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771781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的复制(copy 拷贝)控制。
背景技术
关于上述技术领域,在专利文献1中以“将仅允许复制一代的信息(Copy One Generation)改写记录成禁止再复制(Copy No More 禁止再次复制)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为课题,作为解决手段记载了“在记录后的规定时间内,仅允许复制一代(Copy One Generation),来补偿因记录时的缺漏(缺陷)等记录中断的部分。此外,在介质上将同一数据流记录2份,一份用于正常的观看,另一份根据需要移动到其它介质并加以保存。”近年来,随着数字广播的服务扩大,能够记录数字广播的记录装置也得到普及。关于数字广播的记录,在将接收到的数字广播记录在记录装置中内置的HDD (硬盘驱动器),在数字广播的节目是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从HDD向其它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HDD)复制数字广播的节目,在数字广播的节目允许一代的记录(意为不允许对复制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复制(二代以上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从HDD向其它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HDD)移动 (Move)数字广播的节目。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即使在上述数字广播的节目为允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也能够进行复制,从而能够在记录中断的情况下进行补充记录。然而,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则和以往一样,不允许复制。 例如,可以预想在不能同时进行将节目录像到HDD和从HDD复制到光盘的记录装置中,在想记录的节目繁忙(繁多)、对HDD的访问集中的情况下,在没有完成从HDD到光盘的复制时就超过了规定时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2-319227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例如在将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时的输出路径是经由LAN的路径的情况下,共用(共有)专用密钥信息,该密钥信息用于在第一记录装置与第二记录装置之间执行认证,确认在保持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状态下的移动处理能力以及对在保持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数字内容的加密和解密,对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附加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信息并加以传输(输送)。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制控制方法,其接收数字内容和对该数字内容的复制进行控制的多种复制控制信息,根据上述复制控制信息将上述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该复制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上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表示允许一代复制的复制代次信息时,在接收到的上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第二信息表示允许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复制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能够在能够将数字内容最多复制上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记录装置中对该数字内容进行记录管理,将上述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在保持上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第二记录装置,并且,在将上述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时的输出路径经由LAN 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记录装置与第二记录装置之间执行认证,共用(即,共享或共有)专用密钥信息,该专用密钥信息用于在保持上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的移动处理能力的确认、以及在保持上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的数字内容的加密和解密,对在上述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赋予上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信息并加以传输。发明的效果根据上述方式,在记录数字广播的节目时,能够在实施复制控制的同时,提高所记录的内容的可用性(便利性)。


图1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图2是表示发送装置(信息发送装置)1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作为复制控制信息的其中之一的内容使用描述符(Content Availability Descriptor)的构造的例子。图4是内容使用描述符的各字段(field 场)的记录例子。图5是作为复制控制信息的其中之一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构造的例子。图6是控制复制代次的信息的例子。图7是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内容使用描述符的各字段在接收装置3中的接收处理的例子。图8是发送装置1通过利用复制控制信息保护节目内容的应用例。图9是接收装置(信息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时的控制的例子。图10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11是表示附加了时间戳(时戳)的传输包的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在记录介质上记录节目内容的例子的图。图13是表示记录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复制节目内容的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7是表示在记录允许一代复制(S卩,允许复制一代)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复制数(复制次数)的限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9是表示在“允许限制个数的复制”方式下存储的内容的替代输出目标地及其复制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0是表示DTCP中内容类文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经LAN与记录装置数字连接的系统结构例的图。
图22是表示网络界面部106对应LAN时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3是表示设备认证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4是表示利用HTTP协议传输内容时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传输在复制控制信息中包含复制允许个数的内容时的步骤的子的图。
图26是表示内容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转录(diAbing,翻录)菜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8是表示转录菜单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29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0是表示DTCP中内容类文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其它形式的例子的图。
图31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2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3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4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5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6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7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8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39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0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1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2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3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4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5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6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7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8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49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50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个例子的图。
图51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2是说明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 接收记录再现部101 调谐器解码部(解调部)102 选择器103 分离·抽取部(分离抽取部)104 输入缓冲器105 解码部106 网络接口部(网络界面部)107 缓冲管理部108:时钟再现部109 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10:时间戳附加部111 读出部112:写入部113:内置记录介质114:控制部115:用户接口部116:输出部117:固定时钟发生部118:可移动记录介质119 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20 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1 记录装置122 记录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适合于本例子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涉及允许一代复制的信息的处理。〈系统〉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举例说明通过广播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并进行记录再现的情况。1是设置在广播站等信息提供站的发送装置,2是设置在中继站或广播卫星等中的中继装置,设置在用户的家庭内等的3是接收装置(信息接收装置),10是内置在接收装置3中的接收记录再现部。接收记录再现部10中能够记录所广播的信息并加以再现。发送装置(播放装置)1通过中继装置2传输调制后的信号电波。除了如图所示那样利用卫星的传输外,也能够使用例如利用电缆的传输、利用电话线的传输、利用地波的传输和/或利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的IPd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网际协议)的传输等。接收装置3所接收的该信号电波如下所述,解调成为信息信号后,根据需要转换成适合于记录的信号而被记录。此外,在接收装置3内置有显示屏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该显示屏视听(观看)信息信号所表示的视频和音频,在接收装置3没有内置显示屏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将接收装置3与图中未示出(未图示)的显示屏连接,视听信息信号所表示的视频和音频。〈发送装置〉图2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发送装置1的构成例的框图。11是源产生部,12是利用MPEG或者H. 264方式等进行压缩的编码部,13是扰码部,14是调制部,15是发送天线(信息发送天线,或广播天线),16是管理信息附加部。在包括摄像机和/或记录再现装置等的源产生部11产生的视频音频等信息,为了能够在较少的占用带宽下传输,由编码部12进行数据量的压缩。根据需要在扰码部13中进行传输加密, 使得仅特定的视听者能够视听。在调制部14被进行调制,使得成为OFDM、TC8PSK、QPSK等适合于传输的信号之后,从发送天线(信息发送天线)15作为电波向中继装置2发送。此时,在管理信息附加部16中,附加用于控制复制的信息即复制控制信息和/或当前时刻等 fn息ο此外,一个电波中经常通过时分和/或扩频(Spread Spectrum)等方法多路复用 (多路传输)多个信息。虽然为了简化,没有在图2中画出,但是此时,源产生部11和编码部12的系统存在多个,编码部12和扰码部13之间配置了多路复用多个信息的多路复用部 (Multiplex 部)。〈复制控制信息〉复制控制信息是对能否复制和/或次数等限制进行控制的信息,例如由管理信息附加部16附加。包含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等。图8表示通过利用复制控制信息而进行节目内容的保护的应用例。“可应用”表示对于与各种服务(业务)形式对应的内容,作为使用了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代次限制,可供发送方选择的方式。例如,如果是“按次付费(pay-per-view) ”,则表示可以使用任意数字复制控制信息,另一方面,如果是“按月等付费广播”,则表示信息发送方不能选择“禁止复制”。关于“套餐(7,7卜)/单个频道(〒4 7 ) ”,在收费广播等中对将多个频道一起签订合约称为套餐合约(契约),按每个频道签订合约称为单个频道合约。“上述之外”包括例如“并非收费广播,不进行内容保护的节目的情况”。图3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内容使用描述符的构造的例子。内容使用描述符是例如由管理信息附加部16生成并被附加,容纳(存储)在MPEG-TS的PSI O^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节目专用信息)(例如PMT (Program Map Table 节目映射表)等)、 或者 SI (Service ^formation 服务信息)(例如 EIT (Event Information Table 事件信息表)、或SDTGervice Description Table 服务描述表)等)中并被发送的信息。内容使用描述符的用途为,在对该节目描述与存储(记录)和/或输出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被配置(发送)。其意思是,在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数字复制模式位)的1比特(bit 位)的字段为“1”的情况下,即使在图5中说明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也能够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来记录。在为“0”的情况下不能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来记录。此外,在该节目为输出保护的对象时一定配置(发送)内容使用描述符。该输出保护意为,利用内容使用描述符的输出保护位(encryptionjiiode 加密模式),对于“允许无限制条件复制”的内容的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换句话说,虽然在数字接口的输出和/或向记录介质进行复制时进行加密,但对复制的次数和代次不加以限制。实际上变得不可能向国际互联网再进行发送。也称为“带输出保护自由复制”或EPN(encryption plus non-assertion 加密但不主张权利)。此外,在该节目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并且不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的情况下一定配置(发送)。图4是内容使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描述内容的一个例子。"decription_tag(描述标签)”中记录表示内容使用描述符的“OxDE”。 “descriptionjength(描述长度)”中记录内容使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digital_ reC0rding_C0ntr0l_m0de (数字复制控制模式)”中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并且不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的情况下记录“0”。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并且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的情况下记录“ 1”。“encryptionjiiode”中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并且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的情况下记录“ 0 ”。“retenti0n_m0de(保持模式或保留模式)”表示临时存储控制位,记录“0”,表示即使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recordingjontroldata”(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 “禁止复制”,也能够临时存储。“retentior^state (保持状态)”表示临时存储允许时间, 记录表示能够存储1小时30分钟的“111”。此外“image_constrain_token(图像限制标记)”、“retention_state”、“encryption_mode”在默认的状态下为 “1”。“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包括复制源、复制目标在内,复制的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此外,在具有向可移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功能或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的情况下,也包括它们而被限制。具体而言,例如令复制源和复制目标的内容,除了模拟视频、音频输出和数字音频输出外,执行复制数限制或者复制的禁止 (禁止再复制)。如果在上述限制内,则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者复制目标的内容。此外,类似缩略图等仅用于内容管理的目的的对象不包括在复制内。针对各字段,作为接收方的处理,在后面图7说明。图5是作为复制控制信息的其中之一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构造的例子。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为例如由管理信息附加部16生成并被附加的、容纳在MPEG-TS的PSI ((例如PMT等)或者SI (例如EIT或SDT等)中并被发送的信息。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表示通过“digitalrecordingjontroldata” (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2比特的字段,控制复制代次的信息。图6是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例子。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00”时表示无条件限制地允许复制,为“01”时表示根据广播业务提供商的定义,为“ 10”时表示允许一代复制,为 “11”时表示禁止复制。其中,允许一代复制的意思是,虽然能够记录(第一代的复制)所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但在记录后不能复制(copy)广播信号。图3和图4的内容使用描述符也称为复制个数限制信息,图5和图6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也称为复制代次限制信息。〈接收装置〉图10为表示图1的系统中接收装置3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0中,表示信息、PCR 等的流动的线交叉的地方并不接触。但是,有黑点的部分有接触,表示从该处分叉。接收装置3为接收数字广播或者经由网络的IPdnternet Protocal:因特网协议)广播,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接收装置。作为图像压缩技术,对于处理以MPEG(M0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活动图像专家组)方式编码、以MPEG2-TS方式多路复用(多重化)的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接收装置3包括接收记录再现部10、控制部114(例如,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用户界面部115(例如作为输入装置,键盘、鼠标或遥控器等)。本结构例中,各部分作为硬件要素来说明,但也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一部分。此外也适用于经由网络的VOD(Video On Demand 视频点播)、下载等向特定用户发送和/或接收视频内容、音频内容等。将它们统称为信息分发(信息发送)。控制部114通过总线部与本接收装置的各部分(包括接收记录再现部10)相连接,控制接收装置整体的动作。此外通过用户界面部(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从用户接收各种命令信号,基于该命令信号,控制经总线部相连接的各部分,由此执行各种控制。接收记录再现部10包括调谐器解码部101、选择器102、分离 抽取部103 (例如 demultiplexer 多路信号分离器)、输入缓冲器104、解码部105 (例如MPEG解码器)、网络接口部106、缓冲管理部107、时钟再现部108、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时间戳附加部110、 读取部111、写入部112、内置记录介质113、输出部116、固定时钟发生部117(例如石英振荡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 内置记录介质113(也称为第一记录介质)以及可移动记录介质118 (也称为第二记录介质)例如为硬盘驱动器(HDD)、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光磁盘等能够随机访问的介质。输出部116 为利用 CRT (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PDP (Plasma DISPLAY Panel 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的显示部、利用扬声器等的音频输出部或者向其它显示装置等输出模拟或数字的视频数据/声音数据的复合视频输出端子、S视频输出端子(S端子)、D视频输出端子(D端子)(以上是模拟视频输出端子)、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高清晰多媒体接口 )输出端子(数字视频输出端子)、光声音输出端子(数字声音输出端子)等。输出部116将解码得到的视频/声音在作为输出装置的显示部/声音输出部再现。此外,通过输出端子(例如HDMI)将视频/声音内容数据等输出到其它显示装置、声音再现装置等中。来自该输出端子的视频/声音内容数据,以基于各自的输出规格(格式)的内容保护方式的形式输出, 因此实施了内容保护。调谐器解码部101通过无线(卫星、地波(地面波))、电缆等广播传输网接收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对于通过用户界面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物理的或者虚拟的频道的频率执行选台和检波处理。此外,将执行数字解调和纠错处理后的MPEG2-TS(传输流)输出到选择器102。选择器102根据来自控制部114的控制,进行3输入1输出的选择处理,将其输出向分离·抽取部103输出。分离 抽取部(也可称为“分离抽取部”或“分离提取部”)103从输入的MPEG2-TS 分离和抽取(提取)通过用户界面部(也称为“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将分离抽取的传输包输出到时间戳附加部110 和网络接口部106。此外,分离·抽取部103从通过用户界面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分离和抽取视频和声音的PESO^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 包基本流)或者ES (Elementary Stream 基本流),输出到输入缓冲器 104。ES为进行压缩、编码而得到的图像/声音数据,PES是将图像ES或声音ES分割成适当大小并打包所得。此外,分离·抽取部103从通过用户界面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抽取PCRO^rogram Clock Reference 节目时钟基准),输出到时钟再现部108。分离 抽取部103从通过用户界面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对表示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上的频道(节目)的标题和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进行检测,进一步,生成数据的加密密钥,输出到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该表示频道 (节目)的标题和节目的开始和/或结束的日期时间、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容纳(存储)在例如MPEG-TS的PSI或者SI信息中,从发送装置1发送。输入缓冲器104临时存储来自分离·抽取部103的视频/声音的PES或ES。解码部105通过将输入缓冲器104中存储的PES或ES所对应的DTS (Decoding Time Stamp 解码时间戳)/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演示时间戳)与来自时钟再现部108的 STC(System Time Clock 系统时钟)计数值进行比较,得到解码/显示时间,由此取出输入缓冲器104中存储的视频/声音的PES或ES并进行解码,解码得到的视频/声音被输出到输出部116。缓冲管理部107监视输入缓冲器104中解码部105未处理的传输包的量,根据该量控制读取部111的读取的开始和停止。时钟再现部108利用PCR,再现与例如图中未示出的发送装置1侧的编码/多路复用部的系统时钟频率一致的接收机的系统时钟。再现的系统时钟输出到时钟再现部108的内部STC计数器、时间戳附加部110等。此外,将根据再现的系统时钟进行动作的STC计数器的STC计数值输出到解码部105。时间戳附加部110根据例如在时钟再现部108再现的系统时钟或者基于图中未示出的石英振荡器动作的计数器生成时间戳,在由分离 抽取部103分离、抽取得到的传输包分别附加时间戳,输出到写入部112。图11表示附加了时间戳(时戳)的传输包的结构例。MPEG规格(标准)的188 字节长的传输包(TSP)在开头(前头)附加了 4字节的时间戳(例如接收机接收到传输包的时刻),成为192字节长度的包。时间戳中保存了该传输包到达时的时间戳信息。MPEG 规格的TS包括开头4字节的头部和在其之后的184字节的载荷(payload)(或者,适配域 Adaptation field)。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内容信息生成部)119基于来自分离·抽取部103的标题和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密钥信息,生成管理信息,输出到写入部112。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也可以从发送机1接收图3 图6所说明的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直接(原样)作为管理信息使用,也可以基于这些信息生成新的信息。写入部112进行将管理信息和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处理,其中该管理信息是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该加密数据是基于上述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由时间戳附加部110附加了时间戳的传输包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具有加密数据的一个传输流作为一个数据文件或将其分割得到的2个以上的片段数据文件,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上,其中该加密数据是对包含某频道(换言之,某节目内容、下载得到的内容)的视频/声音数据的、附加了多个时间戳的传输包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此外,时间戳也可以说是与附加了该时间戳的传输包的时间的位置相关的时间信息。例如,也可以说是与来自分离·抽取部103的传输包被输入到时间戳附加部110时的时刻、或者作为基准的传输包(例如相邻的之前的、或者最开头的传输包)之间的时间差。 该时间戳与如上所述预先包含在传输包中的时间戳(例如PCR、DTS或PTS)不同。图12表示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记录节目内容的例子。对每个节目,将表示节目内容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和作为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 (视频声音等)分别记录在管理信息区域501和数据区域502。管理信息中记录例如表示节目内容的标题的文件编号503、表示节目的开始、结束时间日期的时间日期504、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和记录大小505、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等。在数据区域 502中,从与管理信息区域501中记录的开始地址505对应的地址开始写入节目内容。每次新记录节目内容时,文件编号1、文件编号2、……文件编号η和管理信息以及节目内容被依次记录。复制信息507为包含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中的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例如为2比特的信息,考虑指定为00 =允许复制(Copy Free)10 =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11 =禁止复制(Copy Never)此时,在接收装置3中,对以“Copy One Generation”记录的节目内容,将以01 = 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过一次的节目内容定义为不能再复制(No More Copies)。指定的方式既可以与如图6所说明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相同地应用,也可以单独应用在接收装置3中。复制个数508为包含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中的复制个数控制信息。复制个数508为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基于从分离 抽取部103接收到的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生成的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且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为“是”的情况下,将节目内容作为“No More Copies”进行记录,存储表示用于使得允许在同一或者不同的记录介质上、以相同或者不同的格式(标准)进行复制的复制允许个数的信息,例如输入表示允许9 个复制的“9”。该数值符合规格(标准)等即可。另一方面,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且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为“否”的情况下,将节目内容作为“No More Copies”进行记录,输入“0”(意思是不允许复制)作为表示用来使得不允许复制的允许个数的信息。此外,存储在作为将“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作为“No More Copies,, 记录的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即MPEG-TS的PSI或者SI中、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不改变。此外,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以及密钥信息506为了不被不正当地篡改,例如被加密。回到图10的说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通过读出部(读取部)111读出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管理信息,解析(分析)该管理信息的内容,在进行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存储的节目内容的再现、复制或移动时,为了能够通过用户界面部(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 进行节目内容的选择,向控制部114传递节目内容的标题和/或节目的开始、结束时间、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等。此外,向读出部111传递用于将加密数据解密的密钥信息。读出部111通过缓冲管理部107或者控制部114被控制,从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读出管理信息,输出到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从内置记录介质113 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依次读出加密数据,将基于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传来的密钥信息对加密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解密)并附加了时间戳的传输包输出到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将基于石英振荡器等固定时钟再现部117动作的计数器的计数值、与附加了由读出部111读出的时间戳的传输包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在一致的情况下,从传输包删去(除去)时间戳,输出到选择器102和网络接口部(网络界面部)106。 此外,如上所述,在由缓冲管理部107监视输入缓冲器104的残留量,根据该量控制读出部 111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比较计数值和时间戳,从传输包删除时间戳,输出到选择器102和网络接口部106。尤其是,普通再现(一倍速再现)之外的再现时,优选用该方法进行输出。网络接口部106通过线路(IEEE 1394电缆或LAN电缆或无线等)连接有作为输出目标/输入源的其它装置(家庭内的录像机、显示器、个人计算机等,或者家庭外的服务器等)。而且,接收由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删除了时间戳后的视频/声音等传输包或者由分离 抽取部103分离、抽取的传输包,将这些传输包通过线路转换成符合各自的传输规格的格式,向作为输出目标地的其它装置输出内置记录介质113和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存储的视频/声音数据、或者由调谐器解码部101接收的视频/声音数据。此外,通过线路从作为输入源的其它装置将视频/声音等数据以符合各自的传输规格的格式输入,转换成传输包,输出到选择器102。此外,网络接口部106也可以有多个。<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信息接收和记录处理>针对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图3 6中说明的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接收装置3的处理的详细例子进行说明。图7表示在接收装置3中对内容使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如果“descriptoLtag”(描述标签)为“OxDE”,则判断该描述符为内容使用描述符。通过“descriptorjength”判断内容使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如果“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为“ 1 ”,则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判断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如果为“0”,则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 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对象。关于“ imagejonstrainttoken”,无论是什么值都判断为不施加视频信号输出的分辨率(清晰度)的限制。关于“retentioru mode”,无论是什么值都判断为能够临时存储。对于“retentior^state”,无论是什么值,均判断为临时存储允许时间为1小时30分钟。如果“encryptionjiiode”为“1”,则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的情况下,判断为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不实施保护。 如果为“0”,则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的情况下,判断为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另外,在由于某种理由没有配置(发送)内容使用描述符的情况下,各字段可解释为以下的值。digital—recording—control—mode = “1”,image_constraint_token = “1”, retention—mode = "0,,,retention_state = "111,,,encryption—mode = "1,,。图9表示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时的控制的例子。图9所示的内容例如为,在存储节目内容时,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 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 10”,“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将记录介质上的复制控制信息作为“禁止再复制”来存储。但是,在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的情况下,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来存储。此外,在“禁止再复制”下进行存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改变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的值。此外,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10”,“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不能生成多个复制。但是,以备份为目的,存储到用户无法访问的区域的情况除外。此外,上述限制是按照每个广播接收部被施加的,在存在多个广播的接收部的情况下,按照每个广播接收部实施上述限制。关于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能够从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存储的节目内容生成N 个复制。N的值例如基于标准(规格)即可。在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来生成复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利用移动功能等,在能够确定生成的复制的个数的情况下进行复制。例如, 存在能够识别接口是IEEE 1394,输出目标是对应DTCP规格的装置的情况。此外,使生成的复制为“禁止再复制”或者与其同等的状态。此外,在对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而存储的节目内容进行再现并输出的情况下,在高速数字接口进行由 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数字传输内容保护)规定的No More Copy的处理并输出。关于模拟视频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可作为“允许一代复制”来输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包括复制源、复制目标在内复制的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此外,在存在向可移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功能和/或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的情况下,也包括它们来进行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复制源和复制目标的内容,各自除了模拟视频、声音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以外,被实施复制数的限制或者复制的禁止(禁止再复制)。如果在上述限制内,则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者复制目标的内容。关于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而被记录(存储)的内容,向记录介质进行的数字记录(复制)以及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复制,除了记录(存储)的源内容之外,能够生成最多9个复制。不过,在记录时和记录后,以备份为目的,在用户无法访问的区域进行的记录(存储)除外。生成规定数目(9个)复制后的源内容,与“禁止再复制”的内容同样地可以移动。此外,还能够将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被管理的内容,在保持内置或者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管理的复制数的状态下移动,但是在此情况下,使得移动前和移动后合计的复制数不变。“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向内置记录介质的复制或者经由高速数字接口的复制时的复制数的管理,与可移动的内容为10个的情况等价。此外,对于模拟视频输出以及数字声音输出,能够以“允许一代复制”方式输出,不包括在复制数的限制中。对于向可移动记录介质的记录,如果能够管理与上述说明同等的复制数,就能够以“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状态记录内容。但是,在将内容同时记录至可移动记录介质和存储介质、或者同时记录至多个可移动记录介质时,共同管理多个该可移动记录介质和存储介质各自允许的复制数的总数,使得不超过每单个的广播的接收部。保持“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内容的复制数的状态下的移动的意思是,将移动源管理的复制数的全部或其一部分进行移动。此时,使得移动前和移动后的合计的复制数不变。 具体而言,移动前的内容的可复制数为m,移动其中η个时,移动源的内容的可复制数成为 (m-n),移动目标的内容的可复制数成为(n-1)。此外,类似缩略图那样仅用于内容的管理的目的的对象不包括在复制内。用于内容管理的目的的对象,除了从视频信息生成的缩略图外,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声音信息形成的或利用字幕信息形成的。图18是用于理解上述说明的复制数的限制的图,有接收装置3、网络接口部106、 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记录装置121例如通过IEEE 1394与网络接口部106连接,作为版权保护方式利用DTCP。记录装置122通过有线LAN或无线LAN与网络接口部106连接,作为版权保护方式利用DTCP-IP (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上的数字传输内容保护)。例如在如此连接的情况下,从广播接收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中总数必须在10个以内。在此情况下,例如是如下情况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有允许复制4个的状态的内容,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有允许复制2个状态的内容,在记录装置121有1个内容,在记录装置122有1个内容。在接收广播信号进行记录时,也可以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中同时进行记录,按照成为上述个数的方式来进行记录,也可以最初仅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上进行记录,之后复制到可移动记录介质 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图19是用于理解上面说明的以“允许限制个数复制”方式存储的内容的替代输出目标及其复制控制的图,输出源例如为接收记录再现部10的内置记录介质113,但是输出部116的模拟视频输出(复合视频输出端子、S端子、D端子等),作为复制控制,使用 CGMS-A (Copy Gen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Analog 复制(拷贝)代次管理系统 / 模拟)和Macrovision,CGMS-A的控制仅允许一代复制,Macrovision的控制继承APS (Analog Protection System 模拟保护系统)的值。作为复制控制,数字声音输出(光声音输出端子等)使用SCMS 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 连续复制管理系统),其控制仅允许一代复制。此外,作为复制控制,网络接口部106的高速数字接口(IEEE 1394端子等)使用 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数字传输内容保护),其控制在再现时为不能再复制(No more copies),复制时为移动(Move)。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18,在记录目的地(记录目标)进行禁止再复制的复制控制。通过这样根据不同的输出目的地(输出目标)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接收广播并记录时,能够在多个记录介质或记录装置上记录多个同一节目,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同时获得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上述记录装置121、122分别通过IEEE 1394、LAN被连接, 但不必限定在IEEE 1394和LAN,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法被连接。如上所述,将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而被管理的内容,在保持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管理的复制数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时,需要使移动前和移动后合计的复制数不变, 说明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在通过DTCP-IP传输TS包的情况下,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被设定,图20是表示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包括 retenti0n_m0Ve_m0de(保持移动模式),表示是否规定了数字流的临时存储和/或移动模式;retention_state (保持状态),表示临时存储的时间;表示是否允许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的复制的DTCP_CCI (DTCP_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DTCP复制控制信息)(具体而言,表示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禁止再次复制(No More Copies)、允许复制(Copy Free:允许自由复制)以及禁止复制(Copy Never)) ; EPN,在DTCP_CCI表示允许复制的情况下,表示该容许复制是否为EPN主张(asserted)的自由复制;Count (计数),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C0py_C0Unt_M0de (复制计数模式),表示Count信息是否有效; Image_Constraint_Token (影像强制标记),表示在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的再现输出时, 施加了分辨率限制;APS(Analogue Protection System 模拟保护系统),表示在对MPEG格式的数字流进行模拟转换并输出时,是否实施模拟输出的保护。在传输MPEG2-TS之外的内容,例如MPEG2-PS等时,也可以在作为与DTCP-IP规格所定义的传输内容不同的包而附加的包中存储上述的内容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当然,在传输MPEG2-TS时,也可以在与传输内容不同的包中存储内容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上述的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来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被管理的内容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复制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能够提高用户便利性,同时获得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即,通过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0py_C0Unt_M0de 和Count信息,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被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被管理的内容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复制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该内容。此外,在利用扩展DTCP-IP规格而得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信息,不存储所接收到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原样(保持原样地)通过有线/无线LAN等输出(广播实况(现场)输出)时,能够作为“允许一代复制”输出到LAN连接的多个设备中(但不超过在“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中限制的复制数的范围)。其中,在通过DTCP-IP规格连接的设备的数目受限制的情况下遵循这种情况。或者可以将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目)限定为1个,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输出。选择哪个输出,例如如果由规格(标准)规定,则遵循规格即可。
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向通过有线/无线LAN等连接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能够作为“允许一代复制”输出到LAN连接的多个设备中(但不超过在“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中限制的复制数的范围),或者可以将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数目)限定为1个,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输出,在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在利用将DTCP-IP规格扩展而得到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信息,以 “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方式向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记录“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并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到LAN连接的设备时,能够作为“允许一代复制”输出。在不向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记录“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而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到LAN连接的设备中时,能够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输出。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上以“允许一代复制”记录“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时,在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到LAN连接的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输出。选择哪个输出,例如如果由标准(规格)规定,则遵循标准即可。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根据向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状态,能够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能够向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在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此外,在利用将DTCP-IP规格扩展而得到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信息,不存储所接收到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只接(保持原样地)通过有线/无线LAN等输出时,能够连接多个以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目),也能够将复制数分割而输出, 复制的合计(总数)限制在由标准(规格)规定的数目(例如10个)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将接收到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以实况广播的方式输出,向通过有线/无线LAN等连接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能够连接多个以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目),能够将复制数分割输出到各设备,在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此外,将“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存储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上的内容,利用将DTCP-IP规格扩展而得的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 也能够将以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目)限定为1个,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输出(移动)。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能够将以 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目)限定为1个,将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存储的内容作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输出(移动),在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在上述的说明中,使用了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Count和表示Count信息是否有效的Copy_count_Mode,但是不使用Copy_count_Mode,仅使用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Count,也能够没有问题地应对。在记录介质是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情况下,除了图9还有别的限制。对于节目内容向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数字记录,在TV、数据服务的数字记录或者声音服务的数字记录中,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 10”,接收“允许一代复制” 的节目内容进行记录时,对于接收到的内容,即使是第一代次,也不允许3个以上的复制 (例如,接收广播并记录时不能同时在3个以上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值(例如3个以上)例如遵循规格即可。此外,记录格式相同的一代的复制不能生成多个。不过,以备份为目的,向用户无法访问的区域的数字记录除外。此外,对数字记录介质的限制针对每个广播接收部施加,在有多个广播的接收部的情况下,上述限制施加在每个广播接收部上。在接收装置配备不对应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的记录方式的情况下,对于数字复制白勺 copy_control_type 为 “01”、 digital一recording一control—data 为 “10” 白勺数字内容,不论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的值如何,均按“允许一代复制”的处理进行数字记录。图13是表示在接收装置3中,在记录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从来自分离 抽取部103的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识别到为“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附加了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的节目内容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使得不能再复制,即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 (SAOl)。从例如控制部114向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通知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内置的还是可移动的(SA02)。在为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使其为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的状态(SA04)。此外,与上面说明的不允许3个以上的应用的关系,不同点为上述是例如接收广播并记录时(生成第一代复制时)的复制控制,而图13的说明是在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后(生成第一代复制后)的复制控制。在为内置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判断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为“是”还是“否”(SA03)。在为“否”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使其为能够移动(Move)的状态(SA04)。当然也能够进行删除等。在为“是”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使得成为节目内容的复制可为N个的状态(SA05)。由此,使完成记录的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复制多个,具有提高可用性的效果。进一步,通过根据记录介质是内置还是可移动来判断是否允许多个复制,在为内置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对节目内容进行本地加密,进一步地对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复制信息、节目复制个数也加密而进行管理,避免不正当地篡改。另一方面,在为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考虑了各种管理方法,由于存在不能如上述说明的内置记录介质的情况那样进行管理的部分,因此也考虑有无法避免不正当地篡改的可能。由此,在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复制处理>图14是表示接收装置3中复制节目内容的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对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 (No More Copies)、复制个数为“N” (N ^ 0)的节目内容进行复制时,监视该复制处理是否结束(SB01)。
结束了的情况下,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 “N-1”(N兴0),使得为节目内容的复制允许N-I个的状态,在复制目标(目的地)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使得为禁止再复制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使得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状态(SB04)。在未结束的情况下,监视复制处理是否中断(SB02)。未中断的情况下,监视复制处理是否结束(SBOl)。在中断了的情况下,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 "N-1 ”(N Φ 0),使得为节目内容的复制允许N-I个的状态,在复制目标的记录介质为能够记录多个的情况下删除复制途中的节目内容(SB(XB)。但是,由于在为只能进行一次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无法删除,所以不执行删除处理。由此,具有能够可靠地进行复制目的地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代次管理的效果。此外, 即使在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复制处理中断的情况下,复制目的地中也不留下不需要的节目内容,因此省去了之后的删除工作,具有提高便利性的效果。并且,上述的删除既可以是将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物理的方式(物理地)删除,也可以通过删除管理信息使得虽然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存在,但无法再现(间接地删除)。此外,上述的说明中在发生复制处理中断的情况下,删除复制目的地的内容,但如果不删除能够提高便利性则也可以不删除。<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移动(Move)处理>图15是表示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步骤的流程图。对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 (No More Copies)、复制个数为“0”的节目内容进行移动(Move)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结束(S⑶1)。在结束了的情况下,删除移动源的记录介质的节目内容和与该节目内容相关的管理信息,在移动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使得为禁止再复制的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使得为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状态。在未结束的情况下,监视移动处理是否中断(SC02)。未中断的情况下,监视移动处理是否结束(SC01)。中断了的情况下,将移动源记录介质在移动途中但尚未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上的部分的节目内容以及与该节目内容相关的管理信息保存,使已经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上的节目内容不能再现。保存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移动途中的节目内容,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 (No More Copies),使得为禁止再复制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使得为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状态(SC03)。由此,具有能够可靠地进行移动目的地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代次管理的效果。此外, 即使在由于某些原因发生移动处理中断的情况下,也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上分别保存节目内容,不会因中断而使得节目内容无法视听,因此具有提高利用便利性的效果。另外,上述的删除既可以是将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从物理上删除,也可以通过删除管理信息使得虽然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存在,但无法再现(间接地删除)。另外,在上面的说明中,复制源或者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为能够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进行管理的记录介质。在不能进行管理的情况下,禁止复制或者移动处理。此外,在上面的说明中,针对从广播站(台)发送的节目内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除了广播站,例如对于从节目内容提供业者(服务商)等发送的节目内容也能够适用。此外,可移动记录介质是指,具有能够从接收装置取下的独立形态、并且在其它具有再现功能的装置中也能够再现的记录介质。此外,移动(Move)是指,将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 ” 的节目内容复制到其它记录介质后使(作为移动源的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该节目内容不能再现,进行节目内容的移动。在此,使得不能再现是指,通过节目内容自身的删除、加密密钥的删除或管理信息的删除等,使得再现变得不可能。优选在移动处理的中途(途中), 不同时有超过1分钟再现长度的节目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两者中以能够再现的状态存在。在上面的说明中,对于“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且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为“是”的节目内容,根据记录介质是内置记录介质还是可移动记录介质来进行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判断,但也可以根据是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来进行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判断。在此,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例如为,对于在上述图12说明过的表示节目内容的内容的管理信息中的复制信息 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其它的文件编号503、日期504、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以及记录大小505等),能够进行管理使得不能被不正当地篡改的记录介质。图16表示能够进行这样的多个复制的管理(也称为复制个数控制、个数控制复制)的记录介质(安全可移动记录介质)的结构例。为在一个记录介质上一并具有用户能够访问的普通(正常)区域和用户不能访问的防篡改(tamper resistant)区域的结构。 存储在防篡改区域中的机密信息,通过与能够处理该记录介质的装置之间的认证处理,在能够确认到认证的情况下能够访问,使得能够管理机密信息。通过将上述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存储在该防篡改区域中来管理,使得不正当地篡改无法进行。另一方面,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指,对于表示节目内容的内容的管理信息中的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其它的文件编号 503、日期504、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以及记录大小505等),能够进行管理使得不会被不正当地篡改的记录介质。图17表示一种流程图,该流程图表示考虑了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和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在接收装置记录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步骤的例子。与图13的不同之处是 SD02。此外,也可以和图13组合,例如在SA02为“可移动记录介质”时执行SD02。例如,由控制部114判断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能够管理多个复制(即,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管理多个复制(即,不能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 的记录介质,并通知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SD02)。在为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使得成为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状态(SD04)。在为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判断表示是否允许多个复制的信息是“是”还是“否”(SD03),在为“否”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使得成为不允许节目内容的复制,但能够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状态(SD04)。在为“是”的情况下,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使得为节目内容的复制可为N个的状态(SD05)。由此,使完成记录的允许一代复制的节目内容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复制多个,具有提高利用便利性的效果。此外,根据记录介质是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判断是否允许多个复制,能够避免对不能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多个复制的许可,具有使节目内容的保护变得更可靠的效果。<经由LAN的复制控制处理>在图20中针对使用了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在保持经LAN被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管理的复制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时的处理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图21表示经LAN 将记录装置数字连接的系统结构例。用户家庭2101中,内容发送装置2102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通过有线LAN电缆分别连接到网络集线器2104,网络集线器2104连接到路由器2105。路由器2105经调制解调器或光电转换器等与互联网2106连接。作为LAN的网络协议,使用国际标准的IP(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上层的传输协议使用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以及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内容传输使用更上层的应用协议例如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或实时通信协议)^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等。并且,IP 中有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禾口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版本,但并不限定于其中某个。内容发送装置2102、内容接收装置2103、路由器2105分别具有能够在LAN上识别自身的IP地址。此外,各网络通信处理部的接口部被赋予(分配)48比特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存取控制)地址。对各装置的IP地址设定,通过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例如使路由器2105作为DHCP服务器运行, 由其分配各装置的IP地址。此外,图21中用户家庭2101中各设备之间为有线LAN连接,但也可以使用利用了无线访问点的无线LAN等。此外,集线器2104和路由器2105也可以为一体型的方式。图21中说明的内容发送装置2102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能够使用例如图1和图 10中说明的接收装置3。图22表示图10的接收装置3中的网络接口部106对应LAN时的一个结构例。网络接口部106由计时器部2202、由设备信息更新部2203和设备信息存储部 2204构成的设备信息管理部2201、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加密/解密处理部2206、通信处理部2207、数字输入输出部2208构成。各构成要素经控制部114和总线部相连接,其动作受到控制。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为了经例如LAN传输版权保护对象的内容,经由通信处理部2207、数字输入输出部2208,与其它设备之间基于特定的认证协议相互认证是否为正规验证过的设备,共有(共享)内容的加密/解密中使用的密钥。特定的认证协议例如能够使用DTCP-IP方式等。设备信息管理部2201管理与在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中认证成功的设备相关的信息。计时器部2202在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确认认证对象的设备是否在家庭内时,或者对存储在下述的设备信息存储部2204中的登记(登录)信息的有效期限进行管理时,进行时间测量。设备信息更新部2203管理下述的设备信息存储部2204所保存的登记信息的有效期限,根据需要进行登记/更新/删除。设备信息存储部2204在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成功进行设备认证时,保存与认证对象的设备相关的信息。加密/解密处理部2206,对经由LAN通过数字输入输出部2208接收到的、由发送装置实施了加密处理的内容,利用上述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所共享的密钥进行解密,在分析接收包后输出到选择器102,或者接收从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或分离 抽取部103输出的广播接收传输包,利用上述设备认证处理部2205所共享的密钥进行加密处理,生成遵循网络的传输规格的发送包。由此,在调谐器解码部101接收到的广播内容和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内容两者都能够传输。通信处理部2207与通过数字输入输出部2208以LAN连结的其它设备之间收发内容和/或控制命令。在接收时的接收内容或者发送时的发送内容中,除了附加表示该内容的处理方式的“允许复制(Copy Free)”、“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禁止复制(Copy Never)”、“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 ”等复制控制信息,还附加了复制允许个数等复制控制信息。数字输入输出部2208经由LAN输入输出内容和/或控制命令。设备信息存储部2204中存储的设备信息例如以表格形式构成,其构成信息包括 表示表格的登记编号的登记ID、表示作为设备信息用于唯一地识别各设备的标识符的设备 ID、以及表示网络上的各设备的IP地址和/或MAC地址的网络地址。设备ID为例如通过特定的认证机构生成、在各设备的制造时预先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设备固有的信息, 为在IEEE 1394中使用的唯一的ID或DTCP中使用的器件ID等,具有设备固有的唯一值。图23是在图21所示的系统结构中,在内容发送装置2102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 之间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在此,用于设备认证处理的信息的收发协议使用TCP,当向对方的装置发送认证请求以及发送与此对应的认证应答等各种信息时,从对方的装置返回对此的接收确认,由此确保了能够检测传输错误的通信路径。并且,在图23中, 关于用于基于TCP的连接的建立和断开的数据的收发,根据TCP的规定进行即可,在此省略其说明。首先,从内容接收装置2103 —侧生成认证请求。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对认证请求赋予包含设备ID的设备固有信息和对该信息的证书,经通信处理部、 数字输入输出部,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2301)。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经数字输入输出部、通信处理部接收认证请求(认证要求),并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 6230 后,内容发送装置 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生成认证请求,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情况同样地赋予包含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ID的设备固有的信息和对该信息的证书,将认证请求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 3204(S2303)。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认证请求,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S2304)。接着,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验证认证请求中接收到的各信息,将附加上密钥信息的生成所需的参数后的认证应答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2305)。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在接收到认证应答(认证响应)并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S2306)后,生成认证应答,与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情况同样地将附加了密钥信息的生成所需(必要)的参数的认证应答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 2102(S2307),利用所需的参数,生成与内容发送装置2102共同(共通)的认证密钥。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认证应答并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2308),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同样地,利用所需的参数,生成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共同(S卩,共用)的认证密钥。通过到此为止的步骤,在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和内容接收装置 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生成相互共用的认证密钥并共享。接着,内容发送装置2102为了确认内容接收装置2103是否为在家庭(住所)内的设备,向内容接收装置2103发送进行家庭内确认的准备的意思的信息(S2309)。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家庭内确认准备的通知,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2310),并且生成己方的家庭内确认准备通知,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 2102 (S2311)。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家庭内确认准备的通知,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2312),并将附加了家庭内确认所需信息的家庭内确认设定要求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 (S2313)。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家庭内确认设置要求,进行家庭内确认所需的准备,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S2314)。接收到接收确认的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在启动设备信息管理部中的计时器后,将用于确认内容接收装置2103是否在家庭内的家庭内确认执行要求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 (S2315)。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家庭内确认执行要求,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2316)。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当接收到接收确认时,停止计时器,确认从发出家庭内确认执行要求起到接收到接收确认为止的测量值不超过规定值的情况。在测量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内容接收装置2103存在于家庭内、内容接收装置2103为在个人使用范围内存在的设备,作为家庭内确认结果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2317)。另一方面,在测量值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内容接收装置2103有在家庭 (住所)外的可能性,中断下面的处理,结束设备认证处理。接收到家庭内确认结果的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将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S2318),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生成将内容加密时使用的交换密钥,并使用认证密钥将交换密钥加密,与用于识别该交换密钥的ID —起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2319)。
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利用认证密钥将从内容发送装置发送来的交换密钥解密(解码),并发送接收确认(S2320)。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到接收确认后,将与内容接收装置 2103相关的信息登记(登录)在设备信息管理部中存储设备信息的表中(S2321)。通过以上的处理,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相互共享共同的交换密钥。交换密钥用于生成用于对网络传输的内容进行加密/解密的共同密钥。而且,上述认证密钥、交换密钥、共同密钥的生成,可利用公知的密钥生成/密钥交换算法。此外,也可以将S2309和S2313的处理合并(一并)执行,也可以将S2317和S2319的处理合并(一并)执行。以上,针对家庭内的内容发送装置2102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之间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进行了说明。通过实施上述步骤,在装置间能够相互确认是正规验证的设备,能够共享用于内容加密/解密的密钥。图52是在内容接收装置2103和内容发送装置2102之间,发送成为图20中说明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对象的内容、或者成为图30中说明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对象的内容时,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的例子。下面,将成为复制控制信息的对象的内容称为“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首先,内容接收装置2103将表示本设备能够接收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能力通知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5201),对此,内容发送装置2102也将表示本设备能够发送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5202)。接着,内容接收装置2102向内容发送装置2102发送包含请求专用密钥(与图23 中共享的交换密钥为不同的值)的信息的认证请求,其中,该专用密钥用于接收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S5203)。接收到认证请求的内容发送装置2102确认内容接收装置2103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对应的情况(S5204),返回接收确认(S5205)。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生成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请求,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情况同样地赋予包含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ID的设备固有信息及其证书,将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请求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3204(S5206)。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请求,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S5207)。接着,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利用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请求来验证接收到的各信息,将附加了密钥信息生成所需的参数的认证应答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 2103(S5208)。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在接收到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应答,并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5209)后,生成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应答,与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情况同样地将附加了密钥信息生成所需的参数的认证应答发送到内容发送装置2102 (S5210),并利用所需的参数生成与内容发送装置2102共同的认证密钥。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接收用于专用密钥的认证应答,并将其接收确认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S5211),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同样地利用所需的参数生成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共同的认证密钥。
在以上的方式中,也可以与S5203同样地在全部发送数据或一部分发送数据中包含请求(要求)专用密钥的信息。通过到此为止的步骤,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设备认证处理部和内容接收装置 2103的设备认证处理部生成了相互共同的认证密钥并共享。之后,内容发送装置2102判断本设备内的设备信息表中是否登记有与内容接收装置2103相关的信息,在没有登记的情况下,实施图23中说明的设备认证处理的S2309 S2318。然后,实施设备信息表的更新处理S5212。最后,内容发送装置2102,利用认证密钥将所生成的专用密钥加密,与用于识别专用密钥的ID —起发送到内容接收装置2103 (S5213)。内容接收装置2103利用认证密钥将专用密钥解密(解码),并向内容发送装置2102发送接收确认(S5214)。通过实施上述步骤,能够在装置之间相互确认对方为正规认定(验证)的设备,并能够确认是否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传输(传送)对应,进一步能够共享将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与其他的内容区别开地安全地进行加密/解密的专用密钥。在此,也可以在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的传输完成后废弃专用密钥,对于每个内容实施上述设备认证处理。此外,也可以在从本设备的内容传输停止起经过规定的时间后废弃。进一步,也可以从内容发送装置向内容接收装置(或者反之)发送废弃专用密钥的指示。以上,图52的说明为将图20、图30中的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发送时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的例子,在发送图20、图30中的retention_move_mode、retention, state、DTCP_CCI (DTCP_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DTCP 复制控制信息)、EPN、Image_ Constraint_Token> APS (Analogue Protection System) Φ {i — W ft ^ W W Α 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使用图23中说明的步骤即可。此外,发送图30中的License Acquisition Start (许可证获得开始)、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 (许可证获得限制)、 Playback Not Before (在之前不能重放)、Playback Not After (在之后不能重放)中任一信息对象内容时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步骤使用图52中说明的步骤即可。图M是图20说明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使用与传输内容不同的包,利用HTTP协议传输内容时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在此,利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但是省略了 TCP头 (也称为“头部”)。由HTTP头2401、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M10、内容传输用包M20构成。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MlO由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用头部Mll和载荷 ( 对1腿(1,8卩,有效载荷)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2412构成。内容传输用包M20由内容用头部对21和载荷部(内容)2422构成。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用头部Mll和内容用头部M21中,在头部的固定位置设定了例如1比特的识别信息,使得能够简单地检测出是哪个头部。即,通过检查该识别信息, 能够简单地识别是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MlO还是内容传输用包M20。载荷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2412中,存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基于在设备认证处理中交换的交换密钥等信息被进行了加密处理的信息。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中,不仅为图20所示的结构例,也可以同时包含多个格式的信息。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MlO是表示之后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至少在每次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变化时,需要插入至发送数据。载荷部(内容)2422中存储基于在设备认证处理中交换的交换密钥等信息被进行了加密处理的内容。以图M所示的形式,通过在同一的TCP和HTTP会话(session)上,并且以基于共同的交换密钥生成的密钥进行加密处理,传输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和内容,由此,能够防止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篡改,并且能够将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和内容唯一地联系起来。此外,在不利用HTTP协议,而是利用例如RTP协议来传输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将HTTP头MOl 置换成RTP头,能够以与图M相同的结构来传输内容。或者,如果在每个RTP包存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MlO和内容传输用包M20两者,则能够可靠地传输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图25是利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复制控制信息中包含允许复制个数的内容时的步骤的一个例子。首先,决定内容发送装置2102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之间传输的内容(S2501)。在此,到内容选择为止的步骤,有内容接收装置2103对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发现、内容发送装置2102进行的内容提示、在内容接收装置2103进行的内容的选择等步骤。或者,内容发送装置2102对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发现、内容发送装置2102进行的内容提示、在内容发送装置2102进行的内容的选择等步骤。这可以使用例如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等技术实现。接着,在内容发送装置2102和内容接收装置2103之间,执行图52中说明的发送允许复制个数信息对象内容时执行的设备认证处理。当完成设备认证处理时,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控制部经通信处理部,利用HTTP的GET请求(request)等,向内容发送装置2102 发送内容传送请求(S2502)。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控制部在请求的内容能够传输的情况下,利用HTTP的应答头(响应头)向内容接收装置2103发送表示能够传输的接收确认(S2503)。接着,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加密/解密处理部以图M所示的格式发送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该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由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的头部和包含施加了加密处理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载荷构成(S2504)。接着,以如图M所示的格式发送由内容传输用包的头部和包含进行加密处理后的内容的载荷构成的内容传输用包(S2505)。并且,也可以在S2502的前后,由内容接收装置2103向内容发送装置2102询问能否进行基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处理,仅在可能的情况下执行S2503的处理。由于连接到LAN的全部设备不一定都能够对应基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处理,因此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方式,能够及早地检测到不能对应基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处理的情况。如果可能,优选在S2502之前。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DTCP_CCI表示允许无限制的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2504和S2505中的加密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在此,在传输的内容为在调谐器解码部101中接收到的内容的情况下,如上所述, 将PSI或者SI中所含的信息(具体而言,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等复制控制信息)直接使用或者参考并进行格式变换,来设定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在传输的内容为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记录的内容的情况下,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直接使用或者参考并进行格式变换来设定。通过以图25所示的步骤来传输内容,能够传输包含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内容。由此,在利用有线或者无线LAN传输内容时,能够传输包含允许复制个数的复制控制信息。接着,决定在图25的S2501的处理中说明的内容发送装置2102与内容接收装置 2103之间传输的内容。即,对用户执行内容的转录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用户为了确认当前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例如,为了从内容接收装置2103显示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录像节目一览”,按下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遥控器上的按钮或者使用遥控器按下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画面上显示的选择按钮,显示图 26那样的录像节目一览沈01,该录像节目一览沈01将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一览显示在内容接收装置2103的画面上。2602表示能够显示录像一览的记录介质一览,能够切换。此外,2603中显示在上述沈02选择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一部分。从该状态开始,用户使用遥控器等进行规定的操作,从2603选择希望转录的内容,通过进行起动(启动)转录菜单的操作(例如按下“转录”按钮,按下菜单按钮打开菜单,从菜单选择“转录”),起动转录菜单。并且,在此主要对遥控器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遥控器。此外,在接收操作而显示画面的情况下,控制部114解析在用户接口部115接收的操作输入,使输出部116输出画面。图27表示转录菜单的一个例子。2701表示显示用画面,该例子中为以上述图沈说明的操作选择的希望转录的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信息被解析(图27的情况下为9个) 的情况。在此,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信息为1个以上。菜单中显示表示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的消息例2702和用户设定复制个数的转录个数设定菜单2703。此外,内容为“Copy free”的情况下,个数显示部分记为“c ”、 “imlimited”、“Free”、“无限制”等,显示能够无限制地进行复制操作的意思。转录个数设定菜单2703为,例如通过用户进行的遥控器等的操作,用户能够选择复制多少内容的菜单。该例子为通过用户的操作,设定复制3个(3份)的量的内容的例子。 该输入利用遥控器的10键可简单完成。用户使用遥控器等设定了复制内容的个数后,通过选择菜单上的最终决定按钮2704上的“决定”按钮,开始复制。并且,即使没有利用遥控器等的操作,也可以例如自动地设定最大允许复制个数(本图的情况下9个)作为初始值并允许改变。由此,用户在确认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的同时,能够简单地对多个记录介质设定进行多少个复制,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用户在多个记录介质上设定的复制数的合计(下面称为用户设定复制数)比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大1个的情况下,可以在画面上进行源(原来的)内容将被删除的大意的提醒通知,向用户进行“执行” “取消”的意思确认。这是由于,虽然可以允许达到与允许复制个数相同个数的复制,在超过允许复制个数的情况下显示不允许复制的消息,但在比允许复制个数大1个的情况下,如果结合移动,则能够实现允许复制个数+1的转录。由此,使用户不必分别操作允许复制个数的复制和移动。显示消息,除了“如果进行达到最大允许复制数+1的复制,则源(原来的)内容将被删除”的消息之外,也可以如“执行χ个复制和移动”的方式来通知。此外,也可以在用户设定复制数比内容的允许复制个数大2个以上的情况下,显示不能复制的大意的错误消息,催促用户再输入。这是因为即使结合允许复制个数和移动也不可能执行。或者,也可以使得无法输入比允许复制个数大2个以上的数值。图观中显示了转录菜单的其它例子。该例子为对允许复制个数为0个,或者记录了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且变成不能再复制(No More Copies)的内容进行转录的情况。观01表示显示用画面,在该例子中为以上述图沈中说明的操作选择的希望转录的内容仅能够移动的情况。菜单中,显示了表示内容仅能够移动的消息例观02,和用户指定是否移动的菜单 2803。该输入利用遥控器等进行,用户如果移动内容,则通过选择菜单上的按钮上的“是”按钮,开始移动。不进行移动时通过选择“否”按钮而不执行。由此,用户在对允许复制个数为0个,或者记录了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且变成不能再复制(No More Copies)的内容进行转录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仅操作“是”按钮设定,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针对通过图25说明的步骤,从内容发送装置2102利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对复制控制信息中包含允许复制个数的内容进行传输,在内容接收装置2103接收该内容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内容接收装置2103接收来自内容发送装置2102的内容,加密/解密处理部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传输用包的头部进行检测,对加密后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解密, 通过控制部114传递给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之后,如上所述,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 119生成(制作)管理信息。此外,加密/解密处理部对内容传输用包的头部进行检测,将加密后的内容的解密,变换成在接收记录再现部10能够处理的例如MPEG-TS或MPEG-PS等格式后,输出到选择器102。其后的记录处理如上所述那样,但是针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数字流的记录处理如下所述。利用图44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py_count_ Mode和Count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4401 的“是”(yes)),如果 Copy_count_Mode 信息有效(S4402 的“是”),则设定 Count 信息所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404)。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 而且,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后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 中。如果Copy_count_Mode无效(S4402的“否”(no)),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4405)。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401 的“否”),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自由)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403的“是”), 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即,自由复制)来记录内容(S4406)。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403的”否”),不记录(S4407)。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 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在图44 的说明中,对DTCP_CCI、Copy_count_Mode、Count 信息中以 DTCP_CCI 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也可以以C0py_C0imt_M0de为基准进行处理。对于该步骤,利用图46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如果是C0py_C0Unt_M0de信息表示有效的情况(S4601的“是”),则设定 Count信息所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604)。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 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复制代控制信息)中记录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而且,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后的加密数据写入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在Copy_count_Mode 无效(S4601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602的“是”),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4605)。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602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603的“是”),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606)。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603的“否”),不记录(S4607)。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记录至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 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利用图48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py_count_ Mode和Count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4801的“是”),如果Copy_count_Mode有效(S4802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805)。即,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 在允许Count信息所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于是,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后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如果Copy_count_Mode无效(S4802的“否”),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4806)。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801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803的“是”),如果Copy_ count_Mode信息有效(S4804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807)S卩,允许无限制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如果C0py_C0imt_M0de无效(S4804的“否”),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808)。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 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803的“否”),不记录(S4809)。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记录至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 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在图48 的说明中,对于以 DTCPJXI、Copy_count_Mode、Count 信息中的 DTCP_ CCI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也能够以C0py_C0Unt_M0de为基准进行处理。 对于该步骤,利用图50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基于哪个信息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在Copy_count_Mode信息表示有效的情况下(S5001的“是”),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002的“是”),设定Count信息所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5006)。即,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在允许Count信息所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记录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接着, 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后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002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003的“是”),设定由 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5007)。S卩,允许无限制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003 的“否”),不记录(S5008)。在Copy_count_Mode 无效(S5001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004的“是”),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5010)。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004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005的“是”),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50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Copy Free),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005的“否”),不记录(S50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 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以上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为图20中说明的形式的情况下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针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为图30的形式的情况进行如下说明。图30是表示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其它例子的图。图30表示在图20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中删除了 Copy_count_Mode信息的形式。此外,在图30中,retention_move_ mode>retention_state>DTCP_CCI(DTCP_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EPN> Count>Image_ Constraint_Token、APS (Analogue Protection System)与图 20 中所说明的相同,故省略其说明,针对 License Acquisition Start、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Playback Not Before、Playback Not After 进行说明。这些信息在下述情况使用例如,将通过线路(IEEE 1394电缆、LAN电缆或无线 LAN等)从家庭外的服务器等输入到网络接口部106中、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的加密后的下载内容,或者在调谐器解码部101通过卫星、地波、电缆等的广播传输网接收从发送装置1发送来的数字广播信号、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存储的元数据(记录关于内容的信息的数据)和介质文件(内容的本体)等,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时。该下载内容中,例如有单独(单品)租赁、提前单独租赁、捆绑租赁、单独出售、提前单独出售、捆绑出售等销售方式。单独租赁为,从家庭外的服务器获取下载到接收终端并视听内容所需的下载再现许可证后,在可视听的期间中能够再现内容的销售方式。提前单独租赁是一种单独租赁商品的方式,是在可视听期间之前销售内容,事先仅执行元数据和介质文件的下载信息分发(下载信息发送)的销售方式。设定在内容的销售结束后公开(开封)的日期时间,在此之后能够从家庭外的服务器获取视听内容所需的下载再现许可证并视听。捆绑租赁为将多个内容合并(捆绑)销售的方式,将捆绑的全部内容设定为相同的可视听期间。单独出售为进行对接收终端的下载销售、无视听期限限制地能够进行内容的再现的销售方式。存在伴随导出到介质(是指,将内容复制到受到著作权保护的外部器件或者以受到著作权保护的网络连接的外部设部,特别是基于利用条件的内容的复制功能)的许可证和不伴随导出到介质的许可证的销售两种。导出许可证例如在执行导出时从家庭外的服务器获取。提前单独出售是一种单独出售商品的方式,是在可视听期间之前销售内容,事先仅执行元数据(metadata)和介质文件的下载信息分发的销售方式。设定在内容的销售结束后公开(开封)的日期时间,在此之后能够从家庭外的服务器获取视听内容所需的下载再现许可证并进行视听。捆绑出售为将多个单独出售的内容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License Acquisition Mart表示能够获取许可证的日期时间,例如提前单独租赁或提前单独出售中能够获取下载再现许可证的日期时间。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表示变得无法获取许可证的日期时间,例如变得无法获取下载再现许可证或导出许可证的日期时间。Playback Not Before是表示不能在这之前的日期时间(时间)进行再现,例如关于租赁方式的内容,在为获取下载再现许可证后不能马上视听的内容的情况下被设定。Playback Not After是表示不能在这之后的日期时间(时间)再现,例如关于租赁方式的内容,设定从获取下载再现许可证、变得能够视听起,至变得不能进行视听为止的时间日期(时间),即租赁期间。由此,通过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License Acquisition Starts 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Playback Not Before,Playback Not After 的信息,在内容发送方输出下载后的内容(元数据和介质文件),记录到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上时,能够管理许可证获取期限、以及视听期限信息,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此外,在预先知道(判明)LicenseAcquisition Limit 或 Playback Not After 信息过期、即许可证获取期限过期或者视听期限过期时,也可以使得不从内容发送方向接收方进行输出,或者进行控制,使得虽然从内容发送方向接收方输出,但在接收方不进行记录。进一步,在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 或 Playback Not After 信息未过期时, 在收发从内容发送方下载到接收方的内容(元数据和介质文件)并记录到接收方的记录介质上时,进行基于接收方接收到的License Acquisition Limit或Playback Not After信息的许可证获取期限和视听期限的管理,在任一方或者两者均过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接收方删除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下载内容(元数据和介质文件)。由此,能够实现用户进一步的便利性,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下面,利用图45的处理流程,对图30所示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 CCI, Count的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4501的“是”),Count信息不为0的情况下(S4502的“是”),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504)。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而且,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如果Count信息为0 (S4502的“否”),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4505)。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501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503的“是”)的情况下, 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506)。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503的“否”),不记录(S4507)。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在图45的说明中,对DTCP_CCI、Count信息中以DTCP_CCI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以Count为基准进行处理。对于该步骤,利用图47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如果Count信息不为0(S4701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704)。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表示0的情况下(S4702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702的“是”)的情况下,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4705)。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702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703的“是”),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706)。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703的“否”),不记录(S4707)。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下面,利用图49的处理流程,对图30所示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 CCI, Count的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4901的“是”),如果Count信息不为0 (S4902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905)。即,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 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 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如果Count信息为0 (S4902的“否”),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4906)。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4901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903的“是”),在Count 信息不为0(S49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S4907)。S卩,允许无限制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如果Count信息为0(S4904的“否”),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908)。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4903的“否”),不记录(S4909)。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在图49的说明中,对DTCP_CCI、Count信息中以DTCP_CCI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以Count为基准进行处理。对于该步骤,利用图51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进行处理。首先,在Count信息不为0(S5101的“是”),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102的“是”),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5106)。即,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 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102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103的“是”),设定由 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5107)。S卩,允许无限制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103的“否”),不记录(S5108)。在Count信息表示0的情况下(S51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 (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104 的“是”),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5110)。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5104 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105的“是”),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51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DTCP_CCI的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5105的“否”),不记录(S51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即,在记录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上面,利用图44 51对接收装置中记录处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该情况下的发送装置中,需要设定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使得接收装置能够进行上述记录处理。即,在发送装置方(发送装置一侧)正确地进行内容的版权(著作权)管理,根据接收装置方的要求生成正确的复制控制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方。下面,针对上述图44 51所述的接收装置中记录处理的其它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为图20所说明的形式的情况下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进行说明。利用图四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py_count_ Mode和Count信息)、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2901的“是”),如果Copy_count_Mode有效(S2902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 “允许一代复制,,且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 1 ”,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K)4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52907)。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信息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如果Copy_count_Mode无效(S^02的“否”),或者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04的“否”),且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
(52908)。
在DTCP_CCI 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2901 的“否”), 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K)3的“是”),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表示“允许无限制复制”(S^06的允许无限制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2908)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06的禁止复制) 的情况下,不记录(S2910) 0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 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在图29 的说明中,对 DTCP_CCI、Copy_count_Mode、Count 信息中以 DTCP_CCI 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以Copy_COimt_Mode为基准进行处理。 对于该步骤,利用图32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在C0py_C0Unt_M0de信息表示有效的情况下(S3201的“是”),如果接收到的 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 control_data 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 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204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207)。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 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py_count_Mode信息无效(S3201的“否”)且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3202的“是”),或者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204的“否”)的情况下,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 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206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2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 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32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3208)。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2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206的禁止复制) 的情况下,不记录(S3210)。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 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34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py_count_ Mode和Count信息)、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 (S3401的“是”),如果Copy_count_Mode有效(S3402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 “允许一代复制,,且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405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S3408)。即,允许一代记录的内容且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 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M01 的“否”),如果 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 (S!M03 的“是”),Copy_count_Mode 信息有效(S3404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且内容使用描述符的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 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3405 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408)。即,允许无限制的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在Copy_count_Mode信息无效的情况下(S3402的“否”),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405的“否”)的情况下或者C0py_C0imt_M0de信息无效(S3404的“否”)的情况下,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407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410)。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407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409)。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4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IM07的禁止复制) 的情况下,不记录(S3411)。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 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0py_C0imt_M0de和 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在图;34的说明中,对在 DTCP_CCI、Copy_count_Mode、Count 信息中以 DTCP_CCI 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以Copy_COimt_Mode为基准进行处理。 对于该步骤,利用图36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在C0py_C0Unt_M0de信息表示有效的情况下(S3601的“是”),在接收到的 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 control_dataW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 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6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607)。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py_count_Mode信息无效(S36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 (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3602的“是”),或者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 (Copy One Generation) (S3602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603的“是”),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表示 “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 (S3606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6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36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而记录内容(S3610)。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603的“否”),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即,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以外)(S3604的“否”)的情况下, 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606的禁止复制)的情况下,不记录(S3608)。
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 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37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py_count_ Mode和Count信息)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Copy_count_Mode信息表示有效(S3701的“是”),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者允许复制(Copy Free) (S3702的“是”),接收到的 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 control_dataW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 为“ 1 ”、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7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708)。S卩,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者允许复制 (Copy Free)的内容且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py_count_Mode信息表示无效(S37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3703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3704的“否”)的情况下,或者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703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705 的“是”),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707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710)。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707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711)。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者允许复制 (Copy Free)的情况下(S3702的“否”),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 (S3705的“否”),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 (S3707的禁止复制)的情况下,不记录(S3709)。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Count 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py_count_Mode和 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40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C0py_C0imt_M0de和 Count信息)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Copy_count_Mode信息表示有效(S4001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 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 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且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为“1”、 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4002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005)。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 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 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py_count_Mode表示无效(S4001的“否”),或者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4002的“否”)的情况下,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 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4003的“是”),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 (S4006)。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S40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4004的“是”),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007)。此时, 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即为“禁止复制”(S4004的“否”)的情况下,不记录(S40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被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41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C0py_C0imt_M0de和 Count信息)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 recording_control_mode 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4101 的“是”),Copy_count_ Mode信息表示有效(S41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4105)。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4101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S4102的“是”),或者在 Copy_count_Mode为无效(S4104的“否”)的情况下,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4106)。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允许一代复制”(S4102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 “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4103的“是”),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107)。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即为“禁止复制”的情况下(S4103的“否”),不记录(S41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下面针对内容的控制信息为图30的形式的情况进行说明。利用图31的处理流程, 对如图30所示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Count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101 的 “是”),Count信息不为0 (S3102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3104 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107)。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或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的情况下(S3102的“否”),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104的“否”)的情况下,或者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101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103 的“是”),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106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而记录内容(S3109)。 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1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108)。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103的“否”),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106的禁止复制)的情况下,不记录(S3110)。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 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 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在图31的说明中,对DTCP_CCI、Count信息中以DTCP_CCI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以Count为基准进行处理。对于该步骤,利用图33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以所规定的步骤处理即可。首先,在Count信息不为0(S3301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3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S3307)。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 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的情况下(S33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 (Copy One Generation) (S3302的“是”)的情况下,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304 的“否”)的情况下,或者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S3302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303的“是”)的情况下,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306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即,无限制允许复制) 来记录内容(S3309)。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决定写入部112 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 为“允许一代复制”(S33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来记录内容(S3308)。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303的“否”),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306的禁止复制) 的情况下,不记录(S3310)。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0py_C0unt_M0de和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下面,利用图35的处理流程,对如图30所示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 DTCP_CCI、Count信息)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501 的 “是”),Count信息不为0 (S3502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3505 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508)。S卩,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内容且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 DTCP_CCI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 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的情况下(S3502的“否”),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S3505的“否”),或者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501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 (S3503 的“是”),Count 信息为0的情况下(S3504的“否”),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 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507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时,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510)。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507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509)。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5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507的禁止复制) 的情况下,不记录(S3511)。在Count信息不为0的情况下(S3504的“是”),如果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 “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505的“是”),则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S3508)。即,允许无限制复制(Copy Free)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并且,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在图35的说明中,对DTCP_CCI、Count信息中以DTCP_CCI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的步骤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以Count为基准进行处理。对于该步骤,利用图38的处理流程,对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至于以哪个信息为基准进行处理,如果例如DTCP-IP的规格中规定了,则需以该规定的步骤处理。首先,在Count信息不为0(S3801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3804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S3807)。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 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 (S38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S3802的“是”),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802 的“否”),DTCP_CCI 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803 的“是”),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806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809)。 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806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810)。
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803的“否”),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S3804的“否”),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 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S3806的禁止复制)的情况下,不记录(S38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39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DTCP_CCI和Count信息) 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Count信息不为0(S3901的“是”),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允许复制(Copy Free) (S3902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S3905的“是”),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S3908)。即,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允许复制(Copy Free)的内容且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时(S3901的“否”),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903的“是”)的情况下,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S3905的 “否”),或者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S3903的“否”), DTCP_CCI信息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904的“是”),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S3907的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3910)。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 (S3907的允许一代复制),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S3911)。在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或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S3902的“否”),DTCP_CCI信息不表示允许复制(Copy Free)的情况下 (S3904的“否”),或者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禁止复制” (S3907的禁止复制)的情况下,不记录(S3909)。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DTCP_CCI和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 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DTCP_CCI、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42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Count信息)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Count信息不为0(S4201的“是”),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4202的“是”)的情况下,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54205)。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在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 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Count信息为0的情况下(S4201的“否”),或者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S4202的“否”),如果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 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S4203的“是”),则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
(54206)。如果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允许一代复制”(S4203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的情况下(S4204的“是”),则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
(54207)。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即为“禁止复制”(S4204的“否”)的情况下,不记录(S42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 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利用图43的处理流程,对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尤其是Count信息)以及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在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允许一代复制”,内容使用描述符的digital_ recordingjontroljiiode 为 “1”、即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 (S4301 的“是”),Count 信息不为0的情况下(S4304的“是”),设定由Count信息指定的允许复制个数并记录内容
(54305)。即,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内容,在允许由Count信息指定的个数的量的复制的状态下被记录。具体而言,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管理信息,在复制代次控制信息中存储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信息),复制个数控制信息中存储Count信息的信息。而且,进行如下处理写入部112将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基于该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加密数据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 113或者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接收到的MPEG2-TS格式的数字流中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使用描述符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S4301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 为“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S4302 的“是”),或者 Count信息为0的情况下(S4304的“否”),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记录内容
(54306)。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允许一代复制”(S4302的“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的情况下(S4303的“是”),作为允许无限制复制来记录内容(S4307)。 此时,根据EPN信息是否为EPN Asserted允许复制来决定写入部112是否对内容实施加密处理。在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不表示“无条件限制允许复制”,即“禁止复制” (S4303的“否”)的情况下,不记录(S4308)。通过如上步骤在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Count信息,能够实施合适的复制控制,在经由有线/无线LAN而数字连接的记录装置上记录时,能够在保持所管理的允许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转录,在实现用户便利性的同时,达到实现内容保护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实施利用了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复制控制, 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使在Count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合适的复制。以上,利用图四、图31 43对接收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该情况下的发送装置中,需要设定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使得接收装置能够进行上述记录处理。 即,在发送装置方(发送装置一侧)正确地进行内容的版权管理,根据接收装置方的要求生成正确的复制控制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方。此外,在图29、图31 51的处理流程中,也可以首先在一开始参考图20或者图 30 中说明的 DTCP_descriptor (DTCP 描述符)的 retention_move_mode (保留移动模式), 在规定了移动模式的情况下进入下一处理,在规定了临时存储的情况下结束处理。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是否为移动模式变得更明确,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内容保护。在上面的说明中,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为1对1的情况,在多个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1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下面的处理。S卩,在转录开始前结束各装置之间的认证处理,如果是在收发装置之间能够管理内容的个数的状态,允许1对η(多个)的转录。此外,不允许转录开始后的接收装置的追加。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若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则判断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若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0”则判断为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但也可以例如根据广播标准,反过来设定“0”和“ 1,,的判断。S卩,也可以为如下方式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允许一代复制”的情况下,若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0”则判断为“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若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则判断为不是“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对象。 同样地,对于其它描述符表示的值的含义也可以根据情况改变成不同的设定。此外,优选“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的值等各描述符所表示的值的含义,通过标准化来唯一地决定。此外,内容使用描述符和/或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名称(“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和"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 等),不一定必须是实施例中的名称,也可以采用其它名称。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制控制方法,其接收数字内容和对该数字内容的复制进行控制的多种复制控制信息,根据所述复制控制信息将所述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该复制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表示允许一代复制的复制代次信息时, 在接收到的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第二信息表示允许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复制的允许限制个数复制的情况下,能够在能够将数字内容最多复制所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记录装置中对该数字内容进行记录管理,将所述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在保持所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到所述第二记录装置,并且,在将所述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时的输出路径经由LAN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记录装置与第二记录装置之间执行认证,共用专用密钥信息,该专用密钥信息用于在保持所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的移动处理能力的确认、以及在保持所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移动的数字内容的加密和解密,对在所述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赋予所述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信息并加以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制控制方法。在记录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数字广播的节目时,实施复制控制,提高可用性。在将数字内容从第一记录装置复制到第二记录装置时的输出路径经过LAN的情况下,在第一记录装置与第二记录装置之间执行认证,共用专用密钥信息,该专用密钥信息用于在保持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的移动处理能力的确认、以及在保持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不变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数字内容的加密和解密,对第一记录装置中记录管理的数字内容附加并传输多个规定数目的复制个数信息。
文档编号G11B5/86GK102402991SQ20111016892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冈本宏夫, 鹤贺贞雄 申请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