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联锁分档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91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联锁分档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开关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0227395.0。名称为旋钮式开关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旋钮式开关,其中上盖,下壳,所述的下壳内设有齿形腔开关轴设置在所述的齿形腔中心,所述的开关轴侧边设有弹性地顶在齿形腔侧壁的定位头,导电盘固定在开关轴上并可随之旋转,导电片设置在下壳内并可弹压在导电盘的侧边。导电盘上的触头凸出至定位块的边缘。使用时,当旋转开关轴,导电盘随之旋转,触头将分别与导电片接触,实现分档调节的功能。其缺陷是该开关仅仅有分档调节功能,在电风扇中使用时,可以用于调节扇叶电机的转速,实现风量调节。但是在电风扇中还有一个摆叶电机,摆叶电机是用于驱动摆叶,使扇叶产生的风向产生散开的作用,避免扇叶产生的风全部直接吹到人的身体上。此时则需要再设置一个摆叶开关,实现接通摆叶电机通电的功能。由于旋钮式开关与摆叶开关处于分离状态,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故当旋钮式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摆叶开关仍然有可能处于接通状态,这样将导致扇叶电机停止转动,而摆叶电机则继续转动的现象,摆叶转动而扇叶不动是无意义的,这是一种浪费电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开关,只要调整到分档电极导通时,辅助电极随之导通,分档电极断开时,辅助电极随之断开,结构简单,在现有结构基础上改变少,便于实现多种组合结构的一系列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中的分档定触片,在座体中设有转轴,在所述的转轴的底面上设有可随之转动的动触片,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可与分档定触片接触的接触端片,在旋转时,可保持始终有一个接触端片与一个分档定触片接触,同时,必然有其它接触端片与其余的分档定触片接触,所述的接触端片由下向上延伸在转轴侧边,在座体的底板上设有弹压在所述的动触片上的辅助触片。
由于转轴设置在座体中可以转动,在转轴的底面上的动触片也将随着转轴旋转。座体中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分档定触片,对应动触片上设有若干个接触端片。当转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时,必然会有接触端片可与分档定触片接触,只要根据分档定触片之间与轴心的不同夹角排布,对接触端片实行相应的排布,使其中一个分档定触片可以通过动触片上的接触端片分别与其他的分档定触片连通,实现若干个分档开关的通断调节。由于在座体的底面上设有弹压在所述的动触片上的辅助触片。当任何一组分档开关导通时,由于动触片必然与同一个带电的分档定触片电连接,导致辅助触片带电,实现辅助电极随之导通。反之,当没有一组分档开关导通时,则动触片必然所述的其中一个分档定触片分离,实现辅助电极随之断开。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联锁分档开关的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联锁分档开关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上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下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转轴、动触片、接触端片、分档定触片安装在下壳中的平面结构图。
图7~12为其中一种安装在转轴底面上的动触片与分档定触片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图13~15为另一种安装在转轴底面上的动触片与分档定触片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旋转联锁分档开关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包括座体1,分档定触片2,转轴4,底面5,动触片6,接触端片7,底板8,辅助触片9,槽10,通孔11,弹片12,辅助接线孔13,导线接触片14,夹线片15,盖板16,上盖17,下壳18,限位块19,限位槽20。
如图1、2、3、4、5中所示,所述的座体1设有上盖17和下壳18,所述的槽10设置在下壳18上。所述的座体1中设有4个分档定触片2,分档定触片2的触点与轴心呈90度角间隔排布在腔体中。
所述的转轴4设置在座体1的腔体中,所述的动触片6为导电的铜片,所述的动触片6上设有与分档定触片2对应的接触端片7。接触端片7的数量不同,相互之间排布的夹角不同,产生的通断效果不同,如图6中所示,当动触片6顺时针转动时,接触端片7可以实现挡位L与挡位1、2、3的分别连通。只要改变动触片6上的接触端片7结构位置,可以实现其他多种组合开关结构,具体说明如图7~15中所示。其中图7~11分别表示揭开底板看去的开关为断开状态,挡位L与挡位2连通状态,挡位L与挡位1、2连通状态,挡位L与挡位2、3连通状态,挡位L与挡位1、2、3连通状态。其中图12~15分别表示表示揭开底板看去的开关为断开状态,挡位L与挡位1连通状态,挡位L与挡位1、2连通状态,挡位L与挡位3连通状态。
始终有一个接触端片7与一个分档定触片2接触,同时,必然有其它接触端片7与其余的分档定触片2接触,所述的接触端片7由下向上延伸在转轴4侧边,在座体1的底板8上设有弹压在所述的动触片6上的辅助触片9。
所述的底板8上设有容置辅助触片9的槽10,辅助触片9设置在槽10中。由于动触片6设置在转轴4的底面5上,使辅助触片9很容易触及到动触片6。该结构只要对原有的底板8稍做改进,仅仅增设一个槽10和辅助触片9即可。
所述的槽10中设有通孔11,所述的辅助触片9上设有向动触片6方向翘起设置在通孔11中的弹片12。由于弹片12翘起设置在通孔11中,使得辅助触片9能够具有一定的弹力作用在动触片6,结构简单而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效果。
所述的座体1上设有辅助接线孔13,所述的辅助触片9设有延伸至辅助接线孔13中的导线接触片14。当电线从辅助接线孔13中插入,将会与导线接触片14接触,实现电连接。
所述的辅助接线孔13设有弹压在导线接触片14上的夹线片15。在电线与导线接触片14接触时,由于夹线片15弹压在导线接触片14上,这样可以使电线与导线接触片14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接触,不易松脱。
所述的槽10中设有挡在辅助触片9上防止外出的盖板16。盖板16可以使辅助触片9固定在槽10中,同时也防止了辅助触片9因暴露在外产生触电的危险。
所述的所述的转轴4的上面5上设有限位块19,对应在座体1上设有限位槽20。使转轴4可以在座体1中转动有限的范围。当然该范围也是档位切换所必须的转动范围。具有组合联锁调节功能、结构简单、对现有的产品结构改变少,容易实现多种组合,便于生产系列产品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包括座体(1),设置在座体(1)中的分档定触片(2),在座体(1)中设有转轴(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轴(4)的底面(5)上设有可随之转动的动触片(6),所述的动触片(6)上设有可与分档定触片(2)接触的接触端片(7),在旋转时,可保持始终有一个接触端片(7)与一个分档定触片(2)接触,同时,必然有其它接触端片(7)与其余的分档定触片(2)接触,所述的接触端片(7)由下向上延伸在转轴(4)侧边,在座体(1)的底板(8)上设有弹压在所述的动触片(6)上的辅助触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8)上设有容置辅助触片(9)的槽(10),辅助触片(9)设置在槽(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槽(10)中设有通孔(11),所述的辅助触片(9)上设有向动触片(6)方向翘起设置在通孔(11)中的弹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座体(1)上设有辅助接线孔(13),所述的辅助触片(9)设有延伸至辅助接线孔(13)中的导线接触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接线孔(13)设有弹压在导线接触片(14)上的夹线片(15)。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槽(10)中设有挡在辅助触片(9)上防止外出的盖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座体(1)设有上盖(17)和下壳(18),所述的槽(10)设置在下壳(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转轴(4)的上面(5)上设有限位块(19),对应在座体(1)上设有限位槽(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开关领域。解决现有开关在电风扇中仅可调节扇叶电机转速,不能控制摆叶电机,导致扇叶电机停止转动,而摆叶电机则继续转动浪费电能的问题。所述的旋转联锁分档开关包括设置在座体(1)中的分档定触片(2),转轴(4),在转轴的底面(5)上设有可随之转动的动触片(6),动触片上设有可与分档定触片接触的接触端片(7),在旋转时,可保持始终有一个接触端片与一个分档定触片接触,同时,必然有其它接触端片与其余的分档定触片接触,接触端片由下向上延伸在转轴侧边,在座体的底板(8)上设有弹压在动触片上的辅助触片(9)。具有联锁调节、简单、结构改变少,易实现多种组合结构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19/10GK2862298SQ20052006340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6日
发明者吴达仁, 黄典达 申请人:中山市永联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