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机构及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462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出机构及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连接器的弹出机构及具备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
技术背景以往,作为具备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已知有例如图ll所示的结 构(参照专利文献l)。图11表示专利文献l所述的卡连接器,图11(A)是俯视图,图 ll(B)是左视图,图U(C)是主视图。图12表示图11所示的卡连 接器的主要部分,图12(A)是局部俯视图,图12 (B)是局部左视图, 图12 (C)是取除了推压杆后的局部左视图。图11及图12所示的卡连接器200配置在个人电脑等的框体(未图 示)上,具备插入卡C的连接器部210、和卡排出机构220。连接器部210具备壳体211、和配置在壳体211的长边方向两端上 而朝向前方突出的导引臂212。卡排出机构220如图11 ( A)及图11 (B)所示,具备可转动地配 置在连接器部210的壳体211上的转动臂221、能够沿着导引臂212的 侧面沿卡C的插拔方向移动的推压杆223、和可转动地支承在推压杆 223上、在卡C的排出时推压转动臂221而使其转动的推压板225。转动臂221可转动地配置在壳体211内,在壳体211内部的一端部 上具备与插入的卡C接触的卡接触部(未图示),在壳体211外部的 另一端部上,具备与推压板225的后述的推压部225b接触的板接触部 222。并且,转动臂221利用转动而将插入的卡C向拔出侧排出。推压杆223如图11 (B)所示,沿着导引臂212的外侧面可沿卡C 的插拔方向移动地配置。在推压杆223的中央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 伸有加强肋223c。此外,在加强肋223c的后方侧,设有长孔223a。在 该长孔223a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比长孔223a直径大的圓孔223b。在 推压杆223的前端部上,设有用来能够进行推压杆223的推压操作的 推压按钮224。在推压按钮224与导引臂212之间,设有用来将推压杆 223向前方总是拉伸的拉伸弹簧228。推压板225如图12 (C)所示,沿着推压杆223的内侧配置。在推 压板225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上,弯折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L字形状 的支承部225a。支承部225a进入到形成在推压杆223上的圓孔223b 中,支承部225a的顶端位于推压杆223的长孔223a上。由此,推压板 225可相对于推压杆223转动地被支承。此外,在推压板225的后端部 上,形成有在卡C的排出时与转动臂221的板接触部222接触的推压 部225b。进而,推压板225的前端部稍稍向内侧倾斜,在其顶端上以 向内側突出的方式安装有带凸缘的凸轮销225c。在导引臂212的外侧面上,如图11(B)所示,形成有凸轮销225c 所嵌合的凸轮槽226。凸轮槽226形成为心形的环状。由形成在导引臂212的外侧面上的心形的凸轮槽226、和嵌合在凸 轮槽226中的凸轮销225c构成凸轮机构。并且,通过该凸轮机构,使 推压杆223及推压板225的向前方(卡C的拔出側)的拉出动作和推 压杆223及推压板225的向后方(卡C的插入侧)的推压动作变为不 可逆。此外,在转动臂221的板接触部222附近,如图12(A)所示,安 装有推压杆移动限制板227。推压杆移动限制板227可沿前后方向移动 地配置在推压板225的内侧。推压杆移动限制板227具备在前后方向 上延伸的基板部227a。在基板部227a的后方部形成有转动臂221进入 的开口部227b。此外,在基板部227a的前方部,形成有向内侧弯折后 逐渐缩窄而向前方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27c,从该倾斜部227c朝向前 方形成有限制部227d。此外,倾斜部227c及限制部227d位于导引臂 212的外侧面上。限制部227d在卡C不与转动臂的卡接触部接触时与 凸轮销225c的凸缘225d的侧面接触,阻止推压板225的相对于推压杆 223的向顺时4十方向的转动。在卡连接器200中,通过具有推压按钮224的推压杆223的推压操 作,推压推压板225,使转动臂221转动,能够将卡C排出。并且,在卡被插入到既定的位置时,通过设置限制推压杆223的 移动的推压杆移动限制板227,能够实现不将卡C插入到既定位置推 压按钮224就不会从框体突出的机构(以下称作弹-推机构)。专利文献1特开2006-40634号公报但是,在图11所示的卡连接器200中,由于用来实现弹-推机构的推压杆移动限制板227的形状较复杂,所以有不适合于量产的问题。 此外,在卡连接器200中,由于在连接器部210的导引臂212的外 侧面上形成有凸轮槽226,所以在将卡排出机构220的配置变更为壳体 211的长边方向相反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连接器部210的设计变更。 因而,在卡连接器210中,有难以将卡排出机构220相对于壳体211 的配置变更为长边方向相反侧的问题。这里,在卡连接器中,有根据顾客而要求不是弹-推机构、而是 即使在没有将卡C插入到既定位置的状态下也能够使推压按钮从框体 突出的、所谓的推-推机构(以下单称作推-推机构)的情况。但是,在 连接器200中,有为了实现推-推机构而需要再设计各部件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 一种能够实现适合于量产的弹-推机构或推-推机构的弹出机构及具备 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相对于壳体的配置变 更为长边方向相反侧的弹出机构及具备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进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推机构 与推-推机构的变更的弹出机构及具备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有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弹出机构,装备在具有保持触头的壳 体、安装在该壳体上而可插拔地导引卡的框架、和可转动地配置在上述壳体中并利用转动而将上述卡向拔出側排出的转动臂的连接器中, 在上述卡的排出时使上述转动臂转动,其特征在于,具备 罩部件,固定在上述框架的外側面上;推压杆,具有推压按钮,能够在上述罩部件内沿上述卡的插拔方 向滑动;凸轮槽板,固定在上述罩部件上;凸轮机构,由形成在上述凸轮槽板的侧面上的心形的凸轮槽、和 配置在上述推压杆上并与上述凸轮槽嵌合的凸轮销构成;推压板,具有上述凸轮销所插通的孔部,在推压上述推压按钮时,被插通在上述孔部中的上迷凸轮销推压而移动,使上述转动臂转动。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弹出机构,在技术方案l5所述的弹出机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孔部中,形成有在上述卡被 插入到既定位置时使上迷凸轮销能够沿着上述凸轮槽移动的限制凸 部。此外,有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 备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弹出机构。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或2的弹出机构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 的卡连接器,构成为,具备罩部件,固定在框架的外侧面上;推压 杆,具有推压按钮,能够在罩部件内沿卡的插拔方向滑动;凸轮槽板, 固定在罩部件上;凸轮机构,由形成在凸轮槽板的侧面上的心形的凸 轮槽、和配置在推压杆上并与凸轮槽嵌合的凸轮销构成;推压板,具 有凸轮销所插通的孔部,在推压推压按钮时,被插通在孔部中的凸轮 销推压而移动,使转动臂转动;由此,能够实现适合于量产的弹-推 机构或推-推机构。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或2的弹出机构或本申请的技术 方案3的卡连接器,通过独立地具备形成有凸轮槽的凸轮槽板的结构, 能够将相对于壳体的配置容易地向长边方向相反侧变更。进而,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或2的弹出机构或本申请的技术 方案3的卡连接器,通过更换具有凸轮销所插通的孔部的转动臂,能 够容易地进行弹-推机构与推-推机构的变更。


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图l(A)是俯视图, 图1 ( B )是右视图,图1 ( C )是左视图,图1 ( D )是主视图。图2是在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中具备的弹出机构的俯视图。图3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罩部件,图3(A)是俯 视图,图3 (B)是左视图。图4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主体部,图4 (A)是俯视图,图4(B)是左视图。图5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连结部,图5 (A)是俯视图,图5(B)是左视图。图6是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凸轮销部件的俯 视图。图7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凸轮槽板,图7(A)是 俯视图,图7 (B)是右视图。图8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板,图8 ( A)是俯 视图,图8 (B)是左视图。图9表示弹出机构的动作,图9 ( A)表示卡插入前的状态,图9 (B)表示卡插入后的状态,图9 (C)表示弹出按钮推压按钮从框体 突出的状态,图9 (D)表示卡被排出后的状态。图IO表示弹出机构的动作,图10 ( A)表示卡插入前的状态,图 10 (B)表示卡插入后的状态,图10 (C)表示弹出按钮推压按钮从框 体突出的状态,图10 (D)表示卡被排出后的状态。图ll表示专利文献l的卡连接器,图ll(A)是俯视图,图11(B) 是左视图,图n (C)是主视图。图12表示图11所示的卡连接器的主要部分,图12(A)是局部俯 视图,图12 (B)是局部左视图,图12 (C)是将推压杆取除后的局部 左视图。附图才示记i兌明l...卡连接器IO...连接器部11…壳体c…卡H...各基板安装部 15…安装螺钉用贯通孔 16...触头20…金属框架(框架)21…平板顶板部22…平板顶板部23…侧壁部A、 B…双槽24…嵌合部28...拉伸弹簧30…转动臂31…板嵌合部40...弹出机构50',.罩部件51...钩止片52...嵌合片53...爪部54,..支承片60...推压杆61...主体部62...连结部63..凸轮销部件63a..凸轮销63 b..嵌合部64..插通孑L65..钩止片66..凸轮销嵌合孔67..推压按钮部68..夹持板69..连结部70..凸轮槽板71..凸轮槽77...嵌合凹部80...推压板81..嵌合部82"限制孔(孔部)82a...第一凸部82b..第二凸部(限制凸部)90..推压板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图1 ( A)是俯视图, 图1 (B)是右视图,图1 (C)是左視图,图1 (D)是主视图。图2是在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中具备的弹出机构的俯视图。图3表示在图2 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罩部件,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左 视图。图4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主体部,图4 (A)是俯视图,图4(B)是左视图。图5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 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连结部,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左视图。 图6是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压杆的凸轮销部件的俯视图。 图7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凸轮槽板,图7 ( A)是俯视 图,图7(B)是右视图。图8表示在图2所示的弹出机构中具备的推 压板,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左视图。图9表示弹出机构的 动作,图9(A)表示卡插入前的状态,图9(B)表示卡插入后的状态, 图9 (C)表示弹出按钮推压按钮从框体突出的状态,图9 (D)表示卡 被排出后的状态。图IO表示弹出机构的动作,图10(A)表示卡插入 前的状态,图10 (B)表示卡插入后的状态,图10(C)表示弹出按钮 推压按钮从框体突出的状态,图10 (D)表示卡被排出后的状态。本发明的弹出机构主要装备在卡连接器中,是将插入在卡连接器 中的卡排出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弹出机构装备在卡连接器1中的 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1配置在个人电脑等的框体(未图示)中, 具备连接器部IO、金属框架(框架)20、和弹出机构40。连接器部IO具备在长边方向(图1 ( A)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长 方体形状的壳体ll、和沿着壳体ll的长边方向被保持的多个触头16。壳体11通过将绝缘性的树脂成形而形成。在壳体U的长边方向 各端部上,设有用来安装到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基板安装部14, 在各基板安装部14上,形成有安装螺钉用贯通孔15。各触头16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钎焊连接在电路 基板17上,并且与插入于连接器部10中的存储卡等卡C嵌合接触。金属框架20配置在壳体11的前方(图1 ( A)的下方)。金属框 架20具备平板顶板部21、平板底板部22、和将这些平板顶板部21及 平板底板部22连结的一对侧壁部23。利用由金属框架20的平板顶板 部21、两侧壁部23及平板底板部22围成的空间,构成上下方向(图l (D)的上下方向)两级的双槽A、 B,利用金属框架20的两側壁部23的内侧面可插拔地导引卡C。此外,在各侧壁部23上,如图1(D) 所示,各设有8个与罩部件50的嵌合片52嵌合的嵌合部24。弹出机构40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转动臂30、沿着侧壁部23 的外侧面固定的罩部件50、在罩部件50内滑动的推压杆60、固定在 罩部件50上的凸轮槽板70、和与推压杆60组合并在卡C的排出时推 压转动臂30而使其转动的推压板80。转动臂30可转动地配置在壳体11内。转动臂30在壳体11内部的 一端部上具备与插入的卡C接触的卡接触部(未图示),在壳体ll外 部的另一端部上,具备与推压板80的后述的嵌合部81嵌合的板嵌合 部31。转动臂30利用转动而将插入的卡C向拔出側(前方,图1 (A) 的下方)排出。罩部件50如图2及图3所示,构成为在卡C的插拔方向(图2及 图3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截面C字形状,通过将金属板沖裁及弯曲 加工而形成。在罩部件50的底面上,弯曲形成有钩挂后述的拉伸弹簧 28的一端部的弹簧钩止片51。在罩部件50的开口侧各端面上,突出 地设有各两个用来将罩部件50安装到側壁部23上的嵌合片52。此外, 在罩部件50的开口側各端面上,突出地设有各两个用来安装凸轮槽板 70的爪部53。在罩部件50的后端部上,弯曲形成有支承推压板80的 一对支承片54。推压杆60如图2所示,具备在卡C的插拔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61 、 配置在主体部61的后端部上的连结部62、和安装在连结部62上的凸 轮销部件63。主体部61如图4所示,构成为截面C字形状,通过将树脂热成形 加工而形成。在主体部61的底面上,设有罩部件50的钩止片51所插 通的插通孔64。在主体部61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用来能够进行推压杆 60的推压操作的推压按钮部67。在主体部61的后端部上,设有在与 底面之间夹持连结部62的连结部69的一对夹持板68。连结部62如图5所示,构成为平板形状,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及弯 曲加工而形成。在连结部62的前端部上,突出地i殳有钩挂后述的拉伸 弹簧28的另一端部的弹簧钩止片65。在连结部62的前端部上,设有 与凸轮销部件63嵌合的凸轮销嵌合孔66。此外,连结部62的前端部 形成有插入到主体部61的底面与两夹持板68之间的平板形状的连结部69。并且,主体部61与连结部62通过将连结部62的连结部69插入到 主体部61的底面与两夹持板68之间而一体地组合。凸轮销部件63如图6所示,由在卡C的插拔方向上延伸的金属制 的棒状体形成。在凸轮销部件63的前端部上,弯曲形成有与后述的凸 轮槽71嵌合的凸轮销63a。在凸轮销部件63的后端部上,弯曲形成有 与连结部62的凸轮销嵌合孔66嵌合的S字形状的嵌合部63b。并且,凸轮销部件63如图2所示,通过将嵌合部63b嵌合到凸轮 销嵌合孔66中而安装在连结部62上。在此情况下,凸轮销部件63从 凸轮销嵌合孔66向前方延伸地被安装。此外,凸轮销部件63以凸轮 销63a朝向凸轮槽板70延伸的方式被安装。凸轮槽板70如图7所示,由在卡C的插拔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体形 成,通过将树脂热成形加工而形成。在凸轮槽板70的侧面上,如图7 (B)所示,形成有与凸轮销63a嵌合的心形的凸轮槽71。在凸轮槽板 70的上下方向(图7 (B)的左右方向)各端面上,如图7 (A)所示, 设有各两个与罩部件50的爪部53嵌合的嵌合凹部77。凸轮槽71如图7 (B)所示,具备形成在凸轮槽板70的卡C的插 拔方向中央部处的后侧凹部71a、从该后側凹部71a向后方斜下方(图 7(B)的右方)倾斜的第1直线状部71b、和从第1直线状部71b的顶 端先向后方延伸再朝向前方延伸的第2直线状部71c。此外,凸轮槽71 具备从第2直线状部71c的前端向前方斜上方(图7 (B)的左方)的 位置形成的前侧凹部71d、从前侧凹部71d朝向后方延伸的第3直线状 部71e、和从第3直线状部71e的后端朝向后侧凹部71a延伸的第4直 线状部71f。因而,凸轮槽71形成为心形的环状。并且,由形成在凸轮槽板70的侧面上的心形的凸轮槽71、和与凸 轮槽71嵌合的凸轮销63a构成凸轮机构,通过该凸轮机构,使推压杆 60的向前方(卡C的拔出侧)的拉出动作和推压杆60的向后方(卡C 的插入側)的推压动作成为不可逆。即,凸轮销63a在环状的凸轮槽 71中沿一个方向依次移动,向逆向不移动。推压板8 0如图8所示,由在卡C的插拔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体形成, 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在推压板80的后端部上,沖裁 形成有与转动臂30的板嵌合部31嵌合的嵌合部81。在推压板糾的前端部上,沖裁形成有推压杆60的凸轮销部件63的凸轮销63a所插通的 限制孔(孔部)82。限制孔82如图8 (B)所示,在卡C的插拔方向上延伸,在限制 孔82的后端部的上側设有第一凸部82a,在限制孔82的前端部的下側 设有限制凸轮销63a的移动的第二凸部(限制凸部)82b。并且,推压杆60如图2所示,在使推压按钮部67从罩部件50向 前方突出的状态下配置在罩部件50的内侧。在此情况下,在推压杆60 的插通孔64中插通有罩部件50的钩止片51。此外,拉伸弹簧28的一 端部钩挂在钩止片51上,拉伸弹簧28的另一端部钩挂在钩止片65上。 由此,推压杆60在相对于罩部件50总是向前方被拉伸的状态下,能 够沿卡C的插拔方向在罩部件50的内侧滑动。此外,凸轮槽板70如图2所示,在使凸轮槽71朝向推压杆60侧 的状态下,通过将罩部件50的爪部53嵌合到嵌合凹部77中而安装在 罩部件50上。在此情况下,推压杆60的凸轮销部件63的凸轮销63a 嵌合在凸轮槽板70的凸轮槽71中。进而,推压板80如图2所示,受罩部件50的两支承片54支承, 在使嵌合部81从罩部件50向后方突出的状态下,配置在罩部件50的 内側。在此情况下,推压板80配置在推压杆60与凸轮槽板70之间, 凸轮销部件63的凸轮销63a插通在推压板80的限制孔82中。此外, 如图1 (A)所示,转动臂30的板嵌合部31嵌合在推压板80的嵌合部 81中。并且,这样形成的弹出机构40通过将罩部件50的各嵌合片52嵌 合在侧壁部33的各嵌合部24中而安装在金属框架20上。 接着,参照图9说明弹出机构40的作用。在卡C的插入前的状态下,转动臂30的板嵌合部31位于最后方。 并且,随着板嵌合部31位于最后方,推压板80位于最后方。此外, 此时推压杆60 (在图9中没有图示)处于后退位置,配置在推压杆60 上的凸轮销63a如图9 (A)所示,位于凸轮槽板70的凸轮槽71的后 方凹部71a中。此时,设在推压板80的限制孔82中的第二凸部82b 的上表面与凸轮销63a的側面接触,阻止凸轮销63a向第1直线状部 71b的移动。由此,阻止推压杆60向前方的移动。因而,在没有插入 卡C的状态下,能够阻止推压杆60的推压。接着,如果将卡C插入到壳体11中,则卡c的后端部与转动臂30的卡接触部接触,如图l所示,转动臂30转动以使板嵌合部31向 前方移动。随之,如图9(B)所示,推压板80前进。由此,设在推压 板80的限制孔82中的第二凸部82b的上表面与凸轮销63a的侧面的接 触被解除。因而,凸轮销63a成为能够向第1直线状部71b移动的状 态。因此,在卡C向壳体11的插入结束时,才能够推压推压杆60。另 外,如果卡C向壳体ll的插入结束,则触头16与卡C嵌合接触,卡 C与电路基板17电气地连接。接着,如果推压推压杆60,则凸轮销63a沿着第1直线状部71b, 从后侧凹部71a向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移动。在此状态下如果中 止推压杆60的推压,则通过拉伸弹簧28的作用,凸轮销63a如图9( C ) 所示,沿着第2直线状部71c,从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向前侧凹 部71d移动。由此,推压杆60的推压按钮67从框体突出,能够进行 下个工序的卡C的排出。接着,如果推压推压杆60,则凸轮销63a沿着第3直线状部71e 移动,凸轮销63a的侧面与限制孔82的第一凸部82a的前端面接触。如果再推压推压杆60,则如图9(D)所示,凸轮销63a向第3直 线状部71e的后端部移动。此时,凸轮销63a的侧面推压限制孔82的 第一凸部82a的前端面,由此推压杆80向后方移动。接着,随着推压 板80向后方移动,转动臂30转动以使板嵌合部31向后方移动。由此, 转动臂30的卡接触部向前方移动而将卡C推出,由此将向壳体11中 插入的卡C稍稍向前方排出。接着,如果在凸轮销63a位于第3直线状部71e的后端部的状态下 中止推压杆60的推压,则通过拉伸弹簧28的作用,凸轮销6:3a如图9 (A)所示那样沿着第4直线状部71f从第3直线状部71e的后端部向 后側凹部71a移动。这样,利用弹出机构40,能够实现推-推机构。这里,在弹出机构40中,也可以做成代替推压板80而具备图10 所示的推压板90的结构。推压板90的基本结构与推压板80相同。推压板90如图IO所示, 在限制孔82中没有设有第二凸部82b这一点上与推压板80不同。接着,参照图10说明具备推压板卯的弹出机构40的作用。在卡C的插入前的状态下,转动臂30的板嵌合部31位于最后方。 并且,随着板嵌合部31位于最后方,推压板90位于最后方。此外, 此时推压杆60处于后退位置,配置在推压杆60上的凸轮销63a如图 10( A)所示,位于凸轮槽板70的凸轮槽71的后方凹部71a中。这里, 在推压板卯的限制孔82中没有设置第二凸部82b。因而,凸轮销63a 成为能够向第1直线状部71b移动的状态。由此,能够进行推压杆60 向前方的推压。并且,如果推压推压杆60,则凸轮销63a沿着第1直 线状部71b从后方凹部71a向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移动。如果在 此状态下中止推压杆60的推压,则通过拉伸弹簧28的作用,凸轮销 63a沿着第2直线状部71c,从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向前俩j凹部 71d移动(参照图10 (C))。由此,推压杆60的推压按4丑67从框体 突出。即,根据具备推压板90的弹出机构40,即使是没有插入卡C 的状态,也能够使推压按钮67从框体突出。另外,根据使用卡连接器 1的状况,有在没有插入卡C的状态下也能够使推压按钮67从框体67 突出更方便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图10 ( 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将卡C插入到壳体 11中,则卡C的后端部与转动臂30的卡接触部接触,如图1所示,转 动臂30转动以使板嵌合部31向前方移动。随之,如图10(B)所示, 推压板90前进。如果卡C向壳体ll的插入结束,则触头16与卡C嵌 合接触,卡C与电路基板17电气地连接。接着,如果推压推压杆60,则凸轮销63a沿着第1直线状部71b 从后方凹部71a向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移动。如果在此状态下中 止推压杆60的推压,则通过拉伸弹簧28的作用,凸轮销63a如图10 (C)所示,沿着第2直线状部71c,从第2直线状部71c的后端部向 前側凹部71d移动。由此,推压杆60的推压按钮67从框体突出,能 够进行下个工序中的卡C的排出。接着,如果推压推压杆60,则凸轮销63a沿着第3直线状部71e 移动,凸轮销63a的侧面与限制孔82的第一凸部82a的前端面接触。如果再推压推压杆60,则如图10 (D)所示,凸轮销63a向第3 直线状部71e的后端部移动。此时,凸轮销63a的侧面推压限制孔82 的第一凸部82a的前端面,由此推压板90向后方移动。并且,随着推 压板90向后方移动,转动臂30转动以使板嵌合部31向后方移动。由此,转动臂30的卡接触部向前方移动而将卡C推出,由此将向壳体ll 插入的卡C稍稍向前方排出。接着,如果在凸轮销63a位于第3直线状部71e的后端部的状态下 中止推压杆60的推压,则通过拉伸弹簧28的作用,凸轮销63a如图 IO(A)所示,沿着第4直线状部71f,从第3直线状部71e的后端部 向后侧凹部71a移动。这样,根据具备推压板90的弹出机构40,能够实现推-推机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弹出机构40, 通过具备由形成在凸轮槽板70上的凸轮槽71及配置在推压杆60上的 凸轮销63a构成的凸轮机构、和具有凸轮销63a所插通的限制孔82且 使转动臂转动的推压板80、卯的结构,能够实现适合于量产的弹出机 构。此外,根据弹出机构40,通过独立地具备形成有凸轮槽71的凸轮 槽板70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相对于壳体11的配置向长边方向相反 侧变更。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弹出机构40,仅通过进行推压板80与推压板 90的更换,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推机构与推-推机构的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出机构,装备在具有保持触头的壳体、安装在该壳体上而可插拔地导引卡的框架、和可转动地配置在上述壳体中并利用转动来将上述卡向拔出侧排出的转动臂的连接器中,在上述卡的排出时使上述转动臂转动,其特征在于,具备罩部件,固定在上述框架的外侧面上;推压杆,具有推压按钮,能够在上述罩部件内沿上述卡的插拔方向滑动;凸轮槽板,固定在上述罩部件上;凸轮机构,由形成在上述凸轮槽板的侧面上的心形的凸轮槽、和配置在上述推压杆上并与上述凸轮槽嵌合的凸轮销构成;推压板,具有上述凸轮销所插通的孔部,在推压上述推压按钮时,被插通在上述孔部中的上述凸轮销推压而移动,使上述转动臂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孔部中, 形成有在上述卡被插入到既定位置时使上迷凸轮销能够沿着上述凸轮 槽移动的限制凸部。
3、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出 机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适合于量产的能够实现弹-推机构或推-推机构的弹出机构及具备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弹出机构(40)具备罩部件(50),固定在框架(20)的外侧面上;推压杆(60),能够在罩部件(50)内沿卡(C)的插拔方向滑动;凸轮槽板(70),固定在罩部件(50)上;凸轮机构,由形成在凸轮槽板(70)的侧面上的心形的凸轮槽(71)、和配置在推压杆(60)上并与凸轮槽嵌合的凸轮销(63a)构成;推压板(80),具有凸轮销(63a)所插通的孔部(82)并在推压推压按钮(67)时,被插通在孔部(82)中的凸轮销(63a)推压而移动而使转动臂(30)转动。
文档编号H01R13/633GK101257166SQ200810082019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山口胜美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