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用的盘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583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机用的盘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录像组合系统,该系统有一个内置的用于记录所获图像信息的记录装置,该系统被称为摄录一体机。
在常规的摄像录像组合系统(下文称为“摄录一体机”)中,所摄的图像信息被记录在机内磁带录像机的磁带上,并从该磁带再现。这种磁带录像机是抗震动的,因此特别适于在恶劣条件下,例如使用广播/商用的便携式摄录一体机采集新闻时的视频记录。但是由于该磁带录像机不允许高速地存取被记录在磁带上的图像信息,因此,不能快速地记录、编辑和转移图像信息。鉴于此,近来推出了一种摄录一体机,其中摄像机具有一个内置的盘装置,其采用所谓的光盘,如光盘或磁光盘,摄取的图像信息被记录在该光盘,并从该光盘再现。这种摄录一体机的实例已被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见日本公开专利8-65619)。这种光盘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可快速地存取记录在光盘上的图像信息,故该图像信息能迅速地被记录、编辑和转移。
但是,该盘装置的问题是其抗震性不如磁带录像机;在视频记录期间,当震动、冲击施加到该装置上时,会使聚焦在光盘上的激光束产生偏移,从而破坏被记录的图像信息。因此,在上述由本申请发明人提出的实例中,对装于摄像机中光盘装置的抗震性作出了改进。然而,对于抗震、抗冲击等仍需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明显改善内置盘装置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的摄像录像组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摄像录像组合系统,其中,盘装置由多个隔离体弹性支撑,且盘记录介质进给方向和摄像进给方向均大致与拍摄镜头的光轴平行,因而能明显地改善该盘装置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录一体机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说明光盘及其进给方向平行于光轴的透视图;图3是说明隔离体弹性支撑该内置盘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说明该隔离体的弹簧和减震器具体实例的剖视图;图5是说明简易型隔离体具体实例的剖视图6是说明盒进给机构的螺旋进给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说明该盒进给机构的齿轮齿条结构的侧剖图;图8是说明平衡型二轴驱动器的透视图;图9是说明不平衡型二轴驱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说明光学头的示意图;图11是说明该光学头伺服电路的示意图;图12A至12C是说明摄录一体机的摄像姿势的示意图;图13是说明该盒进给机构的螺旋进给结构的侧视图;图14是说明该进给机构的齿轮齿条结构的侧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录一体机。首先介绍摄录一体机的概况。如图1至3所示,以数字1表示的摄录一体机包括一个摄像机主体2,其前侧2a装有一拍摄镜头3。在摄像机主体2的里面沿拍摄镜头3的光轴F设置一个含CCD等的成像装置4。该成像装置4根据经拍摄镜头3得到的光学图像产生图像信息。一个用于抓握该摄像机的提手5安装在摄像机主体2的上部2b,一个肩垫6安装在摄像机主体2的下侧2c。根据需要将电池、电源线等可拆地安装在摄像机主体2的后侧2d(未示出)。在这个摄录一体机1中,盘装置7是图像信息记录装置。盘装置7可设置在摄像机主体2之中,或设置在一个能拆卸地安装到摄像机主体2后侧2d上的转接器(未示出)中(下文只介绍盘装置7设置在摄像机主体2中的情况)。在盘装置7中,包括光盘或磁光盘的所谓光盘8被无遮蔽地安装,或以容纳在盘盒9中的状态安装。盘装置7配置有用作将图像信息记录在光盘8上和从光盘8中再现的拾取装置(头)的光学头10。
在这个摄录一体机中,由成像装置4获取的图像信息(图像信号)被光学头10记录在内置盘装置7的光盘8中,或从该光盘再现。盘装置7是袖珍型的。另外,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其中借助数字信号将图像信息记录在该光盘上,从而极大地增加光盘8的记录量。此外,在这个盘装置7中,借助光学头10将图像信息记录在光盘8上,并从光盘8再现,因而能快速存取被记录的图像信息;被拍摄的图像信息能快速地被记录、编辑和转移。所以,这种摄录一体机尤其更适于广播及商业领域应用。
下面介绍安装在摄像机主体2中以便弹性支撑盘装置7的多个隔离体。如图1至图3所示,在摄像机主体2的里面设置有一个直立的摄像机主体框架12,该框架呈一侧开口的盒形。盘装置7以直立(竖直)的状态容纳在摄像机主体框架12中。在摄像机主体框架12的里面设有一个盘装置框架13,框架13的外周由多个隔离体14沿纵向X、垂直向Y、和横向Z弹性支撑。在很多隔离体14中安装有弹簧15和减震器16。
就是说,盘装置框架13的载荷直接加在多个隔离体14上,其支撑该盘装置框架13的前、后侧的13a、13b,下侧13c和一个侧面13e。鉴于此,如图4所示,各隔离体14由构成弹簧15的螺旋弹簧17和构成减震器16的含橡胶或类似物的弹性件18组成。
在图4中,一个销安装板20由一对紧固螺钉19安装到盘装置框架13上,一个中央销21经销安装板20的中心被插入,并经拧紧、卷边等被固定。中央销21的外周被柱形弹性件18围绕,该柱形弹性件18通过去毛刺等被装入与摄像机主体框架12整体形成的柱形部分22。当将弹性件18装入柱形部分22时,初始压应力施加到弹性件18上。螺旋弹簧17绕弹性件18的凸缘18b而设置,并位于摄像机主体框架12与盘装置框架13之间,使初始压应力施加到螺旋弹簧17上。通过在弹性件18中填充液体将可省去螺旋弹簧17。
通常,盘装置框架13的载荷不直接施加到支撑盘装置框架13上侧13d的那些隔离体14。因此,这些隔离体可以如图5所示是省略了弹簧15或减震器16的简易型隔离体。在图5中,只使用了弹性件18,螺旋弹簧17被省略。弹性件18由图4所示的中央销21支撑。
由于有如上述设置的多个隔离体14,任何作用于摄像机主体框架12的震动或冲击都可被弹簧15和减震器16迅速吸收和减弱。从而可实现很强的吸震性能。由于这一作用,任何外来震动或冲击均不易传到盘装置框架13上,因此,大大改善了盘装置7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下面介绍盘装置7的概况。如图1至3所示,盘装置7有一个主轴电机24,光盘8呈直角安装在电机24上,并被电机24驱动旋转。光学头10有一个安装着物镜25的盒26。设置一个盒进给机构27,用以将安装在盒26上的物镜25沿着从光盘8中心伸展的径向线移动。如图11所示,主轴电机24使光盘8高速旋转,激光束LB的点被光学头10的物镜25以直角施加到光盘8上。借助盒进给机构27,物镜25与盒26一起平行于光盘8移动,因此,当沿着从光盘8的中心伸展的径向线产生激光束LB点的轨迹时,图像信息被记录在光盘8或从光盘8再现。
在这个过程中,如图10所示,从半导体激光器29发射的激光束LB经光学系统30作用于物镜25,物镜25使激光束LB的点以直角作用于光盘8。安装在盒26上的二轴驱动器31在聚焦方向(Z方向)和跟踪方向(X方向)上驱动该物镜25,从而相对光盘8实施激光束LB点的聚焦调整和跟踪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被光盘8反射的激光束LB的反射光束经光学系统30被包含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元件32接收,且二轴驱动器31被伺服电路33控制,因而可在刹那间进行激光束LB点的聚焦调整和跟踪调整。更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在伺服电路33中,误差信号检测电路34检测聚焦和跟踪中的误差,相位补偿驱动放大器35驱动该二轴驱动器31。下面介绍光盘8和被进给机构27驱动的物镜25的进给方向。如图1至3所示,位于摄像机主体2内的盘装置7的光盘8呈直角安装在主轴电机24上,并与拍摄镜头3的光轴F平行。就是说,光盘8在平行于光轴F且竖直(即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旋转。所设置的物镜25使得激光束LB的点以直角施加到位于水平参考线P1处的光盘8上,线P1是从光盘8的中心伸展的径向线、且与光轴F平行。盒进给机构27使物镜25沿平行于光轴F的方向移动,该方向是摄像机主体2的纵方向,即X方向。
如图2所示,在这个盘装置7中,当主轴电机24在垂直平面内高速度地转动光盘8时,激光束LB的点沿着平行于Z方向的方向,即横向的水平方向被施加到光盘8上,并被聚焦在光盘8的水平参考线P1上。而后,进给机构27使物镜25沿纵向X平移,当用激光束LB的点在纵向X上,沿水平参考线P1跟踪时,图像信息被记录在光盘8上或从光盘8再现。当在局部观察时,由激光束LB的点记录在光盘8的水平参考线P1上的记录轨迹在垂直方向Y上,该方向Y沿着垂直于水平参考线P1的垂直参考线P2。但是,激光束LB的点的聚焦是在Z方向进行的。
如图12A到12C所示,当用该摄录一体机进行摄像时,摄影者经肩垫7将摄像机主体2置于其肩上,其右手抓握设在拍摄镜头3侧面的镜头手柄36,其右眼通过取景器37取景。当伴随如图12A所示的步行或跑动而进行摄像时,在垂直方向Y上缘于重力加速度的强震动、冲击等会在该摄录一体机1中产生。当摄录一体机如图12B那样被倾斜时,在垂直方向Y和纵方向X上产生了缘于重力加速度和离心力的轻微震动、冲击。当摄录一体机如图12C那样摇动拍摄时,水平方向Z和纵方向X上产生了缘于重力加速度、离心力的轻微震动、冲击等。
不过,如结合图2所说明的,在光盘8的水平参考线P1上的记录轨迹TR是在垂直方向Y上的,因此即使在摄像时在垂直方向Y产生强的震动和冲击,激光束LB的点只会沿记录轨迹TR垂直振荡,基本不产生激光束LB点的轨迹偏移。这样与上述该组隔离体14的震动吸收能力一起就使轨迹具有突出的优点,即,很强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对于摄像期间在纵方向X和水平方向Z产生的几乎所有的轻微震动和冲击均能被该多个隔离体14吸收,且能被很好地控制在用于聚焦调整和轨迹调整的上述二轴驱动器31的能力之内。下面介绍盒进给机构27。如图6和7所示,在盒进给机构27中,盒26使物镜25沿光盘8的水平参考线P1,即平行于光轴F的纵方向移动。盒26被平行该光轴F的导向轴39导向,并被电机沿X方向在导向轴39上驱动。关于电机,可以是使用磁回路以非接触状态驱动盒26的直线电机。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摄像时因轻微震动、冲击等造成的激光束LB点的轨迹偏移,最好采用下述的盒进给机构27。
图6所示的盒进给机构27采用螺旋进给机构44,其中盒26经螺母41的中间部分被螺旋连接到平行于导向轴39的进给丝杠40;螺杆40经齿轮组43被直流电机42沿正向和反向旋转,从而使盒26在X方向沿导向轴39螺旋进给。图7所示的盒进给机构27采用齿轮齿条机构47,其中盒26被一对平行的导向轴39导向,平行于该导向轴39的齿条45安装在盒26上。与齿条45啮合的传动齿轮46经齿轮组43被直流电机42沿正向和反向旋转,从而使盒26经齿条45的传动在X方向沿导向轴39移动。上述螺旋进给机构44和齿轮齿条机构47具有使直流电机42与盒26彼此机械连接的接触结构。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在上侧设置进给丝杠40,而在下侧设置导向轴39,或如图14所示,在盒26的上侧设置齿条45。下面介绍安装在盒26上的二轴驱动器31。为了尽量避免因摄像时的震动、冲击等造成的物镜25的震动,最好采用如图8所示的平衡型(轴滑动型)二轴驱动器。在这种平衡型二轴驱动器31a中,轴52被固定在基座51上,以便与横向即Z方向平行,在其偏心位置安装的物镜25的圆鼓轮53被设置得能在轴52上沿横向即Z方向滑动,并能在纵方向即X方向上转动。聚焦线圈54a和跟踪线圈55a设置在鼓轮53的周围,磁铁56a和轭铁57a被紧固在基座51上,以便在鼓轮53的两侧构成弧形,从而形成磁回路。借助这个磁回路,物镜25的聚焦调整可与鼓轮53沿着轴52在横向,即Z方向,整体进行,而物镜25的跟踪调整绕轴52在纵向,即X方向进行。因此,这种平衡型二轴驱动器31a对于所有方向都是稳固的。特别是震动、冲击在所有方向、即垂直方向Y、纵方向X和横方向Z均能被轴52接受,因而可明显改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
图9表示一种非平衡型(弹簧片型)二轴驱动器31b。在这个非平衡型驱动器中,块体60被螺钉或类似物紧固在基座51的一端。四个平行的片簧61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每个片簧61的一端被紧固在块体60上。各片簧61的另一端被紧固在鼓轮62上,物镜25被装在鼓轮62的中心位置。聚焦线圈54b和跟踪线圈55b设置在鼓轮62的周围,磁铁56b和轭铁57b被紧固在鼓轮62两侧的基座51上,从而构成磁回路。借助这个磁回路,利用平行片簧61的偏移,物镜25的聚焦调整可与鼓轮62一起在横方向Z上整体进行,物镜25的跟踪调整在纵方向X上进行。因此,这种非平衡型二轴驱动器31b只在平行片簧61的纵方向上是稳固的。但是,通过使平行片簧61的纵方向与垂直方向Y匹配,平行片簧61可在垂直方向接受震动、中击等。因此,这个非平衡型二轴驱动器31b也能改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
尽管参照摄像录像组合系统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上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不脱离本发明技术范围的各种改进是可能的。例如,盘装置的盘记录介质不限于诸如光盘或磁光盘的光盘。它也可包括磁盘。另外,本发明的摄像录像组合系统不限于摄录一体机。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成像设备。例如电子照相机。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摄像录像组合系统有下述优点
由于内置的盘装置被多个隔离体弹性支撑,可明显地改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因此该系统可避免记录的图像信息被视频记录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冲击所引起的轨迹偏移破坏,从而可使图像信息高精度、高可靠地记录和再现。
由于内置盘装置的盘记录介质的位置和光学头的进给方向均平行于拍摄镜头的光轴,使得在摄像时,该摄像录像系统可最大限度地抵抗在视频记录过程中频繁加在垂直方向(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震动和冲击,因而该系统可避免被记录的图像信息被视频记录时产生的震动、冲击所引起的轨迹偏移而破坏,从而使图像信息能高精度、高可靠地记录和再现。
此外,由于隔离体中设有弹簧和减震器,震动和冲击等能被快速地吸收,因而显著地改善了抗震性和抗冲击性。
由于光学头进给机构具有将电机与盒机械地连在一起的接触机构,故可明显改善纵向(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
由于设置一个内置光盘装置,借助该装置并利用光学头将图像信息记录在一个光盘上,因此可通过一个小型系统进行高精度和高可靠的记录和再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盘记录装置,包括一摄像机主体,主体上配置一拍摄镜头,且根据经所述拍摄镜头提供的光学图像输出图像信息;和一盘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图像信息记录在一盘记录介质上,所述的盘装置包括转动装置,用于使所述的盘记录介质绕垂直于所述拍摄镜头光轴的第一轴转动;一用于将所述的图像信息记录在所述的记录介质上的头;和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头沿着平行于所述拍摄镜头光轴的第二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转动装置的第一轴与所述摄像机主体的水平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摄像机主体具有一个肩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一保持所述头的盒;一直流电机;和一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用机械的方法传递给所述的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盘记录介质是一光盘,所述的头是一光学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光学头包括一物镜;和一二轴机构,用于保持所述的物镜,以使所述物镜能在平行于相对所述光盘的聚焦控制方向的第一轴的方向和平行于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二轴机构是平衡型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二轴机构是非平衡型的,所述二轴机构设置一块体和多个片簧,每个片簧具有被紧固到所述块体的一端和保持所述物镜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片簧的纵向与所述摄像机主体的垂直方向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记录装置,还包括多个弹性支撑所述摄像机主体内的所述盘装置的隔离体。
10.一种盘记录装置,包括一摄像机主体,其设置有一拍摄镜头,并根据经所述拍摄镜头提供的光学图像输出图像信息;一盘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图像信息记录在一盘记录介质上;和多个弹性地支撑所述摄像机主体内的所述盘装置的隔离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隔离体包括弹簧和减震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隔离体分别被设置在所述摄像机主体上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盘装置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摄像机主体下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盘装置的下表面之间,以及所述摄像机主体的侧面与所述盘装置的侧面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记录装置,其中,在所述的多个隔离体中,设置在所述摄像机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盘装置的上表面之间的那些隔离体仅具有弹簧或减震器,而设置在其它位置的隔离体则不但具有弹簧而且还具有减震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盘记录装置显著地改善了抗震性和抗冲击性。一个内置的盘装置被多个隔离体弹性支撑,用于光盘和光学头的盒进给机构的移动方向与拍摄镜头的光轴平行。
文档编号G11B31/00GK1196637SQ9710857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4日
发明者中川谦三, 高野义明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