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26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盒式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式磁带,特别是关于在磁带盒内收容有可旋转的卷装有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中,具有在不使用时限制上述控带盘旋转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以及与上述磁带连接的引出带的盒式磁带。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作为一种存储媒体使用于计算机等外部存储装置中的盒式磁带中,把磁带卷装在单控带盘上,并将该控带盘可旋转地安装在磁带盒体内形式的盒式磁带广为人知。由于这种磁带用于保存计算机等的数据,通常保存有重要的信息,因此为了避免卡住磁带等现象的发生,及在保管期间等不使用时磁带被意外拉出,设有限制所述控带盘旋转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
所述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具有通过在控带盘一部分上的嵌合而限制其旋转的防转部件,在把盒式磁带装入外部存储装置等驱动器中时,可通过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对控带盘进行装卡的动作,来解除所述防转部件的防转状态。
而且,为了满足提高所述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动作的可靠性和能够防止向盒式磁带内侵入灰尘等要求,应该考虑把这个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设置为限制控带盘旋转的防转部件,和对该防转部件向防转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和对应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装卡动作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防转部件向解除防转方向移动的解除部件互相分离的构造。
即,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防转部件来限制控带盘,使其避免发生意外的旋转,从而使磁带不会被拉出,而当盒式磁带被装入驱动器、旋转驱动机构对控带盘的进行装卡动作时,解除部件与该动作连动进行移动,并对所述防转部件作解除动作。在这个状态下,控带盘能够旋转,从而可拉出磁带或进行磁带的卷取。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机构中,由于所述解除部件不易被组装到控带盘上,所以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所述解除部件上设有3个脚部,并将这3个脚部设置为穿过形成在所述控带盘上的通孔并使其前端部与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的一部分接触,在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进行装卡动作时,通过按压所述脚部来进行这个解除部件的解除动作,这样,虽然有利于简化构造,但如果采用这样的构造,则在组装操作中存在着不容易把解除部件插入控带盘的中央开口部,将该脚部穿过通孔的问题。
具体是,在所述控带盘的中央开口部的开口形状小于收容内部解除部件部分的形状,不能进行直接插入平直状态的解除部件的组装操作的情况下,组装操作尤为复杂烦琐,甚至需要进行强行压入的操作。
另外,在利用机器人等进行解除部件组装的时候,必须对解除部件进行准确定位。
另外,由于在卷出或卷取磁带时,所述解除部件与控带盘形成一体进行高速旋转,而所述防转部件不旋转,所以,两者的滑动部产生滑动,由摩擦热导致温度上升,因此存在着耐久性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善在控带盘上组装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中解除部件的组装性的盒式磁带。
以往,在作为存储媒体被使用在计算机等的外部存储装置的盒式磁带中,一种把卷装有磁带的单控带盘可旋转地安装在磁带盒体内的盒式磁带广为人知。由于这种磁带用于保存计算机等的数据,通常保存有重要的信息,所以具有可避免发生卡住磁带等现象及在保管期间等不使用时磁带被意外拉出的构造。
另外,在所述磁带的前端部固定有为了拉出该磁带的引出杆、引出块等引出部件,或在由质地比较硬的塑料材料构成的磁带的前端连接形成嵌合开口的引出带,利用记录再现装置一侧的保持部件保持并拉出这个引出部件或引出带的前端,由驱动装置进行磁带的装载/卸载(拉出/卷入)。
但是,当把如上所述的磁带引出到磁性记录再现装置一侧,将前端部卷在装置内的机械轮上进行载入/卸载时,该前端的部分在未被确定在正确位置上的状态下与设置在运行路径上的磁带导轮、磁头等接触并被拉伸,很容易被损坏,所以最好进行增强,因此提出了在磁带的前端部连接强度高于磁带的引出带的方案。
在一般情况下,作为所述引出带的材质,可使用比磁带厚的塑料带,但这个塑料材质容易因摩擦而带静电,这种静电有可能损坏磁头。尤其是最近的磁带记录再现用的磁头,使用的是为了实现高密度记录的MR磁头等的高灵敏度的磁头,因此很容易因静电而导致损坏。
另外,对于磁带,为了增加单位体积的存储量,人们更趋于使用存储密度更高且磁带厚度更薄的磁带,由此降低了磁带的强度,在装载/卸载时,主要与磁带导轮的轮盘等形成接触的磁带边容易受到损坏,而且有可能因反复地使用而导致磁带的断裂。并且,在被卷在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机械轮上的最开始部分上的弯折部分的磁带也容易受到损坏,将会降低这个部分的强度。
另外,为了引出磁带,在该前端直接连接引出杆等引出部件的情况下,这种磁带在对应如上所述的存储高密度化和变薄的同时,也降低了表面粗糙性,表面越平滑摩擦系数就越低,因此不能确保与所述引出部件的足够的夹持力,夹持力的不足将会导致引出杆与磁带脱开。并且,在所述磁带中,为了降低在与磁头接触运行时的摩擦,有一种通过在该磁带的磁性层中添加润滑剂或在表面上涂抹润滑剂等减低摩擦系数的磁带,这样的磁带也降低了与所述夹持部件的夹持力。在针对上述的问题通过在磁带的前端连接引出带并实施确保强度等措施的情况下,在磁带与引出带的连接部分上会形成由于两者厚度之差的阶梯部,当被卷在机械轮上时,如果磁带不断地被卷在所述阶梯部,就会形成沿着这个阶梯部形状的磁带的变形,即产生所谓的“磁带痕”,使相对磁头的接触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而造成不能进行正确的数据写入及读出的数据丢失等问题,将会构成在磁带存储质量上的重大缺陷。虽然通常在容易形成上述“磁带痕”的磁带末端的区域上不进行磁带存储,但当这个区域很长的时候,则减少了存储容量,是不理想的。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在强度及其他方面有良好特性的引出带并可确保高可靠性的盒式磁带。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的第1个目的,本发明的盒式磁带,是一种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并且具有在使用时允许所述控带盘旋转,而在不使用时限制所述控带盘旋转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的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具有通过与所述控带盘的接触分离移动,来限制控带盘旋转的防转部件,和对该防转部件向防转方向施力的弹性部件,和与所述控带盘一体旋转并对应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装卡动作进行移动,使所述防转部件向解除方向移动的解除部件;所述解除部件,在呈大致三角形基板的各个顶部,具有3个脚部,这3个脚部可穿通设置在所述控带盘上的通孔并且其前端可与所述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的一部分接触;将该解除部件的尺寸设定为使其在倾斜状态下,一部分可插入在所述控带盘的中央开口部内,在2个脚部被定位在所述通孔附近位置的状态下,其余1个脚部可落下并插入在中央开口部内。
另外,理想的是在所述解除部件基板上,形成能够由组装用夹持工具夹持以便进行定位的夹持部。这时,把所述夹持部设置为贯通基板的开口,而且该开口最好朝向与所述防转部件接触的滑动部。
另外,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引出带的一端,该引出带的另一端与把所述磁带引出到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引出部件连接,所述引出带的至少一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大于4nm,在与所述引出带连接的所述引出部件的端部附近粘接有增强胶带。
另外,所述引出带的基带材料,其长方向的弹性模量小于630kg/mm2,宽方向的弹性模量小于580kg/mm2,理想的是长方向及宽方向的弹性模量都小于550kg/mm2。
另外,所述引出带的基带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胶带或聚酰胺胶带。
另外,所述引出带的厚度为所述磁带厚度的5倍以下,尽量在3倍以下,最好在2倍以下。
另外,所述各个引出带的长度,是大于被磁性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机械轮至少卷取3周的长度与从磁带盒体的开口部至所述机械轮的磁带运行路径的长度之和。
依照上述本发明的结构,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对于把设置在解除部件的大致呈三角形基板上的各个顶部的3个脚部插通设置在控带盘上的通孔内,是通过将这个解除部件的尺寸设定为,在其倾斜状态下一部分插入控带盘的中央开口部内,在把2个脚部定位在所述通孔附近的状态下,其余的1个脚部可下落并插入在中央开口部内,这样,在进行控带盘与解除部件的组装时就不需要同时伴随压入动作而简单地进行组装,可实现高效率的盒式磁带全体的组装。
另外,由于在所述解除部件基板上形成有能够由组装用夹持工具夹持以便进行定位的夹持部,所以可简单地实行对解除部件的高精度固定,从而能可靠地进行上述的组装。
另外,由于把所述夹持部形成为贯通基板并朝向与防转部件接触的滑动部的开口,所以可使控带盘旋转时卷入的空气朝向滑动部流动,可进行冷却,因此,改善了耐久性。通过这样的结构,达到上述的第1个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第2个目的,本发明的盒式磁带,是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有先导于该磁带并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引出的引出带,所述引出带至少在一面上具有磁性层,其表面固有阻抗为在每2.54cm2面积上小于1×1013Ω。
本发明的另一盒式磁带,是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有先导于该磁带并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引出的引出带,所述引出带由片状金属带构成,其表面固有阻抗为在每2.54cm2面积上小于1×1013Ω。
所述表面固有阻抗,在理想的情况下小于1×1012Ω/2.54cm2,更理想的是小于1×1011Ω/2.54cm2。另外,作为所述引出带,也可以由其他的例如蒸镀铝带和导电性树脂带等构成。
本发明的又一盒式磁带,是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有引出带的一端,该引出带的另一端连接着把所述磁带引出到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引出部件。
这时,应使所述引出带的至少一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大于4nm,理想的是大于8nm,更理想的是大于12nm。而且,最好在所述引出带的连接有所述引出部件的端部附近粘接增强胶带。
另外,作为其他的盒式磁带,是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有先导于该磁带并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引出的引出带,所述引出带的基带材料在长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小于630kg/mm2,在宽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小于580kg/mm2,理想的是在长方向及宽方向的弹性模量都小于550kg/mm2。
作为所述引出带的基带材料,理想的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胶带或聚酰胺胶带。
另外,作为其他的盒式磁带,是在盒式磁带的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的盒式磁带,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有先导于该磁带并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引出的引出带,所述引出带的厚度为所述磁带厚度的5倍以下,理想的是在3倍以下,更为理想的是在2倍以下。
上述各个引出带的长度,大于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机械轮至少卷取3周的长度与从盒式磁带的开口部至所述机械轮的磁带运行路径的长度之和。
依照上述的本发明的结构,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使与卷在单控带盘上的磁带的前端连接的引出带,至少在其一面上具有磁性层,用片状金属带构成,并且其表面固有阻抗小于1×1013Ω/2.54cm2,这样,表面固有阻抗低,可防止带静电,使磁头不会因静电而受到损坏,提高了可靠性,同时由于基本是连接高于磁带强度的引出带,所以可提高在磁性记录再现装置中反复进行装载/卸载操作的耐久性。
另外,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发明,在卷装在单控带盘上的磁带的前端连接着引出带的一端,而在其另一端连接着引出部件,不会有当把既薄摩擦系数又低的磁带夹持在引出部件上时,因夹持力的不足而导致脱开的问题,可保持与引出部件的良好的连接,提高装载/卸载动作的可靠性。特别是,当使用所述引出带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大于4nm的引出带时,可获得与引出部件之间的高夹持力,并且具有清洁磁头的效果。另外,如果在引出带与引出部件的连接部分上粘接增强胶带,则可进一步提高夹持力,还可提高抗弯折强度。
另外,使在卷装在单控带盘上的磁带的前端连接的引出带的基带材料,当其长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小于630kg/mm2,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小于580kg/mm2时,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强度,并且即使引出带的边缘在装载/卸载时与磁带导轮的轮盘等接触也不会受到损坏,即使反复地使用也不会断裂,增大了卷在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机械轮上开始部分磁带上的折曲部分的强度,并且这个部分强度不会降低,即使为了增大磁带的存储容量而减小了磁带的厚度,也可以可靠地确保耐久性及存储特性。
另外,当与卷装在单控带盘上的磁带的前端连接的引出带的厚度为磁带厚度的5倍以下时,可使两者的连接部分形成较小厚度差的阶梯,抑制了因被卷在这个阶梯上的磁带变形而导致“磁带痕”的发生,可缩短信号丢失等发生而不进行磁带记录的磁带末端区域,提高确保磁带存储质量的可靠性,同时可增大存储容量。通过这样的结构达到上述的第2个目的。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盒式磁带在不使用状态下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盒式磁带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盒式磁带在使用状态下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3所示的解除部件的上面与防转部件的下面之间切开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控带盘上安装解除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安装状态的简要俯视图。
图7A、图7B、图7C分别表示各种形式解除部件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以其他形式在控带盘上组装解除部件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盒式磁带中拉出磁带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引出带固定在引出杆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磁带与引出带的接合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装入盒式磁带状态下的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为了达到所述第1个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盒式磁带在不使用状态下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盒式磁带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盒式磁带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在组装状态下的解除部件的俯视图。
盒式磁带1,在单控带盘2上卷装有磁带(省略图示),在由上盒体31和在中心部设有开口32a的下盒体32通过螺钉固定而构成的磁带盒体3内,可旋转地收容有所述控带盘2。另外,所述盒式磁带1具有在使用时允许所述控带盘2旋转,在不使用时限制所述控带盘2旋转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10。
所述控带盘2由在外周上卷装磁带的有底圆筒状的轮毂21和从该轮毂21的上下两端分别向直径方向延伸的圆盘状的下轮盘22及上轮盘23构成,轮毂21与下轮盘22用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并且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与上轮盘23接合。
在进行所述上轮盘23与轮毂21的焊接时,在把轮毂21的上端与上轮盘23的内面焊接的同时,把上轮盘23的内周端部嵌合在轮毂21上端的内周一侧,并且对这个嵌合部的前端与设置在轮毂21内周面上的多个纵向棱28的上端部同时进行焊接。
另外,所述轮毂21的中心侧下部由底壁21a封闭,在该底壁21a下面的外周部上形成有环状的驱动控带盘2旋转的轮齿24,在该轮齿24的内周一侧装有由磁力式吸引用环状金属板制成的磁吸片25。并且,所述控带盘2的轮齿24及磁吸片25被配置在面向磁带盒体3的底面开口32a的位置。另外,控带盘2通过后述的弹性部件5被推向下方。
另外,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11,在其旋转轴12的上端面上具有圆环状的驱动齿轮13和磁铁(未图示),其装卡动作是使被装在未图示的驱动器一侧的磁带装载部上的盒式磁带1下降到旋转轴12上,使驱动齿13与所述轮齿24的啮合,同时通过磁铁对所述磁吸片25的吸引来保持啮合状态。
下面,对所述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10的构成进行说明。这个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10,具有能够与所述控带盘2接触分离地进行上下移动的防转部件4,和把该防转部件4推向防转方向的弹性部件5,和使所述防转部件4向解除方向移动的解除部件6。
在所述控带盘2的底壁21a上,在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有3个在上下方向贯通所述轮齿24的一部分的通孔26,并且,在底壁21a的上面,在与所述通孔26不同的相位位置上,在圆周上等间隔地竖立设置有3组6个扣锁凸起27,该扣锁凸起27的上端部被形成为齿轮齿的形状。另外,也可以设置3个或3组以上的所述通孔26及扣锁凸起27,扣锁凸起27的前端部也可以形成单一的齿轮齿形状。图2表示的控带盘2是只被切下了底壁21a一部分的状态。
所述防转部件4的圆盘部41被配置在所述控带盘2的轮毂21内,并与该底壁21a形成对置,在该圆盘部41下面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圆环状的防转用齿轮齿42,该齿轮齿42能够与所述扣锁凸起27的前端部啮合。另外,所述圆盘部41下面的中心部形成凸出的凸面状,与解除部件6上面的中心部的滑动接触部62形成压力接触。
另外,在所述防转部件4的圆盘部41的上面形成向上方延伸的凸起部44,在该凸起部44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十字形的扣锁槽45。另一方面,在磁带盒体3的上盒体31的内面上,竖立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扣锁槽45内的旋转制止凸起33。另外,通过扣锁槽45与旋转制止凸起33的扣合,防转部件4被设置成在不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也可以把所述扣锁槽45设置成一字形状。
在所述防转部件4的凸起部44外周一侧的圆盘部41的上面与上盒体31的旋转制止凸起33的外周一侧内面之间压缩装入由线圈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5,把防转部件4推向使防转用齿轮齿42与扣锁凸起27形成扣合的向下方的防转方向。
另外,所述解除部件6被夹在所述防转部件4与轮毂21的底壁21a之间并可上下移动,在略呈三角形的基板61的各个顶点的下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脚部63。所述基板61使用高刚性树脂材料与脚部63一体成形,在其上面中心部上形成略高出来的与所述防转部件4的下面中心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62。
所述解除部件6的各个脚部63分别可出入地穿过形成在所述控带盘2的底壁21a上的通孔26,它的前端能够位于控带盘2下面的轮齿24的齿部的位置。这时,所述扣锁凸起27位于各个脚部63之间及基板61的外侧。所述基板61的侧边是连接各个顶点的圆形脚部63外周的切线,形成使各个顶点变小的外形。
另外,形成在所述控带盘2内周上的所述纵向棱28,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在所述通孔26的两侧,构成在使解除部件6的脚部63插入通孔26时的定位部及导入部(参照图4、图6)。
并且,在所述解除部件6的基板61上形成由圆形状的贯通开口构成的夹持部64,该夹持部64可由如图5所示的组装夹持工具70,具体的是组装机器人的机器手71的开闭夹72(一组卡盘爪)夹住其贯通开口来确定位置并进行固定。该夹持部64,在与各个顶点的脚部63的对向位置上形成3个开口,并且,这个由贯通开口构成的夹持部64形成向接触所述防转部件4的滑动接触部62,即中心部方向倾斜,如图3所示,具有在控带盘2旋转时,形成朝向所述滑动接触部62的从下面向上面的空气流动的风扇功能,以此来进行对所述滑动接触部62的冷却。
另外,在所述夹持部64只单纯用于被所述组装工具70夹持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为贯通的构造而采用台阶的构造。
而且,如图5及图6所示,把所述解除部件6组装到控带盘2上的过程,是用所述组装夹持工具70的开闭夹72夹住解除部件6的1个顶点脚部63和夹持部64,并保持在确定好位置的状态下,使其他2个脚部63处于下方倾斜的状态。然后,如图6中的双点画线所示的那样,在下方的侧边位于所述控带盘2的中央开口部2a的中央部附近(大于基板61侧边长度的部分)时,如图5的箭头A所示的那样,进行向下方移动的插入。然后,再向箭头B所指的前方移动,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那样,当前方的2个脚部63与所述插通孔26附近的纵向棱28接触时,被确定好位置而停止移动。接着,松开所述组装夹持工具70的开闭夹72,解除对解除部件6的夹持状态,这时,被夹持的脚部63由于自重而下落,在插入所述控带盘2的中央开口部2a的同时,在所述纵向棱28的导入作用下各个脚部63自动地穿过各个通孔26。应设定解除部件6的形状尺寸使它能够进行这样的组装动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解除部件6的夹持部64的开口形状是如图7A所示的圆形状的开口,可由开闭夹72夹在与顶部脚部63之间,但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形成如图7B所示的开口为梯形的夹持部65,或如图7C所示的开口为矩形的夹持部66,同样地可由开闭夹72夹在与顶部脚部63之间。
图8表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下的对所述解除部件6的夹持,这个实例是用其他形式的组装夹持工具75(组装机器人)的机器手76的开闭夹77来夹持住解除部件6顶部的1个脚部63。在这个情况下,即使在解除部件6的基板61上不形成像所述贯通开口那样的夹持部64,也能够通过与上述相同的组装动作把它组装到控带盘2上。
另外,虽然未用图表示,但作为另外实施例,用组装固定工具对在解除部件6的1个脚部63附近的基板61表面吸附的方式来进行固定,也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组装动作把它组装在控带盘2上。
下面对所述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10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表示在保管状态下等的不使用期间的盒式磁带1,在这个状态下,通过弹性部件5的弹力作用,控带盘2与防转部件4、解除部件6一同向磁带盒外壳3的下盒体32一侧移动,下盒体32中心部的开口32a被控带盘2封闭。解除部件6的下面形成下降到与轮毂21的底壁21a的上面接触的最低下降状态,该脚部63的下端部凸出到与轮齿24的齿尖相一致的位置,与解除部件6的上面接触的防转部件4也处于下降的位置,通过使该防转用齿42与控带盘2的扣锁凸起27的上端部形成啮合,因此在不使用时限制控带盘2旋转,从而阻止磁带被拉出。
另一方面,在把盒式磁带1装入驱动器内的图3所示的盒式磁带的使用期间,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11的旋转轴12接近控带盘2的底面,当通过装卡动作使驱动齿轮13与轮齿24形成啮合,使控带盘2略向上方移动并被固定时,所述驱动齿轮13的齿尖与解除部件6的脚部63的下端接触并把它向上方推起。与此同时,解除部件6克服弹性部件5的弹簧力向上方移动,防转部件4与这个解除部件6一体也向上方的解除方向移动。从而解除了防转用齿42与扣锁凸起27的啮合,使控带盘2可自由旋转。然后,通过记录再现装置的驱动器进行磁带的引出或卷入。另外,所述解除部件的脚部63也可以形成角柱状、椭圆柱状等。
图9是表示为达到所述第2个目的的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盒式磁带中拉出磁带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引出杆固定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磁带与引出带的接合部分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装入盒式磁带状态下的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引出部件,以使用引出杆的实例进行说明。
盒式磁带101,在用螺钉把上盒体102a和下盒体102b结合而成的磁带盒体102内,可旋转地收容着卷装有与在末端固定着引出杆103(引出部件)的引出带107的前端延长部接合的磁带104的单控带盘105。在所述磁带盒体102的一侧侧壁上,形成引出磁带104的开口部102c,该开口部102c由未图示的弹性机构把滑动门106推向关闭方向来进行开闭。另外,所述盒式磁带101在其不使用期间,在磁带104及引出带107完全卷回控带盘105的状态下,末端的引出杆103被嵌入形成在开口部102c附近的凹状的嵌入部102d内。所述引出带107可被形成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的各种形式。
虽然未在图中表示,但在所述下盒体102b的中心部形成有由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驱动轴驱动所述控带盘105旋转的中心孔,在所述控带盘105的中心部设有在不使用状态下限制控带盘105旋转的未图示的旋转限制机构(制动机构)。另外,在控带盘105的底面的中央部安装有吸引固定磁力式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带盘吸片,而在外周部上形成有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齿啮合的控带盘齿。另外,在控带盘齿与驱动齿形成啮合的状态下,解除所述旋转限制机构的限制,使控带盘105能够自如地旋转。
所述引出杆103,是为了由使用盒式磁带101的后述的磁性记录再现装置110(参照图12),把磁带104导入该装置内的磁带运行路径上而固定住磁带并将磁带引入卷取装置上的部件,这个引出杆103,在与磁带104的前端延长部接合的引出带107的末端,用剖面为C形的带夹108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在所述引出杆103的中央具有通过与所述带夹108的扣合夹住引出带107末端部的轴状的夹带杆103a,在该夹带杆103a的上下两侧设有板状的上下圆盘部103b、103b,并且在上下圆盘部103b的上下方形成分别沿轴方向延伸的用于嵌合固定在记录再现装置一侧上的细的嵌合部103c、103c,而在其两端形成有盒体固定用的固定部103d、103d。另外,所述带夹108是树脂成形件,具有相当于所述引出杆103夹带杆103a在轴方向上的长度,在其全长上沿轴方向开口的缝隙108a被形成为剖面为C的形状。在与所述缝隙108a反面一侧的外周面上形成被切削成平面状的平面部108b。
所述引出带107,在磁带104的前端与该引出带107的一端形成对接的状态下,通过与公知的拼接胶带107a粘接而形成连接(参照图11),另外,在与该引出带107的另一端的与所述引出杆103连接部分的附近,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那样粘接增强胶带109。
所述增强胶带109,在所述带夹108与所述夹带杆103a之间除了用于增加引出带的强度,同时还可确保两者之间的夹持力。由于这种增强胶带109具有粘接片等的粘接性,所以被粘贴在所述引出带107的一侧的面上。作为所述增强胶带109可使用在聚酯等的塑料带、发泡带、层压胶带、层压纸等的柔性带状材料的一侧面上设置粘接层(粘合层)的胶带。
而且,作为所述引出带107的实施例1,应使用引出带107的表面固有阻抗为1×1013Ω/2.54cm2以下,最好是在1×1012Ω/2.54cm2以下,最为理想的是在1×1011Ω/2.54cm2以下的胶带。例如,使用由至少在一面上具有磁性层的磁带构成的引出带,或由薄膜状金属的金属带构成的引出带,或由附着蒸镀铝层的铝层带构成的引出带或由导电性树脂带构成的引出带。
由于使用表面固有阻抗比通常的塑料材料低的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所以不容易带静电,从而可避免造成对MR磁头等的高灵敏度磁头的损坏。
作为引出带107的实施例2,所使用引出带107的基带材料(基带材料)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弹性模量为630kg/mm2以下,在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模量为580kg/mm2以下,最好是使用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及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模量都为550kg/mm2以下特性的引出带。例如作为具有上述特性的基带材料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胶带或聚酰胺(PI)胶带。
由于使用上述的弹性模量(杨式模量)比较低的基带材料,所以提高了引出带107的抗撕裂强度,可获得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损坏的良好的耐久性。上述弹性模量高的基带材料,容易由于与磁带盒边缘部分接触而造成撕裂。
作为引出带107的实施例3,可使用引出带107的厚度为磁带104厚度的5倍以下厚度的引出带。即,如图11所示,在把磁带104与引出带107用粘接带107a连接的部分上,引出带107的厚度b大于磁带104的厚度a,应使两者的比(b/a)小于5倍,即(b/a)≤5,最好是小于3倍,更为理想的是小于2倍。
由于这样取比较小的磁带104与引出带107的厚度比值,所以减小了两者在接合部分的厚度差,可减少由于被卷在这个厚度差上的磁带104的变形而导致“磁带痕”的发生,可缩短发生信号丢失等不进行磁带记录的磁带末端区域,可提高磁带存储质量的可靠性,并且可增大存储容量。另外,基本上在发生磁带痕的区域上不写入数据。
作为引出带107的实施例3,所使用的引出带107,至少在连接引出杆103的前端部分表面上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应大于4nm,最好是大于8nm,更理想的是大于12nm。另外,如上述实施例1那样,当引出带107具有磁性层的情况下,该磁性层表面或基础层表面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粗糙度应具有上述的特性。
通过这样加大引出带107的表面粗糙度来加大摩擦系数,能够形成与引出杆103的高夹持力的良好的固定连接,可以确保在进行装载/卸载动作时引出杆103不会脱落。并且,在引出带107的前端部粘接有上述增强胶带109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夹持力,同时还可提高耐弯折强度。另外,如果加大引出带107的表面粗糙度,该引出带107在进行与后述的磁头115的表面接触运行时,可获得除去附着在该表面上的磁性粉等清洁效果。
另外,实际使用的引出带107是把所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进行组合而构成的引出带,例如,使用把PET胶片作为基带材料,在其一面上具有磁性层,这个磁性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4nm以上,厚度约为磁带104厚度的2倍,在粘接有增强胶带109的前端部上使用带夹108和引出杆103夹住引出带。
所述盒式磁带101例如是被装载在如图12所示的那样的磁性记录再现装置110上的盒式磁带,在装载的同时,滑动门106进行打开动作将开口部102c打开。设置在装置内的磁带引出机构111移动并进入到磁带盒体102的开口部102c内,与引出杆103形成嵌合,然后在保持嵌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引出杆103把引出带107与磁带104一同拉出,并沿着磁带的运行路径移动,最终嵌合在设置在内部的机械轮112的轮毂内。
在所述磁带运行路径上,配置有磁头115,并在其两侧配置有多个磁带导轮116。另外,通过所述机械轮112的旋转驱动,使磁带104相对磁头115的位置运行,从而可进行磁带的记录和再现。
上述的引出带107的长度应大于磁性记录再现装置110中的机械轮112的至少卷3周的长度与从磁带盒体102的开口部102c至所述机械轮112的运行路径的长度之和。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引出带107的前端部的引出部件,对连接引出杆103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把引出机构直接连接到引出带107的前端部。另外,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引出部件,只要能够通过与磁性记录再现装置一侧的保持部件嵌合,把引出带107拉出,任何形式的构成都可以。
另外,在所述引出带107的前端部上粘接有增强胶带109,而在引出带107本身具有足够强度和能够获得引出杆103的夹持力的情况下,则不需要粘接增强胶带109。
另外,所述带夹108不限于用树脂成形件,也可以用金属薄板形成,或以在金属薄板制的带夹与引出带之间加入弹性材料等以保护引出带或提高摩擦力为目的设置多个夹持磁带部件和由各种材质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盒式磁带,在磁带盒体内收容有可旋转并卷装磁带的单控带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着引出带的一端,该引出带的另一端连接着把所述磁带引入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引出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盒式磁带,收容有单控带盘并为了改善在使用时允许控带盘旋转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中的解除部件向控带盘上组装的组装性,在具有通过与控带盘的接触分离移动来限制控带盘旋转的防转部件,和把防转部件推向防转方向的弹性部件,和对应驱动器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装卡动作进行移动并使防转部件向解除方向移动的解除部件的控带盘防止旋转机构中,解除部件具有位于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基板的各个顶部上的可插通控带盘的通孔的3个脚部。另外,为了确保在磁性记录再现装置中能反复进行良好的装载/卸载操作的耐久性,在所述磁带的前端连接着引出带的一端,该引出带的另一端连接着把所述磁带引入磁性记录再现装置的引出部件。
文档编号G11B5/627GK1992061SQ20061014242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9日
发明者石川健儿, 山本秀利, 森田清夫, 桥本明裕, 高桥大助, 志贺英昭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