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89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其安装于成型有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壳体内,包括: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火线挡片在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火线插孔;零线挡片在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当火线挡片受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不受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时,火线挡片不动。本误插防护装置设置了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当火线挡片受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不受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时,火线挡片不动;只有当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共同受外力作用的时候,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同时打开,避免了由于误插火线插孔造成的触电事故。
【专利说明】
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见的墙面插座的插槽都是垂直于墙面,用电器插槽一眼可见,往往会显得很突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破坏了墙面,以及周围环境的整体和谐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误插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其安装于成型有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壳体内,包括: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火线挡片在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火线插孔;零线挡片在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当火线挡片受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不受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时,火线挡片不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设置了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当火线挡片受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不受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时,火线挡片不动;只有当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共同受外力作用的时候,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同时打开,避免了由于误插火线插孔造成的触电事故。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零线挡片上设有阻挡部,当火线挡片受火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不受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时,阻挡部阻止火线挡片滑动。在零线挡片上设置阻挡火线挡片的阻挡部,可以确保火线挡片和零线挡片联动,零线挡片不受力滑动,火线挡片就不能滑动,更加确保避免由于误插火线插孔造成的触电事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火线挡片在对应火线插孔的位置处设有火线斜面,零线挡片在对应零线插孔的位置处设有零线斜面。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火线挡片与壳体间设置第一复位弹性件,零线挡片与壳体间设置第二复位弹性件;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第一复位弹性件将火线挡片复位,关闭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第二复位弹性件将零线挡片复位,关闭零线插孔。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火线挡片在相对于火线斜面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一复位弹性件的第一凸台;零线挡片在相对于零线斜面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二复位弹性件的第二凸台。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火线挡片在对应零线插孔的位置处设有副零线挡片,副零线挡片位于零线斜面的下方;阻挡部阻挡火线挡片滑动的接触面为副零线挡片的侧面。当零线挡片受零线插孔处的外力作用,火线挡片不受火线插孔处的外力作用时,零线挡片滑动,火线挡片不动,零线插孔被副零线挡片关闭。这种设置不但保证的用电安全,还可以防止零线插孔内的电器元件被不明物体插入导致损坏。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还包括与壳体滑动连接的次零线挡片,次零线挡片的滑动方向与零线挡片的滑动方向垂直;次零线挡片在零线插孔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这种设置适用于美式插座,以及其它零线插孔为T形或零线插孔垂直于火线插孔的情况。外接插头的零线插杆的作用点同时落在零线挡片和次零线挡片上。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次零线挡片在对应零线插孔的位置处设有次零线斜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火线挡片延伸至与次零线挡片的次零线斜面相对的另一端,火线挡片成型有与次零线挡片的另一端适配的推动部。当次零线挡片受外力作用,火线挡片不受外力作用时,火线挡片的推动部阻止次零线挡片滑动。火线挡片复位的过程中,推动部可以推动次零线挡片复位。
【附图说明】
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所示的电源插座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均受外力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所示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零线挡片受外力、火线挡片不受外力时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5为图2所示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的零线挡片、火线挡片和次零线挡片均受外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所示的电源插座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均受外力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至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源插座误插防护
目.ο
[0021]如图1?5所示,该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安装在成型有火线插孔51和零线插孔52的壳体50内。该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包括:与壳体50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10、零线挡片20和次零线挡片30。
[0022]火线挡片10在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同时打开或关闭火线插孔51;零线挡片20在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52;当火线挡片10受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20不受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时,火线挡片1不动。
[0023]零线挡片20上设有阻挡部,当火线挡片10受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零线挡片20不受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时,阻挡部阻止火线挡片10滑动。
[0024]在本实施例中,在零线挡片20上设置了一个台阶23作为阻挡部,台阶23设置在火线挡片10受外力滑动的轨道上,在火线挡片10上也对应台阶23设置了一个挡片。
[0025]在零线挡片20上设置阻挡火线挡片的阻挡部,可以确保火线挡片10和零线20挡片联动,零线挡片20不受力滑动,火线挡片10就不能滑动,避免由于误插火线插孔51造成的触电事故。只有当火线挡片10和零线挡片20共同受外力作用的时候,火线插孔51和零线插孔52才能同时打开,避免了由于误插火线插孔51造成的触电事故。
[0026]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零线挡片20上设置其它的结构来阻挡火线挡片20滑动,例如突起部等。
[0027]火线挡片10在对应火线插孔51的位置处设有火线斜面11,零线挡片2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零线斜面22。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当外力作用在火线斜面11上,火线挡片10顺势滑动。当外力作用在零线斜面22上,零线挡片20顺势滑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火线斜面11和零线斜面22也可以是弧面。
[0029]为装配方便,壳体50内设置了托板40,用于承托火线挡片10、零线挡片20和次零线挡片30。托板40与电源插座的面板平行,托板40上设置了与火线插孔51和零线插孔52对应的副火线插孔41和副零线插孔42。外接用电器插头的火线插杆71需要穿过火线插孔51和副火线插孔41,才能与电源插座的火线接通。外接用电器插头的零线插杆72需要穿过零线插孔52和副零线插孔42,才能与电源插座的零线接通。
[0030]火线挡片10与壳体50间设置第一复位弹性件61,零线挡片20与壳体50间设置第二复位弹性件62。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第一复位弹性件61将火线挡片10复位,关闭火线插孔51;第二复位弹性件62将零线挡片20复位,关闭零线插孔52。火线挡片10在相对于火线斜面1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一复位弹性件61的第一凸台14;零线挡片20在相对于零线斜面22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二复位弹性件62的第二凸台24。
[0031]第一复位弹性件61和第二复位弹性件62可以采用压簧、拉簧、扭簧或气缸等弹性元件。
[0032]火线挡片1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副零线挡片13,副零线挡片13位于零线挡片20的零线斜面22的下方。台阶23阻挡火线挡片10滑动的接触面为副零线挡片13的侧面。
[0033]如图2?6所示,图中虚线为托板40上的副火线插孔41和副零线插孔42。
[0034]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为托板40上的副火线插孔41和副零线插孔42。当零线挡片20受零线插孔52处的外力作用,同时火线挡片10也受火线插孔51处的外力作用时,零线挡片20和火线挡片10都滑动,零线插孔52和火线插孔51打开。
[0035]如图4所示当零线挡片20受零线插孔52处的外力作用,火线挡片10不受火线插孔51处的外力作用时,零线挡片20滑动,火线挡片10不动,零线插孔52被副零线挡片13关闭。这种设置不但保证的用电安全,还可以防止零线插孔52内的电器元件被不明物体插入导致损坏。
[0036]图1所示的电源插座是美式插座,零线插孔52为T形。对于除美式插座外的其它规格的电源插座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可以仅设置火线挡片10和零线挡片20。
[0037]对于如图1所示的美式插座来说,还需要设置与壳体50滑动连接的次零线挡片30。
[0038]如图5所示,次零线挡片3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次零线斜面33。次零线斜面33也可以是弧面。次零线挡片30的上部设置了滑块31,壳体50面板的内侧相应的位置可以设置与滑块31适配的滑槽,限定零线挡片30滑动的轨迹。
[0039]如图2和图3所示,15A的美式插头的火线插杆71与零线插杆72是平行。火线插杆71插入火线插孔51后,作用点落在火线斜面11上。零线插杆72插入零线插孔52后,作用点落在零线斜面22上。
[0040]如图5和图6所不,20A的美式插头的火线插杆71与零线插杆72是垂直的。火线插杆71插入火线插孔51后,作用点落在火线斜面11上。零线插杆72插入零线插孔52后,作用点同时落在零线斜面22和次零线斜面33上。
[0041 ]次零线挡片30的滑动方向与零线挡片20的滑动方向垂直。零线挡片20和次零线挡片30在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T形的零线插孔52。
[0042]火线挡片10受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火线插孔51。
[0043]火线挡片10延伸至与次零线挡片30的次零线斜面33相对的另一端,火线挡片10成型有与次零线挡片30的另一端适配的推动部12。当次零线挡片30受外力作用,火线挡片10不受外力作用时,火线挡片10的推动部12阻止次零线挡片30滑动。火线挡片10复位的过程中,推动部12可以推动次零线挡片30复位。
[0044]在本实施例中,推动部12、次零线挡片30的后部均为适配的斜面。在其它实施例中,推动部12与次零线挡片30的后部也可以为适配的弧面。
[0045]托板40上还设置了限制火线挡片10、零线挡片20及次零线挡片30复位后位置的限位凸块43。
[0046]为表示清晰,图3、图4和图6中均省略了弹性部件。
[00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电源插座的误插防护装置,其安装于成型有火线插孔(51)和零线插孔(52)的壳体(5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壳体(50)滑动连接的火线挡片(10)和零线挡片(20); 所述火线挡片(10)在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火线插孔(51); 所述零线挡片(20)在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51); 当所述火线挡片(10)受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所述零线挡片(20)不受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时,所述火线挡片(10)不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挡片(20)上设有阻挡部,当所述火线挡片(10)受火线插孔(51)处外力的作用,所述零线挡片(20)不受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时,所述阻挡部阻止所述火线挡片(10)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挡片(10)在对应火线插孔(51)的位置处设有火线斜面(11),所述零线挡片(2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零线斜面(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挡片(10)与所述壳体(50)间设置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零线挡片(10)与所述壳体(50)间设置第二复位弹性件; 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第一复位弹性件将火线挡片(10)复位,关闭所述火线插孔(51)和零线插孔(52);第二复位弹性件将零线挡片(10)复位,关闭零线插孔(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挡片(10)在相对于所述火线斜面(1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一复位弹性件的第一凸台(15); 所述零线挡片(20)在相对于所述零线斜面(22)的另一端设有安装第二复位弹性件的第二凸台(2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挡片(1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副零线挡片(13),副零线挡片(13)位于所述零线斜面(22)的下方;所述阻挡部(23)阻挡所述火线挡片(10)滑动的接触面为所述副零线挡片(13)的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壳体(50)滑动连接的次零线挡片(30),所述次零线挡片(3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零线挡片(20)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次零线挡片(30)在零线插孔(52)处外力的作用下滑动,滑动时打开或关闭零线插孔(5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零线挡片(30)在对应零线插孔(52)的位置处设有次零线斜面(3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误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挡片(10)延伸至与所述次零线挡片(30)的次零线斜面(33)相对的另一端(32),所述火线挡片(10)成型有与所述次零线挡片(30)的另一端(32)适配的推动部(12)。
【文档编号】H01R13/642GK205724208SQ20162022854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梁培荣
【申请人】广州雷神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