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板和分布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57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板和分布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分布点接线板和包含本发明接线板的分布点。
在电信分布点尤其是主配线架中,较佳地把用户线路挠性地接至导向交换站(总局)的主干线路或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线路。为此,把用户与主干两种线路接到合适的接线模式尤其是接线板,通过转插(交叉连接)板挠性的互连。准备与各家用户联通的新的服务需求,不仅要把诸用户接到常规交换站(总局)设施,还要接到联通新服务诸如ADSL、XDSL或宽带服务诸如DSLAM(数字用户线路入口复用器)所需的装置。为分离来自用户的信号,就需要分离器或分离组件,即基本上起着分频网络作用的高通和/或低通滤波器,以把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传到主干线路,而把其它频率范围的信号传到本文中称为XDSL的线路。
背景专利EP0909102 A2讨论了如何在主配线架中安排分离组件。在这种安排中,把包括装有必需元件的电路板的几个分离器安排在用于接线系统的销区域后面。为使它更灵活并与现有设施相容,就要求改进这类安置法。
另外还有Corning Cables Systems制造的定名为ADSL分离组件S5000的分离组件,用集成在板内的电子分离组件把主干用户线与XDSL线端接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灵活性加大的带集成型分离器的接线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信分布点的接线板,包括至少一组用户接点、至少一组XDSL接点、至少两组主干接点,第一组的各主干接点接第二组的一主干接点,以及至少一个接用户接点、所述XDSL接点和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组的所述主干接点的分离组件。
在本专利范围内,XDSL描绘基于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任一DSL技术,例如指SDSL、HDSL、TDSL等。一般将这些技术定命为“涉及隔离的频率位置的方法”,不同信号必须在规定时间被分离传送。该典型分布点接线板包括至少四组接点,这些组可在板的某一模块内组合在一起。用于端接用户线路(及其接点)的第一组接点称为“用户接点”,用于端接XDSL线路(及其接点)的第二组称为“XDSL接点”。
设置的第三和第四组接点用于端接主干线路,称为“主干接点”。每组接点大致包括同样的接点数。因此,主干接点实际上有双份,后面将详述,这改进了灵活性。须指出,这两组的“主干接点”相互连接,使主干线路可由主干接点的互连对的一个或另一个主干接点有选择地端接。
本发明的接线板包括一个包括一块或多块电路板的电子分离组件,被接至用户接点、XDSL接点和至少一个主干接点。该分离组件把例如由用户线路传送到达用户接点的信号分接到主干接点与XDSL接点。各种信号在反方向同样组合在一起。须指出,本发明决不限于涉及隔离频率的特定方法或技术,只是显示其每当在规定时间必须分离经一单一导体传送的信号时的优点,因此必须以宽广的方式说明术语“XDSL接点”。
如上所述,鉴于分离组件接至少一组主干接点而且两组主干接点可以相互连接的事实,故能将主干线路端接于互连对的任一主干接点。须指出,这方面较佳地把该组用户接点和第一组主干接点在接线板中排成单排接点,并把XDSL接点和第二组主干接点在接线板排成单排。而且,成排的用户接点和第一组主干接点在接线板中较佳地定为在成排XDSL和第二组主干接点的下面。换言之,在上下两排中都有主干接点,而且,各主干接点都与另一排的一主干接点互连,如下面详述的那样。对照普通分布点结构的背景,这样可得到下列诸优点。
当分布点要求利用接线板重新配置时,可将用户线路引到接线板下面。换言之,像往常那样从接线板的下排接点构成的所谓“交叉连接侧”应用用户线路。另一方面,接线板的上排接点用来端接另一侧的主干线路和XDSL线路。此时,下排接点中所谓“第三组”主干接点保持空闲。
然而,在接线板准备与已安装使用的主干模块组合时,可以用下排来连接的主干接点对分离器“形成环路”。此时,原有的主干模块可以保持不变,而用户线路可像往常那样从交叉连接侧端接到接线板的接点。在带分离器的接线板中形成环路,可打开用户与现有主干模块之间原有的交叉连接,将主干线路从接线板第三组接点下面同样端接于该交叉连接侧。换言之,原有的主干模块被交叉连接到该接线板并保持普通的分布点结构,即从下面端接交叉连线线路并将它们传到接线板右侧。此时,位于接线板上排接点中的所谓第四组主干接点保持空闲。
如前所述,由于第三与第四组主干接点的各接点接另一接点,故此时还保证用户线路既接XDSL线路又接主干线路。与分布点要求新配时的配置不同,所述在分离器中形成环路导致主干线路经交叉连接侧即通常向下引出到右侧,因此接线板在端接主干线路方面增大了灵活性,处理得更好,排雷更整齐。此外,隔离结构利于测试。
较佳地,至少一组接点,最好是用户接点组包括电气上分离的、断接的或隔离的接点,这有利于接线板,因为测试时可以分离、断接或隔离该用户线路,而由此端接的其余接点和线路可以被隔离作测试。
一般可以设想出任一种第一到第四组接点的排列,这种配置能把主干线路端接到各种早已允许整齐排列的接点,增大了灵活性。但如前所述,较佳地把用户接点和一组主干接点设置于一公共排,最好形成接线板的下排。相应地,把XDSL接点和第二组主干接点也设置于一公共排,最好为接线板的上排接点。在这种排法中,最好将两排主干接点上下排列,让它们整齐地相互连接,以便对其端接主干线路。
可以设想出两组主干接点间的任一种连接配置,但最好把分离组件配置成使这两组主干接点相互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分离组件不仅在用户线路侧将信号分离到XDSL线路,而且在另一侧还把主干线路接在第一与第二组主干接点之间,让两组的主干接点有选择地端接主干线路。
一般可对分离组件设想出任一种供选用的配置,尤其是可将接线板的每个接点固定地接至分离组件或其电路板导体或元件。但在对接线板利用久经实验的分离组件接点方面,若分离组件包括其自己用于从其独立连接接线板接点的接点,尤其实用。
更佳地,把分离组件的接点直接电气连接至接线板的接点。换言之,不必像原有技术那样把接线板的端接接点连接到分离组件用其接点插入其内的印刷板连接器,而是使分离组件的接点沿接线板正面侧方向延伸,使它们直接电气连接到接线板的接点。须指出,在这方面,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包括把接线板所有的接点都配置成隔离接点,从而在该隔离接点每一正面侧,可将线路端接成触及该隔离接点接分离组件接点的各第二侧。由于接点通常排成两排,所以在将所有接点都设置成隔离接点的本实施例中,可实现如由两排隔离接点组成的复式模块。尤其是可将线路端接于隔离接点的外面“一半”,而“里面”一半不端接线路,它们例如可用合适的方式覆盖起来。但在此时,可将分离组件的接点电气连接至接点内部或后面的隔离接点的各里面“一半”。
如前所述,较佳地把分离组件设置在接线板中接点的后面,因而与原有技术在配置法不同。在原有技术配置法中,几块接线板加在一起,中间安装分离组件,因而组件较厚。与之相比,本发明将分离组件置于接点后面,故组件更密致。本文中把“后面”解释为在露出用户接点、XDSL接点和主干接点的一侧形成接线板的正面侧,可对其连接电缆。相对于接线板该露出的正面侧,较佳地把分离组件安排在所述的接线板接点的后面。
在用可屏蔽线路端接接线板时,作为含屏蔽导线的线对,实际上可将另一组接点设置为屏蔽线接点。这些屏蔽线接点一般位于用户接点附近,可在这里端接用户线路的屏蔽线。此时,可用另含与屏蔽线接点接触的接地装置的接线板使屏蔽线接地。此外,把接地装置配置成使其一部分与金属制作的底盘或一部分架装系统接触,因而屏蔽线中感应的电压可以接地。
此外,当较佳地在整个表面区例如基本上无孔的平板上设置附加的接地装置时,可把它用作屏蔽装置,这样可在分离组件附近设置一块平行于分离组件电路板的接地板,使接线板的各个分离组件相互屏蔽。另一种有利于特定场合的方法是接地装置包括若干开孔,可容纳分离组件任何较厚或较高的元件(设置在与屏蔽装置平行的电路板上)。
更佳地,接地装置包括支承至少一块电路板的支承装置。关于较佳地设置成较大的扁平接地板的接地装置,还可参照本申请人于同期提交的申请“Grounding Plat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including a GroundingPlat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ack-Mounting System including a Module”,其内容通过引用包括在这里。
对于引导各种线路的整齐安置,接线板特征较佳地还包括了导线孔,例如把它们配置成按典型的分布点结构,将下侧即交叉连接侧的线路导向右边,而将上侧即敷缆侧的线路导向左边。在这种安置中,较佳地把各模块上侧即敷缆侧的导线孔配置得小于下侧即交叉连接侧的导线孔,因为交叉连接线路一般要屏蔽,因而特征是直径较大。
在这方面,设置作为适合引导各线对的导线管的导线孔尤佳。
虽然本发明的接线板也能在使用中发挥自身的优点,但是较佳地按本发明设置一完整的分布点,最好是带至少一块此类接线板的主配线架。
附图简介现以图示实施例为例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接线板的一段或一模块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该段的拓展透视图;图3是图1所示该段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接线板的布线图;图5是分布点中应用本发明接线板的第一变更示意图;图6是分布点中应用本发明接线板的第二变更示意图;和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接线板的一段或一模块的内部元件的透视图。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现参照图1,图中示出作为接线板一部分的接线模块10,接线板主要包括由上下导线装置12与14和两块侧板16形成的机壳。从图1右侧可见,在图示实施例的各导线装置14中,配置了10个导线管18,各导线管18可容纳一个线对(未示出)并将每个线对导向模块10的正面侧接点。导线管输出端18.1导向下接点排20最右面的接点对。如图1所示配置的导线管输出端18.10将一线对(未示出)导向接点排20最左面的接点对。这一配置法保证模块10的下接点排把线路像往常那样导线右边和位于模块上下边的交叉连接侧久经试验的结构。同样地,把上边的导线装置12配置成把在逐一指示的导管里引导的线对导向左手侧。在模块10后部内,一方面对集束型线路引导设置了导线孔22,另一方面,封锁装置24显然位于接线模块10的背侧,模块用它作稳定的机架安装。
在图1例中,在正面侧基本上设有两排接点,即下接点排22和上接点排26,图示例中的所有接点设置为隔离接点,下面再描述。还将接点配置成IDC接点,说明它们以一条能推进电缆的接点槽为特征,使绝缘至少部分被打通,接着接点导电地接至芯子。在这方面,对特定应用是有利的,使用的接点包括两条并置的接点槽,即两个并置的IDC区,使两个导体能并置端接。但在图示例中,在端接电缆的每种场合中,只使用了隔离接点的“外面”一半。换言之,只对上排接点26的上部和下排20的下部端接线路。接点每两个内部分用两条基本上为L形的标记条28覆盖是有利的。由于这种配置,可将图示的模块10配置成所谓的复式模块,因为基本上可用具有久经试验的隔离接点的两个隔离模块来形成接点排。因此,在图示例中把所有接点都配置成隔离接点是有利的,从而有利于实现测试手段。如前所述,各隔离接点的内部分不用于线路端接,而是用于连接分离组件的接点。
现参照图2,该图示出这是如何在示出模块配置时实现的。模块的机壳由上下导线装置12和14形成。由图2可见,该导线装置在每种场合中都包括侧面导线孔22部分和背面封锁装置24。这些部件被包含所述这些装置其余部分的侧面部件16补充。容纳在机壳内部尤其是面对模块10正面的是两个隔离模块30,其接点利用了所述的装置。另在图2中可明显看出为了覆盖隔离模块30的内部邻接接点排是如何设置标记条28的。
在隔离模块30后面的一部分设置了分离组件32,它基本上由其上安装并电气连接了滤波元件的电路板形成。在图示例中,正面的分离组件包括两排接点,即上排34和下排36。如后面要详述的,下排36的接点通过下部隔离模块30内表面区的开孔(图2未示出)导电连接到隔离模块30的接点。另外,上排34的接点则通过上部隔离模块30内表面区的开孔导电连接到隔离模块30接点的里面部分。
首先,分离组件的接点确保了对隔离模块30接点的堆式排列的连接,其每个接点都设置用于端接主干线路以增大端接的灵活性。其次,把分离组件的接点接到下部隔离模块30的用户接点,使进入的信号运用合适的方法于装置通过分离的滤波元件导向与主干接点接触的上接点排34的接点,并且导向接XDSL接点的上接点排34的接点。只要指出,本发明接线板的分离组件是一种无源滤波器,不是例如复用器形成的有源滤波器。
从图2还可看出用作接地装置的接地板38,包括在其正面明显的指状接点40,它在图示例中导电连接下部隔离模块30的几个接点。下部隔离模块30的这些接点设置成可以端接被端接线对屏蔽线的屏蔽线接点。通过屏蔽线接点和接地板38,可把屏蔽线中感应的电压降至接地。这一安置把接地板38实际上有利地配置成全表面区,实现分离组件32的屏蔽。尤其是把开孔42只设置在分离组件32里的滤波元件不占用的部分。本例在接地板38背部设置了槽44和尖突起46,利用其组合的弹性与“刮削”作用可去除任何存在的氧化物膜,保证与背架装系统有良好的导电连接。
现参照图3,图中以剖面更详细地示出了模块10的配置。在图3左侧可见,两个隔离模块30各自包括隔离接点48,这些接点包括两个实际上对称的在隔离位置50并置端接的“一半”,在该隔离位置50插一只合适的测试或隔离零,能使该接点对与模块10正面隔离。从图3还可看出,分离组件32利用其配置在正面的接点(未详示)向隔离接点48的里面一半延伸,即向上部隔离接点的下部一半和下部隔离接点的上部一半延伸,从而实现导电连接。所以,隔离接点48的这些部分不附带用于线路端接,配置于隔离接点48内排正面的IDC接点用标记条28覆盖。要指出,应用一般的隔离接点,主要优点在于可以继续使用久经实验的配置。
从图3的剖面还可看出,在图示例中,接地板38利用指状接点40向下部隔离模块30的几个接点的隔离位置50延伸。接接地板38的接点用作屏蔽线接点作端接,因而可将用户线路的屏蔽线接地。为此,特地把配置在接地板38背面的尖端46导电连接到架装系统的一部分。
现参照图4,图中对图1~3所示模块的接点示出了一种可能有利的分配法。在图4最上面一排,把各个接点标为1~20。图4第二排描绘该模块的上接点排26(对照图1),下排描绘模块的下接点排20。为了端接配置成线对的线路,需要两个每种接点。图4中把主干线路标为p,p是POTS(简明老式电话系统)的缩写,即主干系统。X指XDSL接点,L指用户接点。标为S的接点对屏蔽线设置。从图4可知,四家用户线路可用单个模块端接,用前面加相应字母的数字1~4指示,模块的上下排26与20有20个接点。
用上下接点排26与20端接主干线路是有利的。由图4可知,对第一用户的主干线路设置了两个标为1p的两排的第一接点,对第一用户的用户线路设置了下排接点3和4。最后,上排接点3和4端接XDSL线路。用户线路的屏蔽线可以置于下排20中作为屏蔽线接点的接点5上,该第五接点结束第一用户部分。运用第六接点,第二用户部分开始,它是第一用户部分的镜面反向,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对用户3和4设置的接点11~20。鉴于两家不同用户的屏蔽线接点分别在5与6或15与16并置的事实,这样就增强了整齐安置,简化了接地板配置,因为现在只要求在两部分中包含导电连接屏蔽线接点的相应接点。
现参照图5和6,图中示出如何鉴于现在能用上下接点排26和20端接主干线路的事实来增大灵活性。图5的标号52表示用户。在用标号54表示的分布点中,用所谓的线路模块56端接该用户线路。通过常备的插接(交叉连接)跳线58,用灵活的方法把该用户接到主干模块60,接着把后者接到交换站(总局)62。现在当本发明的接线板64进入这种常见安置“成环”时,用户线路借助线路66经交叉连接侧导向接线板64的下接点排,由于在里面设置了分离器,所以信号首先被XDSL线路68导向DSLAM70,然后利用分离器32的分离作用,把POTS信号导向接线板64所谓的主干接点,较佳地是上排的主干接点,如图4所示,这些主干接点在上面排中相互导电连接。
在图5所示的本发明接线板64的环路中,若要保留原有的主干模块60,现在就能利用一种极整齐的安置法,将本发明接线板64的主干接点通过插接(交叉连接)侧,即通过合适的线路72向下接到原有的主干模块60,于是可以省略交叉连接58(对照虚线)。
现参照图6,图中示出与上述相反的情况,即如何有利地一同省略主干模块60(对照虚线)。与图5所示电路中一样,接线板64把来自用户52的信号分离成XDSL信号,该信号导向被上接点排26的XDSL接点端接的DSLAM70(对照图4)。同样的,POTS信号经主干线路74在上面导向总局62,不必插入另一个主干模块60。为了对分布点保持整齐的安置与普通结构,在接线板64的上接点排中端接主干线路74。在该变型中,能省略常规的主干接线模块60,包括对用70模块56的交叉连接58和导向总局的线路。尤其在新配置用70装置时,可以只用带集成分离器的本发明的接线板64构成该主干模块。另在改装本发明的接线板64和包括端接的线路准备除去的主干模块60时,通过本发明接线板中允许隔离的连接,可以不中断地将原有系统转换成新系统,即新的接线板64与所有由此被端接并被隔离塞初始隔离的所有线路装在一起。然后,在隔离了原有线路之后,立即拔去该隔离塞作新的连接。然而,若要保留主干模块60,也是可行的,如图5所示,只要简单地让它暂时在原位置除去交叉连接58,然后利用久经试验的结构把主干模块60接到本发明的接线板64的交叉连接侧。
下面给出的表格还示出对图4的布线图如何把本发明接线板的各个接点分配为替代接点的若干变型。必须指出,本发明的接线板能应用于所谓的水平与垂直两种配置,“水平”与“垂直”涉及长方形槽安置,可对其并置安装几块本发明的接线板或者相互叠加,侧面口相互紧接。相应地,水平配置表示这种槽被水平安装,各块接线板垂向安置,其接点排上下延伸。但“水平安置”变成在有关技术领域中建立,因而将参照这种方式。在所谓的交换站方,这种槽的水平安装结构就是传统的分布点尤其是主配线架的结构。电缆由此向交换站(总局)设施延伸的这一方,以前总是称为“主干方”,就是如前所述的诸槽在传统上水平安装的一方。因此,本发明的接线板必须适合这种所谓的配置法,使其在逻辑上便于被各个导体再现端接。在下面给出的表中,水平配置显示在标为“a”的表中。
最近,也对所谓的交换站方确立了所述槽的垂直定向。在此情况下,用户线路方与交换站方的差异在于,用户接线板即来自用户的导体被端接的接线板,被设置在分布点的下部,而来自其线路导向交换站设施的接线板的垂直定向的槽,却出现在分布点的上部。这些垂直定向的槽容纳多块水平对准的接线板,故它们的接点排从左伸向右。
因此,从安装的接线板可以看出,标为“b”的各表示出了各块接线板的布线。如前所述,由于接线板的接点排在水平配置中如上述那样从上到下延伸,因此标为”a”的表在显示自上而下垂向编号为1~20的接点的布线之前,必须逆时针转900。
表1示出本发明接线板目前较佳的布线变型。相比图4显然可知,对各个用户隔离了为屏蔽线设置的标为“s”的接地接点。与该安置法相反,在按图4的分配中,屏蔽接点s对第一用户(接点1~4)和第二用户(接点7~10)在接点5与6处相互相邻地设置,而在按表1的分配中,对各用户采用的同样的接点序列。水平配置的接点(表1a)总是具有下列序列(接点1~20,即从右到左)POTS、XDSL或LINE与地。在垂直配置中(表1b),序列(从左到右)与水平配置的完全一样,而起一有利的是对各用户也一样。
其优点在于,由于对各用户使用同一张布线图,所以对接线板布线不会搞错。而且,按表1分配保持了这样的优点,即标为“地”的屏蔽线的接点直接靠近XDSL或用户(LINE)接点,使有关线对的护套可放在该接点附近,优化了与使用的高数据率电缆的护套的接触。最后必须提及表1的布线图,它区分了这种接线板的结果,尤其是导体在分离组件的电路板上的路径。因此,必须根据实施水平配置还是垂直配置采纳这种接线板。然而,对该接线板的研究提供的决定的优点在于可对各用户应用同一张布线图。
必须指出,关于表1的分配法和下面要详述的任何分配变型,可将所述的接线板布线和从属方法视作一种创新,与前述的POST接点复式配置无关。换言之,一个全新的方面包括这样一个事实,即接线板总是对每个用户以上述方法和所述导线按同一序列布线的。如前所述,这种布线方法和相应的布线的接线板具有布线时不会搞错的优点,而且总能将屏蔽线置于靠近XDSL和用户接点。
其余表格所列出的分配替代法和从属方法,在特定应用中也有特殊的优点。如对各用户按表2分配时,总能保持同样的分配序列,此时为XDSL或LINE、地和POTS。再者,总能有利地把地接点置于靠近XDSL或LINE接点.该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对地的接点相当于水平和垂直两种配置,这意味着对于导电连接到地接点的指状接点40,不必改变图2所示的接地板38,而是可将一块同样的接地板38供两种配置使用,有利于使用的元件的均一性。
表3的分配法使XDSL与LINE接点和两个POST接点相互不直接相对而是交叉平放,相互相交,有利于导体在分离组件电路板上定线路。该实施例也对各用户保持同一种分配方案,更改之处在于,因对电路板导体有利,故能接收不再非常靠近XDSL接点的地接点。
表4的安置法允许地直接靠近XDSL与LINE接点。此时由于交叉法略微复杂,故该实施例只有能期望特别小心的不搞错布线才有利。
表5分配法废除了对各用户实行同一分配法的方面,而是将POLS接点与XDSL和LINE接点组合起来,地接点总是靠近LINE接点。这种布线法在特定应用中有利。
表5分配法的优点也可用表6分配法得到。此时将诸地接点附带组合起来,形成整齐的安置,而且简化了接地板的接地。
前述诸实施例的共同之处在于,每种场合都把XDSL接点安置在用户线路一侧,即在垂直配置中,设置于导向用户的接点位于主配线架下部一侧的主配线架中。相应地,LINE接点位于导向交换站设施的一侧。但在有些情况下,相信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使LINE接点位于用户线路一侧,即在表7~9分配法变型所示的垂直配置的上边。这表明对于电缆在本发明接线板外面的定线路,比方说必须对它们围绕该接线板引导,以便被插入从中走线到接点的接线板的导线管。不过这种分配法在某些场合中可能是个优点。不管这一差别,表7的分配法对应于表2的分配法,也有相应的优点。对于表7~9的分配法变型,还须指出,此时如表内指示的那样,接线板的上导线孔采用宽大的导线孔,而下导线孔可以采用较小的变型。表1~6的分配法变型则与之相反。
表8示出另一种分配法变型,其中有利地对各用户给出同一种分配方案,并在每一场合中可将该地接点置于靠近LINE或XDSL接点。
除了下列特定方面以外,图7的接线模块10基本上对应于结合图1~3所述的接线模块。首先,分离组件32之间的连接被设计得不同,即把接点34和36配置成音叉接点,通过印刷连接器26装在分离组件32的电路板中。音叉接点34、36的两条臂基本上夹住接点48内端周围(对照图3)。
再者,还把用作接地装置的接地板38配置得不同,尤其是包括比图3实施例更大的开孔42。另外,在两个横边缘上设置的倾斜件78,设置了合适的支承装置80,用于将分离组件32的电路板支承并保持在原位。
还有,关于接地板38的配置,可参照本申请人于同期提交的申请“Grounding Plat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including a GroundingPlat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ack-Mounting System including a Module”,其整个内容由此服从于本申请内容。
表1a 表1b
表2a 表2b
表3a 表3b
表4a 表4b
表5a 表5b
表6a 表6b
表7a 表7b
表8a 表8b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信分布点的接线板(64),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用户接点,至少一组XDSL接点,至少两组主干接点,第一组的各主干接点接第二组的某一主干接点,和至少一个接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组的所述用户接点、所述XDSL接点和所述主干接点的分离组件(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接点,较佳地为至少所述用户接点,包括隔离接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所述用户接点和所述主干接点排在公共排(20)中,而且所述第二组的所述XDSL接点和所述主干接点排在公共排(26)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所述用户接点和所述主干接点排于下排。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的所述XDSL接点和所述主干接点排于上排。
6.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的所述主干接点利用所述分离组件(32)相互连接。
7.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32)包括接点(34、3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分离组件(32)的接点(34、36)排成两排。
9.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32)的所述接点直接导电连接到所述接线板的所述接点。
10.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32)排在所述接线板的接点后面。
11.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还将屏蔽线接点设置得与接地装置(38)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38)实际上配置在整个表面区里。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38)是其接点接导线接点的接地板。
14.如权利要求11~13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38)包括容纳所述分离组件(32)电路板的支承装置(80)。
15.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导线孔(18)。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孔配置为导线管(18)。
17.一种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至少一块接线板的分布点。
全文摘要
一种电信分布点的接线板(64),包括至少一组用户接点、至少一组XDSL接点、至少两组主干接点,第一组的各主干接点接第二组的一主干接点,和至少一个接第一和/或第二组的用户接点/XDSL接点和主干接点的分离组件(32)。分布点包括至少一块这样的接线板。
文档编号H01R4/24GK1516980SQ01823039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6日
发明者K·-D·伯迈斯特, K -D 伯迈斯特, D·奥托, 蔚, B·施奈德, 潜纯, B·林登贝克, 卓寺 , B·特伦克曼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