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62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继电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不须任何铆合或焊接便能组装成型的超薄继电器,具有耐压能力佳、耐电流能力强且可节省及运用自动化设备的机电空间。
一般传统式的继电器,各部零件组装过程中大都采用焊接或铆合等方式组装成型,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非常费工费时,又不符合环保的趋势与潮流;再者,传统式的磁力线圈并未与接触端点结构完全隔离,因此耐压能力并不理想,而且传统式的继电器体积大、电流能力不强,占用了自动化设备中相当大的机电空间,故诚非理想的继电器产品。
缘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中继电器各部零件全部采用组合配件,在组装过程中不需任何焊接或铆合,因而符合环保趋势与潮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中磁力线圈与接触端点系完全隔离,因此其耐压能力极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体积小、耐电流能力强,与目前市场上泛用型相同的功能继电器比较,体积缩小70%以上,整体体积仅为原泛用型继电器1/3不到;而且其耐电流能力更比一般泛用型继电器提高约6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中体积缩小后的继电器,对于自动化设备所节省的机电空间,提供相当便利的运用,以提高继电器本身的附加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外壳,为单边开口的壳体;一基座,其一侧设有三端子槽,另侧呈单边开口,其顶端设有定位孔,两旁设有凸边;三端子,可分别插入基座的端子槽内,其底端的接脚可分别贯穿基座底部,中间的端子两侧分别具有一接触端点,两旁的端子内缘分别具有一以便与接触端点触接的接触点;一U型铁心,为侧向呈U形的铁杆,其顶端具一定位点;一磁力线圈,为线架中央部份缠绕线圈的结构,线架的中心孔可供U型铁心底端的铁杆贯穿,线架一侧底部可插入二接脚,线圈分别与二接脚衔接,U型铁心插接磁力线圈可一同伸入基座单边开口的凹槽内,U型铁心顶端的定位点由下向上可嵌在基座的定位孔内,线架近接脚端的嵌接部可嵌固在基座凹槽的槽口端;一可动片,可置入基座旁侧的插槽内,并与U型铁心触接,其顶端具一凸块及一凹孔,中间底端具一嵌孔一移动架,架在基座顶端,一端的凹环套置可动片的凸块,其上的凸粒可抵住可动片的凹孔定位,其前端的二插块可插入中间端子的二凹孔内,以便推动中间端子与另一侧的端子触接;一勾簧,两端的卡块可卡掣在基座凸边与线架所形成的凹孔内,其中间的嵌块可嵌置在可动片的嵌孔内。
外壳罩盖在上述基座等构件后所形成的继电器,不需任何焊接或铆接,便可将各部零件组装成型,并因而将磁力线圈与接触端点完全隔离,以增强耐压能力且缩小体积并提高耐电流能力。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措施中所述线架一端具一沟槽,而另一植入式勾簧的底板可伸入该沟槽内,勾簧顶端斜向的舌片可钩住可动片的嵌孔内定位。
所述基座适用于一接触端点二接脚或二接触端点二接脚的结构。
所述端子可为月型、双切型、喇叭型、全折型之一。
所述外壳可附有插座扣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各部零件全部采用组合配件,组装过程中不需任何焊接或锡焊或电焊,符合环保趋势与潮流;2.磁力线圈与端子接触端点及接触点结构完全隔离,因此耐压能力极佳;3.体积小、耐电流能力强,与目前市场上泛用型相同的功能继电器比较,体积缩小70%以上,仅为原泛用型1/3不到,其耐电流能力更比一般泛用型提高约60%;4.对于自动化设备其机电空间的节省与应用的便利,本继电器实为最佳选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架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植入式勾簧的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线架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一接触端点、二接脚);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二接触端点、二接脚);图8是本实用新型月型端子的外观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切型端子的外观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喇叭型端子的外观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全折型端子的外观图。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外壳1、基座2、三端子31-33、U型铁心4、磁力线圈5、可动片6、勾簧7及移动架8等构件组合而成。其中基座2的一侧设有三端子槽21、22、23,可分别供三端子31、32、33插入,而端子31、32、33的底端接脚311、321、331则可分别贯穿基底2的底部,中间的端子32两侧分别具有一接触端点322,其可分别与两旁侧端子31、33的接触点312、332相触接;U型铁心4为一侧向呈U型槽的铁心,其底端的铁杆41可伸入磁力线圈5的线架51中心孔511内并贯穿,线架51中央部位512可缠绕线圈52,线架51另一侧底部可插入二接脚53,而线圈52分别与二接脚53衔接,U型铁心4与插接的磁力线圈5可一同伸入基座2单边开口的凹槽24内,U型铁心4顶端的定位点42由下向上可嵌在基座2的定位孔25内,参阅图3所示,线架51近接脚53端的嵌接部54可嵌固在基座2的凹槽24的槽口端而嵌接为一体;组装式的铁制可动片6可置入基座2旁侧的插槽55内,可动片6与U型铁心4的上、下端触接,可动片6顶端具有一凸块61及一凹孔62,顶端的移动架8可利用凹环81套置可动片6的凸块61,并利用移动架8的凸粒82抵住可动片6的凹孔62定位,移动架8架在基座2顶端,其前端的二插块83可插入基座2另侧中间端子32的二凹孔323内,以便移动架8推动中间端子32与另一侧端子31触接;一勾入式勾簧7可藉其两端的卡块71而卡掣在基座2的凸边26与线架51所形成的凹孔内,而勾簧7中间的嵌块72可嵌置在可动片6中间底端的嵌孔63内定位参阅图4所示,勾入式勾簧7亦可以另一植入式勾簧73取代,该勾簧73呈L形,其底板731可伸入线架51的沟槽512内(如图5所示),而勾簧73顶端斜向延伸的舌片732则可钩住可动片6的嵌孔63内定位;最后再将顶端单边开口的外壳1罩盖在基座2外缘,便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继电器(该外壳为附有插座扣槽11型的外壳)。
以上陈述的基座2所适用的端子为一接触端点一接脚(lcomlpin)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亦可适用于一接触端点二接脚的基座(如图6所示)或二接触端点二接脚的基座(如图7所示);而所适用的端子有图8所示复归动作较强的月型、图9所示动作时接触值较强的双切型、图10所示防止移动架过动的喇叭型及图11所示移动架入口平顺、阻力低的全折型,另尚有单切型及L型等依不同需求所采用的端子,皆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习用继电器体积大、耐电流能力弱且组装时必须利用焊接等费工、费时的缺点,而为一实用、先进并能增进功效的继电器,而本实用新型又从未公诸于市或见于其他书刊文献,实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外壳,为单边开口的壳体;一基座,其一侧设有三端子槽,另侧呈单边开口,其顶端设有定位孔,两旁设有凸边;三端子,可分别插入基座的端子槽内,其底端的接脚可分别贯穿基座底部,中间的端子两侧分别具有一接触端点,两旁的端子内缘则分别具有一以便与接触端点触接的接触点;一U型铁心,为侧向呈U形的铁杆,其顶端具一定位点;一磁力线圈,为线架中央部份缠绕线圈的结构,线架的中心孔可供U型铁心底端的铁杆贯穿,线架一侧底部可插入二接脚,线圈分别与二接脚衔接,U型铁心插接磁力线圈可一同伸入基座单边开口的凹槽内,U型铁心顶端的定位点由下向上可嵌在基座的定位孔内,线架近接脚端的嵌接部可嵌固在基座凹槽的槽口端;一可动片,可置入基座旁侧的插槽内,并与U型铁心触接,其顶端具一凸块及一凹孔,中间底端具一嵌孔一移动架,架在基座顶端,一端的凹环套置可动片的凸块,其上的凸粒可抵住可动片的凹孔定位,其前端的二插块可插入中间端子的二凹孔内,以便推动中间端子与另一侧的端子触接;一勾簧,两端的卡块可卡掣在基座凸边与线架所形成的凹孔内,其中间的嵌块可嵌置在可动片的嵌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一端具一沟槽,而另一植入式勾簧的底板可伸入该沟槽内,勾簧顶端斜向的舌片可钩住可动片的嵌孔内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适用于一接触端点二接脚或二接触端点二接脚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月型、双切型、喇叭型、全折型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附有插座扣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端子槽可供三端子插入的基座、贯穿磁力线圈并一同置入基座凹槽内的U型铁心、置入基座旁并与U型铁心触接的可动片、将可动片定位的勾簧、置于基座上方一端与可动片衔接另端插入中间端子的移动架、及可将上述构件罩盖成型的外壳。经上述组件形成的继电器不须任何铆合或焊接便可组装成型,且磁力线圈与端子接触端点完全隔离,形成耐压能力佳、体积小及耐电流能力强的继电器。
文档编号H01H47/02GK2430780SQ00243218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6日
发明者蔡林峰 申请人:蔡林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