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和/或放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703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录音和/或放音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录音和/或放音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录音带盒是否存在的功能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
已知的磁带录音和/或放音设备是将录音带盒作为一个录音和/或放音部分装在录音带盒安装部分,并通过磁头将信号录制在所安装的录音带盒的磁带上或从该磁带再现。
在这种录音和/或放音设备中,由该设备的主体旋转地支承着录音带盒盖,以便打开或关闭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盒安装侧。
但是,在上述录音和/或放音设备中,在录音带盒盖关闭的情况下,当要检查录音带是否安装在安装部分中时,如果斜穿过录音带盒盖的透明窗,很难判别该安装部分的内侧;除非从录音带盒盖的窗口垂直地看安装部分内侧,否则录音带盒是否安装在安装部分是不能被检测到。
有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中的录音带盒盖上没有透明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检查录音带盒盖是否安装在安装部分,则必须每次都有一个打开录音带盒盖的麻烦的操作,这样很不方便。
当一个视力较弱的人为了使用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而检查录音带盒是否装在安装部分中时,便需要打开录音带盒盖并摸索可能装在安装部分中的录音带。在摸索安装部分时,他可能损坏安装部分和录音和/或放音部分中各种构件的某些零件,或是当他触摸到某些构件时甚至会伤及他的手。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它包括一个安装部分,一个盖和一个检测机构。该安装部分用于安装录音带盒。盖可打开或关闭安装部分,并可在关闭该安装部分的关闭位置和打开该安装部分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检测机构指示盒式录音带是否安装在该安装部分中。该检测机构由安装在安装部分中的录音带盒控制,以便在盖处于关闭位置时从盖的前面伸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具有凸起的录音带盒的、并包含安装部分、打开/关闭机构、检测机构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该安装部分在没备主体内并用于安装录音带盒。打开/关闭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该安装部分,它包含一个盖和一个位于盖前面的支撑块。该盖可在关闭安装部分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安装部分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支撑块支撑一个被插入的录音带盒且当盖移动到关闭位置时使所插入的录音带盒装入安装部分。该检测机构位于打开/关闭机构中用于指示录音带盒是否装入安装部分。该检测机构由安装在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盒的凸起控制,以便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从盖的前面伸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录音和/放音设备的安装部分的前视图,在该安装部分中装有录音带盒;图3是本实施例的录音和/放音设备的检测件和录音带盒盖的分解透视图;图4表明了本实施例的录音和/放音设备的录音带盒盖和窗口件之间的关系;图5表明录音带盒安装到安装部分的情况;图6是录音带盒盖的左视图;图7是检测元件接触到录音带盒盖的剖视图;图8是包含录音带盒盖在内的盖单元的前视图;图9是图8所示盖单元的左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盖单元的剖视图;图11是包含录音带盒盖在内的支撑单元的前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支撑单元的平面图;图13是图11所示支撑单元的左视图;图14是图11所示支撑单元的右视图;图15是图11所示支撑单元的剖视图;图16是检测元件结构的透视图;图17是录音带盒盖打开且录音带盒插入支撑单元时的剖视图;图18是录音带盒盖关闭且录音带盒装入安装部分时的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下面的实施例中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所使用的录音带盒中装有作为记录介质的磁带。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1的主体2的前表面有一个安装录音带盒3的安装部分4和一个扬声器部分5。主体2的顶部有各种控制开关6如放音、录音、音量调节、音调调节等。
录音带盒3有一个薄的、盒状罩体7和一对卷绕磁带的磁带卷盘轴(未示出)且被装在罩体7内。在罩体7的每一个前和后表面上,有一个从保持主体部分7b处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前或后凸伸的小的凸起7a。每个凸起7a的形状从前或后边看为一个顶边较长的等腰梯形。在一对孔7c中,安装部分4的一对卷盘轴(以后描述)将分别被插入,在各自的位置穿过罩体7的主体部分7b。
如图2所示,安装部分4的形状为一个向前侧打开的矩形凹口。安装部分4的后表面的顶部有一浅凹口4a。凹口4a的形状是这样一种方式其上半部为矩形,下半部与录音带盒3的凸起7a一致。定位凸起8在其上半部的右顶角和左顶角位置从凹口4a向前凸伸。
如图17和18所示,相应的定位凸起8的下部,带有面向前侧的台阶面8a。台阶面8a从安装部分4的后表面稍稍向前边倾斜。在相应的定位凸起8的下面,对接凸起9从安装部分4的后表面下部凸伸。对接凸起9的尖部面与定位凸起8的台阶面8a位于同一平面。定位凸起8的台阶面8a和对接凸起9具有对接和定位的作用,在安装部分4中,当录音带盒3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如图18所示确定其位置。
如图2所示,主体2是在安装部分4的右、左端部、沿垂直方向靠近其中间位置处设有退出的凹口46。齿轮10被支承在安装部分4的右侧壁上,在安装部分4的垂直方向靠近中心位置处的分开的位置设有一对卷盘轴11。
如图1所示,在安装部分4下面,录音带盒盖12由主体2旋转地支承且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部分4的前面。
如图3所示,录音带盒盖12以这种方式成形,一个盖单元13和一个支撑单元14位于前、后方向且相互连接,而一个检测元件支撑在单元13和14之间以便在前、后方向移动,也就是,在检测元件15从录音带盒盖12凸伸的方向和从录音带盒盖12的前表面向下沉的方向移动。
如图9和10所示,盖单元13由一个近似矩形的前平板16、从前平板16向后凸伸的固定件17、和一个到达前平板16的窗口件18组成。
当从前侧看时前平板16近似矩形,是水平向延伸,在其前侧为近似矩形的凹口16b。如图4所示,凹口16b包括一个固定部分16c和一个凸起16d。
当从前面看时,固定部分16c的内侧周边与录音带盒3的主要部分7b的形状相同;也就是,固定部分16c的右上部和左上部从该保持部分向上凸伸。通过固定部分16c的凹陷部分在其中部形成一个大的矩形开口16a。
凸起16d向前凸伸以便从固定部分16c稍稍向前边倾斜,且形成在除固定部分16c之外的凹口16b的区域内,也就是,除其右边和左边端部之外的凹口16b的顶部。凸起16d与录音带盒3的凸起7a的形状相同;即,当从设备1的前面看时、它的形状为顶边较长的等腰梯形。
如图3所示,窗口件18是由透明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板件。窗口件18外周边的形状与凹口16b的固定部分16c的内周边形状相同,且该窗口件18的厚度与凹口16b的固定部分16c的深度相同。为了覆盖开口16a,用胶将窗口18粘接到固定部分16c上。窗口件18的前表面与凹口16b的凸起16d的前表面对齐。
如图8所示在窗口件18固定到凹口16b的状态下,当从前面看录音带盖12时,凹口16b的凸起16d和窗口件18的形状被认为象是通过描绘录音带3的外表面而获得的,即,通过描绘录音带3的凸起7a的外形和主要部分7b的外形而获得的。这样,如图4所示,凸起16d和窗口件18作为一个指示部分以指明和提示设备1的使用者在将录音带盒3插入支撑单元14时的正确的插入方向。
如图7所示,前平板16的后侧在开口16a的水平方向中心部分方有一个打开后侧的盖单元侧凹口13a。如图3和4所示,沿水平方向伸展的狭长的孔19在中心位置处穿过凹口13a的凹陷部分。
前平板16的前表面的环绕该孔19的部分的颜色使人感觉相对暗些,即,一种亮度低的颜色如黑色。
如图2、9和10所示,两个分离的固定件17从前平板16的后表面的右边和左边的端部垂直地凸伸。在每个固定件17靠近该顶端的位置有一啮合孔17a。
如图11-15所示,支撑单元14由一个板状的外形近似矩形的主体部分20,从主要部分20的右侧和左侧端部向后延伸的侧壁21a,和一对从相应侧壁21a向下延伸的支臂22构成一个整体。
如图15所示,具有与盖单元13的开口16a的尺寸近似一样的矩形开口23设置在穿过主体部分20的中心位置上。同样,打开前侧的支撑单元侧的凹口14a形成在主体部分20中的上述矩形开口23中且与盖单元13的盖单元侧凹口13a相对应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伸长的插孔24穿过该主体部分20上与孔19对应的位置而形成。如图3所示,两个导向凸起25分别从离开插孔24左上侧和右下侧的位置向前凸伸。
如图12和15所示,在水平方向相互分开的接收部分26从主体部分20的较低端凸伸。如图11和15所示,两个压簧27在右端和左端沿主体部分20的后表面的顶部伸出。
如图15所示,每个压簧27有一个延伸部分27a、它与主体部分20的后表面相连续且被倾斜以使其在该向下的位置处向后倾斜,和一个短头27b它从延伸部分27a的下端向下延伸。
如图3所示,分别与盖单元13的固定件17的啮合孔17a配合的四个啮合凸起28在顶部和底部位置从主体部分20的侧面延伸。
如图3和12所示,一个啮合件29从靠近左侧壁21a的外表面的顶端位置伸出,导向凸起30从靠近左侧壁21a的外表面的下端位置伸出。支撑件31a在啮合件29和被导向的凸起30之间的位置处从侧壁21a的后端向右凸伸。
如图12所示,支撑件31b在对应上述支撑件31a的位置处从右侧壁21b向左凸伸。如图14所示,当从右侧看时,在侧壁21b的下端有一个向顶侧凸出的圆弧状齿条32,齿条32的齿形成在顶侧。
每个支撑件31a或31b的前表面与相应压簧27顶端27b的后表面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压簧27没有向前弯曲时的录音带盒3的前~后宽度。
一对支臂22分别从侧壁21a和21b的下端向下伸出。这对支臂在垂直方向为长的板状,如图3和11所示,且带有在下端向外伸出的相应旋转轴33。齿条33(见图14)的圆弧形状的旋转中心是旋转轴33。
如图16所示,检测元件15由一个被推按的部分34,两个片簧部分35,一个凸起36,和一个被压下的部分37组成。整个检测元件15的这些部分使用一个带色的合成树脂构成一个整体,它的颜色使人感觉相对的亮些,即,一种比前平板16的孔19周围部分亮度高的颜色(如黄色)。
被推按部分34的形状近似为矩形板且有一个比盖单元13的孔19和支撑单元14的插孔24大、但比支撑单元14的支撑单元侧凹口14a的内部尺寸小的外形。一对通孔38在左上端和右下端处穿过被推按部分34。
片簧部分35分别从被推按部分34的右上端和左下端处延伸。片簧部分35包括连接部分35a1和35a2,它们与被推按部分34相连且延伸,以使它们的位置左移和右移时相应地向前倾斜。片簧部分35还有短的弹性接触部分35a1和35a2的端部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上部的连接部分35a1从被推按部分34的右上部向前和向左延伸,而连接部分35a2从被推按部分34的右下部向前和向右延伸。
凸起36从被推按部分34的前端面的中心凸伸,且其横截面的形状可穿透盖单元13的孔19。当录音带盒3被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如图18所示凸起36从录音带盒盖12的前表面伸出,因此可指示用户录音带盒3安装在安装部分4中。
被压下部分37从被推按部分34的后端面的中心伸出,即,与凸起36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伸出。被压下部分37的横截面的形状可穿透支撑单元14的插孔24。当录音带盒3被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被压下部分37被录音带盒3的一个凸起7a压下,因此执行移动该检测元件15的功能。
如图6和7所示,在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被插入盖单元13的孔19中的情况下,被压下部分37插入到支撑单元14的插孔24中,且支撑单元14的导向凸起25被插入到被推按部分34的相应的通孔38中,支撑单元14的啮合凸起28与盖单元13的固定件17的啮合孔17a相应地啮合,因此盖单元13与支撑单元14相互连接起来。当盖单元13和支撑单元14相互连接时,由盖单元13的盖单元侧凹口13a和支撑单元14的支撑单元侧凹口14a形成一个调节空间39、且检测单元15在调节空间39内调节。此外,检测单元15的片簧部分35的弹性接触部35b1和35b2紧靠着盖单元侧凹口13a的凹陷面且被推按部分34紧压住和紧靠着支撑单元侧凹口14a的凹陷面。因此,凸起36的顶端面变得与前平板16的前表面齐平而被压下部分37的顶端部通过支撑单元14的插孔24向后伸出。
盖单元13和支撑单元14如上所述地相互连接,之后,支撑单元14的一对支臂22的旋转轴33由位于主体2的安装部分4的底壁内侧的轴承(未示出)旋转地支承。因此,录音带盒盖12由主体2用作为克点的下部旋转地支承,以便使安装部分4能如图17和18所示的那样被录音带盒盖12打开或关闭。
在旋转轴33被轴承支承的同时,支撑单元14的侧壁21a的被导向的凸起30与安装部分4的圆弧状导向槽(未示出)相啮合。侧壁21b的齿条32与安装部分4的齿轮10相啮合。因此,当安装部分4被录音带盒盖12打开或关闭时,录音带盒盖12随被安装部分4中的所述的导向槽所导向的凸起30而转动、且齿轮10随与齿轮1O啮合的齿条32而旋转。齿轮10与一个当录音带盒盖打开或关闭时控制开/闭速度的阻尼器(未示出)相耦合。
如果位于主体2顶部的控制开关6中的弹出开关在录音带盒盖12关闭时被操作,则录音带盖12如图17所示被打开。设备1中的弹簧(未示出)的弹力使录音带盒盖12上产生顺时针(见图17)方向的旋转力。当该弹出开关被操作时,支撑单元14的啮合件29与设备1的啮合件(未示出)的啮合被取消,于是所述弹力(未示出)驱动录音带盖12顺时针转动。同时,录音带盒盖12的旋转速度由与齿轮10啮合的阻尼器控制。当被导向的凸起30与形成在安装部分4中的所述导向槽的前端啮合时,录音带盒盖12的顺时针旋转停止。
在上述方式中、录音带盒盖12已被打开的情况下,在录音带盒3被窗口件18和凸起16d(见图3和4)指明定向的同时被插入支撑单元14中。如图17所示,所插入的录音带3以其底面接触接收部分26、其前表面的侧端接触支撑件31a和31b、和其前表面接触相应压簧27的顶端部27b的方式由支撑单元14支承。当录音带盒3以这种方式被支撑单元14支承时,录音带盒3的前侧凸起7a变得正好与检测元件15的被压下部分37的顶端部相接触。
当设备1的使用者在录音带盒3被插入支撑单元14的情况下手动逆时针(如图17所示)转动录音带盒盖12时,首先主体部分7b的后表面紧靠着对接凸起9。当录音带盒盖12进一步逆时针转动时,与对接凸起9接触的录音带盒3的下部稍稍向前移动,因此与支撑件31a和31b相接触的录音带盒3的所述部分逆时针转动且稍稍向后移动。
同时,安装部分4的一对卷盘轴11被插入录音带盒3的相应孔7c中。
当录音带盖12反时针转动时,主体部分7b的后表面的上端紧靠着安装部分4中的定位凸起8的台阶面积8a。录音带盖12继续转动时,与台阶面8a接触的录音带盒3的顶部向前移动,即,朝着支撑单元14抵抗压簧27的弹力,因此录音带盒3的前、后表面变得与安装部分4近似平行且录音带盒3装入安装部分4的动作完成(见图18)。
如图18所示,在录音带盒3装入安装部分4中的情况下,录音带盒3以其后表面与定位凸起8和对接凸起9相接触、及其前表面与压簧27弹性接触的方式定位在支撑单元14或安装部分4中。支撑件31a和31b位于相应的退出凹口4b中。录音带盒3的后侧凸起7a的后端置于安装部分4的凹口4a中。卷盘轴11通过孔7c与录音带盒3的卷带盘对应地啮合。
当录音带盒盖12完全关闭时,支撑单元14的啮合件29与安装部分4的啮合件(未示出)啮合。因此,只要弹出开关不被操作,录音带盒盖12就不打开,即,图17所示的情况不发生。
当录音带盒3的顶部向前移动时,也就是,如上所述朝向支撑单元14,抵抗压簧27的弹力,与录音带盒3(见图17)的前侧凸起7a相接触的检测元件15的被压下部分37被向前压。因此,随着导向凸起25的导向作用,被推按部分34抵抗片簧部分35的弹性力而向前移动,且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的顶端部从录音带盒盖12所前表面通过孔19(见图18)伸出。
当位于主体2上的控制开关6中的弹出开关在录音带盒3装入所述的安装部分4中的情况下被操作时,啮合件29从啮合件(未示出)退出啮合状态且录音带盒盖12顺时针(见图18)转动。录音带盒盖12被打开时,录音带盒3与定位凸起8和对接凸起9脱离且受压簧27的弹力向后移动。这样,检测元件15受片簧部分35的弹力向后移动且最后使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的端面与盖单元13的前表面对齐。
如上所述,只有在录音带盒盖12关闭且录音带盒3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检测元件15的被压下部分37被录音带盒3的凸起7a压下且凸起36通过孔19向前突伸到前平板16的前侧。另外,即使在录音带盒3未插入支撑单元14的情况下录音带盒盖12被关闭,凸起36不会从前平板16的前表面伸出。
在录音和/或放音设备1中,如前所述,当录音带盒12关闭且录音带盒3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穿过孔19从前平板16的前表面伸出且标明录音带盒3装在安装部分4中。当录音带盒3未装入安装部分4中时,凸起36不会从前平板16的前表面伸出。因此,用户很容易从外部就判断录音带盒3是否装在安装部分4中而不必每次打开录音带盒盖12就可检查录音带盒3存在/不存在。
同样,当一个视力较弱的人检查录音带盒3是否装在设备1或安装部分4中时,他不必摸索安装部分4检查录音带盒3是否在安装部分4或支撑单元14中;他可仅通过触摸录音带盒盖12的前表面检查录音带盒3的存在/不存在,也就是只需用手或手指检查,看该表面是否因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的存在而变成凸起的或还是平的。因此,不会在人们触摸安装部分4中或其周围某些构件时出现损坏安装部分4的某些构件或伤害手或手指的问题。
通过使用带片簧部分35的检测元件15,安装在安装部分4中的录音带盒3由于片簧部分35的弹力作用而与检测元件15弹性接触。因此,本发明中的前后方向的窜动在录音带盒3仅与支撑单元14的压簧27弹性接触的情况下被减小。
如上所述,检测元件15由具有亮度高于前平板16的颜色的彩色(如黄色)的合成树脂制成,且放置凸起36的孔19的周围的前平板16的前表面部分的色彩(如黑色)的亮度较低。因此,检测元件15的凸起36是引人注目的,这样用目测的方式很容易判断录音带盒3的存在/不存在、且在离开一段距离也容易判断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元件的特定形状和结构仅是本发明用于实际中的范例,显而易见,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范围的各种修改均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包括一个安装录音带盒的安装部分;一个开启或关闭安装部分的盖,该盖可在关闭安装部分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安装部分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和一个提示录音带盒是否在安装部分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由装在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盒控制以使其在该盖处于关闭位置时从该盖的前表面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检测机构包括一个被安装在该安装部分中的该录音带盒控制移动的移动元件,且其中该盖有一个插入该移动元件的第一插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随盖一起移动的支撑块,以支承所插入的录音带盒并使所插入的录音带装入该安装部分,该支撑块有一个插入该移动元件的第二插孔,其中该移动元件被插入第一和第二插孔中以使移动元件的一端从第二插孔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检测机构包括一个始终给该移动元件加力的驱动部分,以使该移动元件的另一端下沉在盖的前表面之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移动元件与驱动部分互为一整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还包括位于盖的前表面的提示装置,用于指明录音带盒插入的方向。
7.一种使用带凸起的录音带盒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位于设备主体内且用于安装录音带盒的安装部分;一个开启或关闭该安装部分的开启/关闭机构,该开启/关闭机构包括一个盖和一个其前表面上设置该盖的支撑块,使盖在关闭安装部分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安装部分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支撑块用于支承插入该设备中的录音带盒,且当盖移动到关闭位置时使所插入的录音带盒装入安装部分中;和一个设在该开启/关闭机构中的检测机构,用于标明录音带盒是否装在安装部分中,该检测机构由装入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盒的凸起控制以使其在该盖处于关闭位置时从该盖的前表面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没备,其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一个由装入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盒来控制其移动的移动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所述盖带有一个第一孔,通过该孔可使移动元件的一端从盖的前表面伸出,而所述支撑块有一个第二孔,通过该孔可使移动元件的另一端伸向安装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的移动元件位于盖和支撑块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一个始终对该移动元件加力的驱动部分,该移动元件的一端下沉在盖的前表面之下而移动元件的另一端伸向安装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其中移动元件和驱动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还包括位于盖前表面的提示装置,用于指明录音带盒插入的方向。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带凸起的录音带盒的录音和/或放音设备配备有一个安装部分、一个盖、一个支撑块、和一个检测机构。安装部分用于安装录音带盒。打开或关闭安装部分的盖可在关闭安装部分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安装部分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盖位于支撑块的前面。支撑块支承已插入该设备中的录音带盒,并在盖移动到关闭位置时使被其支承的录音带盒装入安装部分。检测机构标明录音带盒是否装在安装部分中。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装入安装部分的录音带的凸起控制检测机构使检测机构从盖的前表面伸出。
文档编号G11B15/16GK1200532SQ98107750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3日
发明者小室俊雄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