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96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产品中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在通讯产品中有很多从单板11拉手条13出线的串口通讯接口,需要从设备的前后面板引出个各种串口通讯电缆。作为通讯的接口,需要很多安装在单板11上而固定在拉手条13或者面板上的屏蔽连接器插座12,如图1所示。
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讯设备串口器件向高密度、小体积、多功能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经常使用的有D型(所谓的D型指连接器的接口外形为一个类似梯形结构,一边大一边小,像字母D)25针(25PIN)插座或者15针(15PIN)插座。如图2为25PIN插座示意图,其采用插针沉孔结构实现电气导通,针与针16之间间距为2.77mm,间距比较大。这种插座存在的缺点为1、体积比较大,占用设备拉手条的空间;2、密度不够高,针脚间距为2.77mm,只有25PIN;由于长度方向L尺寸为53.04mm,将占用宝贵空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的小体积、高密度、占用空间小的、灵活应用拉手条或者面板的高度尺寸的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至少一个D型金属壳的金属屏蔽壳、金属针脚以及固定和定位所述金属针脚在所述屏蔽壳上的塑胶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D型金属壳内的所述的金属针脚为28针(28PIN),以0.8mm的行间距由所述塑胶体绝缘分布在所述D型金属壳的上下内壁;所述屏蔽壳的长度为26.2mm。
上述的插座所述的金属屏蔽壳前端压注有可以与螺钉配合将所述插座固定在拉手条或前面板上的螺母。
上述的插座所述的塑胶体是由液晶聚合物+30%的玻璃纤维制成的耐高温材料。
上述的插座所述的塑胶体设有方便所述插座在单板上定位的两个定位柱。
上述的插座所述金属针脚包括接触端和与所述接触端成直角弯折的尾端。
上述的插座所述接触端镀镍50μm和铜30μm,所述尾端镀镍50μm和锡铅合金100μm。
上述的插座所述尾端通过不同长度的折弯,形成至少一个4×7的阵列结构。
上述的插座所述金属屏蔽壳的金属壳为双层结构。
上述的插座所述金属屏蔽壳设有将所述插座卡扣在单板上的卡扣。
述的插座所述金属屏蔽壳两侧设有屏蔽立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座每一D型金属壳内的金属针脚为28针(28PIN),以0.8mm的列间距由所述塑胶体绝缘分布在所述D型金属壳的上下内壁,并且所述屏蔽壳的长度为26.2mm,具有小体积、高密度的优点。另外,2×28针双层结构的插座采用两个独立的28针D型金属壳接口,所配电缆比较灵活,从而可以使用相同接口但不同串口类型的电缆,灵活应用了拉手条或者面板的高度尺寸,增加了空间密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插座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单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插座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座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座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座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请一同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包括金属屏蔽壳31、螺母32、单板固定卡扣33、塑胶体34、金属针脚35。
所述金属屏蔽壳31采用锌合金压注成型,外喷镀至少50μm厚的镍层构成,从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金属光泽,具有很好的金属质感和良好的视角效果。所述金属屏蔽壳31供其他组件的安装,其两侧设有直立的立方体36,从而保护针脚35信号产生的电磁波不干扰其它器件信号和不被其它器件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增强电磁屏蔽功能。在所述金属屏蔽壳31前端压注螺母32,此螺母32与螺钉相配合,将整个插座固定在单板的拉手条上或者前面板上。另外,在所述金属屏蔽壳31设有将所述插座卡扣在单板上的带倒构的卡扣33,从而可以将整个插座固定在单板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31的前端设置一个D型金属壳37,其主要功能有两个屏蔽作用和防插错功能。由于是金属外壳,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从插头的接口处泄露和减少外部电磁对电缆中传输信号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由于采用了D型设计,接口上下两边一边大一边小,可以防止电缆插头和插座连接时方向反插,保证电缆安装方向的唯一性和针脚35定义的正确性。
所述的塑胶体34是固定和定位所述金属针脚35的载体,其材料采用耐高温材料LCP+30%玻璃纤维制成,可以达到300度的温度,防止插座焊接加工过程中高温炉的温度过高融化塑胶体34。塑胶体34上设有两个定位柱38,在整个插座安装到单板时,可以预先定位。
所述金属针脚35共28针(28PIN),其排列顺序如图4和图6针脚标号1至28所示,包括接触端351和尾端352。所述接触端351固定在设置在金属壳37内的塑胶体的接口处,实现和配对的电缆插头电气连接;所述尾端352与所述接触端351成直角弯折。金属针脚35采用磷青铜经过精密高速冲床加工而成,表面处理接触端351镀镍50μm和铜30μm,尾端352镀镍50μm和锡铅合金100μm。采用此材料和加工工艺设计的金属针脚35,单针插入力最大可达56g,单针最小分离力可达6.5g,机械寿命可达200次。单针额定电流可达1.5A,额定电压可达30V,接触电阻最大可达50MΩ,绝缘电阻最小可达500MΩ,耐电压可达250V。当然,金属针脚35的加工也可以为其他现有技术。所述金属针脚35在金属壳37内的塑胶体34的接口处采用双边缘结构分布,也就是将针脚35分布在D型金属壳37的上下两边,每边分布14个针脚35。如图5所示,在针脚35的尾端352通过不同长度的90°折弯,将针脚35变为4×7的阵列结构,增大了针脚35间距,方便针脚35焊接加工在单板上。从焊接加工的角度讲,焊接的间距越小,焊接时焊锡相互粘连的几率变大,对焊接的可加工性越不利,也不方便操作,其加工间距要求和小体积高密度相互矛盾,所以在针脚35的尾端352,将针脚35排列改为4排7列,这样每个针脚35在焊接处的间距扩大了一倍变为1.6mm,方便焊接加工和满足小体积高密度要求。所述金属针脚35选用的列间距是0.8mm,并且由于以双边缘结构分布在金属壳37的两侧,从而减少了接口空间;同样,在单位长度内实现了最小间距,同时也实现了单位长度上的最大针脚35密度。
请参阅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第二实施例,包括双层结构的金属壳47,相当于将两个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叠加起来,在高度方向增加了不到一倍尺寸,但同时增加了一倍的信号容量。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区别在于金属屏蔽壳41体积增大,金属壳47、定位柱48和金属针脚45增加一倍;并且将金属针脚的尾端452弯折长度作出相对应的调整,使得形成两个4×7的阵列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至少一个D型金属壳(37)的金属屏蔽壳(31)、金属针脚(35)以及固定和定位所述金属针脚(35)在所述屏蔽壳上的塑胶体(34),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D型金属壳(37)内的所述的金属针脚(35)数量为28针,以0.8mm的列间距由所述塑胶体(34)绝缘分布在所述D型金属壳(37)的上下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屏蔽壳(31)前端压注有可以与螺钉配合将所述插座固定在拉手条或前面板上的螺母(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体(34)是由液晶聚合物+30%的玻璃纤维制成的耐高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体(34)设有方便所述插座在单板上定位的两个定位柱(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脚(35)包括接触端(351)和与所述接触端(351)成直角弯折的尾端(3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351)镀镍50μm和铜30μm,所述尾端(352)镀镍50μm和锡铅合金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352)通过不同长度的折弯,形成至少一个4×7的阵列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壳(31)的金属壳(37)为双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壳(31)设有将所述插座卡扣在单板上的卡扣(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壳(31)两侧设有屏蔽立方体(3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至少一个D型金属壳(37)的金属屏蔽壳(31)、金属针脚(35)以及固定和定位所述金属针脚(35)在所述屏蔽壳上的塑胶体(34),每一所述D型金属壳(37)内的所述的金属针脚(35)为28针,以0.8mm的列间距由所述塑胶体(34)绝缘分布在所述D型金属壳(37)的上下内壁;所述屏蔽壳的长度为26.2mm。本实用新型具有小体积、高密度的优点;另外,2×28针双层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采用两个独立的28针D型金属壳接口,所配电缆比较灵活,从而可以使用相同接口但不同串口类型的电缆,灵活应用了拉手条或者面板的高度尺寸,增加了空间密度。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706916SQ20042005141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4日
发明者汪冠政, 李严平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