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973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芯内部结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背景技术
各式的机芯光头座在无碟片状态都必须完全锁定,这样有利于机芯在运输和无碟 状态的稳定,利于稳定的进出碟片,锁定机构的稳定可靠直接影响到整个机芯读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牢固、稳定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 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安装于光头座两侧与外壳之间,包括安装于光头座左 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L杆以及位于光头座右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R杆,光头 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并超出L杆、R杆的L轴以及R前轴、R后轴,其中,在L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L锁杆,L锁杆一端通过L锁杆转轴 固定于外壳上,在L锁杆中部设置有一 L锁杆导柱,在L杆上开设有一 L杆导槽,L锁杆导 柱延伸于L杆导槽中,L轴位于L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L锁杆转轴与L锁杆导柱之间 存在高度差;在R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R锁杆,R锁杆一端通过R锁杆转轴固 定于外壳上,在R锁杆中部设置有一 R锁杆导柱,在R杆上开设有一 R杆导槽,R锁杆导柱 延伸于R杆导槽中,R后轴位于R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R锁杆转轴与R锁杆导柱之间 存在高度差。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R锁杆为V字形,中部为锁定R后轴的凹口,R锁杆的R锁 杆转轴、R锁杆导柱以及R后轴之间为三角形分布;L锁杆的L锁杆转轴、L锁杆导柱以及L 轴之间为三角形分布。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L杆上开设有供L轴相对L杆移动的活动区,活 动区相对L杆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后端,后端尺寸较大、前端尺寸略大于L轴 直径,L轴锁定状态时L轴处于前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R杆上开设有供R后轴相对R杆移动的活动 区,活动区相对R杆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后端,前端尺寸较大、后端尺寸略大 于R轴直径,R后轴锁定状态时R后轴处于后端。在R杆前端设置有向前开设用于锁定R前 轴的喇叭状锁定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通过R锁杆、L锁杆与R杆、L杆联动实现各锁杆对光头 座的完全锁定,可从多个方向锁定光头座侧面的定位轴,锁定稳定、可靠。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0012]附图2a、2b为本实施例L锁杆与L轴之间的非锁定状态到锁定状态示意图;附图3a、3b为本实施例R锁杆与R后轴之间的非锁定状态到锁定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 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如附图1所示,本方案揭示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采相对现有锁定机构而言更加 稳定可靠,并且整个机构的设置也非常简洁。该机构安装于光头座1两侧与外壳(图中未示出)之间,包括安装于光头座1左 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L杆21以及位于光头座1右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R杆 22,光头座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并超出L杆21、R杆22的L轴31以及R前轴32、R后 轴33,并且在L杆21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L锁杆41,L锁杆41 一端通过L锁 杆转轴411固定于外壳上,在L锁杆41中部设置有一 L锁杆导柱412,在L杆21上开设有 一 L杆导槽413,L锁杆导柱412延伸于L杆导槽413中,L轴31位于L锁杆41另一端摆 动范围之内,L锁杆41转轴与L锁杆导柱412之间存在高度差,使L杆21在移动时能驱动 L锁杆41形成摆动动作;同时,在R杆22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R锁杆42,R锁 杆42 —端通过R锁杆转轴421固定于外壳上,在R锁杆42中部设置有一 R锁杆导柱422, 在R杆42上开设有一 R杆导槽423,R锁杆导柱422延伸于R杆导槽423中,R后轴33位 于R锁杆42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R锁杆转轴421与R锁杆导柱422之间存在高度差,使R 杆22在移动时能驱动R锁杆42形成摆动动作。本实施例中的R锁杆42为V字形,中部为锁定R后轴33的凹口 424,R锁杆42 的R锁杆转轴421、R锁杆导柱422以及R后轴之间为三角形分布;L锁杆41的L锁杆转轴 411、L锁杆导柱412以及L轴31之间为三角形分布。而对应的L杆21上开设有供L轴31 相对L杆21移动的活动区414,活动区414相对L杆21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 后端,后端尺寸较大、前端尺寸略大于L轴31直径,L轴31锁定状态时L轴31处于活动区 414前端。同样在R杆22上开设有供R后轴33相对R杆22移动的活动区425,活动区425 相对R杆22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后端,前端尺寸较大、后端尺寸略大于R轴直 径,R后轴33锁定状态时R后轴33处于该活动区425后端。并且在R杆22前端设置有向 前开设用于锁定R前轴33的喇叭状锁定槽426。再如附图2a、2b所示为L锁杆与L轴之间非锁定状态转为锁定状态示意图。其中 2a所示为非锁定状态时结构,此时L杆21位于相对光头座1前部分,L轴31位于该活动区 425的前端尺寸较大区域,当需要锁定时,L杆21后移,L轴31进入活动区425后端尺寸较 小区域中,如附图2b,在L杆21后移同时通过L杆导槽413带动L锁杆导柱412在动作,使 整个L锁杆41逆时针摆动至L锁杆41端部顶于L轴31上,此时通过L锁杆41与活动区 425较小区域的共同限制使L轴31不会移动。同样原理,如附图3a所示为R锁杆与R后轴33非锁定状态,当需要锁定时,R杆 22后移,R后轴33进入R杆22活动区414前端尺寸较小的区域中,如附图3b。同时,在R 杆后移时R锁杆导柱422在R锁杆导柱423的导引下顺时针摆动,R锁杆42的凹口 424从
4上而下勾住R后轴33,从而使R后轴稳定地卡于R杆中。并且,喇叭状锁定槽426也将R前 轴33锁止。从上述结构描述与动作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多个方向的锁定,可完 全保证光头座1位置的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机芯的读碟能力。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安装于光头座(1)两侧与外壳之间,包括安装于光头座左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L杆(21)以及位于光头座右侧与外壳之间可前后滑动的R杆(22),光头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并超出L杆、R杆的L轴(31)以及R前轴(32)、R后轴(33),其特征在于在L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L锁杆(41),L锁杆一端通过L锁杆转轴(411)固定于外壳上,在L锁杆中部设置有一L锁杆导柱(412),在L杆上开设有一L杆导槽(413),L锁杆导柱延伸于L杆导槽中,L轴位于L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L锁杆转轴与L锁杆导柱之间存在高度差;在R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一可摆动的R锁杆(42),R锁杆一端通过R锁杆转轴(421)固定于外壳上,在R锁杆中部设置有一R锁杆导柱(422),在R杆上开设有一R杆导槽(423),R锁杆导柱延伸于R杆导槽中,R后轴位于R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R锁杆转轴与R锁杆导柱之间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R锁杆为V字形,中部为 锁定R后轴的凹口(424),R锁杆的R锁杆转轴、R锁杆导柱以及R后轴之间为三角形分布; L锁杆的L锁杆转轴、L锁杆导柱以及L轴之间为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L杆上开设有供L轴 相对L杆移动的活动区(414),活动区相对L杆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后端,后端 尺寸较大、前端尺寸略大于L轴直径,L轴锁定状态时L轴处于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R杆上开设有供R后 轴相对R杆移动的活动区(425),活动区相对R杆横向设置并分为呈喇叭状的前端、后端,前 端尺寸较大、后端尺寸略大于R轴直径,R后轴锁定状态时R后轴处于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R杆前端设置有向前 开设用于锁定R前轴的喇叭状锁定槽(426)。
专利摘要一种机芯光头座锁定机构,安装于光头座两侧与外壳之间,包括L杆、R杆、L轴、R前轴、R后轴,在L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L锁杆,在L锁杆中部设置有一L锁杆导柱,在L杆上开设有一L杆导槽,L轴位于L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L锁杆转轴与L锁杆导柱之间存在高度差;在R杆外侧的外壳上设置有R锁杆,在R锁杆中部设置有一R锁杆导柱,在R杆上开设有一R杆导槽,R锁杆导柱延伸于R杆导槽中,R后轴位于R锁杆另一端摆动范围之内,R锁杆转轴与R锁杆导柱之间存在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通过R锁杆、L锁杆与R杆、L杆联动实现各锁杆对光头座的完全锁定,可从多个方向锁定光头座侧面的定位轴,锁定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G11B7/08GK201741386SQ20102022674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阳荣华 申请人: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