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电源保险开关、保险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相电源保险开关、保险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家用电器使用时电源通断控制和保险装置的改进。
通常对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使用时的电源控制和保险是安装一个拉线开关(按钮开关)或插座,并在开关、插座与电源间再装一个保险盒,以实施对电器的控制和保险。有的家庭是几个电器共用一个保险盒或不装设保险盒,因而埋下了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保险盒功能的新型开关、插座,它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实现的单相电源保险开关是在现行的单相电源开关控制电路通断构件一侧,设立二个金属接触架;单相电源保险插座是在现行的单相电源插座夹一侧,设立二个金属接触架并且都利用与接触架相对应的顶盖空间位置,安置保险管(丝),这样不但结构紧凑,成本降低,而且更换保险管(丝)安全、方便。当座与顶盖结合时,保险管(丝)的二头与二个金属接触架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只要用电器具出现故障,造成过载,保险丝即熔断,保护了用电器具和外接电路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二个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方式设计的单相电源拉线型保险开关平面图,图1是开关座,图2是开关盖。其特征是在开关座(图1)靠近开关金属动触片(7)和开关金属压片(8)的一侧,设置二个金属接触架(4)、(5),在开关盖(图2)内设置二个可以更换保险管(丝)(2)并能与之电气导通的保险管(丝)的固定座(1)、(3),其位置与底座上的二个金属接触架(4)、(5)相对应。当开关盖(图2)和开关座(图1)结合时,使保险管(丝)固定座(1)、金属接触架(5)和保险管(丝)固定座(3),金属接触架(4)分别紧密接触,形成电气导通,金属接触架(4)与开关金属动触片(7)的电气导通由金属连接片(6)连通。这种结构方式,在电流回路中,外线由进线孔(9)顺序至开关金属压片(8)、开关金属动触片(7)、金属连接片(6)、金属接触架(4)、保险管(丝)固定座(3)、通过保险管(丝)(2)限流保险后,经另一保险管(丝)固定座(1)、金属接触架(5)、经出线孔(10)至另一条外线,保险管(丝)(2)的限流容量可根据用电器具功率大小配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方式设计的单相电源保险插座平面图,图3是插座底座,图4是插座盖。其特征是在插座底座(图3)上靠近插座夹(7′)、(8′)的一侧设置二个金属接触架(4′)、(5′),金属连接片(6′)将金属接触架(4′)与一个插座夹(7′)连接,形成电气导通。在插座盖(图4)内设置二个保险管(丝)固定座(1′)、(3′),将保险管(丝)(2′)安置在保险管(丝)固定座(1′)、(3′)上,并形成电气导通,其位置与底座上的二个金属接触架(4′)、(5′)相对应。当插座盖(图4)和插座底座(图3)结合时使金属接触架(4′)、保险管(丝)固定座(1′)和金属接触架(5′)、保险管(丝)固定座(3′)分别紧密接触,形成电气导通。这种结构方式,在电路连接中一根外线由进线孔(9′)接入至插座夹(8′),另一根外线从另一进线孔(10′)进入,顺序接至金属接触架(5′)、保险管(丝)固定座(3′)、通过保险管(丝)(2′)限流保险后、至保险管(丝)固定座(1′)、金属接触架(4′)、金属连接片(6′)、最后到插座夹(7′)。插座夹(7′)、(8′)供外接负载用。保险管(丝)(2′)的限流容量可根据用电器功率大小配换。
权利要求
在使用单相电源拉线开关(按钮开关)或电源插座时,是在该开关或插座与电源线之间另安装保险盒来保护电路、电器安全的,本实用新型是在现行的单相电源拉线开关(按钮开关)或单相电源插座内部安装一个保险管(丝)的结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现行的单相电源拉线开关(按钮开关)底座靠近控制电源通断的金属动触片(7)一侧,或在现行的单相电源插座底座靠近二个插座夹(7′)、(8′)一侧,各设置二个金属接触架(4)、(5)或(4′)、(5′),这二个金属接触架间的距离是选配的保险管长度,利用与这二个金属接触架相对应的顶盖空间位置,设置二个安放保险管(丝)的固定座(1)、(3)或(1′)、(3′),其高度使底座和顶盖结合时,保险管(丝)(2)或(2′)的二端与金属接触架(4)、(5)或(4′)(5′)能紧密接触,在单相电源保险开关中,用金属连接片(6)把一个金属接触架(4)与开关中的金属动触片(7)相连接,在单相电源保险插座中,用金属连接片(6′)把金属接触架(4′)与一个插座夹(7′)相连接。
专利摘要
单相电源保险开关,保险插座属家用电器领域,主要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保险丝和开关(或插座)在结合成一体时的合理布局。其特点是将保险丝(或保险管)与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结合为一体。使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具有保护用电器具和保障外部其它电路不受影响的功能。
文档编号H01H9/10GK87202569SQ87202569
公开日1988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5日
发明者林佑滔, 丁铃 申请人:林佑滔, 丁铃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