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101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气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相对方向接纳一对连接装置、并将两者相互连接的电气连接器。
日本特开平9-199241号中公开了这种电气连接器的例子。披露的电气连接器从相对方向接纳一对弹性电路基板,将它们相互电连接。容纳在电气连接器绝缘外壳中的触头具有一对雌型接触部,以接纳弹性电路基板。触头具有压入绝缘外壳中的压入凸起。压入凸起相对雌型接触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同设在绝缘外壳中的压入空腔相扣合,由此,触头被固定到绝缘外壳上。
按照上述公报所公开的电气连接器,由于压入凸起与雌型接触部平行,故设在绝缘外壳中的触头接纳空腔尺寸较大,因此,电气连接器体积较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连接器,其容易装配制造且体积小,能将从相对方向接纳的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电气连接器,在设于绝缘外壳中的空腔内压入固定触头,触头通过金属板冲切加工而在一平面内延伸形成、具有朝向相对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雌型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雌型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具有压入固定到所述空腔中的基部。
最好是,所述第一与第二雌型接触部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一对臂。
最好是,所述第一雌型接触部的所述一对臂构造成一个臂具有相对另一臂较小的弹性。
最好是,所述第一雌型接触部只在所述一个臂侧连接所述基部。
最好是,所述第二雌型接触部的所述一对弹性臂作成大致对称形状并在长度方向延伸。
最好是,所述第二雌型接触部的所述一对弹性臂分别朝自由端大体直线状地延伸。
最好是,支撑所述触头的支撑条在所述第二雌型接触部的所述一对弹性臂的前端连接所述触头,该触头在被接纳到所述绝缘外壳中后被切除。
最好是,所述绝缘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对应所述触头的所述第二雌型接触部来接纳对方部件的对方部件接纳槽,该对方部件接纳槽与所述空腔交叉延伸。
最好是,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第二雌型接触部的所述一对臂的前端位置高度方向连通的贯通部。
最好是,所述贯通部的端部设置有向开口方向扩展的倾斜面。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A、图1B、图1C、图1D显示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一侧连接到弹性电路基板的状态,其中图1A是平面图,图1B是正视图,图1C是省略弹性电路基板后的后视图,以及图1D是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处剖开的分解剖面图,是假想地显示切除的支撑条的一部分的图;图3是显示图1的电气连接器所使用的触头、以及支撑条的平面图;图4A、图4B是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剖面图,图4A是触头处的剖面图,而图4B是从触头处离开的空腔附近位置的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
图1A、图1B、图1C、图1D显示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一侧连接到弹性电路基板的状态,其中图1A是平面图,图1B是正视图,图1C是省略弹性电路基板后的后视图,以及图1D是侧视图,特别是图1A中,假想地显示触头插入所使用的支撑条的一部分。
电气连接器10构造成一侧接纳弹性电路基板5,对侧嵌合对方连接器(未图示),电气连接器10具有绝缘外壳20、辅助外壳30以及支撑在绝缘外壳20内的多个触头50。触头50通过如下所述的金属板冲切加工制造,压入固定到在绝缘外壳20内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空腔21中。辅助外壳30如下所述辅助弹性电路基板5和触头50的连接,弹性电路基板5从设在辅助外壳30上的细长开口31延伸出去。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剖开的分解剖面图,假想地显示切除的支撑条的一部分。图3是与支撑条一起显示触头的平面图。
触头50具有在相对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一和第二雌型接触部60、70以及位于两者的中间的基部80。基部80比两雌型接触部60、70幅度宽,具有在高度方向与空腔21相交的宽度尺寸,在两侧边83、84形成压入凸起81。因此,触头50插入空腔21内时,触头50的基部80被压入嵌合在空腔21的内侧面上。
第一雌型接触部60连接弹性电路基板5的信号电路,具有沿空腔21的底面22延伸的弹性较小的第一臂61和弯曲并从底侧向顶侧延伸、并进一步向前延伸的第二臂62。即,在第二臂62与基部80之间形成槽82,另一方面,在第一臂61侧连接基部80,因此触头50形成在底侧端缘84的嵌合尺寸比在顶侧端缘83的嵌合尺寸长一些的尺寸。
并且,在绝缘外壳20中,为了顺序接纳弹性电路基板5和辅助外壳30中所形成的按压凸起33,与空腔21交叉形成在大致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用槽23。接纳两部件时,它们夹持在一对臂61、62中,第二臂62的接触部63构造成以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弹性电路板5上的信号电路。
正如参照图1A、图1B、图1C、图1D所理解的那样,通过设置在一侧面的止动部件32嵌合绝缘外壳20上所设置的锁定凸起24,辅助外壳30固定在绝缘外壳20上。要注意的是锁定凸起24设在距与弹性电路基板5接触中所使用的雌型接触部60的第二臂62较近的顶侧的侧壁25的外面。
第二雌型接触部70接触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的雄型触头的接触部,具有可从上、下面接触对方触头的一对臂71、72。一对臂71、72大致呈对称形状,从沿基部80的侧端离开的位置大致直线状地延伸。不过,两臂71、72的对称轴位于相对基部80略向底侧偏移的位置。
绝缘外壳20中,对应第二雌型接触部70,形成有嵌合对方连接器的插头接纳槽26。一对臂71、72具有沿插头接纳槽26相对设置的接触部73、74,进一步,具有从接触部73、74向外侧扩展延伸的延长部75、76。正如参照图2和图3理解的那样,延长部75、76的端部在插入绝缘外壳20的准备阶段连接在相通的支撑条90上。
在连接在支撑条90上的状态下,在其边界部分形成有凹口91等。在连接于支撑条90上的状态下,触头50插入绝缘外壳20,在压入固定到预定位置后,如图1A中虚线所示扭转(箭头T的方向)在凹口91的部分切断。为了进行该切断操作,在绝缘外壳20的嵌合端27中,对应各空腔21在相对位置设置有倾斜面28。使倾斜面28的形状尺寸恰当时,可采用对对方连接器的雄型触头的接触部的容纳进行引导的引导装置。
并且,绝缘外壳21还应注意在嵌合端27附近对应各空腔21具有贯通部29。贯通部29在切除支撑条90时可识别该部分,同时能提供臂71、72的翘曲空间。
图4A、图4B是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剖面图,图4A是触头位置的剖面图,图4B是离开触头位置的空腔附近位置的剖面图。
图4A、图4B所示的另一种电气连接器100是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其基本构造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相同,因此,对产生同样作用效果的构造在参考标号中增加100,省略说明(新说明的构造附加200以上的标号)。电气连接器10与电气连接器100的不同点在于为了较低地构造电气连接器100,第二雌型接触部160的对称轴线设置成与基部180的轴线大体一致;在电气连接器100中决定触头150的压入深度的部件设在绝缘外壳120上。下面进一步说明后者。
在构成电气连接器100具有的触头150的第二雌型接触部170的一对臂171、172的接触部173、174的前侧端上,形成有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端缘278、279(虽然在触头50上也可看到类似的构造,但未得到利用。)。该垂直端缘278、279在压入触头150时用作压入工具的按压部。绝缘外壳120在离开接纳触头150的空腔121的附近位置上具有大体呈矩形的凹部218。凹部218的底端219作为压入工具的制止部而使用。即,通过未图示的压入工具将触头150压入到空腔121时,一旦触头150到达预定位置则由底端129制止压入工具的移动,由此准确设定触头150的压入深度。
如上所述,已说明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但是,它只是例示性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一步作出各种变形和修改。
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连接器,由于触头在第一和第二雌型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具有压入固定于空腔的基部,故可提供一种结构小型的电气连接器,它可将自相对方向接纳的装置相互电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气连接器,在设于绝缘外壳中的空腔内压入固定触头,触头通过金属板冲切加工而在一平面内延伸形成并具有朝向相对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雌型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雌型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具有压入固定到所述空腔中的基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电气连接器,其容易装配制造且体积小,能将从相对方向接纳的装置相互电连接。电气连接器10具有触头50,触头50压入固定于绝缘外壳20中形成的空腔21内。触头50通过金属板冲切加工而形成,具有相对的一对雌型接触部60、70以及位于两者的中间且压入嵌合于空腔21内侧面的基部80。
文档编号H01R13/10GK1272703SQ0011786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4日
发明者桥本信一, 文仓忠洋 申请人:惠特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