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194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
技术背景目前各光盘播放机机芯的制造厂商技术优势越来越接近,虽然各 制造厂商及技术开发人员在管理、制造工艺上努力改进,但利润下滑 的趋势不可阻挡。虽然市场上已有的吸入式光盘播放机相关技术已经 趋于成熟,但是由于其加载机构大量使用了直齿齿轮,导致机芯传动 路线较长,装配繁琐复杂,体积庞大等缺点,已经制约到光盘播放机 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机芯作为光盘播放机的一个关键部分,用户对 其要求越来越高,如高性能、高集成度等,从而要求机芯的体积越来 越小,功能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方面更加稳定可靠,但由此带来的 矛盾也凸现出来,直接的影响就是留给机芯传动零件空间显得严重不 足,导致吸入式机芯的加载传动部分的设计优化成为机芯设计工程师 们需重点克服的困难之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要 解决的问题是使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具有结构精巧、生 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和性能优良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入式 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加载马 达组件,所述加载马达组件连接有双头蜗杆组件,所述双头蜗杆组件 分别与滚轮臂组件和夹碟机构组件传动连接。本发明所述双头蜗杆组件包括由设在芯轴上的双头蜗杆和安装 在芯轴一端的传动齿轮组成。本发明所述双头蜗杆的一端蜗杆与滚轮臂组件上的一个蜗轮相 啮合,另 一端蜗杆通过一个与之相啮合的齿轮连接夹碟机构组件。本发明所述加载马达组件包括加载马达和加载马达支架,所述加 载马达支架上设有中间齿轮,所述加载马达和加载马达支架直接安装 在主机架上。本发明所述加载马达通过安装在其轴上的蜗杆与中间齿轮连接, 所述中间齿轮与双头蜗杆组件的传动齿轮连接。本发明所述双头蜗杆组件一端安装在加载马达支架上,另一端安 装在主机架上的一个支架上。本发明所述双头蜗杆由两个蜗杆组合在一起直接注塑在一根经 过精密加工的芯轴上并形成一体结构。本发明所述双头蜗杆由两个蜗杆从两个相对方向同时旋出而一 次注塑成型。本发明所述与双头蜗杆啮合的齿轮均为斜齿蜗轮。 本发明所述滚轮臂组件和夹碟机构组件分别固定在主机架的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本发明用于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光盘加载机构,使得机芯的 加载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变得较短,占用空间较小,非常有利于超薄 吸入式光盘机机芯使用;2、 本发明可使光盘被吸入及吐出的传动过程非常平稳,噪音也 将大大减小;3、 本发明通过中间阻转两端旋出一次注塑成型技术,将塑胶双 头蜗杆一次注塑在芯轴上,使光盘加载结构更加简洁、牢固、可靠, 从根本上避免了在一支轴上同时组入两个蜗杆及一个蜗轮的装配工 艺难题所造成的易损坏塑胶件齿轮、质量难以保证的弊端。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载马达组件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双头蜗杆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双头蜗杆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l、图2所示,本发明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由 加载马达组件21、双头蜗杆组件22、滚轮臂组件23及夹碟机构组件 24组成。其中,加载马达组件21设在主机架上,所述加载马达组件 21连接有双头蜗杆组件22,双头蜗杆组件22的双头蜗杆51 —端蜗杆连接至滚轮臂组件23,另一端蜗杆连接至夹碟机构组件24。双头 蜗杆组件22由双头蜗杆51直接注塑在一根经过精密加工的芯轴52 上并形成一体结构,芯轴52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53。本发明的具体 连接方式是双头蜗杆51的一端蜗杆与滚轮臂组件23上的一个蜗轮 相啮合,另一端蜗杆通过一个与之相啮合的齿轮连接夹碟机构组件 24。所述与双头蜗杆51啮合的齿轮均为斜齿蜗轮,因而保证了啮合 齿轮之间有较大的重合度,使机芯在吸入碟片的过程中的传动更加平 稳,噪音大大降低。加载马达组件21直接安装在主机架上,所述加 载马达组件21的加载马达33通过加载马达支架31和安装在其轴上 的蜗杆与中间齿轮32连接,所述中间齿轮32与双头蜗杆组件22芯 轴52—端的传动齿轮53连接。由于传动路线较短,可减少传动零件 数量,提高了机芯的可装配性,同时也降低了机芯的成本。本发明整体结构比较简洁,占用空间较小;当碟片被吸入时加载 马达开始转动,通过加载马达组件传递动力给双头蜗杆,再由双头蜗 杆的一端把一部分动力传递给滚轮臂组件,这时碟片在滚轮臂组件的 作用下被吸入;当碟片到达一定位置时,双头蜗杆的另一端把动力传 递给夹碟机构组件,从而完成碟片的加载动作。反之,当碟片被吐出 时加载马达反转,机构的整个动作反置,完成碟片的退出动作。实现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充分利用了蜗杆与蜗轮之间的传动,因 为这种传动方式减速比大,能够縮短传动链,同时能够大大减小传动 机构占用的空间。本发明的双头蜗杆把两个单独的蜗杆有机地组合在 一起,使之成为一体。在传统注塑成型时,因蜗杆是旋转出模,且尺寸精密度要求高, 一次只能成型一只蜗杆;本发明在塑胶模具上,将 两个蜗杆的型腔连接成一体,并以中间连接部分分型、安置注胶口, 同时通过固定两个蜗杆连接的中间部分,依靠模具的精密配合,出模 时两端同时旋转,让两个蜗杆从两个相对方向同时旋出, 一次将两个 蜗杆直接注塑在了一根经过精密加工的芯轴上,形成了双头蜗杆。这 种成型技术由于是一次成型,既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 率,同时简化了装配工艺,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加载马达组件直接固定在主机架上,同时加载马达组件的 支架也可以用来安装在双头蜗杆组件的一端,而双头蜗杆组件的另一 端则由一个设在主机架上的支架来支撑,这样双头蜗杆组件的一个蜗 杆与滚轮臂组件上的一个蜗轮相啮合,可以通过双头蜗杆组件传递动 力给滚轮臂组件,而双头蜗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与之相啮合的齿 轮传递动力给夹碟机构组件。这样就形成了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 加载完整传动结构。本发明使用时,由加载马达组件传递动力给双头蜗杆组件,双头 蜗杆的一端蜗杆传动力给滚轮臂组件,这时碟片开始被吸入,当碟片 到达到一定位置时,机芯的夹碟机构组件被触发,双头蜗杆的另一端 蜗杆传递动力给夹碟机构组件,完成夹碟动作。当机芯吐出碟片时, 加载马达反转,整个传动机构反向动作,完成碟片的吐出。由于采用 塑胶成型双头蜗杆式传动结构为吸入式机芯的加载机构,使吸入式机 芯的加载部分(进出仓部分)的传动路线变短,大大地减小了机芯加 载部分占用的空间,整体布局上显得非常简洁。同时由于与双头蜗杆啮合的齿轮都使用斜齿蜗轮,因而保证了啮合齿轮之间有较大的重合 度,使机芯在吸入碟片的过程中的传动更加平稳,噪音大大降低。此 外,由于传动路线较短,可减少传动零件数量,提高了机芯的可装配 性,同时也降低了机芯的成本。并且,双头蜗杆在塑胶成型工艺上一 次完成,也是对塑胶精密成型技术的全新尝试和突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加载马达组件(21),所述加载马达组件(21)连接有双头蜗杆组件(22),所述双头蜗杆组件(22)分别与滚轮臂组件(23)和夹碟机构组件(24)传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双头蜗杆组件(22)包括由设在芯轴(52)上的双 头蜗杆(51)和安装在芯轴(52) —端的传动齿轮(53)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双头蜗杆(51)的一端蜗杆与滚轮臂组件(23)上 的一个蜗轮相啮合,另一端蜗杆通过一个与之相啮合的齿轮连接 夹碟机构组件(2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载马达组件(21)包括加载马达(33)和加载马 达支架(31),所述加载马达支架(31)上设有中间齿轮(32), 所述加载马达(33)和加载马达支架(31)直接安装在主机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载马达(33)通过安装在其轴上的蜗杆与中间齿 轮(32)连接,所述中间齿轮(32)与双头蜗杆组件(22)的传 动齿轮(53)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蜗杆组件(22) —端安装在加载马达支架(31)上,另一端安装在主机架上的一个支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蜗杆(51)由两个蜗杆组合在一起直接注塑在一根经过精密加工的芯轴(52)上并形成一体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双头蜗杆(51)由两个蜗杆从两个相对方向同时旋 出而一次注塑成型。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与双头蜗杆(51)啮合的齿轮均为斜齿蜗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滚轮臂组件(23)和夹碟机构组件(24)分别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具有结构精巧、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和性能优良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加载马达组件,所述加载马达组件连接有双头蜗杆组件,所述双头蜗杆组件分别与滚轮臂组件和夹碟机构组件传动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精巧、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和性能优良的特点。
文档编号G11B17/04GK101290784SQ20081006765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施雪松 申请人:天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