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定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042阅读:2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灶定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燃气灶,具体来说是燃气灶用的一种定时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用燃气灶做饭、烧水或烹饪时,有时是无人看管的,特别是像炖肉、蒸米饭、烧水等,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的照顾,所以人们往往是打点好以后就去忙其它的事情或去休息,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再去照顾一个锅及燃气灶。然而,有时由于人们因记忆差或忙起其它的事情来不可避免的会忘记厨房内的工作,而会出现饭菜烧糊、水烧干的事情,甚至有时会发生厨具烧坏、煤气泄漏等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定时器,应用于燃气灶具对其进行定时控制,以使燃气灶可以按预先设定的时间工作,保证不会使饭菜烧的时间过久,以保证饭菜原有的美味以及财产、生命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定时器包括一个定时器、电机、阀门及电机的供电电源,电机通过与阀门之间安装的传动机构,控制阀门的打开及关闭,控制电机运转的定时器上有触点,定时器通过触点接在电源与电机之间。
所述的电机与阀门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阀门的阀杆上。
所述的定时器可以为电子定时器,也可以为旋钮机械式定时器。在旋钮机械式定时器的上盘面及下盘面上分别有上被动轮及下被动轮安装在定时器的钮杆上,在定时器的上盘面上铰接有一个上滑杆,上滑杆前端有凸起,相应的上被动轮为一个圆盘,圆盘外边缘有一个与上滑杆前端凸起对应的凹槽,上滑杆前端与凸起对应的另一侧有上弹性触头,上弹性触头两侧各有一个触点固定在上盘面上;所述的下被动轮有两个凸齿,在定时器的下盘面上有一个弹性下滑杆,下滑杆一端顶在下被动轮边缘,另一端对应有一个下弹性触头,下弹性触头两侧各有一个触点固定在下盘面上,所述的电源的负极与上盘面上的上弹性触头导电连接,电源的正极与下盘面上的下弹性触头导电连接;所述的电机及阀门安装在一个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所述的阀门上的被动齿轮上有两个触点分离杆,在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分两列固定有上下竖直排列的四个触点以及与触点对应并与触点水平排列且常闭的弹性触头,弹性触头能够与两个触点分离杆接触;定时器盘面上的触点与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的触头一一对应导电连接,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的触点与电机电源输入导电连接。
将这种燃气灶定时器安装在燃气灶的燃气管路上,使用燃气灶进行做饭、烧菜或烧水等操作时可以通过定时器设定使用时间,当所设时间达到后,燃气灶定时器会自动关闭定时器上的阀门,停止向燃气灶供燃料,防止燃气灶烧的时间过长造成饭菜烧坏或烧坏厨具,保证了饭菜的原味及财产、生命的安全,使用非常方便,尤其适合中老年等记忆力较差的人使用,既可用于家庭,也可用在其它行业,如餐饮业、酿造业、食品业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定时器中的定时器的散装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定时器的背面立体结构图;图3为燃气灶定时器中的机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机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燃气灶定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定时器作进—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定时器并不仅限于这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定时器包括一个定时器100、一个电机200、一个阀门300及电源,电机200及阀门300安装在一个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形成机芯,定时器100安装在电机200上部。其定时器100采用了现有技术中洗衣机或电风扇等上用的旋钮式机械定时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定时器100上有在旋钮(图中未示出),旋钮装在一个钮杆100上端,在定时器的上盘面10及下盘面6上分别有上被动轮12及下被动轮7安装在定时器的钮杆11上,在定时器的上盘面10上铰接有一个上滑杆131,上滑杆131前端有凸起13,相应的上被动轮12为一个圆盘,圆盘外边缘有一个与上滑杆前端的凸起13对应的凹槽,上滑杆131前端与凸起13对应的另一侧顶上一个上弹性触头14,上弹性触头14两侧各有一个触点15及16,触点15、16安装在上盘面10上;下被动轮7有两个凸齿71,在定时器的下盘面6上有一个弹性下滑杆8,下滑杆8一端顶在下被动轮7边缘,另一端对应有一个下弹性触头3,下弹性触头3两侧各固定有一个触点2、4,电源的正极与下弹性触头3导电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上弹性触头14导电连接。触点分别通过触点支架1和5固定在下盘面6上,定时器上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架9。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在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的燃气灶定时器的电机200及阀门300,电机200为一个直流电机,阀门300为旋塞式阀门,电机200的输出轴上装有一个主动齿轮36,旋塞式阀门300的阀杆上装有一个被动齿轮17,主动齿轮36与被动齿轮17啮合。阀门300上的被动齿轮17上有两个触点分离杆18,在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固定着上下竖直排列的触点19、20以及25、27和与触点对应并与触点水平排列且常闭的弹性触头23、22、24、26,触头22、23、24、26能够与两个触点分离杆18接触;结合图1、图2及图5所示,定时器上的触点15与触头23导电连接,触点16与触头26导电连接,触点4与触头22导电连接,触点2与触头24导电连接,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的触头与触点通过触点固定架安装固定,在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还有一个静止杆21。
参照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燃气灶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定时器不工作时,下弹性触头3与触点2接触,使电源正极与触点2接通,上弹性触头14与触点16接触,电源负极与触点16接通。此时触头22与触点20接触,触头23与触点19接触,而触头24与触点25断开,触头26与触点27断开,电机200及阀门300处于关闭状态。当扭动定时器的旋钮使燃气灶定时器工作时,由于旋杆12带动上被动轮12及下被动轮7转动,上被动轮12通过上滑杆13压上弹性触头14使其与触点15闭合与触点16断开,同时被动轮7通过下滑杆8压下弹性触头3使其与触点4闭合而与触点2断开,此时电机通电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6、被动齿轮17传动使阀门300打开,阀门300打开的同时被动齿轮17上的触点分离杆18转动至触头22、23处向后拨触头22、23使其与触点20、19断开接触,而另一个触点分离杆则离开触头24、26,触头24、26在弹性作用下与相应的触点25、27闭合,此时电机200断电停止运转,阀门300保持打开状态。当定时结束时,定时器的上被动轮12及下被动轮7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下弹性触头3又与触点2闭合,上弹性触头14与触点16闭合,电机反转,将阀门300关闭,闭门关闭后,触头22与触点20闭合,触头23与触点19闭合,而触头24、26分别与触点25、27断天,电机断电停止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定时器(100)、电机(200)、阀门(300)及电机的供电电源,电机(200)通过与阀门(300)之间安装的传动机构,控制阀门(300)的打开及关闭,控制电机(200)运转的定时器(100)上有触点,定时器(100)通过触点接在电源与电机(20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00)与阀门(300)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一个主动齿轮(36)和一个从动齿轮(17),主动齿轮(36)安装在电机(200)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17)安装在阀门(300)的阀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器(100)为旋钮机械式定时器,在旋钮机械式定时器的上盘面及下盘面上分别有上被动轮(12)及下被动轮(7)安装在定时器的钮杆(11)上,在定时器的上盘面上铰接有一个上滑杆(131),上滑杆(131)前端有凸起(13),相应的上被动轮(12)为一个圆盘,圆盘外边缘有一个与上滑杆前端凸起(13)对应的凹槽,上滑杆前端与凸起对应的另一侧有上弹性触头(14),上弹性触头(14)两侧各有一个触点(15、16)固定在上盘面上;所述的下被动轮(7)有两个凸齿(71),在定时器的下盘面上有一个弹性下滑杆(8),下滑杆(8)一端顶在下被动轮(7)边缘,另一端对应有一个下弹性触头(3),下弹性触头(3)两侧各有一个触点(2、4)固定在下盘面上,所述的电源的负极与上盘面上的上弹性触头(14)导电连接,电源的正极与下盘面上的下弹性触头(3)导电连接;所述的电机(200)及阀门(300)安装在一个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所述的阀门(300)上的被动齿轮(17)上有两个触点分离杆(18),在电机阀门固定面板(400)上分两列固定有上下竖直排列的四个触点(19、20、25、27)以及与触点对应并与触点水平排列且常闭的弹性触头(23、22、24、26),弹性触头(23、22、24、26)能够与两个触点分离杆(18)接触;定时器(100)盘面上的触点(2、4、15、16)与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的触头(24、22、23、26)一一对应导电连接,电机阀门固定面板上的触点(19、20、25、27)与电机电源输入导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定时器,包括一个定时器、电机、阀门及电机的供电电源,电机通过与阀门之间安装的传动机构控制阀门的打开及关闭,控制电机运转的定时器上有触点,定时器通过触点接在电源与电机之间。这种燃气灶定时器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切断燃气灶的燃气供应,防止燃气灶烧的时间过长造成饭菜烧坏或烧坏厨具,保证了饭菜的原味及财产、生命的安全,使用非常方便,尤其适合中老年等记忆力较差的人使用,既可用于家庭,也可用在其它行业,如餐饮业、酿造业、食品业等。
文档编号H01H43/14GK2733572SQ200420087618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苏成 申请人:王苏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