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14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两台计算机作数据互传的通用
串行总线(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早期在两台计算机作数据传输或备份时,通过一条传输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的打印机电连接端口 (Printer Port),使其中 一 台计算机的数据可以传输给另 一台计算机,以实现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数据传递。
由于因特网的发达,每一台计算机都有插接或内建网卡,以提供客户端可 以直接连接因特网进行各网站的连接,让客户端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站上网购 物或与远程者联系。在客户端有两台计算机需作数据相互传递或数据备份时, 可以通过RJ45网线(跳线)直接连接至两台计算机的网卡的RJ45电连接器中,
使其中一台计算机的数据可传递至另一台计算机上。但是,不是所有计算机的 网卡上的网络插孔均为RJ45电连接器,势必将造成两台计算机无法作数据相互传递。
近年来由于USB电连接器广为各种电器使用。因此,有些业内人士为了解 决上述的问题,在USB传输在线增加一个桥接器,该桥接器内建有桥接芯片, 以该桥接芯片进行传递数据处理。因此,在两台计算机进行数据相互对传时, 只要将该USB传输线插接于该两台计算机的USB电连接器上,让两台计算机的 数据可以相互传递。虽然具有桥接器的USB传输线可以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的 USB电连接器上作数据互传,但是此种USB传输线的价格不低,让使用者又必 须花费一笔金额。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 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可实现两台计算机的数据互传。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
USB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座体、端子组、桥接电路板及盖体。该外壳具有
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前端设有插入口,而其末端及底部相连设有开口。该座 体配置于该外壳内部,前端设有挡壁,该挡壁延伸有承载部,且该挡壁上设有 供端子组穿过的穿孔,在该座体后端与底部形成相连设有中空开孔,在该中空 开孔的座体两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凹陷部。该端子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导 电接脚组成,每个导电接脚一端配置于承载部上,另一端延伸于该中空开孔外 部。该桥接电路板上具有桥接芯片,以进行传递数据处理,该桥接电路板一端 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插孔,该两个或两个以上插孔延伸于该中空开孔外部的导 电接脚电性连接,又在该桥接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脚柱, 该导电脚柱与电子装置的主机板电性连接。该盖体以封接于该中空开孔上,该 导电脚柱由盖体上的通孔穿过,可与电子装置的主机板电性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借由将桥接芯片内建于USB电连接 器,提供一种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USB电连接器,让使用者利用一般 传统的USB传输线连接两台计算机,即可实现两台计算机的数据对传。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仰视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侧截面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两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USB电连接器10夕卜壳1
中空本体11插入口12
挡片13开口14
座体2挡壁21
承载部22穿孔23
中空开孔24凹陷部25
端子组3导电接脚31
第一段接脚311第二段接脚312
桥接电路板4桥接芯片41
插孔42导电脚柱43
盖体第一盖板51
通孔511凸块512
第二盖板52计算机20
主机板201计算机30
USB电连接器301USB传输线4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USB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组合仰
视、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及侧截面示意图。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对 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USB电连接器,该USB电连接器10包括外壳l、座体2、 端子组3、桥接电路板4及盖体5。
该外壳l,以金属材质制成中空本体ll,该中空本体11前端具有插入口12, 该插入口 12周缘承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挡片13,在该中空本体l l末端及底 部相连设有开口14。
该座体2,为塑料材质制成,以配置于该外壳l内部,该座体2前端设有挡壁 21,该挡壁21延伸有承载部22,且该挡壁21上设有供端子组3穿过的穿孔23,使该导电接脚31—端延伸于该承载部22上。另外,在该座体2后端与底部相连设有 中空开孔24,在该中空幵孔24的两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凹陷部25。
该端子组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接脚31组成,每个导电接脚31具有第一 段接脚311及第二段接脚312,该第一段接脚311呈弧形配置于该承载部22上,而 该第二段接脚312呈L形配置于该穿孔23中,且该第二段接脚312 —端延伸于该 中空开孔24外部。
该桥接电路板4,其上具有桥接芯片41,该桥接芯片41作数据传输处理。在 该桥接电路板4一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插孔42,该两个或两个以上插孔42供该 第二段接脚312 —端插入后,与该桥接电路板4电性连接,该桥接电路板4的另一 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脚柱43,该导电脚柱43以供与该电子装置(图中未 示出)的主机板电性连接。
该盖体5,为塑料材质制成L形体,其上具有第一盖板51及第二盖板52,该 第一盖板51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511,该通孔511供该导电脚柱43穿过, 该第一盖板51两侧边设有接合于该凹陷部25的凸块512。在该盖体5组接于该中 空开孔24时,该导电脚柱43由第一盖板51上的通孔511穿过,使该第一盖板51 两侧边的凸块512接合在凹陷部25中。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USB电连接器10在使用时,通过该导电脚柱43与该计算机20的主 机板201电性连接。在该计算机20的主机板201上的USB电连接器10内部具有数 据转换的桥接电路板4,即可让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作数据互传。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两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一台计算机20的电连接器为USB电连接器10,而第二台计算机30的USB电连 接器301为传统规格。在该第一台计算机20要将数据传递给第二台计算机30时, 可以通过传统的USB传输线40电性连接USB电连接器10及301,此时第一台计算 机20所送出的数据经过桥接电路板4处理后,将数据传输至第二台计算机30存 储。同样地,该第二台计算机30所传递的数据送至该USB电连接器10,经过桥 接电路板4处理后,将数据传输至第一台计算机20中存储,以达到两台计算机数据互传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保护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 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配置于该电子装置的主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其上具有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前端具有插入口,在该中空本体末端及底部相连设有开口;座体,配置于该外壳内部,该座体后端与底部相连设有中空开孔;端子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接脚组成,以配置于该座体上,该导电接脚一端延伸于该中空开孔外部;桥接电路板,与延伸于该中空开孔上的导电接脚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金属材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周缘承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挡片。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为塑料材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前端设有挡壁,该挡壁延伸有承载部,且该挡壁上设有供所述端子组穿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穿孔,所述端子组的导电接脚一端延 伸于承载部上,另外在所述中空开孔的两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凹陷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脚具有第一段接脚及第二段接脚,该第一段接脚 呈弧形配置于所述承载部上,而该第二段接脚呈L形配置于所述穿孔中。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电路板上具有桥接芯片,所述桥接电路板一端设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供所述第二段接脚一端插入与所述桥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插 孔,所述桥接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脚柱,该导电脚柱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体,为塑料材质的L形体,其上具有第一盖板及 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所述桥接电路板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导电脚柱穿过该通孔,该第一盖板两侧边设有接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凸 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对计算机作数据传递的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座体、端子组、桥接电路板及盖体。该外壳上具有中空本体,其内部配置有座体,该座体上配置有端子组,该端子组一端与桥接电路板电性连接,再以盖体封接于该座体底部,该桥接电路板上的导电脚柱穿过盖体与电子装置的主机板电性连接。在利用一般传统的USB传输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的USB电连接器,即可使两台计算机作数据对传。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230094SQ200820128099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庄忆芳 申请人:庄忆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