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54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包括顶板,底板,烫压板,气缸,风扇,以及丝杠电机驱动装置;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装置中丝杠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丝杠旋转方向。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发电芯片封装机,在使用时将安装有热电元件的导热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启动丝杠电机驱动装置带动工作台运动至烫压板下方,然后使用烫压板向下移动压住所述导热板,对导热板进行烫压;当完成烫压后,气缸抬起烫压板,再次开启丝杠电机驱动装置,使工作台往回移动直至到风扇下方,风扇启动,对导热板进行降温;当降温完成后,拿下该导热板,重复上述操作。通过所述换向机构可以实现对丝杠正反转的换向操作。
【专利说明】 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效应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

【背景技术】
[0002]热电效应是指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热电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热电偶、热电发电机、制冷芯片等。热电发电就是将热能直接转变成电能,通过高温与低温的温差产生的热将移动的热能转变成电能,使其发电。地球上任何的地方均存在温差,可以说有无限的利用前景,应用领域可以从家庭直至整个地球,可利用的热源温度范围也较为广阔。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2195535 A公开了一种热电发电器系统,涉及包括热电元件和控制单元的热电发电器系统,该热电元件在所述系统使用期间能够将所述元件的第一有源表面和所述元件的第二有源表面之间的温度差转化成电以便通过热能生成电功率,该控制单元用于在使用期间控制所述元件生成的电功率以符合对所述热电元件施加的当前功率需求。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2754230 A也公开了一种热电发电模块;以及中国专利文献CN 103346701A公开的热电发电系统。对于制冷芯片领域的应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2192613 A公开的一种半导体制冷芯片组件。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备受瞩目,各种能源的有效利用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热电效应的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对于热电发电芯片的封装,传统生产中,都是靠工人手工将多个N型热电元件和P型热电元件放到导热板的指定位置上,然后将加热装置手动放置在导热板上对其烫压完成封装,非常费时费力,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还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安装有热电元件的导热板进行烫压的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包括设置有支撑用顶板和底板的安装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向上延伸并穿过顶板;在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的烫压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烫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气缸的推杆相连;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竖直向下;所述底板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与丝杠电机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风扇下方的位置与所述烫压板下方的位置之间作为工作行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装置中丝杠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丝杠旋转方向。
[0006]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有的锥齿轮轴,所述锥齿轮轴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轴的一端与所述丝杠相连;在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之间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并相对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与所述锥齿轮轴之间可自由旋转;所述主动锥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在所述锥齿轮轴上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锥齿轮轴通过键连接并能够在轴向上与所述锥齿轮轴相对滑动,所述拨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牙槽结构,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靠近所述拨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牙槽结构相啮合的牙结构。
[0007]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槽滑动。
[0008]所述导向杆为两个。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发电芯片封装机,在使用时将安装有热电元件的导热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启动丝杠电机驱动装置带动工作台运动至烫压板下方,然后使用烫压板向下移动压住所述导热板,对导热板进行烫压;当完成烫压后,气缸抬起烫压板,再次开启丝杠电机驱动装置,使工作台往回移动直至到风扇下方,风扇启动,对导热板进行降温;当降温完成后,拿下该导热板,重复上述操作。通过所述换向机构可以实现对丝杠正反转的换向操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包括设置有支撑用顶板I和底板2的安装座,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导向杆3,导向杆3向上延伸并穿过顶板I ;在所述导向杆3上设置有能够沿着导向杆3上下移动的烫压板4,所述顶板I上固定有气缸5,所述烫压板4的上端面与所述气缸5的推杆相连;所述顶板I上还设置有风扇6,所述风扇6的出风口竖直向下;所述底板2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工作台7,该工作台7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风扇下方的位置与所述烫压板下方的位置之间作为工作行程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工作行程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的第一行程开关8以及第二行程开关9 ;在所述工作行程靠近所述风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风扇相连的触发开关10。
[0014]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11,所述工作台7通过所述滑槽11滑动。
[0015]所述驱动装置为丝杠电机驱动装置,即包括丝杠12、电机13,丝杠12与电机13的输出轴相连,丝杠12上套有丝杠螺母14,丝杠螺母1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7上。
[0016]所述导向杆3为两个。
[0017]如图2所示,所述丝杠12与电机13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丝杠12旋转方向。
[0018]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有的锥齿轮轴15,所述锥齿轮轴15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16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17,所述锥齿轮轴15的一端与所述丝杠12相连;在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16、17之间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16、17相啮合的并相对设置的主动锥齿轮18和从动锥齿轮19 ;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16、17与所述锥齿轮轴15之间可自由旋转;所述主动锥齿轮18与电机13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在所述锥齿轮轴15上设置有拨块20,所述拨块20与所述锥齿轮轴15通过键21连接并能够在轴向上与所述锥齿轮轴15相对滑动,所述拨块2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牙槽结构22,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16、17靠近所述拨块2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牙槽结构22相啮合的牙结构23。
[0019]使用时,拨动拨块20靠向第一传动锥齿轮16时,牙槽结构22与第一传动锥齿轮16的牙结构相啮合,第一传动锥齿轮16带动丝杠12正转;当需要换向时,拨动拨块20靠向第二传动锥齿轮17,使牙槽结构22与第二传动锥齿轮17的牙结构相啮合,第一传动锥齿轮17带动丝杠12反转,从而实现换向。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发电芯片封装机,在使用时将安装有热电元件的导热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启动驱动装置带动工作台运动至烫压板下方,触碰第二行程开关导致驱动装置停止,此时可以使用烫压板向下移动压住所述导热板,对导热板进行烫压;当完成烫压后,气缸抬起烫压板,再次开启驱动装置,使工作台往回移动直至到风扇下方并碰触第一行程开关以及触发开关,从而使驱动装置再次停止运行同时风扇启动,对导热板进行降温;当降温完成后,拿下该导热板,重复上述操作,当工作台离开触发开关后,风扇停止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支撑用顶板和底板的安装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向上延伸并穿过顶板;在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的烫压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烫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气缸的推杆相连;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竖直向下;所述底板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与丝杠电机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风扇下方的位置与所述烫压板下方的位置之间作为工作行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装置中丝杠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丝杠旋转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有的锥齿轮轴,所述锥齿轮轴上相对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轴的一端与所述丝杠相连;在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之间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并相对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与所述锥齿轮轴之间可自由旋转;所述主动锥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在所述锥齿轮轴上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锥齿轮轴通过键连接并能够在轴向上与所述锥齿轮轴相对滑动,所述拨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牙槽结构,所述第一、第二传动锥齿轮靠近所述拨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牙槽结构相啮合的牙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槽滑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发电芯片自动烫压封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两个。
【文档编号】H01L35-34GK204303871SQ201420776852
【发明者】温汉军 [申请人]浙江亿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