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9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充电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电锂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便携设备,如数码相机等的可充电的RCR-V3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等大耗电量便携设备的普及,国内对高容量,充足放电的便携式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便携式电池主要是给手提式,无绳设备等便携设备提供电源,更为普通的定义是它也包括在一大型类型(可能由主群组操作)下带动的一子类型,如膝上型电脑。上述型号的子类型可能是电脑内的钟表或备用电池。而较大型号的电池如4公斤或以上不属于便携式电池,现今典型的便携式电池约为几百克,便携式电池的家族包括一次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所有电池基本上分为以下各类干电池carbon-zinc或dry batteries,碱锰电池alkaline-battery,以上为一次性电池manganese batteries,primarybatteries;锂电池lithium batteries,铅酸电池lead batteries,化学电池二次电池镍镉电池(Ni-Cd)chemical batteries(secondary batteries),镍氢电池Ni-MH,锂离子电池Li-ion,上述基本为可充电电池;其它有燃料电池fuel cell,物理电池physical energy,太阳电池solar cell batteries等都是不常见的电池种类。
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高的能量密度;2、高的工作电压;3、无记忆效应;4、循环寿命长;5、无污染;6、重量轻;7、自放电小。
因此根据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非常适合于数码相机,但现有常选的供电电池都是五号普通电池,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至少需要两节AA电池,即五号电池,而且由于数码相机这类耗电量特别大的便携设备所需普通电池量非常大,因此,目前使用普通电池外出使用时,携带大量普通电池,而且频繁更换,甚至刚换上即没有电了,给使用者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此外,使用一次性电池,尤其使用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等,其成本是非常高的。
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的RCR-V3电池,其采用了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并将采用两节五号电池联体的外形设计,减少携带麻烦,而且使用时间长,减少更换电池麻烦,使用可充电方式,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充电的锂电池,其为一种RCR-V3电池,包括一容置壳体,该容置壳体的同一端侧设置有正负极,其具有两节AA电池的联体外形,并且该容置壳体内容置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单元。
所述的锂电池,其中,所述RCR-V3电池用于数码相机代替两节AA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的RCR-V3电池,由于采用了设计成两节五号电池联体的外形,并采用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携带方便,使用时间长,而且总体成本大大降低了。


附图中,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充电的RCR-V3电池10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其采用了两节五号电池的联体的截面设计,其包括一容置壳体120,该容置壳体截面内具有两节五号电池的截面形状,其电压及其他电性设计也与两节五号电池的相同,这样就减少了携带的颗粒个数,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材料110,其正极主要成分为LiCoO2,负极主要为碳,充电时正极反应LiCoO2Li1-xCoO2+xLi++xe-,负极反应C+xLi++xe-Clix,电池总反应LiCoO2+CLi1-xCoO2+Clix,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由于其容量远比普通电池高,而且其放电曲线直至快结束时才突然下降,因此特别适合于大耗电量的便携设备,如数码相机等。
应当理解的是,对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以等同的改变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充电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种RCR-V3电池,包括一容置壳体,该容置壳体的同一端侧设置有正负极,其具有两节AA电池的联体外形,并且该容置壳体内容置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RCR-V3电池用于数码相机代替两节AA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充电的锂电池,其包括一容置壳体,该容置壳体的同一端侧设置有正负极,其具有两节AA电池的联体外形,并且该容置壳体内容置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产品由于采用了设计成两节五号电池联体的外形,并采用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携带方便,使用时间长,而且总体成本大大降低了。
文档编号H01M2/10GK2691072SQ20032010219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3日
发明者苏东晴 申请人:苏东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