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31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类,特别涉及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
一般圣诞灯串的各灯泡组间,通常是以串联方式连接,一旦灯串中的一灯泡损坏,则形成断路,整个灯串便无法发亮;有时利用并联的结合方式,来克服上述串联时的缺欠,是在灯座内部另加设有一个Y型块,再放置有一导电柱体在上部,使灯蒂组合后,定位Y型块及导电柱体,并与两侧的导电端子相接通,此结构制造不便,增加组装的复杂性,且导电柱体两侧的导电片容易因弯折而致使接触不良,甚至是无法接触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圣诞灯串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使制造简便,组装简单,导通接触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其主要是在灯座的内部设有结合块,可直接嵌合于灯蒂的底部,该结合块的下部另固设有U型导电片,使灯蒂穿入灯座后,U型导电片的两侧缘是可压触于导电端子的座部,使灯泡部分形成并联导电的结构。
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示意图。
1为灯蒂、11为卡合槽、2为灯泡、21为导电丝、3为灯座、4为导电端子、41为电线、5为结合块、51为凸缘、52为U型导电片、6为密封块、61为圆弧槽、62为U型导电片。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灯蒂1、灯泡2、灯座3、导电端子4、结合块5、密封块6所构成,其中灯蒂1组合于灯泡2的上部,其下端面设有一卡合槽11,而灯泡2的导电线21贯穿灯蒂1后,朝两侧弯折向上;结合块5具有一上凸缘51,其下部组合有一U型导电片52,整体藉由凸缘51嵌入卡合槽11内,与灯蒂1组合为一体;灯座3内部设有二相对立的导电端子4,而各导电端子4的电线41则向下延伸,是连接为灯串的连接线。
当灯蒂1插合于灯座3内部后,灯泡2的二导电丝21分别与二导电端子4的上部相接触,而U型导电片52的两侧则分别压触于二导电端子4的座部,即形成导电连通,使灯泡组与灯串的连接为并联的组合方式,当灯泡2损坏时,灯串的电流仍为U型导电片52所导通,而不会受到影响,且可供使用者轻易的查觉该损坏不亮的灯泡马上更换。
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为一防水性的灯泡灯串,而也为并联的连接,其中包括有灯蒂1、灯泡2及灯座3,主要是有一密封块6,在其两侧设有圆弧槽61,而上部套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导电片62,此密封块6从灯座3的下部卡入,使U型导电片62得以和两侧的导电端子4相连通,而其两侧的圆弧槽61恰可迫紧住电线41,获得防水的封闭效果,此种设计制造及组装极为简单,又可防水。
权利要求1.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它是由灯蒂(1)、灯泡(2)、灯座(3)、导电端子(4)、结合块(5)、密封块(6)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灯蒂(1)组合于灯泡(2)的上部,其下端面设有一卡合槽(11),灯泡(2)的导电线(21)贯穿灯蒂(1)后,朝两侧弯折向上;结合块(5)具有一上凸缘(51),其下部组合有一U型导电片(52),凸缘(51)嵌入卡合槽(11)内,与灯蒂(1)结合为一体;灯座(3)内部设有二相对立的导电端子(4),而各导电端子(4)的电线(41)则向下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水性的灯串灯泡组的密封块(6),在其两侧设有圆弧槽(61),而上部套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导电片(62),此密封块(6)是从灯座的下部卡入,使U型导电片得以和两侧的导电端子(4)相连通,而其两侧的圆弧槽(61)恰可迫紧住电线(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灯串灯泡组的电流导通装置,主要在灯座的内部设有结合块,可直接嵌合于灯蒂的底部,该结合块的下部另固设有一U型导电片,使灯蒂穿入灯座后,U型金属片的两侧缘可压触地导电端子的座部,使灯泡部分形成并联导电的结构,避免其损坏,便于导通。
文档编号H01R33/05GK2458789SQ0025909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3日
发明者潘文芳 申请人:潘文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