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600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再生可记录信息的光盘中记录的数据时,基于物理上的奇异点的位置,纠正与作为记录引导信息的光盘的物理上的奇异点所存在的位置相对应地在纠正块上产生的错误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多用途盘(以下称为DVD)中,作为可记录的DVD,有DVD-RAM(可改写)、DVD-R(可记录)/RW(可再录)和+R/RW等。使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9508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的附图,说明这样的可记录的DVD中的信息记录的具体例。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14(a)所示地,在该可记录的DVD中,对用于引导光盘装置的拾波器的被称为沟槽的导向沟(记录引导)进行预先格式化。该沟槽如该图中的放大显示,摆动(wobble)得在半径方向上稍微具有蛇形形状。将这样的使沟槽具有蛇形形状的磁道结构称为摆动岸沟。此外,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14(b)(c)所示,在DVD-R/RW中,在作为沟槽102间的凸出部分的岸台101上预先刻上了预制凹坑(Pre-Pit)104。
现有的光盘装置具有如图20中示出的结构。在利用拾波器2读出了光盘1中记录的信息之后,矩阵放大器3运算拾波器2内的来自光盘1的信号,输出RF信号、摆动信号及预制凹坑信号。将RF信号供给到解调电路4中,将摆动信号供给到摆动PLL电路12中,将预制凹坑信号供给到预制凹坑译码器13中。这些摆动信号和预制凹坑信号是在专利文献1的图15(a)中示出的信号,在专利文献1的图15(a)中的同步帧1是偶数位的同步帧(偶数同步帧/1488T),该图中的同步帧2是奇数位的同步帧(奇数同步帧/1488T)。将如专利文献1的图15(b)所示那样的预制凹坑信号输入到图20中示出的预制凹坑译码器13中。
矩阵放大器3输出的RF信号,在再生时,经过解调电路4、错误纠正电路5、纠正RAM6和数据缓冲电路7输出到主机8。在记录时,从主机8向数据缓冲电路7输出记录数据,经过奇偶性生成电路9输入到调制电路10中。
再有,摆动PLL电路12基于矩阵放大器3输出的摆动信号输出摆动时钟。此外,预制凹坑译码器13基于摆动PLL电路12输出的摆动时钟和矩阵放大器3输出的预制凹坑信号,检测光盘1上的记录了地址信息等的记录引导信息(预先格式化信息),生成记录定日后向调制电路10输出。
调制电路10调制附加了奇偶性的记录数据而生成调制信号。基于预制凹坑译码器13生成的记录定时,向激光控制电路11输出调制信号,使得生成的调制信号的同步与预制凹坑的相位一致。激光控制电路11驱动拾波器2的记录激光,在光盘1中写入记录数据。在此,所谓迭代码将内部代码的奇偶性(PI,Parity of the Inner code)码和外部代码的奇偶性(PO,Parity of the Outer code)码作为要素。
在DVD中采用的迭代码中,由于对于区间误差(burst error,与从盘连续再生的数据列相同的方向上产生的连续的错误),应用“能够以内部代码PI(外部代码PO)的差错位置信息为基础,用外部代码PO(内部代码PI)进行擦除纠正(日语为‘イレ一ジャ訂正’)”这样的特征,因此,一般先行对于PI代码的纠错处理(以下称为纠正处理),然后进行对于PO代码的纠正处理。应用该特征,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28505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通过对区间误差位置信息赋子权重,能够纠正在专利文献2之前的技术中不能纠正的差错图案(区间误差)。
在优先考虑再生性能的系统中,很多情况下以PO的1次纠正为基本进行纠正处理,但在再生数据中包含很多错误,在用PO的1次纠正不能纠正完错误的情况下,也考虑像PI-PO的2次纠正和PO-PI-PO的3次纠正这样的增加PI或PO的纠正次数的纠错处理,直到纠正完错误。
在DVD-R/RW中,作为物理格式,在作为在盘平面上形成的凹部的沟槽中记录信息,因此如上所述,在沟槽间的岸台上形成有预先设定了地址等信息的称为岸台预制凹坑的凹坑。在利用根据光束点的扫描读取沟槽中记录着的信息的情况下,如果与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的光量相比,来自沟槽的反射光的光量小,就有对于来自沟槽的反射光,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的分量作为噪声起作用,难以高精度检测沟槽的信息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该问题,提出了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132868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在该专利文献3中,使用了预制凹坑对于记录再生介质的沟槽的影响成为最小的形状,以免对再生信号产生影响。
如以上的现有例所示,一般地,从像DVD-R/RW介质这样的存在预制凹坑信息的盘再生的再生信号容易变乱,与作出标记的DVD-ROM等盘相比,数据再生品质差,因此,以PI-PO的2次纠正为基本进行的情况较多。进行PI和PO的多次纠正时,为了确保其处理时间,使再生速度变慢,存在再生性能降低的问题。
此外,为了在维持再生速度的情况下,反复进行PI-PO的多次纠正,直到完全纠正完错误,必须要使纠正处理部高速动作,存在增加功耗的问题。此外,要使纠正处理部高速动作也有界限,若达到该界限,就会使再生速度变慢而进行纠正处理,还是存在再生性能降低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纠错装置中,例如,从像DVD-R/RW这样的在与记录数据磁道邻接的磁道上形成有记录引导信息(预先格式化信息)的光盘再生记录数据时,在由于存在该记录引导信息而在与该记录引导信息的位置相对应的纠正块上的位置数据中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存在不能用第一代码列(PI)-第二代码列(PO)的2次纠正来纠正错误,对再生性能带来影响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这样的光盘的再生中,因为预制凹坑的影响而在相当于预制凹坑的位置的纠正块上的数据中产生错误,存在不能用例如第一代码列(PI)-第二代码列(PO)的2次纠正来纠正错误,必须进行PO-PI-PO的3次纠正,纠正处理的次数增加,再生性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与基本结构有关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是从在光盘的记录部中记录了代码列数据和记录引导信息的光盘再生记录信息的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所述代码列数据是在与记录信息的顺序相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数据,所述记录引导信息是作为用于在上述光盘中记录上述代码列数据的记录引导而在记录该代码列数据之前,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预先记录的信息,所述纠错装置具有检测上述记录引导信息中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作为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部;生成将由上述第一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笫一位置置换为上述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生成部;使用上述第二位置对上述代码列数据的差错进行擦除纠正的纠错部。


图1是示出相当于基本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纠错处理中的PO的1次纠正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纠错处理中的PI-PO2次纠正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纠错处理中的PO-PI-PO3次纠正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一个扇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一个纠正块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RF信号与偶数位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RF信号与奇数位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偶数位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与纠正块数据的按照标准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1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PI-PO2次纠正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偶数位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与纠正块数据的按照标准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PI-PO2次纠正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RF信号的解调处理与预制凹坑检测处理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预制凹坑信息生成电路中的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现有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2是示出在偶数同步帧上存在预制凹坑时的记录数据、摆动信号及预制凹坑信号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存在预制凹坑时的第一个预制凹坑与记录数据的同步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示出一个纠正块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方法中的纠正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是否存在从光盘再生的纠正块的错误产生状况、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pointer)等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在预制凹坑的位置以外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的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29是示出没有产生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的说明图。
图30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偶数位)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A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31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偶数位)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B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32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偶数位)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C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33是示出纠正块中的数据的位置与预制凹坑的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4是示出从光盘再生的PI代码列与预制凹坑错误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5是示出对于208列PI代码系列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情况下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方法中的纠正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8是示出在因为预制凹坑(偶数位和奇数位)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块上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39是示出预制凹坑信息生成电路生成检测纠正块的偶数位中的预制凹坑位置的信号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纠正块的偶数位中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与纠正块数据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1是示出预制凹坑信息生成电路生成检测纠正块的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位置的信号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2是示出预制凹坑信息生成电路生成检测纠正块的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位置的信号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3是示出纠正块的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与纠正块数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4是示出根据该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方法中的纠正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45是示出在因为纠正块的偶数位和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2个符号的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的错误产生状况的说明图。
图4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第八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7是示出根据该第七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方法中的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48是示出根据该第八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方法中的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结构的框图。图1的结构要素中,赋予了与图20相同附图标记的结构要素表示与现有的纠错装置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要素。
在图1中,在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中设置了从光盘再生记录信息的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15,所述光盘在光盘1的记录部中记录了代码列数据和记录引导信息,所述状码列数据是在与记录信息的顺序相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数据,所述记录引导信息是作为用于在光盘中记录代码列数据的记录引导而在记录该代码列数据之前,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预先记录的信息。
纠错装置15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记录引导信息中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作为笫一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部(预制凹坑译码器)13;生成将由第一位置检测部13检测到的第一位置置换为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生成部16;作为使用该第二位置擦除纠正代码列数据的差错的纠错部的错误纠正电路5。
再有,图1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15还具有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光盘装置中的结构,即,光盘1、拾波器2、矩阵放大器3、解调电路4、纠正RAM6、数据缓冲器7、主机8、奇偶性生成电路9、调制电路10、激光控制电路11、摆动电路12和系统控制器14等结构要素,但仅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纠错电路15的结构用实线框示出,用虚线框示出与现有的光盘装置同样的结构要素。矩阵放大器3与图20同样地对解调电路4输出无线频率信号SRF,对摆动PLL电路12输出SW,对第一位置信息设定部输出预制凹信号SP。
以下,说明图1中示出的光盘装置的动作。关于纠错装置15以外的结构要素的动作,与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光盘装置的动作相同。在图2至图12中示出了图20中示出的光盘装置的动作,纠错装置15以外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优先考虑再生性能的系统中,将如图2所示的PO的1次纠正作为基本进行纠正处理的情况较多。但是,在再生数据中包含很多错误,在PO的1次纠正中不能纠正错误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的PI-PO的2次纠正、如图4所示的PO-PI-PO的3次纠正这样地增加PI或PO的纠正次数,直到能够纠正错误。
在DVD-R/RW中,作为物理格式,为了在如专利文献1的图14(a)、(b)所示的沟槽中记录信息,在沟槽间的岸台上形成有预先设定了地址等信息的称为岸台预制凹坑的、如专利文献1的图14(c)所示的凹坑。该预制凹坑是对于光盘的记录部预先人为地形成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第一位置检测部(预制凹坑译码器)13检测该预制凹坑作为第一位置。再有,记录部是记录有代码列数据的区域,但由例如盘制造商等,在记录代码列数据之前在相当于该记录部的位置上预先人为地形成作为物理奇异点的预制凹坑。可以考虑到,如该图所示,在用根据光束点的扫描读取沟槽中记录的信息的情况下,如果与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的光量相比,来自沟槽的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小,就有对于来自沟槽的反射光分量,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分量作为噪声起作用,难以高精度检测沟槽的信息的情况。为了避免该问题,由上述专利文献2,提出了使记录再生介质的沟槽和预制凹坑的影响成为最小的形状,使得在再生信号中不产生影响。
如上述专利文献2的例中所示,一般地,存在像DVD-R/RW介质这样的预制凹坑信号时,从盘再生的信号(再生信号)就容易变乱,与标记后的DVD-ROM等盘相比,再生的数据的再生品质差,因此,以PI-PO的2次纠正为基本进行纠正处理的情况较多。
进行PI和PO的多次纠正,为了确保其处理时间,就会使再生速度变慢,再生性能下降。此外,要维持再生速度的情况下反复进行PI和PO的多次纠正,直到能够纠正错误,就会使纠正处理部高速动作,随之功耗也增加。使纠正处理部高速动作也有界限,若达到该界限,就使再生速度变慢而进行纠正处理,因此再生性能下降。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中,最初使用第二位置信息进行PI的擦除纠正,因此,不高速动作而用通常的PI-PO的2次纠正也能够进行纠错。
下面说明预制凹坑的记录格式与纠正块数据的关系。一个扇区具有如图5所示的结构。如图6所示,一个纠正块具有PO奇偶性交错的结构。用26个同步帧形成一个扇区,用16个扇区形成一个ECC块。一个符号表示1字节的数据,1字节的数据相当于利用记录记录信息时的记录格式规定的信道位长(以下称为T)的16倍(16T)。图5中示出的同步帧具有1488T的长度,另外,将一个同步帧的开头的32T长度的部分用作用于取得每个同步帧的同步的同步信息。
在记录记录数据时,依照标准,与预先格式化信息的同步信号同步地记录记录数据,因此在再生记录数据时,预先格式化信息(预制凹坑)就出现在与记录数据的同步帧中记录有同步信息(同步)的区域邻接的岸台上。
图7和图8示意地示出了记录数据的同步帧与预先格化信息的预制凹坑的关系。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形成表示预先格式化信息中的同步信号的、图7中示出的预制凹坑同步码,并且形成表示数据的、图8中示出的预制凹坑数据1或者预制凹坑数据0。奇数位的同步帧的情况下也与偶数位的同步帧同样地形成表示预先格式化信息中的同步信号的、图7中示出的预制凹坑同步码,并且形成表示数据的、图8中示出的预制凹坑数据1或者预制凹坑数据0。
预制凹坑通常出现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但在与先行形成的邻接的岸台上的预制凹坑接近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串道(crosstalk),在奇数位的同步帧上出现预制凹坑。在预制凹坑同步码和预制凹坑数据出现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的情况下,不在奇数位的同步帧中出现。反之,在出现在奇数位的同步帧中的情况下,不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出现。
各扇区的第一列的偶数位的同步帧中出现如图7所示的预制凹坑同步码、在奇数位的同步帧中出现如图8所示的预制凹坑同步码的、从第二列到第十三列根据预先格式化信息的内容出现如图7和图8所示的预制凹坑数据。
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有预先格式化信息的预制凹坑的位置和纠正块上的位置成为如图9所示的关系。由于与预先格式化信息同步地记录记录数据,因此,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码的第2预制凹坑的位置成为PI代码列的第11个符号的位置。此外,第3预制凹坑的位置成为PI代码列的第23个符号的位置。
下面说明在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纠错装置中,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的再生性能。在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如图10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在如图2所示的PO的1次纠正中不能纠正全部错误,但在如图3所示的PI-PO的2次纠正中能够纠正全部错误。因此,在以PI-PO的2次纠正为基本的系统中,再生性能不会降低。图11和图12示出了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连续的2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
在DVD的标准中,由于在解调一个符号的数据时反映后面的一个符号的解调结果,因此,考虑在预制凹坑的位置的符号成为错误的情况下,与因预制凹坑的位置而成为错误的符号邻接的符号成为错误的情况。此外,如专利文献1的图15(b)所示,在DVD标准中规定使光盘的预制凹坑与记录同步的14T期间的中心一致。考虑由于摆动信号的偏差而难以使利用以摆动为基准生成的时钟调制的记录数据的同步与预制凹坑的相位一致的情况。为了避免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控制记录动作,使得成为原来的在标准中确定的数据位置的方法。
如上述例子所示,很多情况下,根据记录系统和记录盘,记录数据的同步和预制凹坑的位置与在标准中规定的相位不同。考虑在预制凹坑位于符号和符号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在夹着边界的连续的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的情况。在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如图11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用如图2所示的PO的1次纠正不能纠正全部错误,但用PI-PO的2次纠正能够纠正全部错误。因此,在以PI-PO的2次纠正为基本的系统中,再生性能不会降低。
在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了如图12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用如图2所示的PO的1次纠正和如图3所示的PI-PO的2次纠正不能纠正全部的错误,因此进行如图4所示的PO-PI-PO的3次纠正。因此,在以PI-PO的2次纠正为基本的系统中,为了挣取进行PO-PI-PO的3次纠正的时间而降低再生速度,再生性能下降。
使用图2至图4,说明PO1次纠正、PI-PO2次纠正、PO-PI-PO3次纠正。图2示出了PO1次纠正的处理动作,在图2中,首先,在步骤S1中开始纠正处理后,在步骤S2中从纠正RAM6读出PO代码数据。接着,在步骤S3中进行单独用PO代码的纠错处理,并且还进行根据PI代码的差错位置息的擦除纠正。之后,在步骤S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O代码的差错位置,由此在步骤S5中结束纠正处理。
图3示出了PI-PO2次纠正的处理动作,在图3中,在步骤S1中开始纠正处理后,在步骤S12中从纠正RAM6读出PI数据代码,在步骤S13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在步骤S1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该步骤S12~S14是PI纠正,之后进行步骤S2~S4的PO纠正,在步骤S5中结束纠正处理。该处理基于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结构,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成为在步骤S12和S13之间插入了“判断光盘是否为可记录”的步骤(后述的图14的步骤S31)和在判断为光盘是可记录的情况下“单独用PI代码进行纠错,并且使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擦除纠正”的步骤(图14的步骤S33)的处理动作。
图4示出了PO-PI-PO3次纠正的处理动作,在图4中,在步骤S1中开始纠正处理后,在步骤S2中从纠正RAM6读出PO代码数据。接着,在步骤S3中进行单独用PO代码的纠错处理,并且还进行根据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之后,在步骤S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O代码的差错位置。到此为止的动作与图2相同,但之后在步骤S22中从纠正RAM6读出PI数据代码,在步骤S23中进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并且还进行根据PO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之后,在步骤S2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O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该步骤S22~S24与图3的步骤S12~S14同样是PI纠正,之后,再次进行步骤S2~S4的PO纠正,在步骤S5中结束纠正处理。
在使用图20的现有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的理由,用PI-PO的2次纠正还不充分时,必须要进行图4中示出的PO-PI-PO的3次纠正。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图3中示出的PI-PO的2次纠正中的步骤S12和S13之间插入判断光盘是否为可记录的步骤,并且在光盘是可记录的情况下,不是根据PO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而是根据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如图4的步骤S23那样的擦除纠正。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在结构上在图1的纠错装置15中设置第二位置信息生成部16,并且,通过在动作上在图3的步骤S12和S13之间插入在光盘是可记录的情况下进行根据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的动作,即使在用PI-PO的2次纠正时纠错不充分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PO-PI-PO的3次纠正,不降低从光盘再生信息时的再生速度而能够进行纠错,可以提高再生性能。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了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的基本结构,下面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示出更详细的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图13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的示意结构,图14中示出了基于图13的结构的处理动作的流程。
在图13中,向构成纠错装置15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供给与再生中的光盘1有关的盘信息,基于该信息,在再生中的光盘1是可记录的情况下,基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擦除纠正处理。
下面说明产生了如上述图12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的纠正处理。在记录数据的再生中,矩阵放大器输出的RF信号SRF经过解调电路4、错误纠正电路5、纠正RAM6、数据缓冲电路7输出到主机8中。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中,在再生盘是DVD-R/RW的情况下,向错误纠正电路5输出由系统控制器设定的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在错误纠正电路5中,将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接收到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变换为用于在PI纠正中使用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在PI纠正中进行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和其他位置的错误的纠正。
从系统控制器向图12的与PO列-1邻接的PO列-3和与PO列-2邻接的PO列-4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进行PI纠正。PO列-1和PO列-2的位置是图9中示出的预制凹坑的位置,通常由于按照标准记录数据,因此,PO列-1成为从PI代码列的开头开始的第11个符号,PO列-2的位置成为从图9的开头开始的第23个符号。在PI代码列中有已知差错位置的4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纠正差错位置不明确的错误到3个符号,因此,可以用PI纠正来纠正图12中的从PI列-1到PI列-16的错误。
在PI代码列中有已知差错位置的2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纠正差错位置不明确的错误到4个符号,因此可以用PI的1次纠正来纠正图12的PI列-17的错误。即使在产生了如图12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在图13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用PI-PO的2次纠正进行纠正,因此,与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纠错装置的情况相比,再生性能提高。图12示出了对一个预制凹坑附加2个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例子。附加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也可以附加到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代码列的擦除纠正的最大可能数(PI代码列的情况下是10个)。
归纳上述动作,利用图14中示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在图14的步骤S1中开始纠正处理后,在步骤S12中从纠正RAM6读出PI代码数据,在步骤S31中判断再生中的光盘是否为DVD-R/RW。如果在步骤S31中判断为光盘是DVD-R/RW即可记录的,就在步骤S33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处理,并且还进行根据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在步骤S31中,判断为再生中的光盘是读出专用的光盘时,在步骤S13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
接着,在步骤S1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之后,通过在步骤S2中从纠正RAM6读出PO代码数据,在步骤S3中进行单独用PO代码的纠错,并且还进行根据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在步骤S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O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由此进行PO纠正。
因此,图14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动作,在说明了图20中示出的现有的光盘装置中的PI-PO的2次纠正动作的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2与S13之间设置判断步骤S31,在光盘为可记录的情况下,在步骤S33中进行根据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在光盘是不可记录的情况下,即读出专用的光盘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同样地进行PI纠正。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给到图13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中的盘信息进行光盘1是否为可记录的光盘的判断。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给到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中的盘信息进行光盘1是否为可记录的判断,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从光盘1读出的信号进行判断。使用图15至图19说明作为该具体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
如图16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具备了与赋予附图标记1至14的结构要素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要素,并且还设置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纠错装置15。如图16所示,纠错装置15具备基于矩阵放大器3输出的预制凹坑信号SP和摆动PLL电路输出的摆动时钟输出预制凹坑检测脉冲的预制凹坑译码器13;基于预制凹坑译码器13输出的预制凹坑检测脉冲和矩阵放大器3输出的PI代码列位置信息输出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使用该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输出的作为第二位置信息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擦除纠正作为第二代码列的PI代码列的差错的作为纠错部的错误纠正电路5。
下面说明基于图16的结构的动作。说明产生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如图12所示的错误,并且预制凹坑的位置和纠正块上的错误位置相当于如图15所示的从PI代码列的开头开始的第j+1列和第k+1列的情况。在记录数据的再生中,矩阵放大器输出的RF信号SRF经过解调电路4、错误纠正电路5、纠正RAM6、数据缓冲电路7输出到主机8中。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中,在再生盘是DVD-R/RW的情况即可记录的光盘的情况下,将由系统控制器14设定的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变换为PI代码列的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指示字信息,输出到错误纠正电路5中。
使用图17中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纠错装置15的纠错动作。在图17中,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14的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31和S33之间附加了判断预制凹坑位置是否为错误的步骤S32。在步骤S1中开始纠正处理,在步骤S2中从纠正RAM6读出PI代码数据。
接着,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动作同样地,在步骤S31中判断盘是否为DVD-R/RW即是否为可记录的光盘,在判断为是不能记录的光盘的情况下,与在图3中说明的PI-PO的2次纠正同样地,在步骤S14中纠正纠正RAM6的信息数据,生成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在步骤S31中判断为是可记录的光盘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判断预制凹坑位置是否为错误。在判断为预制凹坑位置不是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后,处理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32中判断为在预制凹坑位置上有错误时,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步骤S33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处理,并且还进行根据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之后,从步骤S14开始,步骤S2~S5的处理流程与图3相同。在解调电路4中的RF信号SRF的解调处理及在预制凹坑译码器13中的预制凹坑信号SP的检测处理、在错误纠正电路5中的纠正处理、以及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中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成为如图18所示的关系。
纠正块期间示出用于进行一个纠正块大小的处理的处理期间。从光盘再生的RF信号,在纠正块处理期间1中,在解调电路中被解调为纠正块数据n,在接下来的纠正块处理期间2中进行纠正处理。同时,在纠正块处理期间1中,在预制凹坑译码器中检测从盘再生的预制凹坑信号,在接下来的纠正块处理期间2中,在纠正处理中使用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中生成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
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中,在再生盘是DVD-R/RW的情况下,解调电路4输出PI代码列符号位置信息。如图19所示,错误纠正电路5接收在解调电路4中在与同步帧同步地形成的PI代码列方向上表示符号位置的PI代码列方向182进制计数值(以下称为PI代码列符号位置)、以及在预制凹坑译码器13中进行译码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或者可知检测到了预制凹坑的情况的脉冲(以下称为预制凹坑检测脉冲),生成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
此外,从系统控制器接收选择预制凹坑位置和与预制凹坑位置邻接的位置中的任一个的信号、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许可信号,将表示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的信息(以下称为预制凹坑位置信息)作为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输出到错误纠正电路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中。接收了预制凹坑检测脉冲时的PI代码列符号位置(图19的j和k)成为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图19的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
在错误纠正电路5中,在开始纠正处理之前,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接收预制凹坑位置信息,使用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图19的第j+1个符号和第k+1介符号)作为PI纠正时的擦除纠正用指示字(以下,将图19的第j+1个符号称为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将图19的笫k+1个符号的位置称为预制凹坑错误2的位置)。在PI纠正中进行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6生成的上述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和其他位置的错误的纠正。
图12的PO列-1相当于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图12的PO列-2相当于预制凹坑错误2的位置。从而,由系统控制器对与图12的PO列-1邻接的PO列-3和与PO列-2邻接的PO列-4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进行PI纠正。在PI代码列中有已知差错位置的4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纠正差错位置不明确的错误到3个符号,因此,可以用PI纠正来纠正图12中的从PI列-1到PI列-16的错误。
在PI代码列中有已知差错位置的2个符号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纠正差错位置不明确的错误到4个符号,因此可以用PI纠正来纠正图12的PI列-17的错误。即使产生如图12所示的错误,也能用PI-PO的2次纠正进行纠正,因此,与现有的纠错装置的情况相比,再生性能提高。
图12示出了对一个预制凹坑附加2个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例子。附加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也可以附加到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代码列的擦除纠正的最大可能数(PI代码列的情况下是10个)。
图2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1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
由拾波器2读出光盘1中记录的信息,在矩阵放大器3中求出RF信号、摆动信号和预制凹坑信号并输出。向解调电路4供给RF信号,向摆动PLL电路12供给摆动信号,向预制凹坑译码器13供给预制凹坑信号。
在再生时,利用解调电路4解调RF信号,解调后的RF信号经过错误纠正电路5存储到纠正RAM6中。将存储在纠正RAM6中的数据经过数据缓冲电路7输出到主机8中。
在记录时,从主机8赋予记录数据,经过数据缓冲电路7赋予到奇偶性生成电路9中,生成奇偶性而附加到记录数据中。
向摆动PLL电路12输入摆动信号,生成摆动时钟,与预制凹坑信号一起赋予到预制凹坑译码器13中。预制凹坑译码器13检测记录了光盘1上的地址信息等的记录引导信息(预先格式化信息),生成记录定时信号而输出到调制电路10中。
调制电路10基于记录定时信号,调制附加了由奇偶性生成电路9生成的奇偶性的记录数据,生成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输出到激光控制电路11中。利用激光控制电路11驱动拾波器2的记录激光,向光盘1写入记录数据。
在DVD中采用将内部代码的奇偶性(Parity of the Inner code,以下称为PI)和外部代码的奇偶性(Parity of the Outer code,以下称为PO)作为要素的迭代码。在像DVD这样的迭代码的纠错中,有如下特征“能够以内部代码PI(外部代码PO)的差错位置信息为基础,用外部代码PO(内部代码PI)进行擦除纠正”。在光盘中,纠正在与连续再生的数据列相同的行方向(PI代码的数据排列方向)上产生的连续的错误即区间误差时,一般首先进行PI代码的纠错处理,接着进行与其正交的列方向(PO代码的数据排列的方向)的PO代码的纠正处理。
在DVD-R/RW中,为了在沟槽中记录信息,在沟槽间的岸台上预先形成设定了地址等信息的称为岸台预制凹坑的凹坑。该凹坑是在光盘的记录部(记录区域)中预先人为地形成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预制凹坑译码器13检测该预制凹坑。
在利用光束点扫描而读取记录在沟槽中的信息时,与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的光量相比,来自预制凹坑的反射光分量作为噪声起作用,有时难以高精度检测沟槽的信息。
因此,一般地,存在预制凹坑信号时,来自光盘的再生信号容易变乱。因此,在本笫四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先对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后进行PI纠正,实现PI-PO的2次纠正,提高再生性能。
在此,所谓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是指在某特定位置(在此是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中无论实际上是否存在错误,都假没为存在错误,指示为强制地进行该位置中的错误纠正处理。
在错误的位置不明确的状态下仅在自代码列内进行错误纠正时(在此称为检测纠正),仅能纠正奇偶性数的1/2的错误数。但是,在预先赋予了错误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此称为擦除纠正),能够纠正与奇偶性数相同数量的错误。
在此,仅在错误的位置不明确的自代码列内能够纠正的错误数X、利用赋予了错误的位置的擦除纠正所能纠正的错误数Y、奇偶性数Z之间,成立以下的关系式(1)。
2*X+Y≤Z(1)通过附加这样的指示字,假设在容易产生错误的预制凹坑位置上存在错误而进行擦除纠正,由此能够增加可纠正的错误数,减少纠正处理的次数,提高再生性能。
在偶数同步帧中存在预制凹坑(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的记录数据、摆动信号以及预制凹坑信号具有如图22所示的关系,存在预制凹坑时的第一个预制凹坑和记录数据的同步(32信道位长(以下将信道长称为T))的关系具有如图23所示的关系。
在此,如后所述,在预制凹坑中,根据其位置和数量,在标准上存预制凹坑同步(Prepit SYNC)、预制凹坑数据(Prepit data)“1”、预制凹坑数据“0”这3种。
此外,如图24所示,一个纠正块(ECC块)成为PO奇偶性交错的结构。一个扇区由26个同步帧构成,一个纠正块由16个扇区构成。
一个符号由1字节的数据构成,1字节的数据相当于由记录记录信息时的记录格式规定的信道位长的16倍即16T。同步帧具有1488T的长度,将一个同步帧的开头的具有32T长度的部分用作用于取得每个同步帧的同步的信息。
PI代码列中的可纠正的错误数中,由于1行的PI奇偶性数是10个符号,因此仅在错误的位置不明确的自代码列内能够纠正的数量X和利用赋予了错误的位置的擦除纠正所能纠正的数量Y之间成立如下关系
2*X+Y≤10(2)PO状码列中的可纠正的错误数中,由于1列的PO奇偶性数是16个符号,因此仅在错误的位置不明确的自代码列内能够纠正的数量X和利用赋予了错误的位置的擦除纠正所能纠正的数量Y之间成立如下关系2*X+Y≤16(3)使用图25的流程图,说明本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纠正动作的次序。
在步骤S11中,开始根据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处理。
在步骤S12中,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从纠正RAM6读出PI代码数据。
在步骤S13中,利用系统控制器14判断光盘1是否为DVD-R/RW。由此可以知道是否存在标准上的预制凹坑。
在光盘1不是DVD-R/RW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预制凹坑,因此,在步骤S18中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即,不从外部赋予与错误的存在位置有关的信息,而仅在自代码列内就能纠正的检测纠正,转移到步骤S20。
在光盘1是DVD-R/RW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更新预制凹坑的位置信息。由此,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识别当前的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的位置。
在步骤S15中,利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附加擦除纠正后述的预制凹坑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例如,利用一个之前的纠正块或者一个以上之前的多个连续的纠正块的纠正处理,在判断为该光盘1中在预制凹坑位置上存在很多错误的情况下,从一开始以预制凹坑中存在错误为前提进行擦除纠正时,能够增加可纠正的错误数,因此,预先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
由系统控制器14或者图21中没有示出的外部的控制器进行该判断。在不满足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
在此,如上所述,单独用PI代码的检测纠正对图24中示出的PI代码数据的每一列可以进行到5个,在存在6个以上时就不能检测纠正,在不明确该列的哪一处存在差错的状态下结束该步骤。
在满足进行擦除纠正的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错处理一起进行即进行在预制凹坑位置以外随机存在的检测纠正和使用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强制地进行预制凹坑位置中的错误纠正的擦除纠正。
在步骤S20中,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进行纠正RAM6中存储的信息数据的纠正,还生成与存在于该PI代码列中的错误的位置有关的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
在步骤S21中,判断PI代码列的纠正处理是否在整个列中结束,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2,在结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从纠正RAM6读出PO代码数据。
在步骤S23中,不赋予与错误的存在位置有关的信息,而与单独用PO代码的检测纠正一起,利用错误纠正电路5进行使用了生成的PI代码的差错位置信息的擦除纠正。
在步骤S24中,判断PO代码列的纠正处理是否在整个列中结束,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22,在结束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结束纠正处理。
下面,说明在判断是否满足擦除纠正预制凹坑位置的条件时使用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生成计测信息的例行程序。
作为步骤S101,系统控制器控制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开始。
作为步骤S102,初始化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Q(Qn=“L”、Qn-1=“L”、Qn-2=“L”)。
在步骤S103中开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处理。
在步骤S104中读出一个代码列(PI代码列)的数据,检测预制凹坑位置和差错位置。
在步骤S105中,基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所生成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预制凹坑位置检测,基于一个代码列的错误纠正电路的纠正处理的信息进行差错位置检测。
在步骤S106中,在差错位置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07,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中设置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的情况(Qn=“H”)。
在差错位置不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08,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中设置不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的情况(Qn=“L”)。
在步骤S109中,在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在连续的PI代码列2列中许可了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Qn-1Qn=“HH”)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12,生成时预制凹坑位置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步骤S110中,在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在连续的PI代码列3列中不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Qn-2Qn-1Qn=“LLL”)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13,生成对预制凹坑位置不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和对预制凹坑位置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任一个都不满足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11,生成关于擦除纠正对预制凹坑位置维持之前的状态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步骤S114中,若满足由系统控制器14设定的计测结束条件,就在步骤S115中结束计测,若不满足,就回到步骤S104,开始计测处理。
上述例行程序是关于一个预制凹坑位置中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处理,但关于其他预制凹坑位置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由系统控制器14控制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开始,但也可以与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处理联动。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差错位置检测中以一个代码列的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处理的信息为基础,但也可以设置专用电路用于差错位置检测。
图26中示出每个纠正处理块的错误产生状况、是否存在预制凹坑错误位置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预制凹坑错误位置的错误信息计测结果、纠正处理后的数据、一个纠正块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附加条件、连续的多个纠正块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附加条件、一个纠正块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擦去条件、连续的多个纠正块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擦去条件的一例。
在进行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处理的纠正块中使用了“n-2、n-1、n、n+1、...”的代码,在进行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处理的纠正块中使用了“m-2、m-1、m、m+1、...”的代码。
作为错误产生状况,“E-1”表示产生了如图27所示的错误的状况,“E-2”表示产生了如图28所示的错误的状况,“E-3”表示如图29所示没有产生错误的状况。
图中,“是否存在预制凹坑错误位置的指示字”中的“有”表示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附加,“无”表示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擦去。
“纠正处理后的数据”表示是否存在进行了PI-PO的2次纠正之后包含的错误。
“一个纠正块中的附加条件”或者“一个纠正块中的擦去条件”中的“○”表示是满足一个纠正块中的附加条件或者擦去条件的块,“×”表示是不满足条件的块。
此外,“指示字附加条件”或“指示字擦去条件”中的“○”表示满足了各条件,“×”表示不满足条件。
图27中示出的错误中,根据预制凹坑沿着纵向(PO列)连续地产生错误。
图中,“○”表示根据预制凹坑同步的一个符号的错误,“△”表示根据预制凹坑数据“1”的一个符号的错误,“×”表示随机产生的错误。
从PI列-1至16,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1和PO列-2的位置、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即PO列-3和PO列-4的位置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并且在其他的随机的2个位置中产生错误,总计6个符号是错误。
此外,PI列-17在预制凹坑数据的位置即PO列-2的位置、其相邻处的位置即PO列-4的位置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另外产生4个符号的错误,总计产生了6个符号的错误的状态。
在一个PI列中,在错误的产生数是5个以内时,能够不赋予错误位置信息而进行仅在自代码列内的PI纠正。在超过5个时,仅在自代码列内的PI纠正不能完全进行。
在图28中示出的错误中,完全没有根据预制凹坑产生错误,仅产生了随机的错误。
从PI列-1至17,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1和PO列-2的位置、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即PO列-3和PO列-4的位置以外,4个符号是错误。
在图29中示出的纠正块中,从PI列-1至17,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1和PO列-2的位置、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即PO列-3和PO列-4的位置以及除此以外的位置中,全部没有产生错误。
下面,作为从光盘1再生的数据,按照再生的顺序,在图30中示出纠正块A、在图31中示出纠正块B、在图32中示出纠正块C。
在图30的纠正块A中,从PI列-1-1至11,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1和PO列-2的位置、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即PO列-3和PO列-4的位置以外,4个符号是错误。
从PI列-1-12至16,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中,4个符号中产生错误,在其他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总计6个符号中产生了错误。
在图31中的纠正块B中,从PI列-2-1至8、10、12-16中,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在其他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总计6个符号是错误。
在PI列-2-9中,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PO列-2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PO列-4的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PO列-1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PO列-3的位置)中没有产生错误,总计2个符号中产生了错误。
在PI列-2-11中,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PO列-2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PO列-4的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PO列-1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PO列-3的位置)中没有产生错误。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及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以外的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总计产生了4个符号的错误。
在PI列-2-17~33中,在预制凹坑数据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数据的位置的相邻处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在其他位置中,4个符号中产生错误,总计6个符号中产生了错误。
在图32中的纠正块C中,在PI列-3-1、2中,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的相邻处的4个符号中产生错误,在其他位置中,2个符号中产生错误,总计6个符号错误。
在PI列-3-3~16中,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和该预制凹坑同步的相邻处的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中,4个符号中产生了错误。
在图33中示出当检测到预制凹坑时在该位置中产生脉冲而检测出3种预制凹坑中的任一个的预制凹坑检测信号、和依照标准记录的记录数据的纠正块上的符号位置的关系。
记录在光盘1中的记录数据通常依照标准进行记录。因此,作为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第2个预制凹坑在纠正块上的位置如图32所示,从PI代码列的开头开始的第11个符号相当于纠正块A~C中的PO列-1的位置,从PI代码列的开头开始的第23个符号相当于预制凹坑同步的第3个以及预制凹坑数据“1”的第2个预制凹坑在纠正块A~C上的PO列-2的位置。
此外,在依照标准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扇区开头的笫1条线中存在预制凹坑同步,在接着的第2条线~第13条线中存在预制凹坑数据。
图21中示出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生成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输出到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中,上述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将纠正块A中的PI列-1-1~16、纠正块B中的PI列-2-1~16、以及纠正块C中的PI列-3-1~16的PO列-1的位置和纠正块A~C中的PO列-2的位置作为预制凹坑位置。
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所生成的预制凹坑位置的PI代码列的纠正状态(status)检测是否存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
在此,所谓纠正状态是指与是否存在PI代码列或PO代码列中的错误、是否可纠正、错误的位置、错误的个数等有关的信息。
图34中示出作为纠正块A~C的预制凹坑位置的PO列-1是否存在错误、和从光盘1再生的PI代码列顺序的关系。再有,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相当于PO列-1。
在PI列-1-8~11、2-9、2-11、3-3~9中,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没有产生错误,PI列-1-12~16、2-1~8、2-10、2-12~16、3-1~2中处于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产生了错误的状态。
考虑到作为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指示字的条件,例如在存预制凹坑的PI代码列中2列连续地在预制凹坑位置中产生错误的情况下,预制凹坑位置中存在错误的概率高,以存在错误为前提进行纠正时,提高处理效率,因此,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此外,考虑在存在预制凹坑的PI代码列中没有3列连续地在预制凹坑位置中产生错误的情况下,预制凹坑位置中不存在错误的概率高,在该情况下,不进行预制凹坑位置中的擦除纠正会增加其他随机位置中的可纠正的错误数,因此,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以下,将这样的条件称为条件α。
在图34中示出的PI纠正中,在PI列-1-12、13中2列连续地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产生了错误。在该情况下,由于满足条件α,因此从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
PI列-3-3以后,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没有产生错误。在PI列-3-5中,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没有产生错误的列有连续3列,满足条件α。因此,从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擦去附加在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
对于其他预制凹坑位置即PO列-2~4也同样地进行这样的PO列-1的位置即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的错误的检测和计测。
错误纠正电路5在从系统控制器14接收了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的情况下,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进行PI纠正。此外,在从系统控制器14接收了在预制凹坑位置中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的情况下,错误纠正电路5不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单独用PI代码进行纠正。
以图30中示出的纠正块A为例,在PI列-1-1~11中,不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因此,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1-1~11的错误。
在PI列-1-12和13中,由于不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PI列-1-12和13的错误不能用PI纠正进行纠正,但可以利用PO纠正进行纠正。
在PI列-1-14~16中,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在该预制凹坑位置中,与对于预制凹坑位置以外的随机错误的单独用PI代码的检测纠正一起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仅利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1-14~16的错误。
以图31中示出的纠正块B为例,在PI列-2-1~16中,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仅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2-1~16的错误。
在PI列-2-17~33中,对PO列-2和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仅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2-17~33的错误。
以图32中示出的纠正块C为例,在PI列-3-1和2中,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仅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3-1和2的错误。
在PI列-3-3~5中,对PO列-1~4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因此,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PI列-3-3~5的错误不能仅用PI纠正进行纠正,但能够利用其后的PO纠正来纠正全部的错误。
根据本第四实施方式,在产生了如上述纠正块A、B、C中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用PI-PO的2次纠正来纠正错误,因此再生性能提高。
关于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在不能纠正PI代码列的纠正结果的情况下,与是否存在预制凹坑位置的符号的错误无关,可以在预制凹坑位置中设为“有错误”,或者也可以设为“无错误”。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基于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连续产生错误的错误数进行条件α的设定。但是,即使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中不连续地产生错误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条件使得在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的错误产生总数满足了规定数的情况下对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
作为该情况下的例子,图35中示出对PI代码系列208列大小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情况下的流程。在此,图35中的步骤S11~S25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101中,由系统控制器14控制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开始。
作为步骤S103,开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处理。
在步骤S151中,初始化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
在步骤S104中读出一个代码列(PI代码列)的数据,在步骤S105中检测预制凹坑位置和差错位置。
基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所生成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检测,基于一个代码列的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处理的信息进行差错位置检测。
在步骤S106中,在差错位置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中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N=N+1)。
在差错位置不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不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而转移到步骤S153。
在步骤S153中,在结束了PI代码系列全部的纠正处理的情况下,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判断处理,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进行下一列的处理。
在步骤S154中,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12中生成对预制凹坑位置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不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113,生成对预制凹坑位置不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步骤S114中,若满足计测结束条件,就在步骤S115中结束计测,若不满足,就回到步骤S151进行计测处理。
此外,在条件α中,用于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PI列数也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列数。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时,经由系统控制器14,将该情况的信号传达到错误纠正电路5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纠正RAM6等存储器和寄存器中保存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息,基于该信息,错误纠正电路5确定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位置而进行擦除纠正。
也可以通过逐次计测检测到的每个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是否存在错误来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或者也可以通过对每个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是否存在错误进行检测并保存之后进行计测来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电路结构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如图21所示,处理的次序如图36所示。在此,在步骤S11~S42中,步骤S11~S25的处理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在步骤S15中判断是否满足擦除纠正预制凹坑位置的条件时使用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生成计测信息的例行程序。
在步骤S101中,由系统控制器14控制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开始。
在步骤S102中,初始化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Q。
在步骤S103中,开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和计测处理。
在步骤S201中,初始化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
在步骤S104中读出一个代码列(PI代码列)的数据,在步骤S105中检测预制凹坑位置和差错位置。
基于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所生成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检测,基于一个代码列的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处理的信息进行差错位置检测。
在步骤S106中,在差错位置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N=N+1)。
在差错错位置不是预制凹坑位置的情况下,不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而转移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在结束了PI代码系列全部的纠正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04中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判断处理,在步骤S204中,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4,进行下一个代码列的处理。
在步骤S204中,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满足附加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N≥16)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中设置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的情况(Qn=“H”)。
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结果计测数N满足擦去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N<16)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在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结果中设置不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的情况(Qn=“L”)。
在步骤S207中,在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在连续的3个纠正块中许可了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Qn-2Qn-1Qn=“HHH”)的情况)下,在步骤S112中,生成对预制凹坑位置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步骤S208中,在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在连续的3个纠正块中不许可预制凹坑位置的擦除纠正(Qn-2Qn-1Qn=“LLL”)的情况)下,在步骤S113中,生成对预制凹坑位置不执行擦除纠正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和对预制凹坑位置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中的哪一个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生成关于擦除纠正对预制凹坑位置维持之前状态的情况的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检测计测信息。
在步骤S114中,若满足计测结束条件,则在步骤S115中结束计测,若不满足,则回到步骤S201,再次开始计测处理。
上述是关于一个预制凹坑位置中的错误检测和计测的处理,但关于其他的预制凹坑位置也分别进行同样的处理。
由系统控制器14对例如图27所示的PO列-1和与其邻接的PO列-3、PO列-2和与其邻接的PO列-4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进行PI纠正。
在此,假设图27中的PO列-1为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与其邻接的PO列-3为预制凹坑错误3的位置,PO列-2为预制凹坑错误2的位置,与其邻接的PO列-4为预制凹坑错误4的位置。
下面说明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或者擦去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动作。
首先,关于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动作,以在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进行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纠正块中,基于PI纠正的纠状态,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数,并且基于PO纠正的纠正状态,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列中的错误的产生数。
基于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数的计测结果和预制凹坑错误1的列中的错误的产生数的计测结果,生成表示该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状况的信息。
在该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的产生状况的信息满足了附加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以下称为条件1)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满足了条件1的情况的信息。
在依次再生的其他各纠正块中也同样地,计测各个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在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该情况的信息。
然后,对于再生后的各纠正块,计测满足条件1的纠正块数,在再生后的一个或者多个纠正块的范围内满足附加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以下称为条件2)的情况下,从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用于作为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附加的条件这一情况。
系统控制器14在接收到了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该条件这一情况时,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和错误纠正电路5发送作为下一个纠正块以后的PI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附加这一情况。
关于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动作,以从光盘1再生的数据成为如图26所示的纠正块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此,假设条件1为在一个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有16个以上的错误的情况,条件2为从计测开始在3个纠正块中连续产生了满足条件1的纠正块的情况。
在图26的纠正块n中,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生成并保存表示满足条件1的信息。同样地,在图26的纠正块n+1、n+2中也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生成表示满足条件1的信息。
另外,由于在纠正块n+2中,满足条件1的纠正块在3个纠正块中连续,因此满足条件2。由此,对系统控制器14发送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用于作为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附加的条件这一情况。
系统控制器14在接收到了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用于作为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附加的条件这一情况时,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和错误纠正电路5发送作为下一个纠正块以后的PI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附加这一情况。
同样地,对于预制凹坑错误2、3、4也计测错误的产生数。由于满足条件1和条件2,因此进行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处理。
在图26的纠正块n+2中,由于满足附加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因此在纠正块n+3中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
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在计测结果满足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在很多情况下可进行PI-PO的2次纠正,能够提高再生性能。
关于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动作,以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情况为例进说明。
在一个纠正块中,基于PI纠正的纠正状态,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数,并且基于PO纠正的纠正状态,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列中的错误的产生数。
基于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数的计测结果和预制凹坑错误1的列中的错误的产生数的计测结果,生成与该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状况有关的信息。
在与该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的产生状况有关的信息满足擦去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以下称为条件3)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满足条件3的信息。
在依次再生的各个纠正块中也同样地,计测各个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生成表示满足条件3的信息。
对于再生后的各纠正块,计测表示满足条件3的纠正块数,在再生后的一个或者多个纠正块的范围内满足擦去用于擦除纠正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指示字的条件(以下称为条件4)的情况下,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用于擦去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这一情况。
在此,条件3也可以设为不满足条件1的情况,条件4也可以设为不满足条件2的情况。
系统控制器14在接收到了满足用于擦去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这一情况时,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和错误纠正电路5发送擦去下一个纠正块以后的PI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这一情况。
关于擦去预制凹坑位置中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动作,以从光盘1再生的数据成为如图26所示的纠正块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此,假设条件3为在该一个纠正块中的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错误不足16个的情况,条件4为从计测开始在3个纠正块中连续产生了满足条件3的纠正块的情况。
在图26的纠正块m中,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错误产生数,生成并保存表示满足条件3的信息。同样地,在图26中的纠正块m+1、m+2中也计测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的错误产生数,生成表示满足条件3的信息。
由于在图26的纠正块m+2中,满足条件3的纠正块在3个纠正块中连续,因此满足条件4。由此,对系统控制器14发送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满足用于擦去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这一情况。
系统控制器14在接收到了满足用于擦去预制凹坑错误1的位置中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这一情况时,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和错误纠正电路5发送擦去下一个纠正块以后的PI纠正中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这一情况。
同样地,对于预制凹坑错误2、3、4也计测错误的产生数。由于满足条件3和条件4,因此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
在图26中示出的纠正块m+2中,满足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因此,从纠正块m+3开始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
在产生了如图28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若未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就强制地进行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纠正,因此,能够用自代码列内的PI代码列的检测纠正来纠正全部错误。在最初的PI纠正中纠正了全部错误的情况下,在接着的PO纠正步骤中就不产生错误的纠正处理。
在最后的PO纠正中不产生错误的纠正执行处理的情况下,在最后的PO纠正中不产生由于纠错或更新存储器上的数据时的、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输出数据的错误。因此,不需要进行PO-PI-PO的3次纠正,能够利用PI-PO的2次纠正进行纠正。
再有,在本第五实施方式中,关于条件2,以是否连续出现满足规定数的满足条件1的纠正块为判断基准。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论满足条件1的纠正块是否连续,以是否满足规定数为基准。
同样地,在本第五实施方式中,关于条件4,以是否连续出现满足规定数的满足条件3的纠正块为基准。但是,也可以不论满足条件3的纠正块是否连续,以是否满足规定数为判断基准。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五实施方式,计测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的产生数,在计测结果满足附加或者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附加或者擦去预制凹坑位置的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用PI-PO的2次纠正进行错误纠正,提高再生性能。
图37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本第六实施方式与具备图21中示出的结构的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不同,具有从解调电路4生成PI代码列符号位置信息后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输出,而且,从预制凹坑译码器13生成预制凹坑检测脉冲后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输出的结构。
此外,与上述笫四实施方式、2不同,在预制凹坑位置存在于偶数位或者奇数位上的情况下也与此对应地进行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附加或者擦去。
关于本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纠正处理,以产生了如图38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第六实施方式中,假设以对可记录盘进行记录时因某种原因而从依照标准的状态偏移了的状态下,将记录数据记录在记录盘中。
在图38中,一个纠正块内的前一半由于偶数位的预制凹坑而产生错误,后一半由于奇数位的预制凹坑而产生错误。
从PI列-1至8的PI代码列在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1和PO列-2的位置、其相邻处的位置即PO列-3和PO列-4的位置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并且在其他的随机的2个位置中产生错误,处于总计6个符号产生错误的状态。
从PI列-9至16的PI代码列中,在奇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即PO列-5的位置、其相邻处的位置即PO列-7的位置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另外产生4个符号的错误,总计产生了6个符号的错误。
从PI列-17至25的PI代码列中,在奇数位的预制凹坑数据的位置即PO列-6的位置、其相邻处的位置即PO列-8的位置的符号中产生错误,另外产生4个符号的错误,总计产生了6个符号的错误。
PI列-26的PI代码列在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和预制凹坑数据的位置以外的符号中产生了4个错误。
在此,作为对存在预制凹坑的PI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条件,假设在预制凹坑位置中存在错误的列有1列时,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在存在预制凹坑的PI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上不存在错误的列有1列时,擦去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以下称为条件β)。
预制凹坑译码器13在再生图38的PI列-1~8时生成相当于如图39所示的计数值的PI代码列符号位置信息和预制凹坑检测脉冲。在偶数位的同步帧中,对开始的时间点和相当于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的第j+1符号、第k+1个符号,分别输出预制凹坑检测脉冲。
在此,图40中示出一个纠正块中的第j+1个符号、第k+1个符号的预制凹坑位置。
同样地,在再生图38中的PI列-9~16时,如图41所示,对奇数位中的开始的时间点和第m+1个符号输出预制凹坑检测脉冲。另外,在再生PI列-17~25时,如图42所示,对奇数位中的开始的时间点和第n+1个符号输出预制凹坑检测脉冲。
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从解调电路4接收上述图39、图41、图42所示的、表示PI代码列符号位置的信号以及表示纠正块单位或扇区单位等的定界的信号。然后,从表示PI代码列符号位置的信号生成纠正块上的PI代码列方向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
以图38中示出的纠正块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为例时,PI列-1~8的列中,PO列-1的位置相当于图39和图40中示出的第j+1个符号,PO列-2的位置相当于第k+1个符号。PI列-9~16的列中,PO列-5的位置相当于图41和图43中示出的第m+1个符号,PI列-17~25的列中,PO列-6的位置相当于图42和图43中示出的第n+1个符号。
此外,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从表示纠正块单位或扇区单位等的定界的信号生成与接收到的预制凹坑检测脉冲是扇区开头线(扇区的第1条线,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是扇区的笫2条线~第13条线(存在预制凹坑数据)有关的PO代码列方向的预制凹坑位置信息。
以下,假设PO列-1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1的位置,PO列-2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2的位置,PO列-3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3的位置,PO列-4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4的位置,PO列-5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5的位置,PO列-6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6的位置,PO列-7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7的位置,PO列-8的位置为预制凹坑错误28的位置。
在图44中示出本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纠正处理的流程。特别是与图25中示出的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步骤13之后追加了步骤13a。
在步骤13a中,基于生成的预制凹坑检测脉冲生成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在该预制凹坑位置信息中,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置表示扇区开头行中的偶数位中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偶数位中的预制凹坑数据“1”的位置、奇数位中的预制凹坑数据“1”的位置中的任一个。在接下来的步骤14中,基于该信息重新识别预制凹坑的位置。省略其他的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步骤有关的说明。
图45中示出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偶数位的预制凹坑数据“1”的位置、奇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位置、奇数位的预制凹坑数据“1”的位置中的各自的擦除纠正用指示字的附加判断的示意图。
用PI纠正来纠正PI列-2~8、10~16、18的错误,用PO纠正来纠正PI列-1、9、17的错误。
相对于对全部的PI代码列的预制凹坑错误21~24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通过根据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附加或者不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来提高纠正处理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不产生PO-PI-PO的3次纠正,因此提高再生性能。
图46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
与图21中示出的上述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从预制凹坑译码器13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输出是否存在预制凹坑的信息。预制凹坑译码器13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发送表示从光盘1再生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还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是否存在预制凹坑的信息。
在此,预制凹坑数据“0”由于在其数据写入区域中不存在预制凹坑,因此不会因为预制凹坑而在读出时产生错误,不考虑该情况。
在图47的流程图中示出本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次序。与图25中示出的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次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15与步骤S16之间追加了步骤S15A和步骤S15B。
在步骤S15中,判断是否满足擦除纠正预制凹坑位置的条件。
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5A,判断是否为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中的任一个。
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转移到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步骤S16,在不同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5B。
在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预制凹坑位置成为图39和图40中示出的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图41和图43中示出的第m+1个符号。
在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预制凹坑位置成为图39和图40中示出的第k+1个符号、图42和图43中的第n+1个符号。
在步骤S15B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检测纠正,转移到步骤S19。
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对纠正块上的每个PI代码列生成预制凹坑位置信息。
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基于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状态,对于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PI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即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第m+1个符号和第n+1个符号,分别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如图34中示出的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那样的检测和计测,在满足条件α的情况下,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
错误纠正电路5从系统控制器14接收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在进行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PI代码列的纠正处理的情况下,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进行错误纠正。
在进行纠正的PI代码列中有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对该PI代码列的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进行擦除纠正。在进行纠正的PI代码列中不存在预制凹坑的情况下,单独用PI代码进行检测纠正。
在产生了如图31中示出的纠正块B那样的错误的情况下,对于PI列-2-1~16,对PO列1~4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擦除纠正。
对于PI列-2-17~33,对PO列2、PO列4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擦除纠正。关于除上述以外的PI列,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由此,能够仅用PI纠正来纠正全部的错误,因此不需要进行PO-PI-PO的3次纠正,提高再生性能。
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在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设为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第m+1个符号。此外,在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设为第k+1个符号和第n+1个符号。但是,不限于此,这些位置也可以设为按照标准的位置,也可以由系统控制器14进行控制。
此外,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由于通常存在偶数位中的预制凹坑多的倾向,因此,将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仅设为偶数位。但是,也可以将纠正块上的预制凹坑位置仅没为奇数位,或者也可以设为偶数位和奇数位两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光盘的纠错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地如图46所示,在图48中示出其处理次序。
与图47中示出的上述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次序相比,不同点在于步骤S15AA中的处理。即,预制凹坑译码器13生成表示从光盘1再生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否为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偶数位的预制凹坑数据“1”、奇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奇数位的预制凹坑数据“1”中的任一个的、是否存在预制凹坑的信息,向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发送。
预制凹坑位置信息生成电路15对纠正块上的每个PI代码列生成预制凹坑位置信息。在再生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预制凹坑的位置成为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以及第m+1个符号。
在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预制凹坑位置成为第k+1个符号和第n+1个符号。
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计测电路16基于错误纠正电路5的纠正状态,对于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PI代码列的预制凹坑位置,即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第m+1个符号和第n+1个符号,分别进行如图34中示出的预制凹坑错误a的位置那样的检测和计测,在满足条件α的情况下,向系统控制器14发送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
错误纠正电路5从系统控制器14接收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的情况的信号,在进行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PI代码列的纠正处理的情况下,对存在预制凹坑同步或者预制凹坑数据“1”的偶数位或者奇数位的任一个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而进行错误纠正。
在进行纠正的PI代码列中有偶数位的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在该PI代码列的第j+1个符号和第k+1个符号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进行擦除纠正。在进行纠正的PI代码列中不存在预制凹坑的情况下,单独用PI代码进行纠正。
在产生了如图38所示的错误的情况下,在PI列-1~8中,对PO列1~4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擦除纠正。
在PI列-9~16中,对PO列5和7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擦除纠正。
在PI列-17~25中,对PO列6和8的位置附加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与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一起进行擦除纠正。在除了这些以外的PI列中,进行单独用PI代码的纠正。
由此,根据本第八实施方式,通过配合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的产生状况,对预制凹坑的位置附加或者擦去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能够灵活地对应由于预制凹坑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的产生状况,因此提高再生性能。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五,在再生记录于像DVD-R/RW这样的可记录的盘中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因为预先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记录的预先格式化信息的预制凹坑的影响而在记录数据中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通过配合预制凹坑位置的错误的产生状况,对预制凹坑位置附加或者擦去PI纠正的擦除纠正用的指示字,能够实现PI-PO的2次纠正,能够提高再生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从在光盘的记录部中记录了代码列数据和记录引导信息的光盘再生记录信息,上述代码列数据是在与记录信息的顺序相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数据,上述记录引导信息是作为用于在上述光盘中记录上述代码列数据的记录引导而在记录该代码列数据之前,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预先记录的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具有检测上述记录引导信息中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作为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部;生成将由上述第一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位置置换为上述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生成部;使用上述第二位置对上述代码列数据的差错进行擦除纠正的纠错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包括DVD-R和DVD-RW的可记录的数字多用途盘,上述第一位置是在上述数字多用途盘中作为记录引导用信息而预先记录的预制凹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位置是对于上述光盘的上述记录部人为地形成的上述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在从上述光盘再生了上述记录信息时,检测上述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的位置作为上述第一位置,根据上述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与上述代码列数据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上述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包括DVD-R和DVD-RW的可记录的数字多用途盘,上述第一位置是在上述数字多用途盘中作为记录引导用信息而预先记录的预制凹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对于上述光盘的上述记录部人为地形成的上述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与再生上述光盘得到的上述代码列数据的位置关系,基于该检测结果,确定上述第二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包括DVD-R和DVD-RW的可记录的数字多用途盘,上述第一位置是在上述数字多用途盘中作为记录引导用信息而预先记录的预制凹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第二位置信息生成部,在上述第一位置位于上述代码列数据和与其邻接的代码列数据之间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位置作为还包含将上述第一位置置换为上述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前后的代码列数据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装置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包括DVD-R和DVD-RW的可记录的数字多用途盘,上述第一位置是在上述数字多用途盘中作为记录引导用信息而预先记录的预制凹坑。
9.一种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从在光盘的记录部中记录了第一代码列数据和记录引导信息的光盘再生记录信息,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是在与记录信息的顺序相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数据,上述记录引导信息是作为用于在上述光盘中记录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记录引导而在记录上述第一代码列之前,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预先记录的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具有检测上述记录引导信息中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作为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部;生成将由上述第一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位置置换为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生成部;检测上述第二位置的数据的差错的差错检测部;计测上述差错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差错的数量的差错计测部,在上述差错计测部在规定期间内计测的差错的数量满足所希望的值时,使用上述第二位置对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差错进行擦除纠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DVD-R和DVD-RW盘,基于上述第一检测部是否检测到了预制凹坑的信息而生成上述第二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在上述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识别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和奇数同步帧中的哪一个帧中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预制凹坑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三规定位置(L)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四规定位置(M)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L<M。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上述第二位置的数据的差错的差错检测部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检测差错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DVD-R和DVD-RW盘,基于上述第一检测部是否检测到了预制凹坑的信息而生成上述第二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在上述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以及识别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和奇数同步帧中的哪一个帧中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预制凹坑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三规定位置(L)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四规定位置(M)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L<M。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上述第二位置的数据的差错的差错检测部,从在与上述第一代码列不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第二代码列数据检测差错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是DVD-R和DVD-RW盘,基于上述第一检测部是否检测到了预制凹坑的信息而生成上述第二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在上述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部具有识别预制凹坑的位图案的单元;以及识别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和奇数同步帧中的哪一个帧中的单元,上述第二位置生成部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一规定位置(J)和第二预制凹坑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偶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二规定位置(K)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同步的情况下,将第三规定位置(L)作为第二位置,在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存在于上述第一代码列数据的奇数同步帧中,并且由上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的预制凹坑的位图案是预制凹坑数据1的情况下,将第四规定位置(M)作为第二位置,其中J<K<L<M。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光盘再生装置的纠错装置,从在光盘的记录部中记录了代码列数据和记录引导信息的光盘再生记录信息,所述代码列数据是在与记录信息的顺序相同的方向上附加了差错代码的数据,所述记录引导信息是作为用于在光盘中记录代码列数据的记录引导而在记录该代码列数据之前,在不可擦去的状态下预先记录的信息。该纠错装置具有检测记录引导信息中的物理结构上的奇异点作为第一位置的、作为第一位置检测部的预制凹坑译码器;生成将由作为第一位置检测部的预制凹坑译码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位置置换为上述代码列数据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生成部;使用第二位置对上述代码列数据的差错进行擦除纠正的作为纠错部的错误纠正电路。
文档编号G11B7/00GK1971746SQ20061017284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4日
发明者森山胜敏, 池田裕介, 前川智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