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滚动接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5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倾斜滚动接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感应角度变化的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倾斜滚珠转动接触开关。
2、背景技术倾斜滚珠接触开关是一种通过感应设备或角度变化,以启动控制信号的一种必要器件,广泛应用于诸如灯具、风扇、电暖器、防盗及玩具等有关振动、倾斜、触发的控制装置中,但目前使用的倾斜滚珠接触开关一般都是通过滚珠滚动实现两接触端子接通或断离,即开关的作用,只能提供导通、断开两种状态,功能较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对控制功能的需求,而且动态范围较小,导通不良。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斜滚珠转动接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种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容室中的滚珠,所述容室底部设有一泊珠位,所述容室侧壁设有复数组接触端子,所述滚珠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稳定地停放在泊珠位内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滚珠在壳体倾斜到预定角度时从泊珠位滚出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接触,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停放在泊珠位上时,滚珠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呈断开状态,当壳体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从该泊珠位滚出并跨在泊珠位顶部与容室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由于壳体向不同的方位倾斜会与不同组别的接触端子接触,当壳体倾斜后,滚珠可通过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分别与不同组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不同的信号,可满足多种的控制需求,而且从壳体倾斜预定角度到壳体垂直放置(倾斜90度)之间可保持由泊珠位顶部与容室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支撑稳定,动态范围较大。
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上述所述在容室顶部也设有一泊珠位,所述滚珠在壳体倒置且基本上水平时稳定的停放在泊珠位内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使在壳体倒置时,滚珠与各接触端子呈断开的状态,开关控制更方便,而且当滚珠与某一组接触端子接触时,其动态范围更大。
上述所述的泊珠位是一锥孔。锥孔有利于滚珠稳定地停放于泊珠位上。
上述所述的泊珠位为一变径孔,其内设有一组接触端子,滚珠在局部陷入变径孔时压在该组接触端子上,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当滚珠停放在泊珠位上时,可与泊珠位内的接触端子接触,又可输出一种信号,控制更加方便。
上述所述的变径孔内小外大,其开口是扩散的且向外拱起的,所述变径孔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和一喇叭状开口段。外拱有利于稳定滚珠,接触更好,并使滚珠的状态转换的突发性强。
上述所述的变径孔内的接触端子呈片状,穿设于壳体上,位于容室的一端具有与滚珠接触的弧形凹口。弧形凹口与滚珠接触更加良好。
上述所述的容室侧壁设有八根接触端子,八根接触端子垂直于泊珠位,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距小于滚珠直径且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部分或全部留有可供滚珠局部陷入的空位以使相邻的这两根接触端子形成一组接触端子。滚珠可与相邻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八种不同的信号。在实际使用中,可按照实际的需求,使用3根以上的接触端子,以输出三种以上的信号。
上述所述的壳体上成形有等分圆周的四块凸起,将八根接触端子分隔成四组接触端子,每组的两根接触端子之间留有空位,凸起分别位于相邻的每组接触端子之间。由于相邻的两组接触端子由凸起分隔,因此相邻的两组接触端子不能通过滚珠接触导通,因此可输出四种不同的信号,而且当壳体自转时,滚珠脱离一组接触端子且与下组档位接触端子接触前,即从一种导通状态转换为另一种导通状态时,产生瞬间断开的状态,使控制更加方便。在实际使用中,也可按照使用的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凸起。
上述所述的容室侧壁的接触端子呈圆柱状或长片状。
上述所述的预定角度为15度或大于15度。滚珠可在壳体倾斜15度至90度的范围内与接触端子接触,动态范围较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它可视主体的倾斜方向,输出多个信号,可方便实现多项控制功能,接触牢靠,导通稳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下箱体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分解图;图4是实施例一壳体正置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壳体从正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的壳体倒置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壳体从倒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9是实施例二箱体的外观图;图10是图8的分解图;图11是实施例二的端盖的剖视图;图12是实施例二的箱体的剖视图;图13是实施例二壳体正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二壳体从正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二的壳体倒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二壳体从倒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图18是图17的分解图;图19是实施例三的箱体的剖视图;图20是实施例三的定位塞块的剖视图21是实施例三壳体正置的状态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三壳体从正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三的壳体倒置的状态示意图;图24是实施例三壳体从倒置位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体状的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部容室1中的滚珠2,所述容室1的侧壁上设有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
所述壳体由上半箱4和下半箱5对扣而成,并在壳体内部形成一方体状的容室1,上半箱4的箱边设有定位柱41和定位孔42,下半箱5的箱边上设有与上半箱4的定位柱41和定位孔42对应的定位孔52和定位柱51。
在上半箱4上位于容室1顶部处设有泊珠位,在下半箱5上位于容室1底部处设有泊珠位,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均为内小外大变径孔44、54,变径孔44、54的开口都是扩散的且向外拱起的,变径孔44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441和一喇叭状开口段442,变径孔54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541和一喇叭状开口段542,位于容室1的顶部及底部的变径孔44、54内分别设有一组片状的接触端子61、62及71、72,接触端子61、62从上半箱4的底端面穿入变径孔44内,接触端子71、72从下半箱5的顶端面穿入变径孔54内,接触端子61、62及71、72位于容室1的一端具有与滚珠2接触的弧形凹口611、621及711、721。
所述的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均匀分布在容室1的前、后、左、右壁上,相邻的两接触端子组成一组接触端子,八根接触端子3从下半箱5端面穿入容室1中,并从上半箱4的端面穿出壳体,上半箱4及下半箱5分别设有供接触端子穿置的通孔431、432、433、434、435、436、437、438及531、532、533、534、535、536、537、538,各接触端子垂直于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距小于滚珠2直径且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部分或全部留有可供滚珠2局部陷入的空位以使相邻的这两根接触端子形成一组接触端子。
如图4所示,当滚珠2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底部的变径孔54内,并压在容室1底部一组接触端子71、72的弧形凹口711、721上,并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接触端子71、72的弧形凹口711、721接触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如图5所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脱离接触端子71、72,跨在变径孔54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八种不同的信号;
如图6所示,滚珠2在壳体倒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顶部的变径孔44内,并压在容室1顶部一组接触端子61、62的弧形凹口611、621上,并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接触端子61、62的弧形凹口612、622接触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如图7所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脱离接触端子61、62,跨在变径孔44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八种不同的信号;滚珠2可在上述的各种稳态中来回转换。
上述所述的预定角度为15度,所述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是指15度至90度。
实施例二如图8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体状的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部容室1中的滚珠2,所述容室1的侧壁上设有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
如图10所示,所述壳体由箱体8和端盖9对扣而成,并在壳体内部形成一方体状的容室1,箱体8上设有定位柱81,端盖9上设有与定位柱81对应的定位孔91。
在箱体8上位于容室1顶部处设有泊珠位,在端盖9上位于容室1底部处设有泊珠位,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均为内小外大变径孔84、94,变径孔84、94的开口都是扩散的且向外拱起的,变径孔84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841和一喇叭状开口段842,变径孔94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941和一喇叭状开口段942,位于容室1的顶部及底部的变径孔84、94内分别设有一组片状的接触端子61、62及71、72,接触端子61、62从箱体8的端面穿入变径孔84内,接触端子71、72从端盖9的端面穿入变径孔94内,接触端子61、62及71、72位于容室1的一端具有与滚珠2接触的弧形凹口611、621及711、721。
所述的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均匀分布在容室1的前、后、左、右壁上,八根接触端子3从端盖9端面穿入容室1中,并从箱体8端面穿出壳体,箱体8及端盖9分别设有供接触端子穿置的通孔831、832、833、834、835、836、837、838及931、932、933、934、935、936、937、938,在箱体8上成形有等分圆周的四块凸起82,将八根接触端子3分隔成四组接触端子,每组的两根接触端子之间留有空位,凸起82分别位于相邻的每组接触端子之间,各接触端子垂直于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距小于滚珠2直径且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部分或全部留有可供滚珠2局部陷入的空位以使相邻的这两根接触端子形成一组接触端子。
如图13所示,当滚珠2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底部的变径孔94内,并压在容室1底部一组接触端子71、72的弧形凹口711、721上,并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接触端子71、72的弧形凹口711、721接触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如图14所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脱离接触端子71、72,跨在变径孔94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与实施例一不同,由于相邻组之间的接触端子之间由于设置凸起82,相邻组之间的接触端子无法接触,因此只可输出四种不同的信号,而且从一种导通状态转换到另一种导通状态之间,滚珠2不与接触端子接触,形成瞬间断开的状态,控制更加方便;如图15所示,滚珠2在壳体倒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顶部的变径孔84内,并压在容室1顶部一组接触端子61、62的弧形凹口611、621上,并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接触端子61、62的弧形凹口611、621接触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
如图16索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脱离接触端子61、62,跨在变径孔84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但由于由于相邻组之间的接触端子之间由于设置凸起82,相邻组之间的接触端子无法接触,同理,它只可输出四种不同的信号;滚珠2可在上述的各种稳态中来回转换。
上述所述的预定角度为15度,所述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是指15度至90度。
实施例三,如图17至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部容室1中的滚珠2,所述容室1的侧壁上设有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
所述壳体由箱体8和端盖9对扣而成,箱体8上设有定位槽83,端盖9上设有与定位槽83对应的凸台93,在定位槽83的底面与凸台93的顶面之间嵌置有定位塞块10,定位塞块10与箱体8在壳体内部形成一圆柱状的容室1。
在箱体8上位于容室1顶部处设有泊珠位,在定位塞块10上位于容室1底部处设有泊珠位,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均均为一锥孔86、96。
所述的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均匀分布在容室1的前、后、左、右壁上,相邻的两接触端子组成一组接触端子,八根接触端子31、32、33、34、35、36、37、38从定位塞块10底端面端面穿入容室1中,并从箱体8的端面穿出壳体,定位塞块10上设有供各接触端子穿置定位的阶梯孔101、102、103、104、105、106、107、108,箱体8上设有供各接触端子穿置的通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各接触端子垂直于容室1顶部及底部的泊珠位且呈等分圆周状环绕分布,相邻的接触端子3之间距小于滚珠2直径且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部分或全部留有可供滚珠2局部陷入的空位以使相邻的这两根接触端子形成一组接触端子。
如图21所示,当滚珠2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底部的锥孔109内,并由锥孔109的锥面支撑,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呈断开状态,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由锥孔109的锥面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如图22所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从锥孔109滚出,跨在锥孔109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八种不同的信号;
如图23所示,滚珠2在壳体倒置且基本上水平时,滚珠2在局部陷入容室顶部的锥孔84内,并由锥孔84的锥面支撑,此时滚珠2与容室1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呈断开状态,此时滚珠2可在壳体倾斜未达到预定角度时,可保持由锥孔84的锥面支撑,即滚珠处于一种稳态中;如图24所示,当壳体向某一方向倾斜并倾斜到预定角度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2滚出锥孔84,跨在锥孔84的开口处与容室1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之间,滚珠2使该组接触端子导通,滚珠处于第二种稳态中,此时壳体继续倾斜,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滚珠2仍然由该组接触端子接触支撑,滚珠2在该稳态中具有较大的角度范围,控制较方便,并且当滚珠2处于该稳态时,使壳体自转,由于重力的原因,滚珠会与不同的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可输出八种不同的信号;滚珠2可在上述的各种稳态中来回转换。
上述所述的预定角度为15度,所述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是指15度至90度。
权利要求1.一种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容室中的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底部设有一泊珠位,所述容室侧壁设有复数组接触端子,所述滚珠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稳定地停放在泊珠位内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滚珠在壳体倾斜到预定角度时从泊珠位滚出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接触,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顶部也设有一泊珠位,所述滚珠在壳体倒置且基本上水平时稳定的停放在泊珠位内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泊珠位是一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泊珠位为一变径孔,其内设有一组接触端子,滚珠在局部陷入变径孔时压在该组接触端子上,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孔内小外大,其开口是扩散的且向外拱起的,所述变径孔包括一圆柱状盲孔段和一喇叭状开口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孔内的接触端子呈片状,穿设于壳体上,位于容室的一端具有与滚珠接触的弧形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侧壁设有八根接触端子,八根接触端子垂直于泊珠位,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距小于滚珠直径且相邻的接触端子之间部分或全部留有可供滚珠局部陷入的空位以使相邻的这两根接触端子形成一组接触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成形有等分圆周的四块凸起,将八根接触端子分隔成四组接触端子,每组的两根接触端子之间留有空位,凸起分别位于相邻的每组接触端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侧壁的接触端子呈圆柱状或长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15度或大于1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斜滚动接触开关,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容室中的滚珠,所述容室底部设有一泊珠位,所述容室侧壁设有复数组接触端子,所述滚珠在壳体正置且基本上水平时稳定地停放在泊珠位内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各接触端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滚珠在壳体倾斜到预定角度时从泊珠位滚出并与容室侧壁上的其中一组接触端子接触,由该组接触端子提供部分或全部支撑并将该组接触端子导通。它可视主体的倾斜方向,输出多个信号,可方便实现多项控制功能,接触牢靠,导通稳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H01H35/02GK2904266SQ20062005987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朱成辉 申请人:朱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