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系统及其使用的记录器和记录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232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系统及其使用的记录器和记录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刻写式的记录载体和记录器,记录载体具有预制纹道,含地址码的辅助信号即借助于对预制纹道的调制进行记录,地址码确定记录自身所在的纹道段的地址,记录器用以在设有纹道调制的纹道中记录信息,记录器中具有读出装置用以读出辅助信号。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信息记录系统所使用的记录器和记录载体。
从荷兰专利申请NL-A-8700655(PHN12.063)可以了解到本文开端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
鉴于上述已知系统是采用连续纹道进行记录的,因而它特别适宜在一个所希望的纹道段(该纹道段的开始可用特定的地址码加以确定)中记录经EFM(8至18比特调制式)调制的信号,例如CD(激光唱片)音响信号等。
但若想使上述已知信息记录系统以这样的方式记录CD信号,即使得如此得出的记录载体可用现有的只读型CD音响盘或CD-ROM(只读存储器)盘的读取设备来读取,则最好能精确检测出按CD标准规定的引入(lead-in)区和节目区的起始的径向位置。此外最好在开始录制之前知道记录载体的播放时间。特别是当想录制的是标准的CD信号时更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节目区应以记录特定引出(lead-out)信号的引出纹道结尾。为获取长度适中的引出纹道,引出纹道应在距纹道末端适当的距离处开始。
除上述数据外,为控制录制过程,可能还希望在录制之前知道其它控制数据,这类控制数据是随唱片的不同而异的,举例说,记录材料的类型不同,其写入能量实质上可能也就不同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记录所需用的数据的信息记录系统。为此本说明书开端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具有这样的特点除地址码外,辅助信号还包括可与地址码加以区别的辅助码,记录器包括用以从辅助信号中有选择地提取地址码和辅助码的装置,辅助码则包含控制数据供控制记录过程,记录器适宜根据所提取的辅助码控制记录过程。
记录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具有这样的特点地址码和辅助码的数据格式相同。连用同等的格式就基本上可以用同样的硬件来处理为地址码和辅助码而读取的信号。
记录器的一个实施例具有这样的特点每次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或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在纹道中等间距的位置被记录,地址码每次表示出其记录所在的位置与一特定参考位置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是从纹道方向上进行测量的),记录器则包括同步装置、计数器和计数设定装置,其中同步装置用以从读出中的辅助信号获取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与读取等间距记录的地址和辅助码的过程同步;计数器由时钟信号控制;计数设定装置则根据正确读取的地址码设定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的计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计数器始终表示被读取的辅助信号所在的纹道段的正确地址。这样做具有这样的好处,即仍然可以对不是记录地址码而是记录辅助码的那些的纹道段进行编址。
信息记录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五种信息记录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的特点1)一种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刻写式的记录载体和记录器,记录载体具有预制纹道,含地址码的辅助信号借助于对预制纹道的调制进行记录,地址码确定记录自身所在的纹道段的地址,记录器用以在设有纹道调制的纹道中记录信息,该记录器具有读出装置用以读出辅助信号,其特征在于,除地址码外,辅助信号还包括可与地址码加以区别的辅助码,记录器包括用以从辅助信号中有选择地提取地址码和辅助码的装置,辅助码则包含控制数据,供控制记录过程之用,记录器适宜根据所提取的辅助码而控制记录过程。
2)如1)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数据确定所希望的记录信息的写入能量设定值,记录器包括写入能量调节装置,记录器还适宜根据所提取的辅助码调节写入能量。
3)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地址码和辅助码的数据格式相同。
4)如1)至3)中之一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次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或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在纹道中等间距的位置被记录,地址码每次表示出在纹道方向上所测量的其记录所在的位置与一特定参考位置之间的距离,记录器则包括同步装置、计数器和计数设定装置,该同步装置用以从读取中的辅助信号获取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与读取等间距记录的地址和辅助码的过程同步,该计数器由时钟信号控制,该计数设定装置则根据正确读取的地址码设定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的计数值。
5)如4)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地址码包含将所述距离确定为播放时间的绝对时间码。
此实施例中使用的纹道调制方法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它在技术上极易实施。因此用这种纹道调制法记录需记录的数据是人们乐于采取的。这是相对用例如纹道深度调制法以例如坑道结构的形式记录该数据而说的,后一种方法在技术上是要困难得多。当信息是录制在具有同心的纹道图形的记录载体上时,若必须知道一系列不同的预定的径向位置,则采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系统特别有利。这特别是发生在信息要记录得符合CD标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信号应记录在其始端应处在CD标准所规定的径向位置的节目区中,并且,一个确定着所记录的信息的特定部分的地址的内容表应记录在其始端也处在规定的径向位置的部位。在该情况下,可以给其中一个径向位置赋予预定的地址,同时,具有其它规定径向位置的纹道段其地址可用辅助码表示。
在信息记录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这个实施例对标准CD信号也非常适用),辅助信号中包含着记录引出纹道应该开始的一个极端位置的地址,因此借助于读取中的辅助信号,记录器能够确定可开始记录引出信号所在的纹道段,从而使引出纹道的始端位于辅助信号中所指定的地址之前。
现在参照

图1至9以举例的方式更详细地说明其它一些实施例及其优点。附图中图1示出了设有表现出纹道调制的伺服纹道的记录载体;
图2举例说明了用纹道调制法记录在伺服纹道中的辅助信号所适用的格式;
图3示出了用辅助信号表示的代码字;
图4示出了其上已录制有标准CD信号的记录载体的布局;
图5示出了地址码随记录它所在的纹道段的径向位置而变化的情况;
图6示出了辅助码和地址码中使用的一系列二进制位组合;
图7示出了其中示意表示了所记录的辅助码和地址码的各位置的纹道段;
图8示出了本发明信息记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9则是用图8所示的信息记录系统控制记录信息的过程用的控制程序流程图。
图1示出了如例如荷兰专利申请NL-A-8800152(PHN12,399)中所述的可刻写式记录载体1的一些可能实施方案,这里把它们包括进去作为参考。因1a是平面图。图1b示出了从b-b线截取的小部分剖面图。图1c和1d是记录载体1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部分2经高度放大了的平面图。记录载体1具有纹道4,由例如预制槽或突纹构成。纹道4用以记录信息信号。为进行记录,记录载体1设有记录层6淀积在透明衬底5上且覆盖有保护层7。记录层6是一种当适当暴露在强度足够的辐射线中时,就产生出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的变化的材料。该记录层可以是例如象碲之类的金属薄层。暴露在适当强度的激光射线时,这个金属层局部熔化,从而使记录层的这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反射系数。用强度根据待记录的信息进行调制的射束扫描纹道4时,可得到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来的信息图形,该图形表示该信息。
记录层也可以由其它对辐射敏感的材料组成,例如磁光材料、颜料或受热时结构发生变化(例如从非晶质变为晶质或从晶质变为非晶质)的材料。布里斯史多尔和波斯顿的阿当·希尔卡有限公司出版的《光盘系统的原理》(“Principlesofopticaldiscsystems”)一书第210-227中综述了这类材料。
纹道4可以使为记录信息而照射到记录载体1的射束精确定位到纹道4上,换句话说,它使射束在径向的位置可通过应用从记录载体1反射回来的射束的跟踪系统加以控制。测定记录载体上辐射点的径向位置用的测定系统可以是上述《光盘系统的原理》一书中所述的其中一种测定系统。
辅助信号是通过对预制纹道进行调制而记录在纹道4上的,其中以图1c所示的正弦纹道偏移的形式为宜。但其它纹道调制,例如纹道宽度调制(图1d)也是适用的。鉴于在制造记录载体时要使纹道偏移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最好采用这种纹道偏移形式的纹道调制。
应该指出的是,图1所示的纹道调制的情况是高度夸大了的。实际上,我们知道,在纹道宽度约10-6米的情况下,偏移度约30×10-6米的偏移就足以可靠地检测出对扫描射束的调制情况。偏移度小的偏移具有这样的好处,即毗邻各伺服纹道之间的间距可以很小。图1以实质上比实际更大的比例示出了纹道间距(各纹道中心之间的间距)。实际上纹道间距约为1.6×10-6米。
实用的纹道调制是,调制过程中的纹道调制频率系与辅助信号相一致。但也可以采用象荷兰专利申请NL-A-8701632(PHN12.181)中所述的其它纹道调制方式。
图2举出了含有与同步信号11交替出现的代码信号12的适当辅助信号的一个实例。各代码信号可以含有长度为76通道二进制位的“双相标记”调制信号,该信号表示含有38个代码二进制位的代码字。在“双相标记”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各代码二进制位用两个连续的通道二进制位表示。第一逻辑值的一个代码二进制位(在本实例中为“0”)用同一个逻辑值的两个二进制位表示。另一个逻辑值(“1”)用不同逻辑值的两个通道二进制位表示。此外,“双相标记”调制信号的逻辑值随每对通道二进制位而变化(见图2),因而同一逻辑值的连续二进制位最多是两个。同步信号11系选择得使其可与代码信号12加以区别。当选出的同步信号11中的同一逻辑值连续二进制位的最大数目为三个时就达到这种情况。
图3示出了38个二进制位代码字17用代码信号12表示的适当格式。其中所示的代码字17包括三个各由8二进制位组成的字节13、14和15以及一个14二进制位组16。字节13、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的编号分别为20、21和22。字节13、14和15用作信息字节,14二进制位组16包括奇偶二进制位供检测误差用。用字节13、14和15表示的各值分别标以mm、ss和ff。38二进制位代码字最好按等间距的位置记录在纹道中,且包括彼止可加以区别且记录在纹道中的地址码AC和辅助码HC,例如图7中所示的序列。图7中,数目不变(在本例中为9)的地址码AC后面总是跟有辅助码HC。但应该指出的是,各辅助码HC之间的地址码AC的数目也可以不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是变化的。地址码中可以包含例如一个时间码,时间码表示当以额定扫描速率扫描纹道4时,用以桥接纹道中参考位置与记录地址码所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时所需要的时间。所选择的地址码最好是与记录CD信号时被包含在子代码Q通道中的绝对时间码完全一样的时间码。在该情况下,值mm表示一系列分钟数,值ss和ff分别表示一系列秒数和一系列帧数,所表示的秒数在0和59之间变化,所表示的帧数在0和74之间变化。分钟数、秒数和帧数可在例如字节13、14和15中以BCD(二-十进制)的形式编码。
要想记录到记录载体上的是CD信号时,地址码的上述优点尤其显著。在那种情况下,要包括在子代码Q通道中的绝对时间码可以直接从读取中的地址码中获取,如荷兰专利申请NL-A-880152(PHN12.399)中所详述的那样,在这里也把它们包括进去供参考用。
记录标准CD信号时,在记录载体上就可以区别出三种不同的区域,如图4所示的那样,它们分别为1)节目区,位于半径r2和r3所界定的径向位置之间。数据信号即记录在此区域中;
2)引入区,位于半径r1和r2所界定的径向位置之间。此区域包含以内容表的形式存储节目区中各不同数据信号的地址所在的引入纹道,如荷兰专利申请NL-A-8900766(phn12.887)所介绍的那样,这里也包括进去供参考;
3)引出区,位于半径r3和r4的界定的径向位置之间。此区包含记录有能与数据信号加以区别的引出信号以便标志着节目区结束所在的引出纹道。
CD标准规定了引入区的起始径向位置和节目区的起始径向位置,从引入区起点至转动中心r0的距离要求为23毫米,从节目区起点至转动中心r0的距离要求为25毫米。此外还要求引出区从某个预定的径向位置开始。
在CD信号中,节目区的起点用子代码Q通道中的绝对时间代码00∶00∶00表示。在节目区中,绝对时间代码的起始值为00∶00∶00。
为最佳利用借助于纹道调制记录出来的地址码,纹道中记录出来的地址码的值最好与待记录的CD信号中的绝对时间代码完全一样地变化。这就是说,其径向位置以r2表示的纹道段中的地址码值为00∶00∶00。引入区中地址码的值最好在该区结束处增加到99∶59∶74的值。这有这样的好处,即节目区中头一个地址码的00∶00∶00值紧跟引入区中最后一个地址码的99∶59∶74值。地址码值最后变化的结果在图5中以编号50表示。
地址码在径向位置以r1表示的值命名为AVI,地址码在径向纹道位置以r3表示的值命名为AVO。
应该指出的是,地址码在径向位置以半径r1和r3表示的值与纹道间距和额定扫描速率密切相关,额定扫描速率可按CD标准在1.2至1.4米/秒之间选取。实际上,两径向位置之间的纹通总长度与纹道间距及额定扫描速率成反比。图5中的曲线51举例说明了纹道间距较小或扫描速率低时地址码的变化情况。地址码在径向位置以r1和r3表示的有关值分别命名为AVI′和AVO′。从图5可知,由于按照CD标准,纹道间距和扫描速率是容许有差别的,因而对于不同的记录载体而言,以r1和r3表示的径向位置彼此不相对应。但对符合CD标准的记录信号来说,以r1和r3表示的径向位置最好能精确加以确定。这可通用例如用记录在纹道中这些径向位置的特定辅助码标出以r1和r3表示的径向位置来达到。但最好在纹道中在实际引入区和/或节目区中记录辅助码,该辅助码是指确定以r1和r3表示的径向位置、其值为AVI和AVO的地址码。纹道间距和扫描速率已给定时,AVI值和AVO值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因而可以在控制过程中记录伺服纹道时加以记录。
这可简单地通过将AVI值和AVO值包括在辅助码中加以实现。最好采用上述后一种可能性,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记录辅助码所在的位置。此外这时可以将含AVI值和AVO值的辅助码沿纹道均匀分配,从而始终可以迅速找到有关AVO和AVI的辅助码。
前面已经说过,辅助码和地址码应能彼止加以区别。这一点,当例如表示地址码的代码信号和表示辅助码的代码信号前面有各种不同的同步信号11时就能得到实现。能与这里所说的代码信号12配用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同步信号11具体在荷兰专利申请NL-A-8801275(PHN12.571)中有介绍。
但辅助码含有地址码中没有的特定二进制位组合时也能与地址码加以区别。若用上述时间码作为地址码,借助于含有三个字节12、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20、21和22的二进制位组合也能将辅助码与地址码加以区别,下面就这一点参照图6进行说明。
图6中,编号66表示引入区中地址码的二进制位的可能组合方式。由于引入区中字节13的mm值高,因而字节13在该区中的最高有效位20的逻辑值始终为1。字节14的ss值在0和59之间变化,这在BCD编码的情况意味着字节14的最高有效位21的逻辑值始终为0。字节15的ff值在0和74之间变化,因而字节15的最高有效位22其逻辑值也始终为0。二进制位组合66中字节13、14和15的其它二进制位可以取逻辑0值或逻辑1值,这是用符号“x”表示。
编号67表示位于引入区外的纹道段中地址码的字节13、14和15的二进制位的一些可能组合方式。基于引入区中地址码的情况下同样的理由,二进制位组合67中字节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21和22其逻辑值始终为0。此外由于记录载体的播放时间有限,其值的最高有效位20在二进制位组合67中取1值的地址码是不出现在节目区中的。
编号61、62、63、64、65和69表示若干个二进制位组合,其中字节13、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20、21和22的组合与各地址码中相应的二进制位组合不同。因此这些二进制位组合可用作辅助码HC,在这种情况下,字节13、14和15的七个最低有效位可表示附加信息。举例说,二进制位组合61可用以表示AVO值的地址码。由于AVO的地址码其字节13、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始终取同样的逻辑0值,AVO值完全可以用二进制位组合61中字节13、14和15的七个最低有效位表示。
同样,AVI值可用二进制位组合62表示。二进制位组合63、64和65可以用于辅助码,从而使其它附加信息可以在纹道中记录,例如记录时所需写入能量、记录载体的类型、有关写入的策略等。
图8示出了上述在记录载体1上记录数据信号Vi的记录器的一个实施例。记录载体1安置在转盘8上,转盘8由电动机81带动转动。普通型的光学写/读头82配置在转盘上有载体1的另一侧,供从/或往纹道4借助于射向记录层6的射束83读取和/或记录信息之用。读头82可借助于包括例如电动机85和主轴84的系统在径向上相对于记录载体1运动。射束83以一般方式聚焦到记录层6上,且借助于通用的聚焦和跟踪系统(图中未示出)保持在纹道4上。扫描纹道时,射束就按预制的纹道调制方法而受到调制。在读头82中,由此经调制的射束就由一般对辐射敏感的探测器进行检测,该探测器产生信号电流,探测信号Vd即借助于一检测电路按例如荷兰专利申请NL-A-870065(PHN12.063)中所述的方法从该信号电流得出的,所述探测信号的频率对应于纹道调制的频率。探测信号Vd加到电动机控制电路87上以便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电动机,使得探测信号Vd的频率仍然等于参考时钟信号Ck的频率。电动机控制电路87可以包括例如一相位检测器和一供电电路,前者用以检测探测信号Vd与参考时钟信号Ck之间的相位差,后者用以给电动机提供其值与如此检测出的相位差有关的电压。
探测信号Vd也加到FM(调频)解调器88上,其目的是要从探测信号Vd中恢复辅助信号Vh。经恢复的辅助信号Vh加到同步信号检测电路89上以便检测辅助信号Vh中的同步信号11,并加到“双相标记”解调器90上以便将辅助信号转换或38个二进制位的代码字17。38个二进制位代码字17的二进制位串行地加到差错检测电路91上,差错检测电路91借助于二进制位组16的奇偶校验位确定代码字接收时是否没有差错。此外串行提供的代码字17还加到串行/并行转换器92上,在该转换器的输出端上字节13、14和15的二进制位系以并行的形式出现。字节13、14和15加到转换器92上的最高有效位20、21和22送到通用解码电路93上,解码电路93产生八个信号V1、V2、V3、V4、V5、V6、V7、V8,这八个信号与字节13、14和15的最高有效位20、21和22列于下面的表1中。
表1最高有效位202122V1100V2000V3010V4110V5001V6011V7111V8101信号V3、V4、V5、V6、V7和V8加到控制电路94上,以便控制记录器。控制电路94可包括一通用型的微计算机,该微计算机存储着稍后即将谈到的适当的控制程序。解码电路93输出端上的信号V1和V2加到有两个输入端的“或”门95上。信号V1和V2表明转换器92输出端上的字节13、14和15表示引入区内的一个地址码或引入区外的一个地址码,因而“或”门95的输出信号始终表明转换器92的输出信号是否与地址信息有关。“或”门95的输出信号加到有两个输入端的“与”门96的一个输入端上。来自差错检测电路91的信号(该信号每次借助于一脉冲表明所接收到的代码字17是正夏行)加到“与”门96的另一输入端上。
这样,借助于一脉冲,“与”门96每次表明转换器输出端上的信息是否表示正确读取的地址码。“与”门96的输出信号加到计数电路97的一个并行载荷可启动的输入端上。出现在转换器92的输出端上的字节13、14和15加到计数电路97的并行输入端上,从而使每次收到正确读取的地址码时计数电路97就加有该地址码。计数电路97是那种根据计数器输入端上的一个时钟脉冲而使计数器的计数值增加1的计数电路。与读取中的同步信号11同步的时钟信号加到所述时钟输入端上,该时钟信号则借助于普通的锁相环电路103由同步信号检测电路89的输出信号获得。
计算电路97的工作情况如下。计数值每次根据锁相环电路103所提供的时钟信号,与读取记录在纹道中的代码值的操作同步地增加1。这就是说,计数值一旦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则不管后面的地址码是否正确读取,或者读取中的下一个代码字17中不含地址码AC而含辅助码HC,计数值都会追随读取中地址码的值。若开始时计数值不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则计数器就根据“与”门96输出端上的下一个脉冲而由转换器92通过其并行输入端提供正确值。
只要计数值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与”门输出端上的脉冲不会发生影响,因为这时计数值业已与加到计数电路并行输入端上的地址码相对应。这种获取地址码的方法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甚至当记录在纹道上的是辅助码HC而不是地址码AC的情况下也始终能获取对应于扫描中的纹道的位置的地址码。这也意味着记录地址码所在的纹道段仍然是可编址的。转换器92输出端上的字节13、14和15不仅加到计数电路97的并行输入端上,而且也加到控制电路94上。
此外控制电路94还经由信号线路98和99耦合到写/读头82和电动机95上。读头可通过信号线路98设定到读或写状态。在读出状态下,射束83的强度保持处于恒定不变的小值,该值小得以致不能使记录层6产生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来的变化。在写状态下,射束的强度根据写信号Vs而在1)不能引起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来的变化的低强度级与2)能在记录层6中引起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来的变化的高强度级(也叫做写入能量)这二者之间作转换,从而在记录层6中形成对应于记录信号Vs、用光学方法可检测出来的图形。写信号Vs由EFM调制电路100产生,EFM调制电路100把经由总线101供入的数据号Vi和子代码信息转换成符合CD标准的EFM调制信号,写信号Vs即按例如荷兰专利申请NL-A-8700934(PHQ87.009)中详述的方式从该EFM调制信号获取。此外高写入电平(写入能量)可经由信号线路8设定到辅助码中所表示的值。
在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过程是由控制电路94控制的,为此,控制电路94配备有适当的控制程序。这类控制程序可以包括例如图9流程图中所示的各步骤。
步骤S1是紧接着记录载体1装入记录器之后进行的。在步骤S1中,读/写头82是设定到读出状态的,同时借助于解码电路96输出端上的信号V3和V4,确定供到转换器92的输出端上的代码字是否包括着含有地址值AVO或AVI的辅助码。检测出这些辅助码确实存在时,AVO值和AVI值就被存储到控制电路的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S2中,读/写头82就借助于读取中的地址码的指示而指向含AVI值地址码的纹道段,然后在开始下一个记录信号之前借助于记录在该纹道段中的内容表确定节目区中的地址。从这种内容表确定所述起始地址的方法在荷兰专利申请NL-A-8900766(PHN12.887)中有详尽的介绍。该专利申请介绍了如何在引入区中记录临时性的内容表。所要求的全部数据信号一记录下来,最后正式的内容表就按CD标准规定的方式记录在引入区中。
在步骤S3中,读/写头82借助于读取中的地址码指向具有临时性内容表中确定的起始地址的纹道段。当读/写头82到达该纹道段时,读/写头82就置入写状态,这之后就可以记录加到EFM调制电路100的数据信号Vi。为将绝对时间码插入所记录信号的子代码Q通道中,可利用计数电路97的计数值,这些状态由控制电路94经由总线102读取,然后经由总线101加到EFM调制电路100上。此外还将读取中的各计数值与AVO值进行比较,若计数值大于或等于AVO值就停止记录数据信号。全部应记录的数据信号已记录好之后,记录也终止。记录过程终止时就进行步骤S4,步骤S4确定记录过程是否因达到AVO值所确定的纹道段而中止。如果确实这样,就进行步骤S5,步骤S5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内记录引出信号,因为这时表征着引出信号的子代码信息正由控制电路94加到EFM调制电路上。记录引出信号之后,写/读头82就在步骤S6中指向引入区,以便在引入区中记录最后正式的内容表。
若在步骤S4期间确定出数据信号的记录过程没有因具有地址码的纹道达到AVO值而中止,则在步骤S7中在引入区中记录临时性的内容表。接着,在步骤S8中检查是否需要在记录载体上记录其它数据信号。若情况确实这样,就终止程序。若情况不是这样,就在步骤S9中在引入区中记录最后正式的内容表,并在步骤S10中记录引出信号,然后终止程序。
上面就具有各个大致上同心纹道的记录载体上记录标准CD信号用的光学记录系统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在线性纹道中记录信号的情况。此外本发明也可应用到记录CD信号以外其它数据信号的情况。本发明的范围也并不局限于光学记录系统。它同样可应用于当地址码借助于事先进行的纹道调制已记录在纹道中的磁光记录系统或磁记录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刻写式的记录载体和记录器,记录载体具有预制纹道,含地址码的辅助信号借助于对预制纹道的调制进行记录,地址码确定记录自身所所在的纹道段的地址,记录器用以在设有纹道调制的纹道中记录信息,该记录器具有读出装置用以读出辅助信号,其特征在于,除地址码外,辅助信号还包括可与地址码加以区别的辅助码,记录器包括用以从辅助信号中有选择地提取地址码和辅助码的装置,辅助码则包含控制数据,供控制记录过程之用,记录器适宜根据所提取的辅助码而控制记录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数据确定所希望的记录信息的写入能量设定值,记录器包括写入能量调节装置,记录器还适宜根据所提取的辅助码调节写入能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地址码和辅助码的数据格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次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或辅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地址码在纹道中等间距的位置被记录,地址码每次表示出在纹道方向上所测量的其记录所在的位置与一特定参考位置之间的距离,记录器则包括同步装置、计数器和计数设定装置,该同步装置用以从读取中的辅助信号获取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与读取等间距记录的地址和辅助码的过程同步,该计数器由时钟信号控制,该计数设定装置则根据正确读取的地址码设定对应于读取中的地址码的计数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地址码包含将所述距离确定为播放时间的绝对时间码。
6.如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码可借助于不出现在地址码中的特定二进制位组合而可与地址码加以区别。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纹道调制包括纹道在横切纹道方向上的周期性偏移,该周期性纹道偏移的频率根据辅助信号进行调制;其中的读出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供检测纹道调制情况和供产生其频率对应于所检测的纹道调制频率的探测信号;和一频率解调器,用以检测探测信号中频率的变化,以便恢复辅助信号。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纹道包括实质上与转动中心同心的各纹道段,控制数据表示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心的一个预定径向位置的至少一个纹道段的地址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记录器包括用于记录取决于读取中的辅助码的内容信息的装置,该信息表示信息信号在具有由辅助码指定的预定径向位置的纹道段中已记录部分的地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径向位置位于同心纹道段所形成的纹道图形周边。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记录器包括用以记录表示所记录的信息信号结束的引出信号的装置;和用以根据读取中的辅助码来确定这样一个纹道段的装置,在该纹道段中引出信号的记录应按下述方式开始,使得开始记录引出信号的位置位于辅助码所表示的位置之前。
12.如权利要求8、9或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位置位于具有预定径向位置的纹道段上。
13.用于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中的一种记录器。
14.用于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中的一种记录载体。
全文摘要
借助对纹道的预调制(图1c,图1d)于可刻写式记录载体(1)上在记录信息用的伺服纹道(4)中记录辅助信号。辅助信号包含可互相区别的地址码(AC)和辅助码(HC)。地址码确定记录所述代码的纹道段地址,辅助码进一步提供有关记录载体的信息,如具有特定地址码的纹道段的信息。一种记录器(图8),包括读出装置(82,86,88,90,92)和检测装置(93),前者用以读取借助于纹道调制记录的辅助信号,后者用以检测辅助信号中有否地址码(AC)和辅助码(HC)。
文档编号G11B27/32GK1047159SQ9010355
公开日1990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8日
发明者鲁道夫·罗夫, 保罗斯·克里斯蒂安纳斯·玛丽亚·范德赞德 申请人: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