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分接双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82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路分接双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路分接双插座,属电脑配件。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行各业无不仰赖网际网路予以开拓商机,而机动性高的笔记型电脑已成了洽商的最佳工具。现今的笔记型电脑为求携带方便且具有一可供上网的灵活机动性,通常在电脑内建有数据机,其只需在电脑的通信介面上设具电话插座以及网路线插座,即可借助电话或区域网路予以上网。而在传统的笔记型电脑上所使用的电话与网路分接双插座结构中,有一种如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51701号专利前案,其主要包括一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金属壳体、基部及卡合装置,其中本体内设有第一孔洞及第二孔洞,在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内设置由金属蕊构成的压弯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以供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相对插设时触接使用,另外在本体外周套设金属壳体,并在对应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的后部本体上分别嵌设基部及卡合装置,借以将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所接收到的电信讯号传达到其它的外部装置。
详观上述习用结构实不难以发觉其尚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1、该结构的本体上虽具有电话及网路双插座,可供分接电话,或将网路线的插头相对插设其上,然而,该结构在焊接于电路板上使用时,该第一端子虽可直接焊接于电路板上,而第二端子由于是与网路线相接,频率十分不稳定,故使用上需再于电路板上另外配合接设一组滤波器,方可过滤掉网络上的杂讯,以提供网路传输的稳定性,因此组装厂商需购买另一滤波元件再进行一道焊接手续,不仅组装上十分麻烦费事,对于结构的稳固性更是不佳。
2、该结构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为零零落落的金属蕊,其无法一次安装固定,组装上十分麻烦费事,且端子由于没有一可依附固定的结构,故在结构稳定性上容易造成摇晃不稳,对于后续的接触通讯,亦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3、该本体的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的开口设为朝下的状态,由于电信插头上均设具一卡榫,借以扣结固定于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中,故在电信接头相对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安插使用时,电信接头上的卡榫容易与桌面卡抵干涉,致使安插或抽取上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路分接双插座,其可精简组装作业流程,并能有效提高结构的坚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网路分接双插座,包括连接座、端子嵌板、滤波器模组及外壳座;连接座前端面一体成型有两并列的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内孔面上设有透空的排孔,该排孔与连接座座底面间留有间距,而相对插座孔的连接座顶面上分别开设嵌孔,又连接座的后端部成型有顶部开放的座体,该座体底座面上开设有开槽;端子嵌板的板面上嵌设有由一组金属蕊构成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前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触接段,其中第一端子组后端与滤波器模组相接,第二端子组的末端则直接延伸;滤波器模组内设有通信用线圈所组成的滤波元件;外壳座为一金属壳体,其包覆于连接座外周;端子嵌板连同滤波器模组设置于连接座上,其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的触接段由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的排孔穿伸,而分别伸置于连接座上两并列的插座孔中,外壳座则相对连接座嵌接套合。
该连接座上一体成型的两并列插座孔分别为RJ45与RJ11的插座。
该连接座上第一插座孔的顶部上方两侧分别嵌设有可以显示第一插座孔使用状态的发光二极体。
该连接座上两并列的插座孔间设有座肋,而端子嵌板上则相对该座肋设有定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滤波器模组,使整体的结构形成一模组化构件,可令使用者购买之后无需再另外焊设滤波元件,大幅降低组装工时。由于滤波器模组是内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故其结构稳固性必然比外加的滤波元件为佳。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上的每一插座孔顶面上均开设有一嵌孔,该嵌孔可供后续插接的电信插头上的卡榫卡扣固定,由于该嵌孔为朝上的状态,故在安插或是取离电信插头上,都不会与桌面造成干涉而使电信插头难以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由于是依附嵌固于端子嵌板上,故在安装时,仅需令端子嵌板相对连接座嵌插,即可令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容伸于连接座内,无需过多繁杂的组装手续,即可快速而简单的完成组装。
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同时一体成型RJ45与RJ11的插座孔,使厂商无需再另外购买该种型号的插座予以组装,方便厂商购置及管理物料,并能有效简化组装流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笔记型电脑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连接座 11 第一插座孔 111 排孔112 嵌孔12 第二插座孔 121 排孔122 嵌孔13 座肋 14 座体141 开槽15 发光二极体 2端子嵌板21 第一端子组 211 触接段 22 第二端子组221 触接段 23 定位槽 3滤波器模组31 接脚32 接脚 4外壳座5笔记型电脑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包括连接座1、端子嵌板2、滤波器模组3及外壳座4,其中连接座1为一透空的壳体,其前端面一体成型有两并列的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分别为型号RJ45与RJ11的插座,并于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之间设有座肋13予以分隔,另外在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内孔面上开设有若干透空的排孔111、121(请参阅图3所示),该排孔111、121与连接座1底座面预留有一适当的间距,在相对于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的连接座1顶面上还分别开设有一开放的嵌孔112、122,连接座1的后端部成型为一顶部开放的座体14,该座体14底座面上则开设有若干不等长的开槽141;又,连接座1上第一插座孔11的顶部两侧边上方分别嵌设有一发光二极体15,借以显示对应的第一插座孔11在接上网路时与传输资料时的使用状态。
端子嵌板2的板面上嵌设有由复数个金属蕊构成的第一端子组21及复数个金属蕊构成的第二端子组22,该第一端子组21及第二端子组22前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触接段211、221,其中,第一端子组21末端与滤波器模组3相接,第二端子组22的末端则直接向下延伸,且该端子嵌板2板面上相对连接座1两插座孔11、12的分隔座肋13开设一定位槽23。
滤波器模组3内设有若干通信用线圈所组成的滤波元件,其用以滤波、稳定讯号的传输,其一侧的接脚31透过一电路板与端子嵌板2上的第一端子组21端部相接,另一侧的接脚32则直接向下延伸。
外壳座4为一金属壳体,其包覆于连接座1外周,借以隔离电波防止干扰其它电子元件。
在组设时,如图2、3、4所示,令端子嵌板2连同滤波器模组3先行由连接座1后端的座体14后方嵌插置入,该端子嵌板2以其定位槽23相对连接座1的座肋13引导嵌插,而其上的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的触接段211、221即可由第一插座孔11与第二插座孔12内面上的排孔111、121由后向前压迫穿伸至第一插座孔11与第二插座孔12中,并分别以自由状态伸置于连接座1上两并列的第一插座孔11及第二插座孔12内,而端子嵌板2则可以完全平贴于连接座1座面上,借由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的触接段211、221予以固定,使端子嵌板2无法脱出连接座1外。而滤波器模组3则安置于座体14内,其向下延伸的接脚32由座体14面上的开槽141穿出,最后,再令金属材质的外壳座4相对连接座1嵌接套合,即可形成一结合滤波器的双插座结构。
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若运用于笔记型电脑设备时,如图5所示,购买厂商仅需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直接安插固设于笔记型电脑5上的既有通讯介面上,即可直接启动该双插座结构予以使用,无需再如同传统双插座结构,尚需再另外焊接组设一组滤波元件,组装上十分快速方便,且其结构性十分稳固。
权利要求1.一种网路分接双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端子嵌板、滤波器模组及外壳座;连接座前端面一体成型有两并列的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内孔面上设有透空的排孔,该排孔与连接座座底面间留有间距,而相对插座孔的连接座顶面上分别开设嵌孔,又连接座的后端部成型有顶部开放的座体,该座体底座面上开设有开槽;端子嵌板的板面上嵌设有由一组金属蕊构成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前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触接段,其中第一端子组后端与滤波器模组相接,第二端子组的末端则直接延伸;滤波器模组内设有通信用线圈所组成的滤波元件;外壳座为一金属壳体,其包覆于连接座外周;端子嵌板连同滤波器模组设置于连接座上,其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的触接段由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的排孔穿伸,而分别伸置于连接座上两并列的插座孔中,外壳座则相对连接座嵌接套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路分接双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上一体成型的两并列插座孔分别为RJ45与RJ11的插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路分接双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上第一插座孔的顶部上方两侧分别嵌设有可以显示第一插座孔使用状态的发光二极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路分接双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上两并列的插座孔间设有座肋,而端子嵌板上则相对该座肋设有定位槽。
专利摘要一种网路分接双插座,包括连接座、端子嵌板、滤波器模组及外壳座,其中连接座前端面成型有两并列的第一插座孔及第二插座孔,连接座后端成型为一座体;端子嵌板上嵌设有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前端延伸形成触接段;滤波器模组内设滤波元件用以滤波、稳定记号的传输;外壳座为一金属壳体,其包覆于连接座外周;组装时,令端子嵌板连同滤波器模组设于连接座后端座体,其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的触接段分别伸置于连接座上两并列的插座孔中,而滤波器模组则安置于座体内,再令外壳座相对连接座嵌接套合即可形成一双插座结合滤波器模组的结构。该结构组装容易,结构坚固。
文档编号H01R13/717GK2664235SQ0328085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4日
发明者林昌亮 申请人:帛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