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

文档序号:678007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片修复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读取碟片的数据发生错误时,恢复写入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面对来自各种渠道数量庞大且格式不一的数字数据时,同时具有储存容量大、存取速度快、易于携带以及利于保存等优点的光储存媒体,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储存数据时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之数字影音光碟(DigitalVersatileDisk,DVD)是新一代的光信息储存媒体,其数据密度及容量相较于传统光碟(CompactDisk,CD)均有长足的进步,而其格式也因用途及各家支持厂商的不同而区分为DVD-ROM、DVD-R、DVD-RW、DVD-RAM、DVD+R、DVD+RW等规格。使用者只需通过电脑的刻录机或DVD录影机等刻录媒体,即可使用这些DVD刻录影片或数据,相当方i^更。然而,当使用碟片录制影片时,有时会因为碟片本身的品质不良或是碟片使用上的缺陷(例如刮伤、指紋等),或是在刻录过程中突然发生断电等情形,而导致碟片刻录失败,这将使得之前所记录下来的影片数据付之一炬。详细地说,在执行影片刻录时,文件系统的处理方式与一般刻录软件不同,除了一开始格式化时,初始化文件系统的位置固定之外,在录制过程中未封碟时,其文件系统的位置都是根据实际所录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而定。而若要在下次重新使用此石茱片录制影片时,则需先执行数据侦测的工作,以取得最后一次录制产生的文件系统,而以此文件系统的数据作为根据,继续执行下一次录影或制作封碟记录。举例来i兌,图1所示为已知一次写入数字影音光碟(DigitalVersatileDisk,DVD)数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当使用一次写入数字影音光碟录制影片时,每录制完一段数据片段(数据片段110、120)后,在其结束位置之后即建立记栽其相关信息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130、140),而提供光碟机读取及播放数据片段。然而,实际在使用碟片录影时,所录制的影片长度都是由使用者决定,所以在未封碟时所产生的影片数据长短与数量都不固定。因此,一旦在碟片录制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将会导致录影流程不能正常结束,碟片的文件系统亦来不及更新。结果不仅无法再继续使用此碟片刻录,甚至先前录制的影片也无法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将每次刻录成功的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刻录至碟片的特定区域或位于光碟机伺服系统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当碟片中的文件系统读取发生错误时,便可以此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位置信息取代碟机原本应读取数据的位置以读取文件系统,从而将碟片数据恢复。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用于在读取碟片文件系统数据发生错误时,将数据恢复。此方法为先扫描碟片,以取得该碟片在前次录影时的最后一笔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NWA,nextwritableaddress),接着再读取已刻录于碟片中特定区域内的成功录制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并存入系统存储器中。之后,当碟机被要求读取碟片中依据下次写入位置的文件系统区段数据时,碟机先判断此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若此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则将先前在特定区域中的已取得的结束位置,来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以读取文件系统,而将碟片数据恢复;若此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则直接读取碟片上的下次写入位置之前的文件系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取得碟片于前次录影时的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以前,还包括在每次刻录数据片段至碟片后,即将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储存至系统存储器中;以及在每次数据片段刻录成功之后,将系统存储器中的下次写入位置刻录至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以取得前次成功录影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的步骤为,先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中的写入位置信息,并暂存于存储器,之后,再读取存储器中的写入位置信息,以取得写入位置信息中所记录的最后一笔下次写入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取得碟片的最后一笔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之后,即读取其之前的区段数据。之后,判断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若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则再次读取碟片中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寻找碟片在前一次成功刻录数据时所记录的结束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的步骤为检查区段数据是否包含辨认字符。当区段数据包含辨认字符时,判定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反之,当区段数据不包含辨认字符时,则判定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若判断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则直接读取此最后一笔数据的文件系统以恢复碟片的数据;若不为文件系统,则将先前由特定区域中的已取得的结束位置,来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以读取对应此结束位置的数据片段的文件系统,而将碟片数据恢复。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还包括自下次写入位置之后,继续刻录另一数据片段。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还包括扫描碟片,以自碟片的最后一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之后,继续刻录另一数据片段。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碟片可为数字影音光碟(DigitalVersatileDisk,DVD)、蓝光碟片(Blu-rayDVD,BD)或高解析数字影音光碟(HDDVD)。而特定区域包括碟片的导入区(LeadlnArea)或导出区(LeadOutArea)。本发明提出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用于在读取碟片文件系统数据发生错误时,将数据恢复。此方法先读取出成功录制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再依据此结束位置读取文件系统,以将碟片的数据恢复。本发明在每次刻录数据片段成功之后,便在碟片的特定区域中,记录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当在刻录过程中发生断电或录影失败时,碟机便可通过读取先前刻录在碟片特定区域上的结束位置来恢复碟片数据,从而救回先前已刻录在碟片上的数据。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i^明如下。图1所绘示为已知一次写入数字影音光碟数据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当遇到断电时碟片数据的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成功刻录的数据片段还包括资料片段后的文件系统。第一实施例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当遇到断电时碟片数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碟片为数字影音光碟(DigitalVersatileDisk,DVD),碟片中记录的数据包括数据片^爻210、220、230,以及文件系统240、250。如图2所示,每当有一笔数据片段刻录完毕时,刻录机即会在此数据片段之后刻录载有其相关信息的文件系统,如数据片段210、220分别产生对应的文件系统240、250。然而,若在碟片刻录过程中突然发生断电时,则除了目前刻录的数据片段230未完成外,数据片段230的文件系统亦来不及产生,因此在下次读取光盘时,就会因为文件系统未做更新而无法正确地读取数据。一般刻录机分为前端的伺服装置以及后端的编解码装置两部分。在每次结束刻录数据片段之后,前端的伺服装置便将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NextWritableAddress,NWA)暂存于存储器中,而在每次刻录数据片段成功之后,便将各笔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储存在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碟片的特定区域例如是碟片的导入区或导出区,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包含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进一步地说,当判断该次录影为成功之后,前端的伺服装置再将存储器中暂存的下次写入位置刻录至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成为该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因此,只有录制成功的完整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才会刻录至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图2而言,数据片段210的下次写入位置为"0x30000",数据片段220的下次写入位置为"0x40000",数据片段230的下次写入位置为"0x50000"。因此,在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则包括"0x30000"以及"0x40000"的结束位置。而由于数据片段230并非成功刻录的数据片段,在碟片的特定区域中的结束位置便不包括数据片段230的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因此,当在刻录过程中发生断电或录影失败时,再重新置入碟片之后,碟机便可通过先前刻录在碟片特定区域上的结束位置来恢复碟片数据。以下即根据上述概念再举一实施例说明读取碟片数据发生错误时,数据恢复方法的详细步骤。第二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例是在碟机读取碟片数据发生错误时,将数据恢复的方法。此方法首先是由碟机扫描碟片,以取得碟片中第N+l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步骤S310)。之后,碟机即根据碟片中第N+l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读取其之前的区段数据(步骤S320),以判断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步骤S330)。其中,判断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的方式是通过检查此区段数据是否包含辨认字符。当判定此区段数据包含辨认字符时,即判定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反之,当判定区段数据不包含辨认字符时,则判定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以图2为例,碟片中第N+l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即为数据片段230的尾端(例如"0x50000"),而若数据片段230为成功刻录的片段,在其之后便刻录载有其相关信息的文件系统,且此数据片段230的下次写入位置会被刻录在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成为数据片段230的结束位置。据此,在碟机被要求读取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时,便判断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之前的区段数据是否包含辨认字符(例如,影像数据辨识字符'R,,'S,,'A,,'T,),以判断数据片段230的文件系统是否存在。若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的前一区段数据包含辨认字符时,则判定此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即是数据片段230为刻录成功;反之,若不包含辨认字符时,则判定此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也就是数据片段230刻录失败。回到图3,在步骤S330中,当判断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时,即可直接读取该数据片段对应的文件系统,以恢复碟片数据(步骤S360)。反之,若在步骤S330中判定下次写入位置之前的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时,则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结束位置,以取得第N次录影成功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例如数据片段220的结束位置"0x40000"(步骤S340)。以实际应用而言,碟机可在起始读取碟片时,将此结束位置先暂存于存储器中,待之后有需要读取前几次(例如,第N次、第N-l次、第N-2次…)的结束位置时,即可直接从存储器中读取。接着,在取得前次录影成功的数据片段220的结束位置之后,碟机即以此结束位置"0x40000"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数据片段230的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并读取结束位置"0x40000"前的文件系统,而恢复碟片的数据(步骤S350)。换言之,原本碟机应该读取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的文件系统来恢复碟片数据,但是由于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之前的区段数据不是文件系统,因而代之以读取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结束位置"0x40000"来找寻并读取文件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欲继续刻录此碟片,则碟机便自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之后,继续刻录另一数据片段。也就是说,即使数据片段230刻录不完整,亦能够在碟片正常区域中继续刻录数据。然而,在曰常生活中,碟片亦可能因外力破坏(如刮伤)或其本身品质不佳,导致其中部分数据片段无法读取,此时,利用结束位置,即能够读取碟片中未受损的数据。以下再举一实施例说明。第三实施例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4,本实施例的步骤S410S440如同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310S340。首先在碟机扫描碟片而取得碟片中第N+l笔写入凄t据的下次写入位置后(步骤S410),碟机即根据此一下次写入位置,读取其之前的区段数据(步骤S420),以判断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步骤S430)。若判定不为文件系统时,则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第N次录影成功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以取代碟机原本应读取的第N+1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步骤S440)。反之,若判定为文件系统时,便直接读取第N+l笔数据的文件系统,以恢复碟片数据(步骤S470)。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440后,还包括判断在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刻录的前次录制成功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之前的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步骤S450)。若判断结束位置的区域数据不为文件系统,则返回步骤S440,再次读取该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寻找该碟片在第N-l次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也就是说,若碟片先前刻录成功的数据片段的文件系统发生损坏而无法读取时,便再次读取在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记录的结束位置,以往前找寻此碟片在第N-l次刻录数据成功时所记录的结束位置,从而读取碟片中未损坏的文件系统及其所对应的数据片段;以此类推,若第N-1次的文件系统亦因碟片缺陷等因素而无法读取时,便继续往前找寻第N-2次录影成功时所刻录的结束^f立置。在步骤S450中,当自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位置信息中所取得的结束位置之前的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时,则读取该结束位置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以读取对应该结束位置的数据片段的文件系统,而恢复碟片数据(步骤S460)。以图2而言,在取得下次写入位置"0x40000"之后,将进一步判断其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若是,则以此下次写入位置"0x40000"取代碟片中最后一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来读取文件系统,而恢复碟片数据。倘若下次写入位置"0x40000"的文件系统250发生损毁而无法读取时,便再次读取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记录的结束位置,往前找寻此碟片在前一次成功刻录数据时所记录的结束位置"0x30000",^v而读取此下次写入位置"0x30000"之前的文件系统。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结束位置,即可在读取数据发生错误时,将其余未损坏的碟片数据恢复。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可省略上述扫描碟片的动作,直接以先前刻录的写入位置信息为依据来读取文件系统,以下再举一实施例说明。第四实施例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碟机为直接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结束位置(步骤S510),而依据结束位置读取文件系统,恢复碟片的数据(步骤S520)。换言之,由于在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记录的结束位置都是成功刻录的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因此,本实施例即直接取用这些正确的下次写入位置来读取文件系统,省略了扫描石茱片的动作。举例来说,以图2而言,由于数据片段230并非成功刻录,因此,碟片导入区或导出区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写入位置信息中仅记录了数据片段210以及数据片段220的结束位置。碟机在读取碟片数据时,便直接读取写入位置信息,以取得数据片段220的结束位置"0x40000",而读取文件系统250来恢复碟片数据,从而加快读取数据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若欲继续刻录此碟片,则碟机为自扫描碟片所得的最后一笔写入数据的下次写入位置之后,继续刻录另一数据片段。以图2而言,即是以下次写入位置"0x50000"继续刻录数据片段。另外,当碟片发生刮伤或污损等情况,导致碟片中部分数据片段无法读取时,利用写入位置信息,同样能够恢复碟片中未受损的数据。第五实施例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6,首先,碟机直接读取碟片的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结束位置(步骤S610)。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取得结束位置之后,还包括判断此结束位置的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步骤S620)。若是,则依据此结束位置读取文件系统,以恢复碟片数据(步骤S630);反之,若判断结束位置的数据不为文件系统,亦即是碟片先前刻录成功的数据片段发生损毁而无法读取时,则返回步骤S610,再次读取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记录的结束位置,往前找寻此碟片在前一次成功刻录数据时所记录的结束位置,从而读取碟片中未损坏的数据片段。以图2为例,在读取下次写入位置"0x40000"的区段数据后,即判断其是否为文件系统。若是,便以下次写入位置"0x40000"来读取文件系统,而恢复碟片数据。若文件系统250发生损毁而无法正常读取时,则继续往前逐次读取碟片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记录的结束位置"0x30000",同样并判断结束位置"0x30000"的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以此类推。综上所述,本发明在读取碟片数据发生错误时,通过将特定区域中记录的结束位置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来读取文件系统而恢复碟片数据。或者,还可在读取碟片时,直接从碟片特定区域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取得结束位置,来读取文件系统,以加快读取碟片的速度及正确性。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用于在读取一碟片的一数据发生错误时,恢复该数据,该方法包括扫描该碟片,以取得该碟片中最后一笔数据片段的一下次写入位置;读取该最后一笔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之前的一区段数据;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一文件系统;若该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则读取该文件系统以恢复该碟片的数据;若该区段数据不为该文件系统,则读取前次成功录制数据片段时所储存的一结束位置;以及以该结束位置取代所述最后一笔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读取该文件系统,以恢复该碟片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成功录制数据片段之后,将该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储存于该碟片的一特定区域或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特定区域包含一导入区或一导出区,而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包含一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功录制该数据片段之前,还包括二在每次刻录结束之后,将该数据片段的下次写入位置暂存于一存储器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读取该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的步骤之后,包括读取该下次写入位置之前的该区段数据;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以及若该区^:数据为文件系统,则读取该文件系统以恢复该碟片的数据;若该区段数据不为该文件系统,则再次读取该特定区域或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寻找另一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一结束位置。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的步骤,包括检查该区段数据是否包含一辨认字符;当该区段数据包含该辨认字符时,判定该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以及当该区段数据不包含该辨认字符时,判定该区段数据不为该文件系统。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该碟片的最后一笔数据片段的该下次写入位置之后,继续刻录另一数据片段。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碟片包括数字影音光碟、蓝光光碟或高解析数字影音光碟之一。9、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用于在读取一碟片的一数据发生错误时,恢复该数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读取出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一结束位置;以及依据该结束位置读取一文件系统,以恢复该碟片的数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读取该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之前,还包括将该成功录制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刻录至该碟片的一特定区域或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读取该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之前,还包括在每次结束刻录该数据片段之后,将该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暂存于一存储器中;以及在该数据片段成功刻录之后,将该存储器中暂存的该结束位置刻录至该碟片的特定区域或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12、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读取该数据片段的该结束位置之后,还包括读取该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以前的一区段数据;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若该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则读取该文件系统以恢复该碟片的数据;若该区段数据不为该文件系统,则再次读取该碟片的特定区域或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寻找该碟片在前次成功刻录数据片段时所记录的另一结束位置。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的步骤,包括检查该区段数据是否包含一辨认字符;当该区段数据包含该辨认字符时,判定该区段数据为文件系统;以及当该区段数据不包含该辨认字符时,判定该区段数据不为该文件系统。14、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特定区域包括该碟片的一导入区或一导出区,而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一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碟片包括数字影音光碟、蓝光光碟或高解析数字影音光碟之一。全文摘要一种碟片写入数据的恢复方法,用于在读取碟片数据发生错误时,将数据恢复。此方法是先扫描碟片,以取得该碟片在前次录影时的最后一笔写入数据的位置,此位置即定义为下次写入位置,接着再读取碟片中特定区域的录影成功的数据片段的结束位置,并存入存储器中,之后当碟机被要求读取碟片中依据下次写入位置的文件系统区段数据时,碟机先判断该区段数据是否为文件系统。若该区段数据不为文件系统,则将先前在特定区域中的已取得的结束位置,来取代扫描碟片所得的下次写入位置,以读取文件系统,而将碟片数据恢复。据此,可保护碟片既有的数据。文档编号G11B20/12GK101206895SQ20071030067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发明者戴文彬申请人: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