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61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属于电压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结构是两根传动轴,其中一根传动轴用于连接电动操作机构,而另一根传动轴是用于连接手动操作手柄,传动装置的结构还包括凸轮、滑块,当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导通/断开操作后,凸轮、滑块之间的结合部是相脱离的。配置这种结构的传动装置的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体积较庞大、结构复杂,因体积大而笨重,惯性也大,当电动操作时有明显的冲击振动,影响与低压脱扣装置的配合使用效果,致使合闸、分闸工作状态反映欠明显。
鉴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74166A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该专利申请技术方案是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凸轮、滑块,在传动轴上设有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由二个离合器、轴销、复位弹簧构成,轴销连接减速齿轮,在传动轴的一端上开设有可供插入手动操作手柄的凹槽,传动轴之另一端连接凸轮,而凸轮与滑块密配,具体的紧密配合是通过凸轮上的滚珠轴承与滑块上的上顶板的紧密接触来体现的。这种结构基本上可以克服前述存在的缺陷。但是,因其离合装置的结构为二个离合器、轴销、复位弹簧,装配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在动作过程中仍存在冲击振动因素,导致动作缺乏平稳性;此外,作为这种传动装置的电机轴上的主动齿轮(又称小齿轮)的轴向位置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影响其与减速齿轮的良好配合,甚至主动齿轮时常出现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装配容易、无冲击振动的、动作平稳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可起到保障主动齿轮轴轴向位置,又可起到避免其脱落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包括电机6、主动齿轮10、减速齿轮7、8、凸轮轴33、凸轮25、滚轮23、大齿轮28、离合部件,电机6于操作机构支架12上,主动齿轮10固定在电机6的齿轮轴轴端,与减速齿轮8啮配,减速齿轮8与减速齿轮7啮配,凸轮轴33上端支承于支架1的轴座2上,下端支承于操作机构支架12上,凸轮25固置于凸轮轴33之下端,滚轮23设在凸轮25上,大齿轮28设在凸轮轴33上,并位于凸轮25之上部,且于减速齿轮7啮配,离合部件延设于大齿轮28之中央,与凸轮轴33相配合,特点是所述的离合部件为一单向轴承31,该单向轴承31设置在延设于大齿轮28中央的轴承座30的轴承座腔29内,与凸轮轴33相配合。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操作机构支架12上增设有一保持架11,该保持架11对应于主动齿轮10的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架11的形状为]字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作了上述改进,减少了部件,使装配更启简单,采用了单向轴承31,使动作平稳无冲击;增设的保持架11能使主动齿轮10的轴向位置得以保持,且可有效地防止主动齿轮10脱落。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去除壳体后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上的一个实施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电机6被固置在断路器的电动操作的操作机构支架12上,其输出轴的轴端在贯过操作机构支架12上的电机轴孔后装固主动齿轮10,该主动齿轮10与减速齿轮8相啮合,减速齿轮8通过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支承于支架1和延设于支架座14侧部的支脚上,该减速齿轮8与减速齿轮7相啮配。减速齿轮7通过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支承于支架1和操作机构支架12上,并与大齿轮28相啮合。凸轮轴33的上、下端分别支承在延设于支架1的轴座2和操作机构支架12上。凸轮25紧固在凸轮轴33之下端,滚轮23通过其滚轮轴24与凸轮25相固定,并且该凸轮25还对应于安装在支架座14上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滑动装置,由其带动滑动装置动作。大齿轮28套设在凸轮轴33上,与减速齿轮7相啮合。在大齿轮28之中央形成有一轴承座30,轴承座30具有一轴承座腔29,所述离合部件的单向轴承31座落于该轴承座腔29内。为了防止有可能出现的单向轴承31颤跳出轴承座腔29,故在凸轮轴33上固设一挡圈34,藉由该挡圈34将单向轴承31限位于轴承座腔29中。单向轴承31的滚针与凸轮轴33配合,当单向轴承31随大齿轮28顺时针转动时,由其带动凸轮轴33旋转,反之则与凸轮轴33分离。在凸轮轴33的顶部开设有一长槽3,该长槽3用于插入手动操作的手动摇杆头5,而且在凸轮轴33上安装有色标指盘4,可通过外壳上的观察窗孔直接观察断路器的合闸、分闸状态。图中所示的支架1由螺钉32与操作机构支架12固定,而操作机构支架12由螺钉22经螺孔21与支架座14相固定。
仍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设的保持架11通过螺钉旋过保持架11上的螺孔9后固定到对应于主动齿轮10处的操作机构支架12上,保持架11的形状呈]字形,藉由其起到挡护主动齿轮10的作用,由图中所示意的状态可知,即使主动齿轮10出现与电机6的输出轴轴端松脱的状况,但仍不会导致其离开输出轴轴端,可继续能够起到与减速齿轮8的良好啮配。图中还给出了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滑动装置,它包括一对导杆13,设于一对导杆13上的滑动座20,固定在滑动座20两端的滑动导板17、15,导杆13的二端支承并固定在操作机构支架12二侧的导杆孔26上,滑动座20通过其一侧的滑孔18和另一侧的台阶面35可滑动地于一对导杆13上,滑动座20的中央形成有一开关钮腔16,在使用状态下,该开关钮腔16对应于断路器的开关钮,并且开关钮伸至于该开关钮腔16中。滑动导板17、15分别铆固在滑动座20的两端,它们分别与滚轮23相对应,当凸轮25旋转时,滚轮25随之旋转,在此过程中,由滚轮23带动滑动导板15或导板17位移,致使整个滑动座20向左或右滑动,从而在滑动座20滑动的过程中拨动断路器的开关钮处于合闸或分闸状态。
请见图2,申请人将结合该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作叙述,首先叙述电动操作状态下动作过程,电机6在接到电动信号后,其输出轴旋转,带动主动齿轮10旋转,由于主动齿轮10是与减速齿轮8相啮合的,故而由主动齿轮10带动减速齿轮8旋转,又由于减速齿轮8是与减速齿轮7相啮合的,故而由减速齿轮8带动减速齿轮7旋转。同理由减速齿轮7带动大齿轮28旋转,由装置于大齿轮28中央的轴承座30之轴承座腔29内的单向轴承31带动传动轴33旋转。于传动轴33上端的色标指示盘4随凸轮轴33的旋转而旋转,同时,于凸轮轴33下端的凸轮25随凸轮轴33的旋转而旋转。由于滚轮23是通过其滚轮轴24而装固于凸轮25上的,故而,当凸轮25旋转时,滚轮23随之旋转,滚轮23便推动滑动导板15向右移动,使整个滑动座20在克服弹簧19的拉力下向右移动,当滑动座20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将伸至于开关钮腔16中的断路器的开关钮向右拨动,实行分闸,此时,凸轮25的凸轮体的缺失部位对应于微动开关27,即微动开关27与凸轮25的轮沿脱开,电机6失电停止工作。此时的滑动座20处在一对导杆13的右端,色标指示盘4上便示意出断路器所处的分闸状态。当电机6再次获接到电信号后,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依据前述传动过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滚轮23推动滑动导板17向左移,使整个滑动座20左移,在此过程中,又将伸展到开关钮腔16中的断路器的开关钮自先前偏向右侧而拨动至左侧,实现合闸。由上述动作过程来体现出对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动作。在整个动作过程中,由于是采用了单向轴承31,因此不会出现冲击振动,动作十分平稳。
手动操作的情况是将手动摇杆头5插入长槽3,操动手柄,由手柄的手动摇杆头5带动凸轮轴33旋转,在此过程中,直接由凸轮轴33带动凸轮25旋转,装在凸轮25上的滚轮23对滑动导板15、17的推动道理以及整个滑动座20的作用原理与前述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包括电机(6)、主动齿轮(10)、减速齿轮(7)、(8)、凸轮轴(33)、凸轮(25)、滚轮(23)、大齿轮(28)、离合部件,电机(6)于操作机构支架(12)上主动齿轮(10)固定在电机(6)的齿轮轴轴端,与减速齿轮(8)啮配,减速齿轮(8)与减速齿轮(7)啮配,凸轮轴(33)上端支承于支架(1)的轴座(2)上,下端支承于操作机构支架(12)上,凸轮(25)固置于凸轮轴33之下端,滚轮(23)设在凸轮(25)上,大齿轮(28)设在凸轮轴(33)上,并位于凸轮(25)之上部,且于减速齿轮(7)啮配,离合部件延设于大齿轮(28)之中央,与凸轮轴(33)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部件为一单向轴承(31),该单向轴承(31)设置在延设于大齿轮(28)中央的轴承座(30)的轴承座腔(29)内,与凸轮轴(3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操作机构支架(12)上增设有一保持架(11),该保持架(11)对应于主动齿轮(10)的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11)的形状为]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属于电压开关技术领域。它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减速齿轮、凸轮轴、凸轮、滚轮、大齿轮、离合部件,特点是所述的离合部件为一单向轴承,该单向轴承设置在延设于大齿轮中央的轴承座的轴承座腔内,与凸轮轴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了部件,使装配更启简单,采用了单向轴承,使动作平稳无冲击;增设的保持架能使主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得以保持,且可有效地防止主动齿轮脱落。
文档编号H01H3/32GK2687825SQ20042002569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蔡尔明, 柏耀新 申请人:常熟电讯器材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