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盒、使用这种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489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片盒、使用这种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中装有盘形信号记录介质的盘片盒(cartridge)以及使用该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
计算机和其它信息设备近来已要求有更大的存储量,从而,光盘已开始为人们所注意。
参见附图解释传统的光盘盘片盒。
图12表示一种盘片盒31,其中装有信号记录介质32,并且其上有一窗口33,当把盘片盒31放入信号记录设备中时,信号通过该窗口记录在介质32上,窗口33上有一盖板(Shutter)34,当把盘片盒31放入信号记录设备时,盖板34自动移开,露出窗口33。
由于传统的装有盘片的盘片盒31要准确地记录所需的信号。需使盘片32避免沾染灰尘、指印,或具有其他缺陷,这样,盘片32不能从盘片盒31中取出。
但是,上述这种盘片固定的结构不允许使用者取出盘片并把它装入另一信号再现设备,而且,即使加上可取出盘片功能使用者仍然既不能识别盘片是否取出,也无法得知盘片染上灰尘、指印或损坏的可能性。
若这些缺陷任其存在,信号记录设备会增加对盘片缺陷区域的存取,并使得记录产生错误。当信号记录设备具有核实信号记录正常与否的功能时,信号记录设备增加了对记录用盘片上另一位置的存取,要在当前信号正常记录后再记录下一信号,这就需要时间来核实(核实时间),有碍于高速记录信号。
本发明的盘片盒目的在于允许使用者知道装入其中的盘片是否取出,而装有本发明的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在记录信号时可不增加对盘片取出时受到损坏的缺陷区域的存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施例的盘片盒具有如下结构当盘片盒放入信号记录设备时,可在介质上记录信号,盘片盒包括1.盒内的信号记录介质;2.一个开口,可经开口从盒内取出介质;3.标识物,表明介质是否曾被取出过的可能性。
本发明另一较好实施例具有如下结构盘片盒中装有一信号记录介质,并至少具有一个窗口,以便在介质上记录信号,盘片盒包括1.一开口,可经开口从盒内取出介质;2.一档板(holdes),盖住开口;3.一标识物,表明介质曾被取出过的可能性。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信号记录设备具有下列结构信号记录设备有一检测器,用它检测盘片盒的标识物以判断介质是否由盒内取出过,若检测器确定介质曾被取出过,则信号记录设备将不在该介质上记录信号。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盘片盒;图2表示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盘片盒中取出盘片的过程;图3是用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盘片盒中的粘贴带;图4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盘片盒;图5表示用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盘片盒中的销子(Claw);图6表示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盘片盒中取出盘片的过程;图7表示用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盘片盒中的粘贴带;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信号记录设备的方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
图10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图11是用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图12表示传统的盘片盒。
实施例1参见附图叙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表示一个盘片盒1,盒内装有盘片2,即记录使用者所需信号的介质,盘片盒结构是这样的当把它装入信号记录设备时,盘片2准备好记录信号,盘片盒1设有开口3,用于取出盘片2,粘贴带4是表明盘片2曾由盒中被取出可能性的标识物,它最好具有可反光的颜色,在本例中,采用银色的粘贴带,但是,粘贴带的颜色并不限于某种颜色,例如可反光的颜色。
粘贴带的结构是这样时一旦从盘片盒1上剥离,就不能象原先那样再粘贴到盒上。除上述结构之外,还可用这样的结构,粘贴带4一旦剥离盘片盒1,就会显示某种剥离标志。一个档板5盖住开口3,移开档板5允许用户取出盘片2,由盘片盒1去除档板5即得到盘片盒壳体6,在壳体6上形成一窗口7以露出盘片2,用一盖板8盖住窗口7,当盘片盒1装入信号记录设备时,盖板8自动移开,露出窗口7。
图2(a)至图2(d)表示从这种结构的盘片盒1中取出盘片2的过程。
图2(a)表示盘片盒壳体6与档板5合在一起,这是从生产厂出厂至现在用户收到为止盘片从未由盘片盒1内取出过的正常情况。图2(b)表示从盘片盒1上去掉粘贴带4。去掉了粘贴带4使用户可去掉档板5。图2(c)表示从盘片盒1去掉档板5,这样档板5与壳体6分开。本实施例中,档板5两端的卡子(latch)9从壳体6上的插口(seceptor)10中脱开,由此档板5可从盘片盒壳体6中拿掉。图2(d)表示盘片2被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
上述结构使得档板5可改变粘贴带4的标示,表示盘片2曾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将粘贴带4固定粘贴在壳体6和档板5上的状况变为剥离,就允许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盘片2。
盘片盒具有这样的结构,一旦盘片2从盘片盒1中取出,或一旦把粘贴带4从盘片盒1上撕下,粘贴带4就不能象原来那样再粘贴上去,或具有下面的结构如图3(a)和图3(b)所示,当剥去粘贴带4时,一部分粘贴带4仍留在盘片盒1上,形成字母“OPEN”以指出表明粘贴带已被剥去的某种信息。
由于这一结构,从现在起,要使用这一盘片盒1的用户能够识别出盘片盒1中盘片2曾从盘片盒中取出过的可能性,能够预料到盘片2可能染上尘埃和指印,或者也许有其它缺陷。
图1表明用了两条粘贴带4,然而,也可用一条或多条,剥去粘贴带4对显示的信息不限于“OPEN”,只要用户可识别出粘贴带已被撕去,并能理解盘片2可能从盘片盒中取出过,该信息可以是任何字或符号。实施例2下面参见附图叙述另一实施例,与图1中说明过的同样部件采用同样标号,并略去其说明。
图4中,采用了第一窗口11,用于在盘片2放入信号记录设备中时在盘片2上记录信号,在第一窗口11对面设有第二窗口12,其形状与第一窗口11差不多。第二窗口12用于当盘片2装入信号记录设备时在盘片2上记录信号。在不开窗口11和12的另一边上有一开口13,用于把盘片2从盒中取出。一个销子14,即标识物,表示盘片2曾从盘片盒中被取出的可能性。如图5所示,销子14由连接件15在几处与盘片盒壳体6相连。正常使用中,只要连接件15使销子14与盘片盒壳体6相连,销子14就使得档板无法移动或转动,无法打开开口13从盘片盒中取出盘片2。
档板16盖住开口13。枢轴17安在盘片盒壳体6上,档板16第一端安装成绕枢轴17转动,档板16第二端有一卡子18,卡入盘片盒壳体6的插口19,由此档板16遮盖并挡住开口13。
图6(a)至图6(c)表示从上述结构的盘片盒中取出盘片2的过程。
图6(a)表示盘片盒壳体6与档板16合在一起,用户通常是这样收到盘片盒的,即,自生产厂发出后到现在为止盘片2未曾从盘片盒中取出过。
图6(b)表示去掉销子14的盘片盒1,用手或剪刀断开连接件15,然后去掉销子14。图6(c)表示档板16绕轴17转动,由此打开开口13。
在本实施例中,盘片盒1处于图6(b)中所示情形,档板16第一端的卡子18从插口19中脱开,由此从盘片盒主体6中移开档板16,打开开口13,现在就可以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盘片2了。
上述结构允许用户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盘片2,换句话说在盘片2取出前,要先改变表明盘片2曾由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的可能性的标示。即,销子14连接到盘片盒壳体6的状况改变为去掉销子14的状况,这一状况使用户可以从盘片盒壳体6中取出盘片2。
由于有了上述结构,即,切断连接件15来除去销子14,现在打算使用盘片盒1的用户能够识别盘片盒1中的盘片2由盘片盒壳体中被取出过的可能性,并且可以预料盘片2可能沾有尘埃、指印或有其它缺陷。
在上述结构中,既然用于取出盘片2的开口13处于用可在盘片每一面上记录信息的窗口11、12的另一边,则第一窗口11和第二窗口12可以有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处理本发明的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无需特殊结构来再现盘片每一面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窗口11和第二窗口12用于在盘片2两面记录和再生信号。但是,当使用两面中任一面,或仅用一面时,只设置一个窗口就足够了。
在本实施例中,盘片盒壳体6和销子14可用树脂模压形成一体,由此可容易地制造盘片盒1。
在本实施例中,盘片盒壳体6的结构可去掉档板16,但是,盘片盒壳体6可以与档板16相连接,只要可以从盘片盒1中取出盘片2就成。
在例1和例2中,档板5或16可从盘片盒壳体6上去掉,但是,如图7(b)所示,档板5或16并不去掉,而可仍然与盘片盒壳体6连接,只要盘片2能从盘片盒1中取出就成。图7(a)表示把档板5装到盘片盒壳体6中,而图7(b)表示把档板5从盘片盒壳体6中移开。实施例3参见


使用本发明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对前面实施例中同样部件采用同样标号,并略去其叙述。
图8中,检测器20检测标识物,粘贴带4或销子14,由此确定盘片2是否曾从盘片盒1中取出过。当检测器判定盘片2可能曾从盒中取出过时,搜索器21就搜索盘片2不可记录区。记录器22用于在盘片2上记录信号,搜索器21通过读写器(pickup)23在盘片2上搜索缺陷,记录器22通过读写器23在盘片2上记录信号。
检测器20具有与粘贴带4和销子14相应的部件,对这些部件可叙述如下(1)与标识物4(银色粘贴带)相应的检测器20如图9所示,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20包括发光元件24,它向上发出光线,以及光接收元件25,它接收发射光。
图9(a)表示盘片2从未取出过的情形。自发光元件24发出的光线由贴在盘片盒1上的粘贴带4反射,然后由光接收元件25接收反射光,由此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20识别出接收到的光能大于某个值。证明盘片2从未取出过。
图9(b)表示盘片2有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可能性的情形。由于粘贴带4未贴在盘片盒1上,从发光元件24射出的光线不足以完全反射,所以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20不能识别出光能光接收元件25收到的光能大于某个值,证明盘片2可能已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过。
若在盘片盒1的受照射区使用不反光的材料,最好是黑色的材料或光吸收材料,可期望更有效地防止错误。设想另一检测方式如下对于粘贴带4表面采用与盘片盒壳体6表面或档板5表面材料光反射性能不同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光反射性不一定低于另一种材料,也可以高于另一种材料)。这样,从发光元件24发出的光线由粘贴带和盘片盒或档板表面以不同的大小反射,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20通过光接收元件25检测反射光能量的差别可由识别盘片2是否被取出过盘片盒。
(2)与销子14(标识物)相应的检测器;如图10所示,信号记录设备的检测器20包括识别盘片2是否可能被从盘片盒1中取出过的开关26。
图10(a)和图10(b)表示盘片2从未被从盘片盒1中取出,开关26从图10(a)所示正常位置向上移到图10(b)所示准备进行检测的特定位置。开关26触到销子14并动作,由此检测器20识别出盘片还未曾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过。
图10(c)和10(d)表示盘片2有被取出过盘片盒1的可能性,检测器20从图10(c)所示正常位置向上移到图10(d)所示准备进行检测的规定位置,开关26未触到物体,因而它不动作,由此检测器20识别出有可能盘片2曾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过。
采用上述盘片盒的信号记录设备的工作叙述如下(1)在盘片2曾未从盘片盒1中取出过的情形下,由于粘贴带4和销子14在盘片盒1中,而检测器20对其检测,指出未曾把盘片2从盘片盒1中取出,然后搜索器21不搜索盘2上的缺陷区域记录器22正常地经读写器23记录信号。
(2)在可能曾把盘片2从盘片1盒中被取出的情形下,粘贴带4和销子14被从盘片盒1上除去,检测器20检测这一情况,以识别可能曾把盘片2从盘片盒中取出过。这样搜索器开始在盘片2上搜索缺陷区域,并根据搜索结果,记录器22在盘片2上除搜索到的缺陷区域以外的区域内记录信号。当然,在此情形下可以禁止记录操作。
上述结构使用户可以认识到盘片被从盘片盒1中取出时所沾上的尘埃、指印和其它缺陷,这样,该装置可以在盘片上记录信号,而不增加对这类缺陷区域的存取,换句话说,这一结构使设备避免在缺陷区域记录信号,或由于对缺陷位置不记录而反复地增加存取,由此减少对盘片2的存取时间。实施例4参见附图叙述使用本发明盘片盒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叙述的同样元件采用同样标号,并省去对其叙述。
在图11中,显示器27(例如CRT或LCD)根据搜索器21的搜索结果显示不可记录容量、可记录容量或两者。显示器27可与信号记录设备分开,但与其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与信号记录设备结合在一起。
这里叙述具有上述结构并使用该盘片盒的电子设备的工作情况。对应于标识物(粘贴带4和销子14)采用与实施例3中同样结构的检测器20。
(1)盘片2未曾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情形检测器20检测盘片盒1中粘贴带4和销子14,指出盘片2从未被取出过,据此,显示器27显示正常的可记录容量。
(2)盘片2可能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过的情形检测器20检测到粘贴带4和销子14被从盘片盒除去,识别出有可能盘片2曾从盘片盒1中被取出过。根据此,判断搜索器21在盘片2上搜索不可记录区域或可记录区域,数据搜索结果,显示器27显示盘片2的可记录容量、不可记录容量或两者。
这里说明搜索器21的较佳实施例传感器23根据搜索器21的搜索结果在整个盘片2上记录信息信号,该信息信号包括纠错码、而当信息信号再生时可以检测到差错,当检测出的差错无法校正或可以被校正但超出规定范围时,则检测到差错的扇区便不可用,表明该扇区不可用的信息记录在盘片2的规定位置处。
显示器27显示这一记录到的信息,告诉用户盘片2的可记录容器。这种操作也可用于盘片2的每一磁道或每一扇区,由此可把不可记录或可记录的扇区域磁道在盘片2的规定位置处,用于控制对盘片2的记录操作。
当盘片2为光盘时,通常用激光记录和再生信号,为了以最佳条件在光盘中存储信息信号,可接受的激光输出范围应是窄的。
例如,在商品化的可记录光盘中,激光的最佳输出范围不超过功率中间值的10%,当在该范围内记录信息信号时,差错率不超过规定值(例如,不超过0.00001),当再生一记录到的信号时,假定用于再生的激光输出在50%内变化,则差错率不超过规定范围(即不超过0.00001)。
按照上述描述可知,用于记录的激光输出可接受范围窄,而用于再现的激光输出的可接受范围宽。
换句话说,一旦信息信号被记录,它可以安全地再现,即使在光盘上有一指印或沾上其他东西。另一方面,若在记录信息信号以前盘片上已沾上指印等,就难以记录信息信号。因此,在光盘上记录信号以后,有可能把光盘从盘片盒中取出,并把它装入再现设备中以再现信号。
曾经从盘片盒1中取出的光盘可以再次放入盘片盒1中用信号记录设备记录信号,此时,如上所述,该设备在记录信号之前先搜索可记录区域。
上述结构允许用户认识到由于把盘片2从盘片盒1中取出而沾上的尘埃、指印等缺陷,并得知可记录容量或由于缺陷而失去的可记录容量。
按照本发明的盘片盒,用户可认识到其中的盘片曾从盘片盒中被取出的可能性,并能预料盘片很可能含有缺陷,如尘埃、指印等。
本发明的信号记录设备可记录信号而不增加对记录介质由于把记录介质从盘盒中取出而产生的尘埃、指印等造成的缺陷区域的存取,由此信号记录设备能避免在盘片的缺陷区域上记录信号,并避免由于缺陷区域的不可记录而反复增加存取,由此缩短了存取时间。而且,当认识到盘片2曾被取出时能够禁止记录。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使用户可以认识到当把盘片从盘片盒中取出而沾上的尘埃、指印等缺陷,由此用户可得知盘片目前可记录容量或由于缺陷失去的不可记录容量。
对每一权利要求详细举出本发明的效果按权利要求1和2的实施例,用户能认识到盘片盒中的记录介质曾被取出的可能性,由此预料到记录介质上很可能沾上尘埃、指印等缺陷。
按权利要求3的实施例,可以更灵活地设计盘片盒和设备。
按权利要求4的实施例,取出记录介质的动作可改变标识物,由此用户能认识到盘片盒中的记录介质曾被取出的可能性。
按权利要求5的实施例,剥去粘贴带使用户可从开口移去档板,而粘贴带不能复原,由此,增加标志的可靠性。
按权利要求6的实施例,粘贴带剥去后,其一部分留在盘片盒上,显示某种标志,用户由此可认识到记录介质曾被取出过。
按照权利要求7的实施例,粘贴带表面具有与盘片盒或档板的表面不同的反光性能。由此,用简单的结构如具有光截取元件和光发射元件的光耦合器可识别该标识物。
按权利要求8的实施例,标识物是安装在盘片盒壳体上可卸下的销子,在销子从盘片盒壳体上卸下后,于是档板可从开口卸下,由此可在从盘片盒中取出记录介质时无误地改变标识物。
按权利要求9的实施例,可简化盘片盒的结构。
按权利要求10的实施例,记录设备可认识到在把记录介质由盘片盒内取出时产生尘埃、指印和其它缺陷,由此记录设备能不增加对缺陷区域的存取而记录信号,结果,记录设备可避免在缺陷区域记录信号,并由于避免增加对不可记录的缺陷区域反复存取而减小存取时间。
按照权利要求11的实施例,用户可预见记录介质有着当其从盘片盒中取出时产生的缺陷,如尘埃、指印等。用户可禁止记录设备在这种有缺陷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由此可减少花在可靠性差的信息记录上的时间。
按照权利要求12的实施例,电子设备可禁止在记录介质的缺陷区域上记录信号,可减少由于对不可记录的缺陷区域反复存取所花费的时间,同时告诉用户可记录容量,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盘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1)盘片盒壳体,其中有一记录介质,当所述记录介质装入信号记录设备时,所述信号记录设备可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2)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盘片盒壳体上,用于从所述盘片盒壳体中取出所述记录介质;(3)一标识物,用于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可能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
2.一种盘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1)盘片盒壳体,其中有一记录介质,并至少有一个窗口,用于在把所述记录介质装入一信号记录设备中时由所述信号记录设备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2)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盘片盒壳体上,用于以所述盘片盒壳体中取出所述记录介质;(3)一档板,盖住所述开口;(4)一标示物,用于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可能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
3.一种盘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1)盘片盒壳体,其中有一记录介质,并有一第一窗口,用于当把所述记录介质装入一信号记录设备中时由所述信号记录设备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2)第二窗口,在所述第一窗口对面,其形状与所述第一窗口大致相同,用于当把所述记录介质装入所述信号记录设备中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3)一开口,在第一和第二窗口的另一边,用于从所述盘片盒中取出所述记录介质;(4)一标识物,用于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可能曾被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板改变所述标识物的标识,表明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可能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这一改变使用户可以从所述盘片盒壳体中取出所述记录介质。
5.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物有一粘贴带,横贴在所述盘片盒壳体和所述档板上,所述粘贴带一旦被剥下即不能复原,而剥下所述粘贴带就使用户可从所述盘片盒壳体中取出所述记录介质。
6.如权利要求5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带在被剥下后其一部分仍然留在所述盘片盒上,由此获得所述盘片盒呈现一种标识,使用户得知所述记录介质可能曾从所述盘片盒壳体中被取出过。
7.如权利要求6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带表面的反光性能与所述盘片盒壳体或所述档板的反光特性不同。
8.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物是一装在所述盘片盒壳体上的可卸下的销子,从所述盘片盒壳体卸下所述销子使用户可从所述盘片盒壳体取出所述记录介质。
9.如权利要求8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子和所述盘片盒壳体用树脂一体模制而成。
10.一种信号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1)一检测器,检测权利要求1至9所述盘片盒的标识物的标识,并确定所述记录介质是否曾从所述盘片盒中取出过;(2)一搜索器,当所述检测器确定所述记录介质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时,搜索所述介质上不可记录的区域;(3)一记录器,将信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所述信号记录设备根据所述搜索器的搜索结果,不将信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不可记录的区域。
11.一种信号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检测器,检测权利要求1至9所述盘片盒标识物的标识,确定所述记录介质是否曾从所述盘片盒的盘片盒中被取出过;所述信号记录设备是这样构成的,根据所述搜索器的搜索结果,不把信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不可记录区域。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1)一检测器,检测权利要求1至9所述盘片盒标示物的标识,确定所述记录介质是否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2)一搜索器,当所述检测器确定所述记录介质曾从所述盘片盒中被取出过时,搜索所述记录介质上不可记录的区域;(3)一显示器,根据所述搜索器的搜索结果,显示所述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不可记录容量之一和两者。
全文摘要
一种盘片盒,记录介质可从中取出,盘片盒的用户能认识到盘片盒中的记录介质被取出过的可能性,装有盘片的盘片盒的结构使得当其被装入一信号记录设备时可在盘片上记录信号。盘片盒有一开口,盘片可经由此开口从盘片盒中取出,盘片盒还有一标识物,显示盘片是否曾被取出过。
文档编号G11B17/022GK1143804SQ96106668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3日
发明者河村一郎, 今中良一, 后藤芳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