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929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板,是在手机、PDA、汽车导航装置、汽车音响装置等各种设备的操作部上使用的覆盖有按钮开关的按键板。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手机那样,基于操作部的小型化和设计性的要求,多个键顶从在设备的筐体上形成的没有分隔格棂的操作开口以密集状态露出的按键板。例如,在图17所示的手机1上,使用了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图18A、图18B以及图19所示的按键板2。该按键板2,为了縮小输入操作面,在由硅橡胶形成的基片3上,以縮小键顶4相互间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共计20个键顶4并用粘合剂5进行固定。此外,基片3用框状的由硬质树脂形成的加强部件6加强,相对手机1的操作开口la,仅在按键板2的周围固定,即是如此也能够防止按键板2整体的变形。关于这种按键板2,例如记载在JP特开2005—63795号公报中。进而,作为比按键板2更加薄型轻量的设计性优越的按键板7,也开发了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按键板7。该按键板7,在由树脂薄膜形成的基片8的操作面侧,排列有薄片(flake)状的键顶9和薄膜(film)状的撑片10,并通过印刷粘接层11固定在上面。该按键板7不具有上述按键板2那样的加强部件6,替代由硅橡胶形成的基片3而使用由树脂薄膜形成的基片8。因此,与仅由橡胶状的基片3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按键板7整体的变形。关于这种按键板7,例如记载在JP特开2007—66818号公报中。使用由树脂薄膜形成的基片8的按键板7,如前所述,能够抑制按键板7整体的变形,但是,在按压键顶9时,被按压的键顶9和相邻的键顶9会类似波动那样地在操作面方向移动,或摇晃,从而很难进行输入操作。
发明内容在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在薄型化的同时,在以不大的按压荷载按压键顶时,相邻的键顶和撑片不易发生干涉并且输入操作容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键板安装在具有触点输入部的基板上,具有多个键顶和基片,在所述基片上表面上固定有该键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板还具有层叠固定在基片的背面上的薄膜状的形状保持片,该形状保持片具有绝缘缝和与各键顶相对应地对触点输入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该绝缘缝位于相邻的按压部彼此之间,用于隔断按压键顶时沿形状保持片的面方向产生的应力。在本发明中,由于还具有层叠固定在基片的背面上的薄膜状的形状保持片,不仅加强了基片,保持了按键板整体的形状,还能够使基片在面方向(沿该片的面方向)上不易变形。由此,在按压键顶时,不易引起被按压的键顶和其相邻的键顶类似波动那样在操作面方向上移动。并且,键顶不易凸出、摇晃,能够进行正确地输入操作。此外,键顶的底面也由形状保持片覆盖,所以在形状保持片的开孔部分不会成为仅由基片来承载键顶的结构。因此,接受基片变形的部位少,基片不易破损。由此,可以使用比现在所使用的基片更薄的基片。另外,如果没有相对基片贯通片厚度的孔或者沟等,在将按键板安装到设备上时,基片可作为密封件,发挥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进而,由于该形状保持片具有绝缘缝和与各键顶对应地对触点输入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在相邻的按压部彼此之间设置有绝缘缝,该绝缘缝能够隔断按压键顶时沿形状保持片的面方向产生的应力,因此形状保持片不易向按压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减小按压负荷,在按压了有点击感的开关时,提高了操作者的点击感。这样,本发明的按键板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另外,作为"按压部"是指,形状保持片中与各个键顶对应地对触点输入部进行按压的部分,但是对触点输入部进行按压的部分如果是设置在形状保持片上的按压件,则相当于该按压件,在没有特别设置按压件的情况下,则是指形状保持片中的与触点输入部接触的部分。此外,在形状保持片的背面进一步被层叠的情况下等,形状保持片不直接与触点输入部接触的情况下,则为间接地按压触点输入部的部分,即,形状保持片中最接近触点输入部的部分。本发明还具有撑片,所述撑片在基片的上表面上与键顶并列配置。通过这样设置撑片,能够提高按键板整体的装饰性和按键板整体的形状保持性。该撑片能够作为相当于键顶的外框的部件来设置,但是即使不一定每个键顶的周围都有撑片也可以。即,也包括多个键顶以狭窄间隔配置,在相邻的键顶间不存在撑片的方式。基片可以由厚度为15(Him以下的具有橡胶弹性的弹性薄膜形成。如果由厚度为150pm以下的具有橡胶弹性的弹性薄膜形成基片,则能够满足按键板薄膜化的要求,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并且,由于具有橡胶弹性,所以该弹性薄膜不同于仅具有挠性的薄膜,其能够减轻按压负荷,提高操作性。并且,可以将形状保持片的厚度制成25pm25(^m,并且将从键顶至形状保持片的按键板的最大厚度制成l.Omm以下。如果形状保持片的厚度不足25,,则形状保持片的面方向的刚性小,不易保持基片的面方向的形状,在按压键顶时键顶会类似波动那样在操作面方向上移动。超过250pm时,由于形状保持片厚,所以按键板的总厚度变厚,很难作为薄型按键板安装在设备上,并且按压负荷也高,有可能损害按压操作性。由于将形状保持片的厚度制成25pm25(^m,并且将从键顶至形状保持片的按键板的最大厚度制成l.Omm以下,能够实现薄型的按键板,同时按键板的按压操作性良好,不易引起相邻的键的误动作,按压负荷轻。形状保持片所具有的绝缘缝能够形成为在对形状保持片的俯视状态下呈舌片状。由于呈舌片状地形成了绝缘缝,所以由绝缘缝分隔开的部分不会在舌根部分与形状保持片分离,并能够通过舌片状部分解除来自其周围的约束。此外,在按压键顶时,不易引起相邻的键顶类似波动那样地移动或摇晃之类的键顶彼此之间干涉的问题,从而能够获得按压负荷轻且按压操作感好的按键板。在形状保持片上设置的绝缘缝能够设置在对形状保持片的俯视状态下与键顶的四边形状相似的4个边的位置,并且除去2个以上的顶点部分。由于设置在与对形状保持片俯视时键顶的四边形状相似的4个边的位置,并且除去2个以上的顶点部分,所以由绝缘缝分隔开的部分能够制成在2个以上的顶点部分不与形状保持片分离的形状,能够通过4边部分解除来自其周围的约束。此外,在按压键顶时,完全不会引起相邻的键顶类似波动那样移动或摇晃之类的键顶彼此之间干涉的问题,从而能够获得按压负荷不算重的按压操作感好的按键板。另外,所谓"顶点部分"是指方形的4个顶点部分,"除去2以上顶点部分"是指4个顶点部分中除去任意2个4个顶点部分。此外,"四边形状相似"包含与四边形状相同的情况。此外,绝缘缝可以位于形状保持片中的键顶的下方投影位置内。由于绝缘缝可以位于形状保持片中的键顶的下方投影位置内,所以只要在键顶的下方投影位置内就可以与键顶的形状无关地自由变化绝缘缝的形状和大小。由此,能够调整按压操作的易用性等。此外,绝缘缝能够位于与相邻的键顶的间隔位置相当的所述按压部的彼此之间。由于绝缘缝位于与相邻的键顶的间隔位置相当的所述按压部的彼此之间,所以形状保持片易于向按压方向变形。在此,所谓"相邻键顶的间隔位置"是指隔开相邻键顶彼此的边界,在键顶彼此以狭窄间隔相邻并且边界部分呈线状时是指该线上,在键顶彼此分离设置并且边界部分宽时,是指该宽度部分。并且,没有必要在相邻键顶的所有间隔位置上设有绝缘缝,可以仅在其一部分上设有绝缘缝。并且,形状保持片与基片的固定部位可以位于在对形状保持片的俯视状态下由绝缘缝包围起来的内部位置。由于形状保持片与基片的固定部位位于对形状保持片俯视状态下的由绝缘缝围起来的内部位置,所以能够在键顶向底面侧的投影位置内以不从该投影位置突出的方式设置绝缘缝。由此能够加强形状保持片的加强效果。另外,所谓"俯视"是指以附图的俯视图所表示那样地看到按键板的情形。或者,形状保持片与基片的固定部位可以位于对形状保持片的俯视状态下由绝缘缝围起来的外侧位置。进而,也可以设置在除去绝缘缝的部分、即形状保持片的与基片对向的整个面上。即使这样,也能够隔断沿面方向的应力,能够使形状保持片易于向按压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减小按压负荷,在按压具有点击感的开关时提高操作者的点击感。这样,本发明的按键板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但是,在获得本发明为止进行了种种尝试。首先,考虑过仅仅通过加厚基片的厚度,是否能够抑制基片和固定在基片上的键顶的类似波动那样的变形,但是,仅仅加厚基片的厚度虽然能够抑制类似波动那样的变形,但是按压负荷变大,操作性会变差。另外,关于本发明的上述按键板,可以将键顶、撑片、形状保持片和基片之间的粘接部位制成印刷粘接层。与滴下粘合剂的情况相比较,印刷粘接层不会产生粘接层的位置、面积的不匀,能够可靠固定两者。并且,印刷粘接层,能够在"软化或者溶融状态"与形状保持片和基片接触。具体来说,在印刷后未硬化前的软化或者溶融状态进行接触。或者在印刷并硬化后重新进行加热使其变成软化或者溶融状态,再进行接触。因此,在粘接键顶和撑片、形状保持片、基片时,能够抑制印刷粘接层向片的面方向大量流动扩散的现象。进而,印刷粘接层形成在除去绝缘缝的沟缘侧以外的形状保持片的与基片对向的面上,因此能够在形状保持片的绝缘缝周围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的间隙部,能够将该间隙部作为基片的非约束区域。由此,在按压操作键顶时基片容易向按压方向变形,能够可靠的进行键顶的按压操作。另外,也可以在形状保持片上产生间隙部,能够在形状保持片的宽的部分上粘接基片,不会出现形状保持片脱落的问题。此外,在设备的筐体上形成的操作开口的外侧边缘设有安装凹部,在该安装凹部固定上述任一发明的按键板的形状保持片的外周,从而能够提供具备该按键板的设备。这样的话,能够实现安装了薄型且按压操作性好的按钮开关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按键板,能够使基片在面方向不易变形,并且不易引起在按压键顶时被按压的键顶和其相邻的键顶类似波动那样在操作面方向上移动,此外不易摇晃。由此,能够实现可以正确地进行输入操作,且容易进行按压操作的按键板。进而,由于具有绝缘缝,所以形状保持片易于向按压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减小按压负荷,在按压了具有点击感的开关时提高了操作者的点击感。这样,本发明的按键板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该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用途,将参照附图通过下述说明进一步明确。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的适当变更都可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图1是安装了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手机的外观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一m线剖视图。图4A、图4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所使用的形状保持片的俯视图。图4A是表示键顶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形状保持片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使用的形状保持片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使用的形状保持片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使用的形状保持片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IX—IX线剖视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图11A、图II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所使用的形状保持片的俯视图,图IIA是表示键顶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IIB是表示形状保持片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图13A、图13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使用的按键板的形状保持片的俯视图,图13A是表示键顶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13B是表示形状保持片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图15A、图15B是使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形状保持片的俯视图,图15A是表示键顶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15B是表示形状保持片的固定部分的说明图。图16A、图16B是表示按键板的评价方法的说明图,图16A是固定了测定用夹具的俯视图,图16B是表示测定方法的测定器的侧视图。图17是安装了现有的按键板的手机的外观图。图18A、图18B是现有的按键板的说明图,图18A是按键板的俯视图,图18B是按键板的后视图。图19是图18A的XIX—XIX线剖视图。图20是现有的其他按键板的俯视图。图21是图20的XXI—XXI线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上对部分和零件标有附图标记。另外,省略关于各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材质、构成、制造方法、作用效果等的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图1是安装了按键板12的手机13的外观图,图2是按键板12的俯视图,图3是按键板12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具有成为操作钮的薄片状的多个键顶14、负担键顶14的外框的薄膜状的撑片15、在上表面上承载有这些键顶14和撑片15的薄膜状的基片16、覆盖基片16的下表面并层叠在基片16下面的薄膜状的形状保持片17。键顶14是对按钮开关进行按压输入操作的操作钮,设置有显示文字、数字、记号等的显示部,由硬质树脂制的成形体形成。键顶14彼此之间的间隔狭窄,此外,键顶14彼此相邻设置。另外,若是为了在黑暗处也能容易地进行视认而制造的所谓照光式按键板,则使用透光性的硬质树脂来形成。撑片15是基于防止键顶14的极端凸出、隐藏键顶14的成形痕、保护键顶14与基片16之间的粘接部分等理由而设置的部件,根据装饰的要求可以设置着色层或者蒸镀层。撑片15由树脂薄膜形成为可隐蔽键顶14与操作开口13a的开口边缘之间的间隙以及键顶14相互之间的间隙的形状。另外,在制造照光式的按键板时,为了不从撑片15漏光,由遮光性的树脂薄膜形成撑片15,或者在撑片15上设置遮光层。基片16是承载并固定键顶14和撑片15的基部,与撑片15和后述的形状保持片17—起保持按键板12整体的形状。此外,在键顶14的按入操作中,容许利用弯曲变形来按压设置在基板(未图示)上的触点。并且,由没有开设贯通壁厚的孔和槽的薄膜状部件形成,在上表面(操作面)侧经由印刷粘接层18a固定有键顶14和撑片15。由于没有开设贯通壁厚的孔和槽,能够作为密封件发挥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另外,在制造照光式按键板时,可由透光性的树脂薄膜形成,进而设置着色层或者导光层。在键顶14向与按压输入操作方向交差的方向移动等情况下,形状保持片17能够防止按键板12类似波动那样移动,提高按键板12整体的耐变形性,其由树脂薄膜形成,在至少键顶14的下方投影位置经由后述的印刷粘接层18b而层叠固定在基片上。在该形状保持片17上设置有作为的按压件21,所述按压部按压与各键顶14对应地设置在基板19上的触点输入部(触点开关)20。关于按压件21在后面叙述。并且,在相邻的按压部21彼此之间设置有绝缘缝,所述绝缘缝能够隔断在按压键顶14时沿形状保持片17的面方向产生的应力。更具体地来说,贯通了形状保持片17壁厚的绝缘缝设置在与相邻的键顶14的间隔位置相当的形状保持片17的部分,如图4A所示,形成分隔沟17a,以将基片16的键顶14的固定部分呈舌片状地分开。例如,作为在与图2中表示数字为"5"的键顶14相对应的位置的在图4中示出的形状保持片的部分14a,在表示数字"5"的键顶14与分别表示数字"4","8","6"的键顶14,14,14之间的间隔位置设置有舌片状的分隔沟17al,在表示数字"5"的键顶14和表示数字"2"的键顶14之间的间隔位置由在该分隔沟17al上形成的分隔沟17a2隔开。这样,在与表示数字"5"的键顶14的四边形状对应的4边位置,除了四边形状的右上和左上顶点部分,设置有绝缘缝17a,能够隔断因按压表示数字"5"的键顶14产生的应力,从而削弱对与该键顶14相邻的键顶14的干涉。在形状保持片17的与基板19对向的面上设置有用于按压设置在基板19上的触点输入部20的按压件21。该按压件21由紫外线固化树脂等形成,在与固定形状保持片17的基端侧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环状的凸边部21a。如果凸边部21a形成上述形状,则能够增加按压件21相对形状保持片17的固定面积,提高按压件21的固定力。另外,在制造照光式的按键板时,可以由透光性树脂形成,进而设置着色层或导光层。印刷粘接层18a是对基片16固定键顶14和撑片15的层,印刷粘接层18b是固定形状保持片17的层,通过印刷形成。固定键顶14的印刷粘接层18a形成得比键顶14的底面稍小,在键顶14的底面的外缘与基片16之间设置了没有印刷粘接层18a的间隙部22。此外,固定撑片15的印刷粘接层18a没有形成在键顶14的相邻的撑片15的边缘与基片16之间,也在此设有间隙部22。进而,固定形状保持片17的印刷粘接层18b不形成在形状保持片17的分隔沟17a的周围,也在此设有间隙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粘接层18a的固定面积与印刷粘接层18b的固定面积形成得大致相等。图4B表示形状保持片17的与基片16固定的固定部分R。另外,在制造照光式的按键板时,使用透光性的粘接性墨来形成。在此,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键板12的各结构部件的材质和厚度。键顶14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热可塑性树脂等硬质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碳酸脂树脂、ABS树脂、丙烯树脂、聚酯树脂、PBT树脂或者他们的合金类树脂等。,为了实现薄型的按键板,键顶14的厚度优选100μm600μm。这是因为薄于100pm则键顶14易碎,超过600pm则按键板12整体变厚不能实现薄型化。400μm是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撑片15的材质使用耐磨性高的树脂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氟素薄膜、离聚物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等树脂薄膜。撑片15的厚度基于与键顶14的高度一致的观点,优选100μm500μm。薄于100μm则撑片15容易碎,因此,最优选300μm350μm的实施方式。基片16的材质是在按压键顶14时能够变形并按压设置在基板19上的触点输入部20那样的材质。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氟素薄膜、离聚物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等树脂薄膜。基片16的厚度,为了实现薄型的按键板而优选20μm15μm。这是因为薄于20pm则基片16易破。50pm是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形状保持片17的材质是刚性的树脂薄膜或金属片。刚性高的树脂薄膜的弯曲弹性率为700kg/cm2以上。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等树脂薄膜。为了实现高刚性、高按压操作性且薄型的按键板,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优选25μm250μm。薄于25,则刚性小,形状保持片17容易在面方向发生变形,超过250μm则刚性变大,按压负荷变高,有按压操作性受损之虞。此外,按键板12整体的厚度变厚,很难作为薄型按键板安装在设备上。100^im是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此外,金属片可以举出例如不锈钢片、铝片。厚度优选50pm以下。超过50(im则刚性变大,按压负荷变高,有按压操作性受损之虞。印刷粘接层18a,18b的材质,由于是通过印刷形成的,所以用于印刷粘接层18a,18b的墨优选使用通过加热会软化或者溶融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通过加热会软化或者溶融的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酯类、聚氨酯类等树脂、石蜡、橡胶等。墨的形态是在涂覆时仅具有能够印刷的流动性而其后具有保持固态性质,可以使用溶解或者分散在溶剂中的溶剂稀释型墨,或者使常温为固态的固体物质热溶融而成为液状的类型的墨,但是基于在键顶14等给定表面进行精度高的细致的印刷这种所谓适当印刷的观点、或者立即蒸发溶剂并在印刷后立即变为固态而保持印刷形状的观点,优选使用溶剂稀释型墨。其中,基于抑制在加热、按压的粘接工序中的印刷粘接层18a,18b的墨汁流淌、变形的观点,相比通过加热会溶融的材质,优选使用通过加热会软化的材质。印刷粘接层18a,18b的厚度优选5pm5(^m。如果超过50pm则无法实现薄型化的要求,薄于5pm则很难在制造上进行控制。通过如下方法制造上述按键板12。首先,通过模具成形形成键顶14,通过冲压加工分别形成撑片15、基片16、形状保持片17。接着,根据需要设置着色层和蒸镀层(未图示),在键顶14上形成显示部。然后通过网板印刷、移印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在键顶14、撑片15上形成印刷粘接层18a,并以同样的印刷在形状保持片17上形成印刷粘接层18b。其后,对基片16与键顶14、撑片15进行位置对准,通过热压焊机等从基片16侧对给定的区域进行加热、按压,将基片16与键顶14、撑片15接合在一起。接着,对基片16和形状保持片17进行位置对准,通过热压焊机等从形状保持片17侧对给定的区域进行加热、按压,将基片16与形状保持片17接合在一起。另外,在印刷粘接层18a,18b从印刷到固定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在基片16侧设置印刷粘接层18a,18b的方法。关于进行加热、按压的条件,会根据印刷粘接层18a,18b所使用的材料、印刷粘接层18a,18b的厚度、基片16的膜厚等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优选受到按压的部位的表面温度为120°C220°C,优选14(TC17(TC,按压时间为1秒20秒,优选5秒10秒,压力为30kg500kg/2025cm2,优选50kg300kg/2025cm2。此外,虽然从基片16侧加热,但是也能够从键顶14以及撑片15侧加热,相对于基片16,也可以先加热、按压形状保持片17。接着,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的作用和效果。对按键板12而言,由于具备形状保持片17,所以能够使基片16难于在面方向产生变形。由此,在按压键顶14时,被按压的键顶14和其相邻的键顶14或撑片15很难在操作面方向上类似波动那样移动,键顶14不易凸出、摇晃,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输入操作。由于形状保持片17具有分隔沟17a,所以形状保持片17容易向按压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减小按压负荷,提高操作者的点击感。因此,本发明的按键板12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由于形状保持片17与基片16通过印刷粘接层18b而固定在一起,所以与粘合剂滴下的情况相比较,不会产生粘合层的位置、面积的不匀,能够可靠地固定两者。并且,印刷粘接层18b在软化或者溶融状态下与形状保持片17和基片16接触。由此,在将形状保持片17与基片16接合起来时,能够抑制印刷粘接层18b向片的面方向大量流出扩散的现象。进而,由于印刷粘接层18b形成在除了分隔沟17a的边缘侧以外的形状保持片17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上,能够在形状保持片17的分隔沟17a周围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18b的间隙部22,能够将该间隙部22作为基片16的非约束区域。由此,在按压操作键顶14时,基片16容易向按压方向变形,能够可靠地进行键顶14的按压操作。在形状保持片17的不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相反的背面上设置有按压件21,所以能够可靠地通过按压件21按压按键板12的背面侧的触点输入部20。由于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为25pm25(^m,所以基片16很难在面方向上变形,在按压键顶14时被按压的键顶14和其相邻的键顶14或撑片15很难在操作面方向类似波动那样移动,键顶14不易凸出、摇晃,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输入操作。由于印刷粘接层18a形成在除去键顶14的外缘侧以外的基片16的对向面上,所以能够在相邻键顶14或者撑片15的与键顶14相邻的外缘侧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18a的间隙部22,能够将该间隙部22作为基片16的非约束区域。由此,在按压操作时,基片16容易变形,能够进行键顶14的可靠的按压操作。印刷粘接层18a由在软化或者溶融状态下进行连接的固化体形成,因此如上所述,在将键顶14与基片16接合起来时,能够抑制印刷粘接层18a向基片16的面方向大量流出扩散的现象,能够在键顶14的底面的给定部位正确地形成印刷粘接层18a。由此能够以高精度控制键顶14与基片16粘接的部分和不粘接的部分。由于印刷粘接层18a形成在除去撑片15的外缘侧以外的基片16的对向面上,所以能够在撑片15的与键顶14相邻的外缘侧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18a的间隙部22,能够将该间隙部22作为基片16的非约束区域。由此,在按压操作时,基片16容易变形,能够进行键顶14的可靠的按压操作。进而,印刷粘接层18a由在软化或者溶融状态下进行连接的固化体形成,因此如前所述,在将撑片15与基片16接合起来时,能够抑制印刷粘接层18a向基片16的面方向大量流出扩散的现象,能够在撑片15下表面的给定部位正确地形成印刷粘接层18a。由此能够以高精度控制撑片15与基片16粘接的部分和不粘接的部分。此外,在形成于手机13的框体上的操作开口13a的外侧边缘设置安装凹部13b,如果在该安装凹部13b上通过双面胶带等接合层13c粘接按键板12的形状保持片17的外周,则能够实现安装了薄型且按压操作性好的按钮开关的手机13。另外,由于在基片16上没有设置贯通孔,能够将基片16制成密封件,能够发挥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图5图7)图5图7表示第一变形例。第一变形例是改变了设置在形状保持片17上的绝缘缝的形状的实施方式。即,用图5图7所示的绝缘缝替代了在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上设置的形状保持片17的分隔沟17a。图5所示的绝缘缝的形状如将基片16上的键顶14的固定部分隔为舌片状那样的切断线17b。与图4所示的分隔沟17a的不同点之一是分隔沟17a的缝有宽度,而切断线17b的缝几乎没有宽度。此外,在切断线17b的端部形成圆孔17b',即使形状保持片17在反复的按压操作下弯曲,也很难在切断线17b的端部产生龟裂。该切断线17b能够与上述的分隔沟17a同样地隔断因相邻键顶14的按压产生的应力。进而,由于切断线17b的边缘部分相互接触,与上述分隔沟17a相比,能够使形状保持片17不易向面方向变形。图6所示的绝缘缝的形状设置成俯视呈L字状的分隔沟17c,并且包围着键顶14的固定部分。即使这样,也能够隔断因相邻键顶14的按压而产生的应力。图7所示的绝缘缝设置在与键顶14的四边形状对应的4条边的位置,并且除去了4个顶点部分,其形状如俯视呈直线状的分隔沟17d,各个分隔沟17d包围着键顶14的固定部分的四个方向设置。即使这样,也能够隔断因相邻键顶14的按压而产生的应力。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图1图3)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31的结构也与图1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相同。但是,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31的基片3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的基片16相比,其材料不同。在键顶14被按压时会变形而能够按压设置在基板19上的触点输入部20这一点上,第二变形例的基片32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16相同。但是,它使用了比基片16更容易变形的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JISK6253型A硬度为3099。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几乎没有保持按键板整体形状的功能。这种材质例如可以举出在聚氨酯薄膜中加进了橡胶成分的具有橡胶弹性的树脂薄膜。如果使用该树脂薄膜,则容易随着按压键顶14而变形,并且解除按压后可以利用橡胶的弹性复原,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按压操作,键顶14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基片32的厚度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16相同。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31使用具有橡胶那样的弹性的柔软材料的薄膜,并且厚度为20pm15(^m。但是,形状保持片17覆盖与键顶14的承载部位对应的基片32的下表面,并与基片32层叠,因此形状保持片17覆盖着基片32的接收变形的部位,基片32不易破损。而在现有例中,如图13所示的按键板2那样,加强部件6没有覆盖基片5的接收变形的部位,所以若基片5薄则有破损的危险。这一点,本变形例与现有例是不同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图8、图9)图8、图9表示第三变形例的按键板35。图8是按键板35的俯视图,图9是按键板35的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不同的是印刷粘接层36a、36b的结构。此外,本实施方式,在形状保持片17上没设置按压件21这一点上也不同。其余的结构以及其作用和效果和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印刷粘接层36a形成在键顶14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以及撑片15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上,印刷粘接层36b形成在形状保持片17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上。以如下方式制造这种按键板35。首先,分别形成键顶14、撑片15、基片16、形状保持片17。接着,根据需要设置着色层或者蒸镀层(未图示),在键顶14上形成显示部。然后,通过网板印刷、移印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在键顶14、撑片15上形成印刷粘接层36a,并以同样的印刷在形状保持片17上形成印刷粘接层36b。然后,对基片16与键顶14、撑片15进行位置对准,通过热压焊机等从基片16侧对给定的区域进行加热、按压,将基片16与键顶14、撑片15接合在一起。接着,对基片16和形状保持片17进行位置对准,通过热压焊机等从形状保持片17侧对给定的区域进行加热、按压,将基片16与形状保持片17接合在一起。另外,相对于基片16,也可以先加热、按压形状保持片17。说明第三变形例的按键板35的作用和效果。利用按键板35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此外还在形状保持片17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上形成了印刷粘接层36b,因此,对于基片16,不会因既存在印刷有粘接层36b的地方也存在没有印刷粘接层36b的地方而不匀,形状保持片17能够用整个面保持基片16的形状,可以提高对基片16的形状的保持。由此,能够在按压操作键顶14时进行正确的输入。另外,在按压操作了键顶14的情况下,与触点输入部接触的形状保持片17的部分成为按压部17e。印刷粘接层36a形成在键顶14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上,因此在键顶14与基片16之间不会生成间隙,从而不易引起键顶14的脱落。此外,在键顶14的整个底面上设有印刷粘接层36a,因此,不会因既存在有印刷粘接层36a的地方也存在没有印刷粘接层36a的地方而不匀,能够将向键顶14的按压操作执行为正确的输入操作,从而实现操作性好的按键板35。进而,在制作照光式的键顶时,由于在键顶14的整个底面上设置有印刷粘接层36a,所以不存在照光不匀,能够制成可以均匀照光的按键板35。并且,由于印刷粘接层36a形成在撑片15的与基片16对向的整个面上,所以在撑片15和基片16之间没有间隙,从而不易引起撑片15的脱落。第二实施方式(图10)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7的剖视图如图IO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的不同点在于,在形状保持片38上设置的绝缘缝38a的结构。其余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相同。形状保持片38经由后述的印刷粘接层3%层叠固定在基片16的下表面上。并且,在该形状保持片38上设有绝缘孔38a作为"绝缘缝"。绝缘孔38a的形状如图11B所示那样,以将形状保持片38中的与基片16固定一起的固定部分R分隔为舌片状的方式个别地形成。并且,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将绝缘缝设置在与相邻的键顶14、14的间隔位置相当的部位,本实施方式将绝缘缝设置在形状保持片38的键顶14的下方投影位置内。键顶14和撑片15经由印刷粘接层39a固定在基片16上。此外,形状保持片38经由印刷粘接层39b固定在基片16上。印刷粘接层39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粘接层18a同样地,以比底面整体稍小的小面积形成在键顶14的底面的内侧,在键顶14的底面的外缘和基片16之间设置了没有印刷粘接层39a的间隙部22。并且,在与键顶14相邻的撑片15的边缘,也没有形成印刷粘接层39a,也在此设有间隙部22。另一方面,固定形状保持片38和基片16的印刷粘接层3%设置在以绝缘孔38a所形成的舌片形状包围起来的内部位置。并且,在一个键顶14的下方投影位置内,印刷粘接层39b的固定面积形成得比印刷粘接层39a的固定面积小。设置有固定键顶14和基片16的印刷粘接层39a的部分如图IIA所示。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7的作用和效果。利用按键板37,在键顶14的下方投影位置内,以不从该投影位置突出的方式设有绝缘孔38a,能够隔断沿形状保持片38的面方向的应力,从而使形状保持片38易于向按压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减小按压负荷,在按压具有点击感的开关时能够提高操作者的点击感。因此实现了能够在不损失按压操作性的前提下提高面方向的刚性的按键板37。此外,按键板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相同,在手机13的筐体上形成的操作开口13a的安装凹部13b,只要用双面胶带等粘合层13c粘合按键板37的形状保持片38的外周,就能够实现安装了薄型且按压操作性好的,可发挥防水效果以及防尘效果的按钮开关的手机13。进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相同,能够将按键板37的基片16变更为由弹性薄膜形成的基片32。由此,能够在按压操作时减轻按压负荷,提高操作性。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图12)第一变形例的按键板40如图12所示。第一变形例的按键板40与图10所示的按键板37的不同点在于,基片16与形状保持片38的固定部位R,也就是,固定两者的印刷粘接层41b的位置。B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图13B所示,在舌片状的绝缘孔38a的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印刷粘接层41b。这样,由于能够扩大基片16与形状保持片38的固定面积,进而由于能够在键顶14、14相互之间设置印刷粘接层43b,所以能够比上述按键板37更有效地利用形状保持片38的刚性。由此,能够比按键板37更提高按键板40的面方向的刚性,能够使按键板40比按键板37更不易变形。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按键板40中,也能够在绝缘孔38a的周围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41b的间隙部,并将该间隙部制成基片16的非约束区域。由此,能够使基片16在按压操作时更易于变形,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键顶14的按压操作。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图14)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42如图14所示。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42,与图10所示的按键板37和图12所示的按键板40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基片16与形状保持片38的固定部位R,即设置印刷粘接层43b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4和图13B所示,在除去舌片状的绝缘孔38a的部分、即形状保持片38的与基片16对向的面的整个面上设置印刷粘接层43b。这样在形状保持片38的整个面上,基片16不易在面方向变形,在按压键顶14时,能够防止与进行按压的键顶14相邻的键顶14类似波动那样在操作面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按键板42中,也能够在绝缘孔38a的周围设置没有印刷粘接层43b的间隙部,能够将该间隙部制成基片16的非约束区域。由此,在按压操作时能够使基片16更易于变形,能够可靠地进行键顶14的按压操作。分别比较按键板37、40、42可知,最不容易产生键顶14彼此的干涉问题的是按键板42,其次是按键板40,再次是按键板37。此外,按压操作负荷最低、按压操作感最佳的是按键板37,按键板40、按键板42依次次之。其他变形例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制成了具有撑片15的按键板12、31、35、37、40、42,但是也可以根据这些结构,制成没有撑片15的按键板。此外,键顶14由薄片状的硬质树脂形成,但是也可以用软质树脂或者薄膜替代它来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固定基片16、32与键顶14,或者固定基片16、32与撑片15,使用印刷粘接层18a、36a、39a、41a,43a,为了粘接基片16、32和形状保持片17、38,使用印刷粘接层18b、36b、39b、41b,43b。但是,也可以替代这样通过印刷而得到的粘接层,而使用粘接胶带。为了使按键板整体变薄,优选使用没有基本材料的粘接胶带。粘接胶带的厚度优选20pm5(^m。当厚度不足20pm时,粘接胶带缺乏形状保持性,粘接工序的操作性不好,当超过50pm时,按键板整体会变厚。例接着,基于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l.按键板的制造实施例1: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厚度为400pm的键顶14。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形成厚度为188|im的撑片15,使用聚氨酯薄膜形成JISK6253型A硬度为80、厚度为50|im的基片16。使用厚度220^i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形成设有分隔沟17a的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保持片17。在键顶14、撑片15上设有印刷粘接层18a,在形状保持片17上设有印刷粘接层18b、通过对基片16进行加热、加压来制造试料1的按键板12。实施例2:将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变为188pm,其他的部件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以此制造试料2的按键板12。实施例3:基片16使用将JISK6253型A硬度变为96的同材质的树脂薄膜,其他部件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形成,以此制造试料3的按键板12。实施例4:将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变为100pm,其他的部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以此制造试料4的按键板12。实施例5:将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变为50pm,其他的部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以此制造试料5的按键板12。实施例6:将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变为40pm,其他的部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以此制造试料6的按键板12。实施例7:将形状保持片17的厚度变为25pm,其他的部件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以此制造试料7的按键板12。比较例l:不使用形状保持片17,通过与实施例l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其他的部件,以此制造试料8的按键板。比较例2:不在实施例4的形状保持片17上设置分隔沟,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其他的部件,以此制造试料9的按键板。2.按键板的评价关于按键板的点击率、高峰(peak)负荷、刚性,进行了如下的测定、评价。其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高峰负荷使用负荷测定器,测定了在配置了金属盘簧20的基板19上所覆盖的各按键板的高峰负荷。在表l中表示该测定值。点击率使用负荷测定器,测定了在配置了金属盘簧20的基板19上所覆盖的各按键板的高峰负荷和底(bottom)负荷。在表l中表示其测定值。计算式点击率二100X(高峰负荷一底负荷)/高峰负荷刚性如图10A所示,在各按键板上显示"5"的键顶上固定测定用夹具37,在位移量测定装置上安装有该按键板。并且,在按键板的操作面方向(箭头方向)施加9.8N的负荷来按压测定用夹具37,测定按键板的位移量。在表1中表示其测定值。如表1所示,试料1试料7的按键板12的高峰负荷在2.5N以下,点击率是20%以上,按压操作性良好。另夕卜,位移量为1.6mm以下,按键板的刚性也高。在将试料1试料7安装到手机13上进行按压操作时,键顶14不会类似波动那样移动,也不会发生摇晃。试料8的按键板没有形状保持片,因此在位移量大于2.4mm以上,安装到手机13上进行按压操作时,键顶14会发生类似波动那样的移动,也会产生摇晃。此外,试料9的按键板,在形状保持片上没有分隔沟,因此高峰负荷高于3.0N以上,点击率低于11%以下,按压操作性差。表1<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板(12,31,35,37,40,42),其用于安装在具有触点输入部(20)的基板(19)上,并且具有基片(16,32)和多个键顶(14),在所述基片(16,32)的上表面上固定着该键顶(14),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板(12,31,35,37,40,42)还具有层叠固定在基片(16,32)的背面上的薄膜状的形状保持片(17,38),该形状保持片(17,38)具有绝缘缝(17a,17b,17c,17d,38a)和与各键顶(14)相对应并用于对触点输入部(20)进行按压的按压部(17e,21),该绝缘缝(17a,17b,17c,17d,38a)位于相邻的按压部(17e,21)彼此之间,用于隔断在按压键顶(14)时沿形状保持片(17,38)的面方向产生的应力。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板(12,31,35,37,40,4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撑片(15),所述撑片(15)在基片(16,32)的上表面上与键顶(14)并列配置。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板(31),其特征在于,基片(32)由厚度为150pm以下的具有橡胶弹性的弹性薄膜形成。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板(12,31,35,37,40,42),其特征在于,形状保持片(17,38)的厚度为25pm25(^m,按键板(12,31,35,37,40,42)从键顶(14)至形状保持片(17,38)的最大厚度为l.Omm以下。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板(12,31,35,37,40,42),其特征在于,在对形状保持片(17,38)俯视的状态下,绝缘缝(17a,17b,38a)形成为舌片状。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板(12,31,35,37,40,42),其特征在于,在对形状保持片(17,38)俯视的状态下,绝缘缝(17a,17b,17c,17d,38a)设置在与键顶(14)的四边形状相似的4个边的位置处,并且除去2个以上的顶点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37,40,42),其特征在于,绝缘缝(38a)位于形状保持片(38)中的键顶(14)的下方投影位置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12,31,35),其特征在于,绝缘缝(17a,17b,17c,17d)位于与相邻的键顶(14)的间隔位置相当的所述按压部(17e,21)彼此之间。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板(12,31,35,37,42),其特征在于,在对形状保持片(17,38)俯视的状态下,形状保持片(17,38)与基片(16,32)的固定部位(R)位于由绝缘缝(17a,17b,17c,17d,38a)包围的内部位置。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其具有作为操作按钮的多个键顶和薄膜状的基片,在所述基片上表面上设置有该键顶。对于覆盖按钮开关的薄膜状的按键板,在以小的按压负荷按压键顶时,不干涉相邻的键顶和撑片,不发生波动。还具有以覆盖基片(16)的下表面的方式层叠在基片(16)上的薄膜状的形状保持片(17),在该形状保持片(17)上的相邻的键顶(14)之间的间隔位置,具有绝缘缝(17a),所述绝缘缝(17a)用于隔断在按压键顶(14)时沿形状保持片(17)的面所产生的应力。为此,在按压操作时,键顶(14)不易凸出且不易发生摇晃。文档编号H01H13/14GK101345150SQ20081013568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优先权日2007年7月9日发明者新井史孝申请人: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