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92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源转接器,特别是指一种设置有可拉伸于 电源转接器外侧以及巻收于电源转接器内部的连接线的电源转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如随身碟、手机等)皆有其特定使用 的电池,以提供该电子产品所需的电力, 一旦电池的电源耗尽,该电子 产品即无电源使用,此时即需要使用到电源转接器,来进行电源的补充 或传输。习知的电源转接器为具有一壳体,该壳体一端设置有一电源插头,用以插接至市用电源,该壳体一侧另设有一USB插槽。上述的电子装置 通常会配置有一传输线,该传输线一端设有USB插头,用以插接于壳体 的USB插槽,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装置,藉此,可经由该电源转接器与该 传输线将市用电源传输至电子装置,以补充电子装置的电源或直接供应 电源。但,习知的电源转接器在使用时,必须要搭配电子装置所配置的传 输线,当使用者忘了携带传输线时,电源转接器即无法发挥作用。因此, 使用者除了要携带电源转接器之外,仍需要另外携带该传输线,无形中 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且传输线不易收藏,携带较不方便。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 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其设有可巻收 的连接线,该连接线透过设置在该电源转接器内部的巻收装置,而可拉 出该电源转接器外侧使用,或是巻收于该电源转接器内部收藏。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经由可巻收 的连接线以及预设的输出部分别与不同的电子装置连接,让电源转接器 可同时供电给一个以上的电子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包括一 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巻收装置,该壳体一侧设有一出线孔; 一电源插头, 其设置于该壳体上;以及一连接线,其一端经由该出线孔穿入该壳体内, 且与该巻收装置相连接,使该连接线可巻收于该巻收装置,该连接线另 一端连接一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露出于该出线孔外。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器在与需要充电的电子装置连接时,只要直接拉出电源转接器的连接线与该电子装置连接,即可进行电源的传输,不需要使用电子装置所配置的传输线;该 电源转接器在不使用时,也可方便的将连接线自动巻收于电源转接器内 部,因此,使用者无需另外携带电子装置所配置的传输线,让电源转接 器在操作与携带上的实用性大为增加。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壳体11出线孔12输出部13底面14容置槽15巻收装置16收容槽20 电源插头21插片 30连接线31转接头311第一插接部40 电连接器41第二插接部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一壳体IO、 一电源插头20、 一连接线30及一电连接器40。该壳体10略呈方形,该壳体10 —侧设有一出线孔ll(如图2所示), 该壳体10另一侧设有一输出部12,本实施例中,该输出部12为一USB 插槽。该壳体10底面13并内凹形成一呈开放状的容置槽14。该壳体IO 内部适当位置设有一巻收装置15,具有自动巻收该连接线30的功能,本 实施例中,该巻收装置15为一巻线器,当使用者不需使用该连接线30 时,可将该连接线30透过该巻收装置15自动巻收于该壳体10内,上述 的巻收装置15属于习知技术,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巻收装置15的 构造,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该电源插头20具有二插片21,且该电源插头20可旋转的枢接于该 壳体10上,该电源插头20经由该二插片21插接于市用电源,让市用电 源可透过该连接线30输入至欲充电的电子装置。该电源插头20在不使 用时可进行旋转而容置于该容置槽14内。该连接线30为一内部设有导体(图略)及于该导体外部包覆有绝缘 层(图略)的构造,但连接线30的构造及型式并不限定,该连接线30 可为缆线、排线...等。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线30为扁平式缆线。该连接线30—端经由该出线孔11穿入该壳体10内部,且连接于该 巻收装置15,该连接线30可巻收于该巻收装置15,该巻收装置15并与 该壳体10内部的电路板(图略)等构件电性连接,使该连接线30得以 电性连接于该壳体IO,且该连接线30活动地穿设于该出线孔11中,以 便将该连接线30拉出于壳体10外或收纳于该壳体10内。该电连接器40在本实施例为一 Mini-USB连接器,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电连接器40也可为USB连接器、电源连接器或火线(FireWire)连接 器等各种连接器,其可为母座或公头的型式。该电连接器40连接于该连接线30另一端,且露出于该出线孔ll外。该电连接器40内部设有多数个端子(图略),该等端子是以导电性材料制成,该等端子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30内部的导体(图略),使电连接器40得以电性连接于该连 接线30。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的差异处在于该连接线30另一端设有一用以组接该电连接器40的转接头31,该 转接头31设有第一插接部311 (在本实施例中为插孔)。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40为一电源连接器,但并不以此为限,该 电连接器40也可为Mini-USB连接器、USB连接器或火线(FireWire) 连接器等各种连接器。该电连接器40 —端设有与该第一插接部311对应 的第二插接部41 (在本实施例中为端子),第一插接部311与第二插接 部41可相互插接而使该转接头31与该电连接器40达成电性连接。该壳体10并设有一与该转接头31对应的收容槽16,该收容槽16贯 穿至该壳体10 —侧,该出线孔11并位在该收容槽16内(如图5所示)。 当该连接线30巻收于该壳体10内部时,该转接头31可收容于该收容槽 16内,而不会凸出于该壳体10外,让使用者在携带与收藏时较为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器是于壳体10内部设置巻收装置15,使 得该连接线30可透过该巻收装置15进行巻收,当欲与电子装置连接时, 只要直接将该连接线30拉出电源转接器外侧与该电子装置连接,即可补 充电源或直接供应电源给该电子装置;当该电源转接器不使用时,也可 方便的将连接线30自动巻收于电源转接器内部收藏,从而让使用者不需 要另外携带电子装置所配置的传输线,减轻使用者的负担,也不必烦恼 传输线携带与收藏的问题,增加电源转接器在携带与操作上的实用性。再者,该电源转接器可经由该连接线30以及该输出部12而与多个 电子装置连接,让电源转接器可同时供电给多个电子装置,适用性较佳。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 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 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卷收装置,该壳体一侧设有一出线孔;一电源插头,其设置于该壳体上;以及一连接线,其一端经由该出线孔穿入该壳体内,且与该卷收装置相连接,使该连接线可卷收于该卷收装置,该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一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露出于该出线孔外。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一侧设有至少一输出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出部为USB 插槽。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凹形成一供该电源插头容置的容置槽。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巻收装置为一巻线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线为扁平 式缆线。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线另一端 设有一转接头,以组接该电连接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转接头与该电 连接器分别设有相互形成插接关系的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设有一收 容槽,该转接头收容于该收容槽内。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为Mini-USB连接器、USB连接器、电源连接器或火线连接器。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转接器,包括一壳体、一电源插头及一连接线,该壳体内部设有一卷收装置,该壳体一侧设有一出线孔,该电源插头设置于该壳体上,该连接线一端经由该出线孔穿入该壳体内,与该卷收装置相连接,使该连接线可卷收于该卷收装置,该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一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露出于该出线孔外;藉此,使得该连接线可透过该卷收装置而拉出该电源转接器外侧使用,或是卷收于该电源转接器内部收藏。
文档编号H01R13/00GK201118005SQ20072012867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0日
发明者林振哲 申请人:权威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