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05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中的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多极塑壳断路器,尤其是具有旋转式双断点结构的多极塑壳断路器,各个断路单元模块采用两平行连杆固定,其利用二个臂与曲柄相连,在操作机构的同步转动中驱动每一极断路单元模块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部件运动,完成合、分闸动作。该种结构使用较为复杂,并且可靠性和相间绝缘保护的性能不尽如人意。因此,就需要一种简单可靠,且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的结构来有效实现塑壳断路器的多极联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并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与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触头部件相连接,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所述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侧板两侧,所述侧板通过一铆接件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臂,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联动臂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一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一弧形槽;下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另一端具有一通孔;第二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二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联动臂和所述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操作机构动作时,所述下连杆带动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刚性配合,带动触头所述铆接件为中心同步转动。
较佳的,所述联动臂具有一环形凹孔,通过所述环形凹孔连接到所述铆接件,再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至所述操作系统的侧板。
较佳的,所述第一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所述第二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
较佳的,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上的两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是用于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与多极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多个触头部件相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之间安装一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多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侧板两侧,所述侧板通过一铆接件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臂,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联动臂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一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中的其中之一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一弧形槽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下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另一端具有一通孔;第二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二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中的其中之一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通孔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其中,所述联动臂和所述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操作机构动作时,所述下连杆带动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刚性配合,带动触头所述铆接件为中心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的安装孔内。
较佳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中,联动臂具有一环形凹孔,通过所述环形凹孔连接到所述铆接件,再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至所述操作系统的侧板。
较佳的,所述第一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所述第二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
较佳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中,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上各自的两个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是用于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种联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并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多组联动机构串联使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中的联动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将联动机构部件安装在两个单极断路单元模块之间,通过旋转式双断点触头部件的转子和侧板的设计有效保障了联动部件的安装位置和联动效果。联动机构中,联动轴的两端设计成球形,大大减小了联动轴与转子安装孔端面的摩擦;同时,联动轴设计成花键形式,以便与具有旋转式双断点触头系统的转子可靠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还考虑到了联动机构部件及其转动中心,为减轻质量且又要保证强度,联动轴的长度与相邻两转子安装孔的端面相等,其中一联动轴设计成花键轴,与之对应的联动臂、转子的安装孔也都设计成花键形式,这样的设计安装方便,不需额外紧固件,且使传动更加可靠。联动机构部件安装在操作机构的侧板两侧,侧板上的圆形铆接件作为联动机构和旋转式双断点的旋转中心,联动臂设计的环形凹孔与侧板上铆接件配合。
联动机构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该机构与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触头部件相连接,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其中,联动机构100安装在操作机构的侧板200两侧,侧板200通过一铆接件300连接联动机构100,联动机构100包括联动臂102,通过铆接件300连接在侧板200上,联动臂10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103A和第二连接孔103B;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联动臂102具有一环形凹孔101(参考图4所示的结构),联动臂102通过环形凹孔连接到铆接件300,再通过铆接件300连接至操作系统的侧板200。
第一联动轴104,贯穿过联动臂102上的第一连接孔103A,一端连接至触头部件的转子400,另一端穿过侧板200上的一弧形槽202;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联动轴104为一花键轴,相应的,转子400上用于连接第一联动轴104的安装孔402A是花键安装孔,联动臂102上的第一连接孔103A也是花键孔。通过采用花键形式,可以安装方便,不需额外紧固件,且使传动更加可靠。
下连杆106,一端连接在侧板200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图中未示出),另一端具有一通孔107。
第二联动轴108,贯穿过联动臂102上的第二连接孔103B,一端连接至触头部件的转子400,另一端穿过下连杆106上的通孔107;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联动轴108为一圆形轴,相应的,转子400上用于连接第二联动轴108的安装孔402B是圆形安装孔,下连杆106上的通孔107也是圆形孔。第二联动轴108的两端设计成圆形,大大减小了第二联动轴108与转子400安装孔端面的摩擦。
在该结构中,联动臂102和下连杆106分别位于侧板100的两侧;操作机构动作时,下连杆106带动联动机构100,联动机构100与触头部件的转子400刚性配合,无相对运动,带动触头铆接件300为中心同步转动。完成分、合闸操作。第一联动轴104、第二联动轴108的轴向位置与触头系统的动、静触点部分有一定距离,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当动、静触点位置的绝缘破坏时,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
较佳的,该结构用于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此处需要说明,对于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其中第一联动轴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第二联动轴同样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两者可以任意地组合使用,或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截面为其他形状的联动轴也是可以使用的。因此,联动轴的各种截面形状以及相互的组合都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应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触头部件的转子上的两安装孔内,因此安装孔也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安装孔与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较佳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以减小摩擦。
用于多极塑壳断路器的实施例如上面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改善多极塑壳断路器中的联动效果。图3示出了用于多极塑壳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
参考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100,与多极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多个触头部件500相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之间安装一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联动机构包括多组,每一组联动机构100安装在操作机构的一侧板200两侧,侧板200通过一铆接件300连接联动机构100,每一组联动机构100包括联动臂102,通过铆接件300连接在侧板200上,联动臂10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103A和第二连接孔103B;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联动臂102具有一环形凹孔101(参考图4所示的结构),联动臂102通过环形凹孔连接到铆接件300,再通过铆接件300连接至操作系统的侧板200。
第一联动轴104,贯穿过联动臂102上的第一连接孔103A,一端连接至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500中的其中之一的转子400,另一端穿过侧板200上的一弧形槽202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400;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联动轴104为一花键轴,相应的,转子400上用于连接第一联动轴104的安装孔402A是花键安装孔,联动臂102上的第一连接孔103A也是花键孔。通过采用花键形式,可以安装方便,不需额外紧固件,且使传动更加可靠。
下连杆106,一端连接在侧板200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图中未示出),另一端具有一通孔107。
第二联动轴108,贯穿过联动臂102上的第二连接孔103B,一端连接至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500中的其中之一转子400,另一端穿过下连杆106上的通孔107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400;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联动轴108为一圆形轴,相应的,转子400上用于连接第二联动轴108的安装孔402B是圆形安装孔,下连杆106上的通孔107也是圆形孔。第二联动轴108的两端设计成圆形,大大减小了第二联动轴108与转子400安装孔端面的摩擦。
在该结构中,联动臂102和下连杆106分别位于侧板100的两侧;操作机构动作时,下连杆106带动联动机构100,联动机构100与触头部件的转子400刚性配合,无相对运动,带动触头铆接件300为中心同步转动。完成分、合闸操作。第一联动轴104、第二联动轴108的轴向位置与触头系统的动、静触点部分有一定距离,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当动、静触点位置的绝缘破坏时,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
用于多极塑壳断路器中时,第一联动轴104和第二联动轴10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400的安装孔内。
此处同样需要说明,对于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其中第一联动轴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第二联动轴同样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两者可以任意地组合使用,或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截面为其他形状的联动轴也是可以使用的。因此,联动轴的各种截面形状以及相互的组合都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应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触头部件的转子上的两安装孔内,因此安装孔也可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安装孔与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较佳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以减小摩擦。
同样的,较佳的情况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用于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联动结构安装在两单极断路单元模块之间,旋转式双断点部件的转子和侧板的特殊设计有效保障了联动部件的安装位置和联动效果。联动机构部件的一联动轴的两端设计成球形,大大减小了联动轴与转子安装孔端面的摩擦;联动机构部件的另一联动轴设计成花键形式与具有旋转式双断点触头系统的转子可靠配合。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与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触头部件相连接,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侧板两侧,所述侧板通过一铆接件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臂,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联动臂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一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一弧形槽;下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另一端具有一通孔;第二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二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联动臂和所述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操作机构动作时,所述下连杆带动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刚性配合,带动触头所述铆接件为中心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臂具有一环形凹孔,通过所述环形凹孔连接到所述铆接件,再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至所述操作系统的侧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所述第二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上的两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是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6.一种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与多极塑壳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以及多个触头部件相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之间安装一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多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安装在操作机构的一侧板两侧,所述侧板通过一铆接件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臂,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联动臂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一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中的其中之一的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一弧形槽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下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且连接到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上连杆,另一端具有一通孔;第二联动轴,贯穿过所述联动臂上的第二连接孔,一端连接至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中的其中之一转子,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通孔并连接至相邻触头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转子;其中,所述联动臂和所述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操作机构动作时,所述下连杆带动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触头部件的转子刚性配合,带动触头所述铆接件为中心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的安装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中,联动臂具有一环形凹孔,通过所述环形凹孔连接到所述铆接件,再通过所述铆接件连接至所述操作系统的侧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所述第二联动轴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轴、一圆轴、一方形轴、一多边形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联动机构中,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在所述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上各自的两个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为选自下述中的一种一花键安装孔轴、一圆孔、一方形孔、一多边形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联动轴或者第二联动轴类型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端面为半球状。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是具有旋转双断点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极塑壳断路器的联动机构,与多极塑壳断路器中的多个操作机构以及多个触头部件相连接,驱动触头部件在操作机构的操作下转动,联动机构包括多组,每一组联动机构安装在一个操作机构的侧板两侧,侧板通过一铆接件连接联动机构,每一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臂、第一联动轴、下连杆和第二联动轴,第一、第二联动轴都连接到触头的转子并通过联动臂和下连杆联动,操作机构动作时带动联动机构,进而带动触头铆接件为中心同步转动;在每一组操作机构以及触头部件之间安装一组联动机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触头部件的转子的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并可实现相间绝缘保护。
文档编号H01H71/10GK2845154SQ20052004726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顾翔, 蒋志丽, 顾惠民 申请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