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其包括铜母线和支柱绝缘子,在主变压器35kV一次接线端子处用铜母线引出,铜母线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该一次接线端子的方向逐步加大,在间距为700mm和1300mm处,通过所述支柱绝缘子固定铜母线,所述软导线在间距为1300mm处连接到铜母线。可以充分利用主变压器容量,在不增加大量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加大主变压器容量输出。
【专利说明】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
[0002]在220kV主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主变压器容量120MVA,35kV侧选用全容量,工作电流较大(2079A),35kV主变引线需要采用双根耐热铝合金钢芯铝绞线(2xNAHLGJQ-630/55),配用耐热型铝合金钢芯铝绞线设备线夹,配套线夹宽度270mm(见图1)。主变35kV侧出线端子相间距离550?650mm,35kV相间最小安全净距400mm。如果用软导线直接引接,主变35kV —次端子处35kV引线就不能满足最小安全净距要求(650mm-270mm = 380mm < 400mm)。因此,在35kV侧就要选用半容量,这样既会影响对35kV用户供电,有需要在同等情况下增加建设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其包括铜母线和支柱绝缘子,在主变压器35kV—次端子处用铜母线引出,铜母线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该一次端子的方向逐步加大,在间距为700mm和1300mm处,使用所述支柱绝缘子固定铜母线,所述软导线在间距为1300mm处连接到铜母线。其可在35kV侧可以选用全容量。这样既不会影响对大量35kV用户供电,又可以在不增加大量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加大主变压器容量输出。

【附图说明】

:
[0004]图1是现有技术的耐热型设备线夹外形示意图;
[000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06]其中:I为主变压器;2为主变压器35kV —次接线端子;3为铜母线;4为支柱绝缘子;5为耐热矩形母线平放固定金具;6为耐热软母线固定金具;7为耐热铝合金钢芯铝绞线;8为耐热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
[0007]如图2所示,每相两根铜母线3(2xTMY_100X10)平放布置,用支柱绝缘子4固定铜母线3。利用铜母线3可变形的特点,在主变35kV —次接线端子2处先将用铜母线3引出,相间距离加大到700mm,然后相间距离再加大到1300mm,用支柱绝缘子4固定。利用耐热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8,将铜母线3与双根耐热铝合金钢芯铝绞线7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固定35kV引线,同时在主变35kV —次端子2处相间距离较小的情况下,保证35kV引线满足最小安全净距,达到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如果不采用本方式,主变压器容量120MVA,35kV侧就要选用半容量。这样既会影响对35kV用户供电,又需要在同等情况下增加大量建设投资。
【权利要求】
1.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铜母线和支柱绝缘子,在主变压器35kV —次接线端子处用铜母线引出,铜母线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该一次接线端子的方向逐步加大,在间距为700mm和1300mm处,通过所述支柱绝缘子固定铜母线,所述软导线在间距为1300mm处连接到铜母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主变压器35kV软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通过耐热型双导线铜箔过渡设备线夹连接所述铜母线和所述软导线。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4289042SQ201420487212
【发明者】盛钦梁, 张旭东, 曹效义, 侯国柱, 李俊杰, 邢振华, 史卿, 张前 [申请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