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唱盘快慢切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248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唱盘快慢切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电唱盘快慢切调整装置,尤指一种可适用于33转及45转任何型式之产品上,且视快慢切之时间答数需求予以作弹性调整之新颖结构。
一般电唱盘之唱臂沿唱片音槽逐渐向中心摆动后,直到音乐播放结束,该为让电唱盘在切断电源之前有一段之缓冲时间再作切断电源之动作,一般在唱片之末端均设有一音槽(无音乐产生),其音槽设置正常距离约为0.1mm~1mm~3mm(国际规格设为1mm还不能切断电源),就以答数设定而言,该音槽宽度正常为5~15之间(最好范围为8~12间),然,传统电唱盘在快慢切之调整上却造成那些缺失存在呢?现就将传统电唱盘之结构及动作概略叙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其内部之中心轴承衬套上,固定有一开关凸轮(2),凸轮(2)周缘设一径向挡块(21),且距离中心轴(3)适当处之基座(4)上枢设一摆块(5);该摆块(5)之下方设有二支隔开设定间隔之拨杆(51)(52),通过基座(4)之开孔(41)而跨在一固定于基座(4)下方之马达开关弹片(1)之两侧,且摆块(5)之右方又枢设一引动块(6);该引动块(6)之前端设置凸块(61),以与挡块(21)可互相抵触,且底面右方设有一回位杆(62)伸入基座(4)之开孔(42)内,并于底面左方设一限定杆(63)可靠于摆块(5)之背部边缘,防止引动块(6)任意地作逆时针方向摆动;另外,该摆块(5)之左边枢有一连接钢线(7);该钢线(7)向左延伸穿入于唱臂(8)下方之引动杆(9)之大孔(91),并于大孔(91)之背后予以弯曲使其不会滑离引动杆(9)。
实施时,请参阅图6并配合图5所示,该唱臂(8)随著唱片音槽逐渐摆动,终能引动马达开关弹片(1)前,与唱臂(8)固定成一体随同摆动的引动杆(9)并不能立即引动钢线(7),而是仅在钢线(7)上滑行(如图5所示),但随著唱臂(8)之继续受音槽摆动前进,引动杆(9)终可抵触于钢线(7)之弯曲部(71),施力于钢线(7)上,以引动摆块(5)使之转动,其后,受推力作用之钢线(7)使摆块(5)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引动块(6)随同摆块(5)之摆动期中,亦可在摆块(5)上转动,但因其侧端面抵压引动块(6)上的限定杆(63),使引动块(6)不幌动,引动块(6)之前端凸块(61)逐渐转入随转盘(10)一起转动之凸轮(2)上的挡块(21)圆周旋转轨道内,并由挡块(21)压迫引动块(6)之此前端凸块(61),使摆块(5)以逆时针方向更加摆动,终于使位于摆块(5)下方的拨杆(52)压迫开关弹片(1)切断转盘(10)之马达(未示)停止转动。
藉由上述构造及动作之说明,可知该快慢切答数之设定时间,是指由该引动杆滑行至接触到钢线之弯曲部开始直到摆块之拨杆切断开关弹片而使马达停止转动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内。然而,此种藉由引动杆与钢线组成之快慢切调整结构,却存在下列之缺点(一)由于唱盘音乐结束时间不一定,但又受很于标准答数8~12间,故需有不同之钢线与引动杆配合,方能达到实施调整,故造成在组装上之困扰。
(二)由于在生产电唱盘时,该使用之钢线与引动杆需配合各种型式之电盘种类搭配,方能达到标准答数8~12间之调整设定。
(三)由于在组装之生产线流程,该电唱盘在快慢切答数上若无法达到标准之答数内(8~12),均需视为不良品,而需予以送修更换组件,故影响生产线上之作业进度,且浪费工时。
(四)该电唱盘之快慢切答数若无法调整到标准答数(8~12)内,亦即若唱盘低于答数8,该唱盘会造成快切现象,导致唱盘上之唱片在音乐尚未播放完毕,即会自动切断电源,使唱盘停止转动。
(五)该电唱盘之快慢切答数若无法调整到标准答数(8~12)内,亦即若唱盘高于答数12,该唱盘会造成慢切现象,导致唱盘上之唱片在音乐已播放完毕,然而,唱盘因未能自动切断电源,导致该唱盘在原地连续转动,致使唱针产生磨损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方面系为克服以上所述之电唱盘在于转速结构所造成之弊端,使其答数在标准之8~12间,并可同时适用于33转及45转唱片之快慢切调整装置,此为本实用新型之最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之技术手段(一)为求能达到在线上作立即快慢切之标准答数调整,故改变引动块之结构,并藉由其上所螺设之螺丝的调整以配合与引动快连接之该连杆,使其改变引动杆在连杆上之推移时间,达到作为标准慢切答数之缓冲时间为其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之结构易于进一步了解,谨配合附图、实施例说明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快慢切调整装置及连杆等其他构件之组合关系立体外观实施例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快慢切调整装置外观立体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调整快切实施例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调整慢切实施例图图5系传统电唱盘结构之立体外观图图6系传统电唱盘之实施动作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外观立体图。请配合参阅图2,该快慢切调整装置(1)系由结合座(11)上之孔洞(111)穿设于唱臂(2)之支杆(21)内,且结合座(11)设置两呈等间距之左、右凸片(12)(13),并于左凸片(12)表面螺设一螺丝(14)延伸至与右凸片(13)之表面相接触,又,该左、右凸片(12)(13)之末端分别设置一呈L型之凹部(121)(131)间挂设一伸缩弹簧(15),另外,在该快慢切调整装置(1)之右凸片(13)与引动杆(3)相连,且引动杆(3)之末端设有大孔(31),以穿设连杆(4),续请参阅图1所示,其连杆(4)穿设于大孔(31)之背后予以弯曲使其不会滑离引动杆(3);该连杆(4)之另一端则穿设于摆块(5)之小孔(51)内,其下方底面分别设有二拨杆(52)(53)(拨杆(53)可见于图3中),通过基座(6)之开孔(61)跨于一固定在基座(6)下方之马达开关弹片之两侧,且右方则枢接引动块(7);该引动块(7)之前端设置凸块(71),且右方底面设有一回位杆(72)伸入基座(6)之开孔(62)内,并于左方底面设一限定杆(73)可靠于摆块(5)之背部边缘,以防止引动块(7)任意以逆时针方向摆动(该上述构件除快慢切调整装置(1)系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技术特征外,其余之构件均系为传统结构,并未列入本案之专利申请范围内)。
另外,该实施动作原理与传统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现将本实用新型之快慢切调整装置之操作方法详述说明如下(一)快切调整(答数低于8)请参阅图3所示,将螺丝(14)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促使螺丝(14)深入右凸面(13)表面,并推移右凸面(13)向外移之同时,连动引动杆(3)亦向外延伸,并连动连杆(4),导致该引动杆(3)在连杆(4)之弯折处(41)内上移动时间较慢碰及弯折处(41),而达到正常之答数(8~12)缓冲。
(二)慢切调整(答数高于12)请参阅图4所示,将螺丝(14)依逆时针方向旋转,促使螺丝(14)向内收缩,且右凸片(13)向内移,并在该伸缩弹簧(15)之压缩力量下的同时,该引动杆(3)亦向内移,并连带连杆(4),使引动杆(3)在连杆(4)之弯折处(41)内之移动时间较快碰及弯折处(41),而达到正常之答数(8~12)。
藉由上述之实施动作说明,证实本实用新型之快慢切调整装置确可达到下列所预期之功效者(一)本实用新型藉由螺丝与伸缩弹簧,以压迫引动杆连动连杆动作,并控制摆块及引动块动作,以获得较佳之答数,可适用于每一产品上,且可视需求答数而予以调整设定。
(二)本实用新型之快慢切调整装置,可作线上即时调整,故可克服在维修上之不便。
权利要求一种电唱盘快慢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系藉由结合座上之孔洞穿设于唱臂之支杆内,其结合座设置两呈等间距之左、右凸片,且于左凸片表面螺设一螺丝延伸至与右凸片之表面相接触,并于左、右凸片之末端分别设置一呈L型之凹部,其两凹部间挂设一伸缩弹簧,又,该右凸片与引动杆相连设,且引动杆之末端设有大孔,以穿设连杆,并以大孔之背后予以弯曲使其不会滑离引动杆。
专利摘要一种电唱盘快慢切调整装置,系藉由结合座上之孔洞穿设于唱臂之支杆内,其结合座设置两呈等闻距之左、右凸片,且于左凸片表面螺设一螺丝延伸至与右凸片之表面相接触,并于左、右凸片之末端分别设置一呈L型之凹部,其两凹部间挂设一伸缩弹簧,又,该右凸片与引动杆相连设,且连动杆之末端设有大孔,以穿设连杆,并以大孔之背后予以弯曲使其不会滑离引动杆为其特征。
文档编号G11B3/42GK2072262SQ9021791
公开日1991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1日
发明者刘平雄 申请人:汉平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