成为ON状态,将盘11插入,盘引导组件41被盘11推压而相互分离隔开,当从最接近状态分开时,开关53成为OFF状态。
在一对盘引导组件41保持最接近状态向左右任一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一对开关53中的任何一个成为OFF状态而另一个保持ON状态,只要不是二者都处于ON状态,就不会检测为盘11已插入。由此,能够可靠地检测盘11的插入。
开关54在比上述开关53更靠近输送路径外侧处被配置成一对。
在上述的最接近状态下,开关54受到盘引导组件41的一部分的推压而处于ON状态,在已插入了直径8cm的盘11时,在盘引导组件41分离最大的距离(也就是前侧抵接部件43分开成直径8cm的盘直径的状态)时,开关54成为OFF状态。
在比一个开关54更位于外侧的位置处配置一个开关55。
在上述最接近状态下,开关55被盘引导组件41的一部分推压处于ON状态,在已将直径12cm的盘11插入时,通过盘引导组件41的移动,开关55成为OFF状态。
在插入的是8cm直径盘的情况下,通过盘11的插入,一对的盘引导组件41被分离隔开,一对的开关54中的至少一个暂时成为OFF状态。该开关54因盘11通过而再次恢复ON状态。其间,由于盘引导组件41没有被分离隔开至8cm直径盘的直径以上,所以开关55始终保持ON状态。对于这样的开关状态,可检测出盘11是8cm直径的盘。
在插入的是12cm直径盘的情况下,通过盘11的插入,一对的盘引导组件41被分离隔开,一对的开关54的双方都成为OFF状态。而且,开关55也切换为OFF状态。即,开关53、54、55全部成为OFF状态。对于这样的开关状态,可检测出盘11是12cm直径的盘。
根据上述方法,可在检测机构40中检测出盘11的插入及其尺寸。
并且,在盘被输送至旋转位置13、并被旋转驱动机构20夹紧的状态下,检测机构40的一对盘引导组件41通过未图示的机构被维持在相互离开最远的位置上,从而使后侧抵接部件44远离盘11。
因此,最好采取设置锁定机构等的措施,该锁定机构使用适当的螺线管等。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的动作。
在盘11未被插入盘播放器10的状态下,盘引导组件41处于相互最为接近的状态(参考图5)。
当将盘11插入槽12,通过盘11的周缘将一对前侧抵接部件43推压开,一对盘引导组件41分别沿着引导轨51向输送路径的两侧移动(参考图6)。
该状态下,盘11的前端(输送方向的前方;图6中的上方)一直到达辊31处,并且通过开关53使输送机构30成为起动状态,由此通过辊31进行的输送被执行。
随着输送的进行,盘11从其周缘与前侧抵接部件4抵接的状态迁移为与后侧抵接部件抵接的状态(参考图7,图8)。该状态下,盘引导组件41通过后侧抵接部件44与盘11的周缘抵接而被维持于该周缘附近。
通过采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具备如下技术效果。作为盘11的输送机构30,由于设置了辊31以及与盘11接触并将其维持于输送路径的引导部件32,所以能够使辊31从盘11的背面侧转动,以该辊31来输送盘11。
特别是由于引导部件32形成于沿着盘11的周缘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盘引导组件41上,所以其随着盘11的周缘移动,能够可靠地实现与该周缘部分的接触。
此时,引导部件32是在与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突条,并且该突条以从输送路径的中央侧向侧方一侧隆起变大的方式倾斜,仅与盘11的周缘附近接触因而可避免对盘11的表面的磨损等影响。
并且,由于引导部件32左右一对地设置,且可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自由移动,所以与以往的引导部件为固定的设置相比,长度更短且能确保同样的高度,其效果是能够使得与盘11接触的棱角线部分的倾斜比过去具有更陡峭的角度。因此,仅接触盘11的周缘部分附近,能够可靠地避免对盘11表面的损伤等。此外,即使所插入的盘向左右振动,也能够适当地引导该盘11并将其可靠地输送至规定输送路径。
由于在盘引导组件41上设置了与盘11接触、用于追随其周缘的前侧抵接部件43和后侧抵接部件44,所以随着输送的进行,即使盘引导组件41相对于盘1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盘11的周缘从与前侧抵接部件43抵接的状态逐渐转换至与后侧抵接部件44抵接的状态,所以盘引导组件41能够一直被维持在盘11的周缘附近,通过引导部件32可切实地获得对盘11的引导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开关53~55来进行对盘11的插入和盘11的尺寸的检测,但开关53~55的配置以及检测方式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或者也可以不使用接触式的开关,而是用光学传感器等其它机构来代替。此外,在仅对应于一种尺寸的时候,不需要检测尺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盘引导组件41从支承部42到引导部件32的各个部分都是与主体部分一起以合成树脂一体成型而成的,但各个部分也可通过其它方法形成,然后通过粘合、焊接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固定。盘引导组件41不限于树脂成型产品,还可以是对金属制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处理来形成。
虽然在盘引导组件41上设置前侧抵接部件43和后侧抵接部件44这两种突起,用以确保对盘11的周缘附近的追随性,但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突起使其依次与盘11抵接。在盘引导组件41的盘输送方向的尺寸可以很小的情况下,突起也可以是一个。
盘引导组件41上所设置的引导部件32并不限于两列,还可以是三列以上或一列。在设置两列的情况下,也并非必须按照跨过辊31的方式进行配置。不过,通过象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进行配置,能够将辊31对盘11的推压维持得恰到好处,使得用于输送的驱动最适当。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辊31设置在盘11的背面侧而将引导部件32设置在盘11的表面侧,但也可以对这二者进行相反地设置。
此外,旋转驱动机构20、输送机构30、检测机构40的具体机构和具体结构只要适当利用现有的结构即可,应根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适当的变更。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前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肋状的引导部件作为引导部件32,可通过缩短该引导部件32的长度使倾斜更陡峭,能够可靠地进行盘的周缘保持,所以能够避免盘的表面损伤等问题。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作为将盘状记录介质送入和送出的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来使用,还能够作为使用盘状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系统、视频音响的记录再现机器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盘输送机构,其具备辊,其与从外部被插入的盘的表面或背面的任一面接触,将上述盘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盘引导组件,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与上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这种盘输送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盘引导组件具有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隔着上述输送路径与上述辊相对配置,并与经上述输送路径被输送的上述盘相接触,将该盘维持于上述输送路径,上述引导部件是在与上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突条,并且该突条以其隆起从上述输送路径的中央侧向着侧方一侧变大的方式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盘引导组件相对于上述输送方向被配置为左右一对,各个盘引导组件的上述引导部件的倾斜被配置为彼此反向、且大致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盘引导组件具有抵接部件,其相对于从外部被插入的盘的周缘,从该盘的直径方向与其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部件被配置为多个,其中的二个隔着上述辊、相互被配置于相反侧。
5.一种盘播放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所述的盘输送机构。
全文摘要
在盘引导组件(41)上设置引导部件(32),将其配置于挟持输送路径并与辊(31)相对的部位处。引导部件(32)是在与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突条,并且该引导部件(32)以其隆起从盘的中央部侧向周缘部侧变大的方式倾斜。
文档编号G11B17/04GK1938773SQ2005800107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0日
发明者矢崎彰, 小岛滋, 松田则夫, 木下英树, 山崎仁志, 富樫淳, 新饲康广 申请人:日本先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