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34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尤指一种可直接将通讯插头一次同步将金属导电片刺穿导线及固定通讯传输线的操作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通讯(telecommunication)传输线(cable)是利用一个连结在通讯线末端的插头(plug)插入一连接埠(port)而方便联结或终断,例如RJ 45型。常见的通讯插头,其基本上具有一个中空的绝缘本体,在其前端开设有数个长槽,该长槽贯穿入绝缘本体内,并且每一长槽内插接刺穿型金属导电片。绝缘本体内还设有一导线通道座,而传输线内的数根导线(wire)穿过通道座内的通道使导线末端正好与金属导电片尖锐的突刺相邻。当要组合时,对金属导电片突露于绝缘本体表面外的部份施力,使得金属导电片的突刺刺穿导线外包覆的绝缘材料而与中间的导电芯相接触,以作导电性的连结。
典型的此种通讯插头结构,可参见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241830号“电讯连接器插头”、美国专利6,592,397及6,561,838等相关前案。
然而,这种导电片刺穿型的插头,在对金属导电片施压刺穿导线时,并无特殊的工具予以操作,而仅是以一平面物对所有金属导电片施压。这样的情形下,有时会产生施压不平均,而使金属导电片与导线的接触不佳,影响通讯品质;尤其在高速传输下,这样的不均等接触,更会降低其传输速率。
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结构如下一种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上壳体及对开的下壳体,上壳体上开有一个可供插头外壳垂直穿过的开孔;一插头座,位于上述壳体内的开孔下方,具有与插头外壳相配合的形状;一个“凵”形压块,位于上述插头座前方,具有上及下接触块;一按压装置,具有一伸出壳体端面的按键部,并通过一弹性元件与上述压块连接;及一调整机构,位于壳体内插头座后方。
换言之,主要是在一长形壳体内设置了一插头座,该插头座配合插头形状而可供插头插入;插头座前方为镂空部,而一个“凵”形压块设置于该镂空部前;一按键部伸出长形壳体端面的按压装置经由一弹性元件而与该压块连接。当组装好金属导电片的插头被垂直插入插头座内后,对按压装置的按压部施予轴向压力而使压块向插头座移动,使得金属导电片被压块向插头内的导线移动,进而使金属导电片上的突刺刺穿导线,而完成导电性的连接。同时,上接触块则压迫插头外壳的上长孔,使其内变形而夹制插入插头外壳内的通讯线。经此工具使用,将可达到金属导电片的刺穿操作简易快速,且使得每一金属导电片受压平均,而可达到良好的通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中在壳体内于插头座后方设有一插头座抓座,其后方设有弹簧,以达到调整抓座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凵”型压块在动作时,由于上方的接触块会压迫插头外壳的上长孔,使其变形而夹制插入插头的通讯线,以达到同步固定的功能。
以下,请参见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操作。


图1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3代表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合图,图4代表第三图的平面视图以显示其内部组合,图5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图6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其中按压装置尚未被按压,图7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亦为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由对开的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所构成。
上壳体10上开了一个可供插头外壳90穿过的插头开孔101。
在壳体内位于插头开孔101的下方设置了一插头座30,用以收纳插头外壳90。插头座30前方为镂空部,而该镂空部上方开口较下方开口为大,使得插头外壳90插入后上方具有长孔91的较厚部分被支撑。
在插头座30的前方设有一“凵”型压块40,其上方为为上接触块41,下方为下接触块42。一螺钉43穿过压块40的中心,而使得压块40被锁固在一按压装置50的端面。
按压装置50具有一按压部51伸出壳体的端面,并由按压部后端的止挡块52防止按压装置50滑出壳体。止挡块52后方圆杆53上套设了一定位夹条54及一弹性元件55,且圆杆53端面被螺钉43锁固,使按压装置50与压块40结合而连动。
定位夹条54具有一圈环541及一对半箭头状夹条542,圈环541套合于圆杆53上。
弹性元件55顶持于压块40前面及圈环541之间,以及半箭头状夹条542的箭头部卡入壳体内的三角缺口22。参见图4,当按压装置50被按压时,夹条542的半箭头状部份543会沿着三角缺口22移动,使其前方的末段部544会向内斜倾。
在插头座30的后方设有一调整机构60,其具有一固定插头座30的抓座61,在抓座61后方设有一弹簧62,而弹簧62另一端设有一调整座63,调整座63后方设有一旋钮64。
抓座61前面具有一对突块611,并在突块611内侧形成透孔612。参见图4,突块611于平常是与夹条542的末段部544相抵接的,在按压装置50被按压一段距离后,则末段部544会与突块611错开而滑入透孔612内。
旋钮64的旋转头641设于壳体后侧而可被旋转,其前侧的螺杆642伸入壳体内而与调整座63中的螺孔631螺合,另一定位片643设壳体的凹槽23中,使得旋钮64可旋动但不会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调整座63具有一凹槽632以收容弹簧62的后端。当旋转旋钮64时,调整座63会沿着螺杆642,也就是壳体的轴向移动,以调整弹簧62的长度,以调整抓座61的支撑力。
值得注意的,本实用新型在按压按压装置50时,夹条542上的箭头部543会沿着三角缺口22滑动,同时末段部544会推抵抓座61的突块611,使抓座61会向弹簧62压迫而移动,此时保持压块40缓慢向插头外壳90靠近。
当继续按压按压装置50,使箭头部543滑至三角缺口22末端时,由于末段部544持续向内斜倾,会使得与抓座61的突块611的抵持错开,借助弹簧62的回复力而推动抓座61,而使末段部544滑入抓座的透孔612内,抓座61回复至原位,但由于夹条542的被抓座61限制的阻挡力消失,使得压块40可快速向插头座30推移,而使压块40与插头外壳90的距离缩短成图7所示距离,使得上接触块41伸入插头外壳90的长孔91内,使长孔91内部的余料向内产生变形95,而夹制传输线93固定;同时下接触块42则冲击了插头外壳上的金属导电片92,使金属导电片上的突刺刺穿导线94。
操作本实用新型时,请参见图5至图7。
如图5所示,先将具有金属导电片92的插头外壳90整备好,然后将通讯传输线93内的导线94分别穿入外壳90内;如图6所示,将插头外壳90自上壳体10上的开孔101插入插头座30内。此时,金属导电片92的突刺尚未刺穿导线94。
当插头外壳90插入本实用新型工具的壳体后,如图4中箭头G 1所示方向,对按压装置的按压部51施予压力,使压块40缓慢接近插头外壳90;此时由于末段部544与突块611仍然相抵,故会使得抓座61一同向后移动而压迫弹簧62。当夹条542的箭头部543沿着三角缺口22滑移而其末段部544向内持续倾斜,至末段部544与突块611的相抵持由于夹条542的倾斜而错开时,由于弹簧62被抓座61的压迫力量消失,则藉由其回复力可将抓座61送回原位置,而定位夹条54被抓座61压迫的阻力也消同,使得压块40可快速的向插头外壳90冲撞;如图7所示,使得压块40的上接触块41将插头外壳上长孔91内的余料向内压迫变形95,以形成对传输线93形成夹持定位;同时,下接触块42则压迫金属导电片92,使其在轴向上位移而使尖锐的突刺刺穿导线94。
当冲压完成后,抓座61已被弹簧62推回原位,而夹条也由于弹性元件55所提供的回复力,在施力解除后,则按压装置50回复至图6所示的位置,等待下一次的操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压块40先缓向插头外壳靠近,然后才会瞬间冲击插头外壳90,可均等的将所有金属导电片92完成刺穿导线94的操作,使得每一导线与金属导电片接触深度相,以减少传输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可方便使用者对插头的组合操作,达到快速及精确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完全符专利要素,遂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上壳体及对开的下壳体,上壳体上开有一个可供插头外壳垂直穿过的开孔;一插头座,位于上述壳体内的开孔下方,具有与插头外壳相配合的形状;一个“ㄩ”形压块,位于上述插头座前方,具有上及下接触块;一按压装置,具有一伸出壳体端面的按键部,并通过一弹性元件与上述压块连接;及一调整机构,位于壳体内插头座后方。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插头座前方具有一镂空部,该镂空部上方开口较下方开口大。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压块中心穿有一螺钉,压块固定在按压装置的端面。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按压装置的按压部后端具有一位于壳体内的,防止按压装置滑出壳体的止挡块;而该止挡块后方具有一圆杆,且圆杆端面具有通过螺钉锁固结合在一起的压块。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按压装置,圆杆上套有一定位夹条及一弹性元件;该定位夹条具有一圈环及一对半箭头状夹条;圈环套合在圆杆上;弹性元件顶抵在压块前面及圈环之间,以及半箭头状夹条的箭头部卡在壳体内的三角缺口中;调整机构具有一固定上述插头座的抓座,该抓座后方具有一缓冲弹簧,而该弹簧另一端具有一调整座,该调整座后方具有一旋钮。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抓座前面具有一对突块,突块内侧具有一透孔;突块与夹条的末段部抵压在一起。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特征在于旋钮具有一旋转头,其可旋转地位于壳体后侧外;一螺杆穿在壳体内并与调整座中的一螺孔螺合在一起;旋钮具有一使旋钮可旋动但不会在轴向上产生移动的,位于壳体内凹槽中的定位片;该调整座具有一收容弹簧后端的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通讯插头导电片刺穿工具,其主要在一长形壳体内设置了一插头座,该插头座配合插头形状而可供插头插入;插头座前方设有一个“凵”形压块;一按键部伸出长形壳体端面的按压装置经由一弹性元件而与该压块连接。当组装好金属导电片的插头被垂直插入插头座内后,对按压装置的按压部施予轴向压力而使压块向插头座移动,使得金属导电片被下方的下接触块压迫而向插头内的导线移动,进而使金属导电片上的突刺刺穿导线,完成导电性的连接;同时上方的上接触块则会压迫插头外壳的上长孔,使其变形而夹制插入插头的通讯线,以达到同步固定的功能。
文档编号H01R4/24GK2762394SQ20042005849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林宴临 申请人:智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