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定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70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定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照明灯具中,可降低启动后,启动电压仍偏高的灯管的管电压,可使管电压进入起动器后与起动器内部的电压更相近,使起动器达到可以顺利点亮启动电压较高的灯管,且不会产生闪光现象的安定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日光灯的种类是按其功率大小,即瓦数来区分,主要的品种有10瓦、15瓦、20瓦、30瓦、40瓦等;要使得灯管中的气体游离放电,在起动时,要在灯管的两端加高电压,低压下的低速电子是不足以产生放电作用,因此,日光灯一定要有起动装置进行启动,由于日光灯内装有灯丝,通过电流可供给出大量的自由电子,起动装置内产生的瞬间高压可激励电子高速奔驰,产生放电,在放电开始后要马上将灯管两端的电夺降低,并将灯丝电流切断,所以要在灯具中设置安定器和起动器。
由于起动时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加速电子游离水银分子,起动后则只需较低的电压即可维持放电,若不降低灯管两端的电压,将产生过大的电流,使灯管容易损坏,要实现在起动和使用时电压变化的要求,需要由安定器来完成,安定器的设计,可根据日光灯的使用功率大小及灯管数的不同而异,专对某种灯管所设计的安定器才能发挥效率。
传统的安定器结构如图3、图4所示,其包括有一略呈方形的架体60),在架体60的端部设有数支端子61、62、63,各支端子61、62、63分别为第一端子61、第二端子62、第三端子63等,而于架体60上缠绕具有若干匝数的线圈64,在线圈64上分别拉出第一头端部、第一尾部,第一头端部与第一尾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端子61、第二端子62上,另在线圈65上亦另外分别拉出第二头端部、第二尾部,第二头端部连接在第二端子62,第二尾部连接在第三端子63上;采用上述结构为磁漏式点灯回路的组合,当电源的额定电压进入磁漏回路时(安定器),磁漏回路即产生二次电压(约200V)启动灯管,产生点灯状态,当灯管点亮时,二次压即下降至启动器无法作动的电压,但是,因国内、外有部份的灯管是属管电压较高的灯管(如PL40、55、96w,T5系列,灯管21w、28w、35w…等),依该种现有结构因无法在灯管作动后,有效下降至启动器所需的不启动电压,因而会产生回授现象,会产生无法产生点亮管电压较高的灯管70或是易使管电压较高的灯管70产生闪光现象,该种现有结构的实用性不佳,而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定器结构,可降低启动后,启动电压仍偏高的灯管的管电压,可使管电压进入起动器后与起动器内部的电压更相近,使起动器达到可以顺利点亮启动电压较高的灯管,且不会产生闪光现象的安定器。
安定器包括有第一、第二架体,于第一、第二架体处分别缠绕有线圈,于第一架体处分别设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于第二架体处分别设有第四端子、第五端子,第一架体处的第一、第二线圈接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在第一、二架体上缠绕第三线圈,该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端子、第五端子相连接,第一线圈的头端与灯管相接再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接,第二线圈的尾端与灯管另端与第三线圈尾端相接,第三线圈的第四或五端分别串联于灯管与启动器之间;当电源的额定电压进入磁漏回路(安定器),由于安定器的第一、二架体上缠绕的第三线圈予以适当降低经过启动器灯管的管电压,使管电压进入起动器后与起动器电压相近,具有可使起动器达到可以顺利点亮灯管,且不会使灯管发生闪光的现象(可以依各种不同的灯管,启动器作匹配,以达到正常点灯所需的参数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次要目的在于若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绕法为同向,第三线圈相对于第一、二线圈之间的绕法为逆向,则必需将第一线圈的头端连接至第一端子与第三线圈的尾端相接,而第二线圈的尾端连接至第三端子,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互连接导通。
由于第一、二架体上缠绕的第三线圈可予以有效控制,管电压进入起动器之后与起动器的电压可以较相近以达成匹配,具有可使起动器达到可以顺利点亮灯管的优点,且不会使灯管产生不当的闪光现象、回授与重新放电。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定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定器使用时的接线图;图3是现有安定器结构立体图;图4是现有安定器使用时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安定器包括有一体成型的第一架体10、第二架体20于第一架体10设有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与第三端子13,于第一、二架体10、20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头、尾端部分别与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连接,第二线圈的头、尾端分别与第二端子12、第三端子13相互连接;另于第二架体20上分别设有第四端子21与第五端子22,于第一、二架体10、20上缠绕有第三线圈,该第三线圈的头端部、尾端部分别连接至第四端子21与第五端子22上,第一线圈头端与灯管30相接再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接,第二线圈的尾端与灯管30另一端与起动器40及第三线圈尾端相接,第三线圈的第四、第五端子21、22串联于灯管30与启动器40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的组合使用时(如图2中所示),电源输入约115伏特左右的电压,进入安定器,产生二次压(200V),二次电压进入灯管30之后,该管电压再经第三线圈于启动器串联抵销经过启动器的管电压以降低至启动器所能负载而有产生回授的电压,故可使管电压进入起动器40后与起动器40电压较相近,完全不会如现有的安定器产生因电压差而发生不当的回授现象,造成重新点灯,无法启动灯管,无法有效控制经过启动器的管电压,故本创作具有可使起动器40达到可以顺利点亮灯管30的优点,且不会使灯管30发生不当的闪光现象。
若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绕法为同向,第三线圈相对于第一、二线圈之间的绕法为逆向,则必需将第一线圈的头端连接至第一端子11与第三线圈的尾端相接,而第二线圈的尾端连接至第三端子13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互连接导通。
因此,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由于第一、二架体10、20上缠绕的第三线圈可予以有效控制,管电压进入起动器40之后与起动器40的电压可以较相近以达成匹配,具有可使起动器40达到可以顺利点亮灯管30的优点,且不会使灯管30产生不当的闪光现象、回授与重新放电。
权利要求1.一种安定器结构,包括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于第一架体设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于第一、二架体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头、尾端部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连接;其特征在于于第二架体上分别设有第四端子与第五端子,于第一、二架体上缠绕有第三线圈,该第三线圈的头端部、尾端部分别连接至第四端子、第五端子之上;第一线圈的头端与灯管相接再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接,第二线圈的尾端与灯管另端与第三线圈尾端相连接;第三线圈的第四或五端子分别串联于灯管与启动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定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绕法为同向,第三线圈相对于第一、二线圈之间的绕法为逆向,则将第一线圈的头端连接至第一端子与第三线圈的尾端相接,而第二线圈的尾端连接至第三端子与第三线圈的并没有端相互连接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定器,包括有第一、第二架体,于第一、第二架体处分别缠绕有线圈,于第一架体处分别设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于第二架体处分别设有第四端子、第五端子,在第一、二架体上缠绕第三线圈,该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端子、第五端子相连接,第一线圈的头端与灯管相接再与第三线圈的头端相接,第二线圈的尾端与灯管另端与第三线圈尾端相接,第三线圈的第四或五端分别串联于灯管与启动器之间;由于第一、二架体上缠绕的第三线圈可予以有效控制,管电压进入起动器之后与起动器的电压可以较相近以达成匹配,具有可使起动器达到可以顺利点亮灯管的优点,且不会使灯管产生不当的闪光现象、回授与重新放电。
文档编号H01F27/28GK2924746SQ20062006152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林狮 申请人:林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